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肝功能化验单的解读

肝功能化验单的解读

2020-12-05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肝功能化验单的解读

分享

朱芳萱 20:35分享 ,并说:p

看到一张肝功能化验单后发现不懂得可以来这里看看

临床上检查肝功能的目的在于明确患者肝脏有无疾病、肝脏损害的程度、肝病发生的原因以及帮助患者判断预后和鉴别黄疸的病因等。目前,能够在临床上开展的肝功能检查种类繁多,但每一种检查只能反映患者肝脏的某一方面的某一种功能,却不能反映其肝脏的全部功能。因此,为了获得比较客观的诊查结论,患者应选择多种检测方法,必要时需多次进行复查,同时应结合其临床症状全面考虑,以避免出现诊断偏差。

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项目

以血清酶检测为主,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俗称谷丙转氨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俗称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ALP)、7谷氨酰转肽酶(7-GTA或GGT)等检验项目。其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能敏感地反映患者肝细胞损伤与否及损伤的程度。当患者发生各种急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或酒精引起的急性肝细胞损伤时,其谷丙转氨酶的反应最敏感。当患者的临床症状如黄疸出现之前其谷丙转氨酶就急剧升高,同时其谷草转氨酶也升高,但其谷草转氨酶升高的程度不如其谷丙转氨酶的升高明显。而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患者中,其谷草转氨酶升高的程度却超过了其谷丙转氨酶。因此谷草转氨酶的化验指标主要反映的是患者肝脏的损伤程度。 附“胆酶分离”现象:

对于重症肝炎患者来说,由于其肝细胞大量坏死,其血中的谷丙转氨酶逐渐下降,而胆红素却持续升高,出现了“胆酶分离”现象,这常常是患者肝坏死的前兆。若急性肝炎恢复期患者的谷丙转氨酶正常而其、谷氨酰转肽酶持续升高,常常提示其病情正处于慢性期。若慢性肝炎患者的7谷氨酰转肽酶持续升高,超过了正常参考值,则提示其病情正处于活动期。

反映肝脏分泌和排泄功能的项目

包括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 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等检测项目。患有病毒性肝炎、药物或酒精引起的中毒性肝炎、溶血性黄疸、恶性贫血、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及新生儿黄疸、内出血等疾病的人,都可能出现总胆红素升高的现象。直接胆红素是指经过肝脏处理后,总胆红素中与葡萄糖醛酸基结合的部分。直接胆红素升高说明患者肝细胞处理胆红素后的排出发生了障碍,即出现了胆道梗阻。若同时测定了患者的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的指标,就可以鉴别患者是得了溶血性黄疸还是肝细胞性或梗阻性黄疸。也就是说,当患者总胆红素的指标小于85微摩尔/升,其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的指标小于20%时可诊断其患有溶血性黄疸;当患者总胆红素的指标小于200微摩尔/升,其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的指标大于35%时可诊断其患有肝细胞性黄疽;当患者总

胆红素的指标大于340微摩尔/升,其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的指标大于60%时则可诊断其患有阻塞性黄疸。

另外,ㄚ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5'-核苷酸(5'-NT)对胆汁淤积的酶类也是很敏感的,它们的升高主要提示患者可能出现了胆道阻塞方面的疾病。

附:阻塞性黄疸常见的原因及一些处理手术方法: 阻塞性黄疸胆总管结石(CBD) 阻塞性黄疸胰头癌 阻塞性黄疸胆管癌 阻塞性黄疸十二指肠乳头肿瘤 阻塞性黄疸Mirrizi综合症 阻塞性黄疸肝内胆管结石 阻塞性黄疸肝门部肿瘤 阻塞性黄疸胆总管结石(CBD)术后增厚造成狭窄 阻塞性黄疸胃窦部癌 阻塞性黄疸胆道蛔虫症. 阻塞性黄疸手术方法:阻塞性黄疸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侧侧吻合术 阻塞性黄疸Roux-en-y 阻塞性黄疸胰头癌根治术 阻塞性黄疸Oddi氏括约肌成形术 阻塞性黄疸胆管内T管支撑或者支架撑开 阻塞性黄疸胃大部切除+CBBT管引流 阻塞性黄疸CBD内蛔虫取出+T管引流 阻塞性黄疸胆囊空肠侧侧吻合 阻塞性黄疸肝叶切除 反映肝脏合成贮备功能的项目

包括前白蛋白、白蛋白、胆碱酯酶(CHE)和凝血酶原时间(PT)等检验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检查可检测患者肝脏的合成功能及贮备能力。若患者的前白蛋白、白蛋白的指标下降则提示患者肝脏合成蛋白质的能力在减弱。各种肝病患者的病情越重,其血清胆碱酯酶的活性就越低。如果患者胆碱酯酶的活性持续降低且无回升迹象,多提示患者疾病的预后不良。肝胆疾病患者的谷丙转氨酶和y谷氨酰转肽酶均会升高,若患者的这两项指标升高且伴有胆碱酯酶降低,那么说明该患者的肝脏有病,而不是胆囊有病。胆碱酯酶增高也可见于甲亢、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及脂肪肝等患者。

此外,若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则提示该患者肝脏合成各种凝血因子的能力在降低。

反映肝脏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项目

包括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单胺氧化酶(MAO)、血清蛋白电泳等检验项目。肝脏纤维化或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和总胆红素会降低,同时该类患者会伴有单胺氧化酶升高。患者血清蛋白电泳中7球蛋白增高的程度可评价其慢性肝病的演变情况和预后,并提示其枯否氏细胞功能在减退,且已经不能清除其血循环中内源性或肠源性的抗原物质。

此外,最近几年在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是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和Ⅳ型胶原等项目的检验,i前面三项常称为肝纤三项。测定上述四种物质在血清中的含量可反映患者肝脏内皮细胞、贮脂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变化,如果它们的含量升高常常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反映肝脏肿瘤的血清标志物

目前可以用于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生化检验指标只有甲胎蛋白(AFP)。AFP在肝癌患者出现症状之前8个月就已经升高,故AFP的检验主要用于肝癌的早期诊断。在临床上,甲胎蛋白指标的检测还广泛地用于肝癌手术疗效的监测、术后的随访,尤其是对肝癌高危人群的随访。虽然生殖器恶性肿瘤、少数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及孕妇等也会出现甲胎蛋白升高的现象,但他们该指标升高的幅度不如原发性肝癌患者升得那样高。另外,有些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水平有时也正常,故对该类患者进行确诊时,在检查其AFP的同时还应对其进行影像学方面的检查,如B超、CT、磁共振(MRl)和肝血管造影等检查,以增加诊断的可靠性。

值得提出的是,通过测定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来诊断原发性肝癌其诊断率可达到64%-84%,其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特异性可达·到90%左右。α-L-岩藻糖苷酶以其对早期肝癌的高度敏感性、对预测肝硬化并发肝癌的高特异性及其与甲胎蛋白测定原发性肝癌的良好互补性,已经被公认为是肝癌诊断、肝癌患者随访和肝硬化患者监护的不可或缺的检测项目。由于某些转移性肝癌、肺癌、乳腺癌、卵巢癌或子宫癌患者的血清α-L-岩藻糖苷酶会有所升高,某些非肿瘤性疾病如肝硬化、慢性肝炎和消化道出血等患者的α-L-岩藻糖苷酶也会轻度升高,因此在诊断时要注意鉴别。 附:肝纤三项

1.透明脂酸(HA) 1) 血清HA在急肝,慢迁肝时轻度升高;慢活肝时显著升高;肝硬化时极度升高. 2) 肝硬化病人血清HA极度升高.

3) HA水平与血清胆红素,SGPT,γ-球蛋白呈正相关 4) 与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呈负相关

5) 故血清HA水平是反映肝损害严重程度,判断有无活动性肝纤维化的定量指6) 标7) .

8) 对慢迁肝与慢活肝的鉴别诊断, 9) 慢迁肝HA浓度与正常人无差别,而 10) 慢活肝的升高明显.

11) 有助于估价肝病发展趋势,

12) 在急性肝炎→慢活肝→肝硬化发展中, 13) 血清HA逐步并优于其他肝硬化诊断指

14) 标15) .(如A/G,16) AKP,17) SGPT等)

2.层粘连蛋白(LN)

18) 反映肝纤维化:正常肝脏间质含少量LN,19) 在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时,20) →肌成纤维细胞增多→大量合成和分泌胶原,LN等间质成分→形成完整的基底膜(肝窦毛细血管化).肝窦毛细血管化是肝硬化的特征性病理改

变,21) LN与纤维化程度和门脉高压正相关,22) 纤维化后期升高尤为显著. 23) 与肿瘤浸润,转移有关:癌症转移首先要突破基底膜,24) 因此LN与肿瘤浸润转移有关.大部分肿瘤患者血清LN水平升高,25) 尤以乳腺癌,肺癌,结肠癌,胃癌显著.

26) 与基底膜相关疾病有关:如先兆子痫孕妇血清较正常妊娠者显著升高,27) 提示可能与肾小球及胎盘螺旋动脉损伤有关.血清LN与糖尿病,肾小球

硬化等疾病有关.

3.Ⅳ型胶原(Ⅳ-C)

1) 在肝纤维化时出现最早,适合于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

2) 能反映肝纤维化程度,随着慢迁肝→慢活肝→肝硬化→肝癌病程演病,Ⅳ-C胶原在血清含量逐步升高.

3)对重症肝炎和酒精性肝炎也显高值.

4)是药物疗效和预后观察重要依据,血清Ⅳ-C水平与肝组织学的改变完全一致. 5)在与基底膜相关疾病可出现Ⅳ-C水平的异常,如甲状腺机能亢进,中晚期糖尿病,硬皮病等. 注意事项

由于单一指标只能反映肝纤维化生成和降解的一个方面以及因结缔组织易受到全身代谢的影响.故几种指标联合检测,才可达到满意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因Ⅳ-C胶原在肝纤维化时出现最早,PCⅢ反映慢性肝纤维化的活动性,早期也显著升高;LN与肝纤维化程度和门脉高压正相关,在纤维化后期升高尤为显著,HA反映肝脏损伤程度,可明确区别早,晚期纤维化;CG是评价肝功能最灵敏的指标之一,可为肝癌的诊断以及肝胆胃肠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提供有力依据;PⅠNP是评价肝纤维化的指标之一,同时也是儿童生长与某些疾病的表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