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MECT 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MECT 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0-02-07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山东医药2015年第55卷第18期 ・临床研究・ MEET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李启荣,何红波,张春平,黄雄 (广州市惠爱医院,广州510070)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无抽搐电休克疗法(MEET)对难治性抑郁症(TR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安全性。 方法对60例TRD患者给予MEET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8次后分别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抑郁 程度,使用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汉诺塔、言语流畅性、数学符号、数字广度、视觉再生、连线试验AB进行认知功 能评定,治疗后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患者治疗后HAMD总分均明显下降,认知功能均明 显改善,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MECT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可在改善抑郁症状的同时明显改善认知功能,且 较为安全。 关键词:难治性抑郁症;改良电抽搐治疗;认知功能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5.18.014 中图分类号:R749.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2-266X(2015)18 ̄041 3 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其短期记忆、长 2.38)分。诊断标准:①符合DSM一1V中抑郁发作的 期记忆、决策过程、信息处理、反应时间及感觉运动 诊断标准;②既往对2种以上抗抑郁剂足量(最大 的精确性都可能受到破坏。现有的抗抑郁剂对大多 推荐剂量的2/3以上)、足疗程(足量治疗4周以 数抑郁症有良好效果,但仍有1/3的患者对抗抑郁 上,慢性重度抑郁障碍治疗8周以上)治疗无效 剂无效,即难治性抑郁症(TRD)。目前对TRD的治 (HAMD减分率<30%);③HAMD评分(17项)≥ 疗主要采取抗抑郁药联合情绪稳定剂或抗精神病药 20分。入组标准:①年龄18—45岁;②无MEET禁 物及改良性无抽搐电休克疗法(MEET)。MECT是 忌证;③无色盲及影响认知功能测试的各种肢体残 先使用静脉麻醉药和肌肉松弛剂使患者进入全身麻 疾;④小学以上文化程度;⑤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醉状态,再利用个体化定量的电流刺激大脑,在脑内 1.2治疗方法治疗前8 h禁食,测体温、脉搏、呼 诱发一次癫痫发作,借助皮质脑电的广泛发放来控 吸、血压,排空大小便。使用美国产醒脉通电抽搐治 制精神症状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MEET抗抑郁起 疗仪进行MECT,根据患者年龄设定治疗剂量(即能 效快,治疗重度抑郁障碍的有效率和完全缓解率分 量百分比)。电极放置在患者两侧颞部,使用丙泊 别为79%和75%l】J,但部分患者MEET后会出现暂 酚2.0 mg/kg诱导麻醉,琥珀酰胆碱1 mg/kg松弛 时的意识不清和逆行性遗忘,少数患者的逆行性遗 肌肉,面罩呼吸囊给氧。治疗过程中给予心电图、脑 忘可持续6个月以上 J。本研究就MEET治疗对 电图、血氧饱和度及呼吸监护。治疗于上午进行,共 TR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安全性进行探讨。 治疗8次,间隔1~2 d进行一次治疗,3周内完成。 现报告如下。 治疗期间禁用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抗焦虑药 1资料与方法 物、抗癫痫药物。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6月~2013年3月广 1.3观察指标于治疗前及治疗完成后进行抑郁 州市精神病医院住院患者60例,男23例、女37例, 和认知功能评定,治疗后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 年龄26~45(34.9±10.1)岁,病程2~25(8.7± 价不良反应。抑郁评定采用HAMD一17,总分≥24 6.7)年。文化程度初中8例,高中17例,大学以上 分为严重抑郁,l7~23分为中度抑郁,8~16分为轻 35例。复发性抑郁症39例,双相障碍目前为抑郁 度抑郁,≤7分为无抑郁。根据HAMD减分率评价 相21例,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26.40± 疗效,≥75%为痊愈,50%~74%为显效,30%~ 49%为好转,<30%为无效。以痊愈+有效计算总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371506)。 有效率。总减分率=分数降低例数/总例数× 通信作者:何红波 100%。认知功能评定于上午9:00~11:00在专用 41 山东医药2015年第55卷第18期 测试环境中进行,测试顺序依次为:数字符号,数字 2.3不良反应治疗。 3讨论 治疗后5例出现轻度头痛,12例 广度,视觉再生(甲套),连线测验A、B,言语流畅性 测验(动物),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汉诺 塔;分别评价被试者的执行能力,抽象能力,概念形 成,选择性记忆,注意力、运动速度、认知功能的转移 出现失眠,随访2周上述情况均自行消失,未影响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脑形态结 构正常,其发病机制可能与性激素及中枢神经系统 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5-HT或NE减少有关l3 。美 2 2 2 7 2 5 3 1 能力,短时记忆能力,学习、知觉辨别能力、灵活性、 动机强度等。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 O 3 3 3 0 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院最近主持的重型抑郁症治疗 ± ± +一 ± O l l 3 7 5 3 1 7 l 5 5 粥黯加+一 土 资料以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 方案研究结果显示,近50%的患者对一线的抗抑郁 鲫0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效果治疗后患者HAMD评分为(7.23 4-1.84)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的(26.35±2.25)分,P <0.01。60例患者治疗后均达到临床痊愈,HAMD 总减分率为100%。 2.2 MECT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比较治疗后,除汉 诺塔测验完成时间及连线测验A、B完成时间外,其 他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均<0.05)。见表1。 表1 60例TRD患者MECT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比较( ± ) 观察指标 治疗前 治疗后 数字符号(分) 30.77±9.12 33.32±8.27 数字广度 顺背(分) 6.05±1.45 6.97 4- 倒背(分) 3.90±1.22 4.37 4- 总分(分) 9.95士2.55 l1.33土 视觉再生 视觉再生A(分) 2.42 4- 0.79 视觉再生B(分) 3.12± 1.55 视觉再生C(分) 2.90土 1.37 视觉再生总分(分) 8.47± 3.23 连线测验 连线测验A 完成时间(s) 53.24±16.58 52.61 4-20.07 错误数(个) O.12±0.42 O.oo±O.OO 提笔数(个) 0.37±0.49 0.3O±0.70 连线测验B 完成时间(s) 错误数(个) 提笔数(个) 言语流畅性测验 完成词语数(个) 11.15± 3.99 13.18 4-4.28 重复数(个) 0.68土 0.50 0.35± 0.71 错误数(个) 0.02±0.13 0.02±0.13 WCST WCST完成分类数(个) WCST总错误数(个) WCST持续错误数(个) WCST随机错误数(个) 汉诺塔 汉诺塔完成步数(步) 汉诺塔总时间(s) 平均每级思考时间(s) 平均每级操作时间(s) 总分(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一P<0.01。 42 治疗无效,约33%的患者对两种或以上的药物强化 或合并心理的治疗无效。难治性抑郁症是指对2种 以上抗抑郁药物足量、足疗程治疗无效的抑郁症。1 l 2  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包括神经递质受体 十 叭 学说、受体后假说、神经内分泌功能改变假说、单胺 假说、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神经激肽假说、免疫系统异 常假说等 。目前对TRD的治疗手段有限,主要 包括MECT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重复经颅磁 刺激治疗。MECT是在全身麻醉状态下利用短暂、 适量的电流刺激大脑,在脑内诱发一次癫痫发作,以 达到控制精神症状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是目前国 际公认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最有效的方法,有效率可 达60%L9],优于药物及重复经颅骨磁刺激治 疗 lo,111。但有研究显示,接受MECT的患者约90% 会出现意识不清和逆行性遗忘,不过绝大部分患者 的遗忘症状可于2周内恢复 。 执行功能指在完成复杂的认知任务时,对各种 认知过程进行协调,以灵活、优化的方式实行特定目 标的能力,其受大脑前额叶皮质以及丘脑和基底核 各区域组成的神经环路控制,抑郁症患者常伴有执 行功能改变和注意缺陷 。本研究显示,经过3周 共8次MECT治疗后,在WCST,汉诺塔总分,数字 符号,数字广度,视觉再生,连线测验A、B,言语流畅 性测验的评分结果均存在统计学差异,治疗后总分 明显提高,错误数明显减少,说明MECT治疗后患者 的短时和持续性注意力、工作记忆、认知的敏感性和 灵活性、执行功能都有显著改善,但即使达到痊愈标 准,抑郁症患者仍有部分认知功能无明显改变。 G6bor等 报道,虽然治疗后患者的注意力、工作记 忆和执行功能均显著改善,但仍存在明显的认知缺 陷。本研究发现,治疗前后汉诺塔测验完成时间及 连线测验A、B完成时间无统计学差异,表明患者的 思维反应速度在MECT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与国 外报道 相近。 综上所述,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 MECT治疗改善抑郁症状的同时还可改善部分认知 O +一 ± 8 O∞虬 山东医药2015年第55卷第18 功能,对患者的思维反应速度无明显影响。 参考文献: [1]Kho KH,van Vreeswijk MF,Simpson S,et a1.A meta-analysis of eleetroconvulsive therapy efficacy in depression[J].J ECT,2003, 19(3):139—147. [8]Sackeim HA,Prudic J,Olfson M.The cognitive effects of electro— convulsive therapy in community settings[J].Neuropsyehopharma- cology,2007,32(1):244_254. [9]Donahue AB.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and memory loss:a per- sonal journey[J].J ECT,2000,16(2):133—143. [1O]Kellner CH,Kaicher DC,Banerjee H,et a1.Depression severity in electoconvulrsive therapy(ECT)versus pharmacotherapy tirals [J].J ECT,2015,31(1):31・33. [11]Bedim MT,Van den Eynde F,Daskalakis ZJ.Eficacy and ac—f ceptability of high frequency repetitive transeranial magnetic stimu— [2]Dierckx B,Heijnen WT,van den Brock ww,et a1.Efifcacy of e。 lectoconvulrsive therapy in bipolar versus unipolar major depres— sion:a meta—analysis[J].BipolarDisord,2012,14(2):146—150. [3]Kellner CH,Kellner CH,Knapp RG,et a1.Continuation electro- convulsive therapy vs pharmaeotherapy for relapse prevention in major depression:a muhisite study from the Consortium for Re— lation(rTMS)versus electoconvulrsive therapy(ECT)for major depressio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search in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CORE)[J].Arch Gen Psy— ehiatry,2006,63(12):1337-1344. tirls[J].Depress Anxiaety,2013,30(7):614-623. [4]Loo CK,Kaill A,Paton P,et a1.The dififcult・to-treat electoeon—r vulsive therapy patient—Strategies for augmenting outcomes[J].J Affect Disord,2010,124(3):219—227. [12]宋志文,蔡理荣,李耀东,等.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抑郁症的疗 效及记忆影响的研究[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5,5(6): 424-425. [5]Loo CB,Simpson R,MacPhersou.Augmentation strategies in elec— troconvulsive therapy[J].J ECT,2010,26(3):202-207. [6]Falconer DW,Cleland J,Fielding S,et a1.Using the Cambridge Neur0psycho10gical Test Automated Battery(CANTAB)to assess the cognitive impact of electoconvulrsive therapy on visual and visu。 [13]Nakano Y,Baba H,Maeshima H,et a1.Executive dysfunction in medicated,remitted state of major depression[J].J Affect Disord, 2008,111(1):46-51. [14]G6bor G,L ̄tszl6 T.The efifcacy of ECT treatment in depression:a meta-analysis[J].Psychiatr Hung,2005,20(3):195-200. ospatial memory[J].Psychol Med,2010,40(6):1017-1025. [15]Behnken A,Schoning,Gerss J.Persistent non-verbal memory im- pairment in remitted major depression caused by encoding deficits [7]Antunes PB,Rosa MA,Belmonte-de—Abreu PS,et a1.Electrocon- vulsive therapy in major depression:current aspects[J].Rev Bras Psiquiatr,2009,31(Supp1):26—33. [J].J Affect Disord,2010,122(1-2):144—148. (收稿日期:2014—12-01) 替格瑞洛联合西洛他唑在ACS患者 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 陈曦 。张海洋 ,孔繁亮 ,吴同果 (1暨南大学附属珠海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广东珠海519000;2暨南大学附属红会医院,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西洛他唑治疗氯吡格雷抵抗且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 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且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并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的ACS患 者86例,均给予替格瑞洛代替治疗。根据患者能否耐受阿司匹林分为阿司匹林组(n=5t)和西洛他唑组(n=35)。 分别于用药7、14 d时采用全血电阻抗法检测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程度,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血小板聚集程度 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呼吸困难的发生情况。结果唑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P=0.01)。结论7、14 d时阿司匹林组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 氯吡格雷抵抗及不能耐受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 集程度均显著低于西洛他唑组(P均<0.01)。两组MACE和呼吸困难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西洛他 ACS患者PCI术后采用替格瑞洛联合西洛他唑代替治疗均安全有效。 关键词:替格瑞洛;西洛他唑;急性冠脉综合征;血小板聚集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5.18.015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2—266X(2015)18-0043-03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是急性冠脉综合征 基金项目:广东省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计划(2O1OB0807O2O10)。 通信作者:吴同果 (ACS)患者冠脉血流重建的最佳治疗方法,阿司匹 4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