更多精彩内容,扫码关注优教苑、优秀教师之家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分数乘法试卷及答案(最新)
《分数乘法》同步试题
一、填空
1.涂一涂,算一算
用加法计算: 用乘法计算:
; ;
我发现:在这里,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
是
。
考查目的:对分数乘整数意义的理解和掌握。
答案: ;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
解析:帮助学生回顾已有知识、学习新知的完整过程,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采用动手
实践与计算归纳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还要注意在该题的用乘法计算的分析中,应
对先约分再计算的算法加以强调。
2.看图列式计算(求深色阴影部分的面积)
我发现:(1)一个数乘以分数,就是求
(2)分数乘分数,用 相
乘的积作
。
;
相乘的积作
,
考查目的:对一个数乘分数意义的理解,以及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掌握。
答案: ;。
更多免费资源,扫码关注优教苑、优秀教师之家
更多精彩内容,扫码关注优教苑、优秀教师之家
解析:一方面,通过图形强化学生对“一个数乘分数”意义的理解;另一方面,重点回顾了分数
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对该题的具体分析,可让学生通过在纸上折一折的操作活动进行,对学习困难的学生,
尤其需要加深他们对单位“1”的理解。
3.在○里填上>,<或者=;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 ○ ○
×( )< ×( )> ( )×
=
考查目的:主要针对“一个(不为 0)的数乘以一个大于 1、等于 1、小于 1 的数,积分别大于、
等于、小于它本身”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答案:>;<;<;略(小于 1 的数);略(大于 1 的数);1。
解析:应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题目中的数据特征,再结合自己的思考和验证加以解决。所选习
题之间具有较强的互通性,有利于学生自己探索出规律。
4.连线找朋友,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1) (2)
考查目的:第(1)题考查学生将乘法运算律推广到分数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第(2)小题重点
突出分数乘法计算题中对数据特征的把握,同时对倒数的知识进行了渗透。
答案:
解析:分析中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第(1)小题让学生说说运
用了什么运算律;第(2)小题的分析应从计算结果出发,指向对题目中数据特征的探索,并让学生用自
己的话说明有什么发现。
更多免费资源,扫码关注优教苑、优秀教师之家
更多精彩内容,扫码关注优教苑、优秀教师之家
5.小明储蓄了 180 元,小刚储蓄的钱是小明的 ,小红储蓄的钱比小刚多 。小红储蓄了多少元?
先根据“小刚储蓄的钱是小明的 ”,把( (
)
)看作单位“1”,
× =( 看作单 位“1”,( ( 元钱。
)
);再根据“小红储蓄的钱比小刚多 ”, 是把( )
)×( )=小红储蓄的钱。小红储蓄了
考查目的:对利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的理解。包括简单的和较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
分之几是多少”的两类问题。
答案: 小明储蓄的钱;180,150;小刚储蓄的钱;150, ;250。
解析:教材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并没有特别强调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而这一知识点在
后续学习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学生列出算式后,进一步引导他们尝试用文
字表述出列式的依据,加深理解。
二、选择
1.用 5 千克棉花的 和 1 千克铁的 相比较,结果是( )。
A.5 千克棉花的 重 比较
B.1 千克铁的 重 C.一样重 D.无法
考查目的: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通过实际问题比较分数的大小。 答案:C
解析:该题在解答中应使学生排除初始经验可能造成的错误干扰。通过引导学生分别找出它们的
单位“1”,再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意义,用乘法计算出结果并且进行比较。
2.用简便方法计算 ,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查目的:在分数乘法中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本题考查了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即
。
更多免费资源,扫码关注优教苑、优秀教师之家
更多精彩内容,扫码关注优教苑、优秀教师之家
答案:B
解析:在将整数乘法运算律推广到分数后,其中乘法分配律的运用是一大难点。应引导学生把握
题目中的数据特征,理解将 77 拆分成(76+1)的方法可使运算简便。在实际运算中“×1”可省略不写。
3.一块长方形菜地,长 20 米,宽是长的 ,求这块菜地面积的算式是( )。
A. B. C. D.
考查目的:对两步计算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的练习,考查学生利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案:C
解析:将计算问题与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相结合,通过练习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
中应突出分步骤解答的思路,先求出宽,再根据公式计算面积。
4.一桶油净重 100 千克,用去这桶油的 (
千克的油。
)
以后,又买来这时桶里油的 ,现在桶里还有
A.100
D.80
B.101 C.99
考查目的:对解决实际问题中单位“1”的理解。 答案:C
解析:通过分析和计算,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第一次用去时的单位“1”与第二次买来时的单位“1”
是不同的。在该题基础上,可以继续提出“如果是先买来 的问 题,激
,再用去此时的 ,最后剩余多少?”
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5.有两条绳子,第一条用去 米,第二条用去它的 ,剩下部分相等。那么,对于这两条绳子原
来的长度,你的看法是(
)。
A.第一条绳子长 D.相
等
B.第二条绳子长 C.无法比较
考查目的: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案:D
解析:应抓住题目中“剩下部分相等”这一信息,通过实物操作或者画线段的方式,引导学生发
现在剩下部分相等的情况下,第一条绳子用去的 米和第二条绳子用去的 也是相等的,从而得出这两条
绳子原来的长度相等,且都是 1 米的结论。
更多免费资源,扫码关注优教苑、优秀教师之家
更多精彩内容,扫码关注优教苑、优秀教师之家
三、解答
1.看图列式解答
考查目的:利用线段图分析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这一方法。
答案: 或 ; 或 。
解析:该题呈现了两种不同的线段图,第一种是表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第二种是两个相对
独立量之间的关系。可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并分别说出各个计算步骤表示什么,以达到对所学
知识充分理解和巩固的练习效果。
2.先比较,再答题
(1)学校六月份用水 56 吨,七月份用水量是六月份的 ,七月份用水多少吨?
(2)学校六月份用水 56 吨,七月份用水量比六月份节约了 ,七月份用水多少吨?
考查目的: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两类
解决问题的掌握情况。
答案:(1) (吨)答:七月份用水 24 吨;
(2) (吨)答:七月份用水 32 吨。
解析:引导学生通过对关键句的分析,熟悉不同类型解决问题的题目特征。可借用线段图的方式
直观呈现不同之处,加深学生的理解。
3. 如下图。小华每天喝 2 杯这样的牛奶,他在整个九月份通过喝牛奶可以摄取钙质多少克?
考查目的: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练习,重点考查学生对答题所需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
更多免费资源,扫码关注优教苑、优秀教师之家
更多精彩内容,扫码关注优教苑、优秀教师之家
答案: (克)答:他在整个九月份通过喝牛奶可以摄取钙质 18 克。
解析:该题中“一杯约 250 毫升的鲜牛奶”是多余条件,需要学生对题中信息进行筛选。此外,
九月份的天数“30 天”是一个隐藏条件。通过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和信息处理能 力。
4.一本故事书有 120 页,小明第一天读了全书的 ,第二天读了余下的 。
(1)第一天读了多少页? (2)第二天读了多少页? (3)第三天应从第几页读起?
考查目的:对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答能力。
答案:(1) (页)答:第一天读了 20 页;
(2) (页)答:第二天读了 25 页;
(3) (页)答:第三天应从第 46 页看起。
解析:第(1)小题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第(2)小题要注意单位“1”发生了改变;
第(3)小题应根据问题,先计算已读的页数,从第几页读起还要再加 1。这样的练习对于学生分析能力的
提高有较大帮助。
5.根据以下信息完成统计表。
联系实际想一想,这样的天气情况说明了什么? 考查目的:综合利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案:晴天 8 天;雨天 16 天;阴天 6 天;答:说明该地区正处于梅雨时节。
更多免费资源,扫码关注优教苑、优秀教师之家
更多精彩内容,扫码关注优教苑、优秀教师之家
解析:解决问题所需信息“6 月份共 30 天”需要学生自己通过审题得出。计算三种不同天气的天
数对学生的分析和答题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最后一个问题的设置,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在理由充分的
前提下答案可以不同。
更多免费资源,扫码关注优教苑、优秀教师之家
世界上一成不变的东西,只有“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这条真理。 —— 斯里兰卡 过放荡不羁的生活,容易得像顺水推舟,但是要结识良朋益友,却难如登天。 —— 巴尔扎克 这世界要是没有爱情,它在我们心中还会有什么意义!这就如一盏没有亮光的走马灯。 —— 歌德 生活有度,人生添寿。 —— 书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怀疑对方AI换脸可以让对方摁鼻子 真人摁下去鼻子会变形
女子野生动物园下车狼悄悄靠近 后车司机按喇叭提醒
睡前玩8分钟手机身体兴奋1小时 还可能让你“变丑”
惊蛰为啥吃梨?倒春寒来不来就看惊蛰
男子高速犯困开智能驾驶出事故 60万刚买的奔驰严重损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