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在教学设计及教学中的作用与地位
教材分析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教师的课程设计、课程组织与实施;更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教育目的的达成。新的课程改革,确立了以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这就要求我们从教育实际出发,确立教师对教材分析的主导地位,提高教师主动分析教材的意识和能力。特别是新教材改革的今天更需要老师对教材有更新的认识。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教材分析呢?
一、教材分析的涵义
教材分析不在是就事论事的狭义的对教材内容的分析,而是至于学生发展和学校社会背景下的整体分析,这样才可以把握教学设计的逻辑与方向。现代教材分析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教学环境分析、课程目标的设置、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分析,对教学环境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教学环境分析是指学校内外部的环境分析。其中,学校内部环境分析主要包括本校学生、师资、办学条件等的分析;学校外部环境分析主要包括有关社会、知识与信息、科技发展等的分析。教学是针对本校、本年级、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的,每所学校所处的环境各有 不同。进行教材分析时,不能单纯从教材出发,首先进行学校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学校内外环境的分析越客观、越准确,对我们的教材分析就越有帮助。这样,不仅对教学背景有了准确的把握,并且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为整合教材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分析,对课程目标的设置、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的出发点与过去不同,过去强调的是学科体系构建,从学科体系的逻辑程序分析教材。现在是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和归宿,强调以学生经验为出发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帮助学生有效有意义地建构。
二、教材分析的步骤
1
1.仔细研读课程标准:
课标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的依据。它详细规定了课程的性质、任务、教学目的等。因此,在分析教材时应以课标为依据,以课标的要求为目的。认真研读课标是正确进行教材分析的前提。
2.通读教材整合内容
通读教材,对教材的体系结构、地位作用、文字内容、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整体了解。只有全面熟悉教材,吃透教材,才能掌握教材的技能体系和知识体系,才能弄清教材要实现的目标,才有利于分析、处理教材。教师熟悉了教材的体系结构和目标定位,教学设计时,就可以前后照应、整合内容、反复渗透,就可以容易地串起教材的线索。
3.内容分析教学设计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周围的事物或现象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中。反映在教材分析内上,就是要充分校本化地分析、处理教材。教材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选择适合本校、本年级甚至本班学生的教学;为了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所以,教材分析一定要放在学校实际情境下,弄清教材要素、对象、过程和特 点,教材在学校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要分析教材在帮助学生学习,促进学生智力和思想品德成长方面的深层次的结构体系,抓住重难点这个教学网上的结与纲,科学正确地选择、整合教学内容。
三.教材分析的方法
1、知识分析法:以分析教材知识为主的方法。
2、心理分析发:从学生的心理过程入手,挖掘和研究教材与教学中的心理因素。
2
3、方法论研究:以学科的发展史料为线索,运用学科发展中的基本研究方法对比剖析与挖掘,总结教材中的方法论因素。
4、结构论分析法:以分析知识结构为最基本的分析方法。
(二)怎样去分析教材
一般说来,分析教材应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入手,分析教的内容和结构,明确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挖掘教材的教学方法,能力培养,对教材的分析我认为可以分为以下四步,即为四读.
1、泛读有关资料,明确课程的地位和任务
所谓泛读,指在进行教材分析时,阅读课程标准,教学参考书,阅读有关的教材。要通过这些阅读,明确本课的地位和任务,明确本课在本单元中中的地位和任务,通过泛读,教师达到深入领会编者意图。如:讲《乡愁》,可能就要对余光中进行了解,对写作背景进行了解等等。
2、通读教材,对教材总体认识
无论是哪一学科的教材,通读是很重要的环节,把书读通,读明白。在读中找到我认为重要的部分做好标记。
3、细读每一部分,进行整体分析
也就是说对每一部分,心中明确如何去把握,去操作的问题。
4、精读每一个知识点。做到:看重教材、看透教材、钻透教材。教材读懂了,钻研透彻了我们才能进行教学设计。
3
二、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谈这个话题,我想谈左萍老师。她说过这样一段话:“面对一篇课文,如何上得有新意,如何上得有深度、有广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用心去文本解读,才能做到用心设计。”
说到文本解读,一是把文章读透,读懂文章本身的意思。这一条还包括两种阅读方法,即纯净的读和仔细的读。纯净的读就是不带任何想法的读,在读中,所有的感悟均发自内心深处。仔细的读则要深入到文本的字词句和标点符号当中,抓住文章的每一个细节去品味。从细节处找出教学设计的点,点找对了教学设计也就成功了。另外,想让自己的教学设计成功,还要听懂文字背后的声音。
比如左老师执教的《生命,生命》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体会生命的伟大。特别的朗读指导,因为体会到文字背后的声音。其中,我想说进行教学设计别忘了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只有充分的储备,才会有精彩的教学设计和出色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受益,也就是我们说的有效课堂。此时你的教学环节的设计,步步定在你心中。你的每一步教学设计都是一个球形,无论学生怎么走,教师都能轻驾驭。
那么有没有具体可操作的方法提高教学设计的能力呢,我想谈以下几个观点。
教学设计要分五步走
即是:要当好读者、 作者 、编者、 学者 、教者。
第一、当好第一读者
读者是由字到篇读文章,作者是由篇到字写文章,先构思再成文。所以理解读者和作者两个方面对备课非常重要。
第二、理解作者思路
4
1、从明确选材的特点和材料的组织:我们都指导思路就是一条线。再找准重点段落和重点句子,品味选词用句和标点的匠心。
2、入境动情读懂重点段落:词连句,句连段和篇,语言成画面。“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感悟作者抒发的情怀。
3、为文章定好情感基调。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真真切切走进教材,走进作者和主人公的心灵世界,为之感动,有和作者同呼吸共命运之感,是走进课堂的起点,是上好课的关键。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情感基调。
第三、揣摩编者意图、适当进行课堂补白训练
1、把握课程标准对本年段的要求
2、认真研读单元要求和课后作业等要求。
3、让学生在学习了课文之后发表独到见解。
4、针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引导学生练笔。
第四、分析学者难易
1、从学生知识基础、认知能力的实际出发,挖掘潜能,确定学习的难点和重点,力求教学有实效性。重发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体现自主学习。防止教学活动流于形式。
2、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5
第五、教者设计教法
1、教案设计体现:目标精简、内容精要、活动精巧、教师精讲、学生精练。一句话:简简单单教文,实实在在见效果。既体现学生的主体,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2、符合学科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
3、符合学生的认知:感性到理性;感知、感情、感悟——由字面文字转换为内在语言,循循善诱,恍然大悟。
4、符合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主体就要强调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耐心等待和适时的点拨,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互动、实践,促进新知识的生成,这就是课堂最大的亮点。
5、拓展的深度和广度:要为文本和教学服务,为学生所需,讲求实效性。
6、考虑到多媒体的使用。
7、板书的应用。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