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学期:五年级第二学期 教学科目:语文
教学篇目:10.《杨氏之子》
12语文教育1班
苏秀琼
案例名称 设计者 科目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10.《杨氏之子》 12语文教育1班苏秀琼 语文 教学对象 五年级小学生 课时 2 一、教材内容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也是小学语文课程中的第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九岁的杨氏之子在面对孔君平开玩笑说“杨梅是你们家的果子”时,巧妙地回应“孔雀不是您的家禽“的故事。 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风趣幽默。 二、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知识与能力 ① 重点理解文章孔君平与杨氏之①认识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惠、诣、曰、子的对话。 ② 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阅读禽”等字词。 ②了解文言文的语言风格和通方法,体会重点句子,体会杨氏假字的概念。 之子的聪颖机智。 ③能够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的③ 领悟语言的艺术美,并有感情地故事。 朗读、背诵课文。 ①通过品读、搜集、感悟、提升,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看注释学习顾问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②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从生活中感受语言的艺术。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① 感受人物的语言艺术。 文。 情感态度与价② 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和运用语言值观 ②体会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激发的艺术美。 学习兴趣。 知识点 学 学习目标 具体描述语句 编号 习 1 字 知道 写认识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目 标 2 词 理解 正确读写、理解“甚、惠、乃”等词语,了解古今词描 述 3 掌握 义的差异,体会文言文用词的精简和准确。 句 理解 感受文言文中语句的特点;理解人物动作、语言的表掌握 达,体会语言的艺术。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分角色朗读,4 篇 情感 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语言的艺术特点。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具有团结协作精神。 内容 解决措施 ① 学习生字和重点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② 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并运用看注释、引导学生看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学习文言文。 解课文,多媒体演示、反复朗读教学重点 ③ 学会用简洁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体会等方法帮助理解。 内容。 ④ 引导学生通过人物语言的描写,体会并运用语言艺术。 ① 运用看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学习文言文。 ② 理解孔君平和杨氏之子对话的寓教学难点 意。 ③ 体会并运用语言艺术,激发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学生自主交流和探讨文章深意。 渗透学法,重点突破,再举一反三,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输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联系生活实际,更好地运用语言的艺术。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小学五年级学生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态度,对学习的责任感进一步提高;注意力的集中性、稳定性等方面较低年级学生有所发展。 四、教学策略选择 教具准备 PPT课件、图片等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教室 六、教学过程 一、 课题导入,了解文言文的特点 同学们,自古以来出现过许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那你知道关于机智儿童的哪些故事呢?今天,让我们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杨氏之子》这篇文章,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慧吧。 1.这是语文课程中的第一篇文言文,自由读一读,看看跟跟平时学习的课文有哪些不同? (语言精练难懂;类似于古诗词的语言特点。) 二、 解读课题 杨氏之子:姓杨人家的儿子。(“杨”:姓,“氏”放在姓后表示尊重。“之”:的。) 齐读课文。 三、 解读字词,概括文意。 1. 学习文言文光会读,还不行,还要弄懂字里行间的意思。可以用哪些好方法学习文言文? (运用看注释、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 2. 自主学习,解读字词。 甚:shèn很,非常。 聪惠:hùi聪慧;“惠”:通“慧”,聪慧。通假字: 诣:yì拜访。 乃:就,于是。 呼:叫。 儿:指杨氏之子,杨家小儿。 设:端来。 指:用手指着。 示:给……看。 曰:yūe说。 闻:听说。 家禽:qín家里的鸟。 3. 概述故事(指名答)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第一课时 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四、 研读句子,交流反馈。 (一)“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1.杨氏子的年龄只有九岁,比大家还要小,对不对? “聪”的意思是(——聪明),“惠”的意思是(——智慧)。 惠”是通假字,通“慧”。你从哪儿看出来的?(看注释) 师讲述通假字的原因。 2.“非常”是文中哪个字的意思?(甚)。 [例子运用]:我们班的女同学非常可爱,可以说是“甚”可爱; 她朗读的声音非常动听——甚动听。 这位男同学长得非常非常非常帅——甚帅。 (“甚”字将杨氏子的聪慧表现得淋漓尽致。) 3.指名读。 (二)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1.故事中除了杨氏子,还有一个人物是谁? [板书]:孔君平。 知道孔君平是谁吗? [人物链接]:孔君平是当时的庭尉,相当于现在的法庭庭长。 孔君平来干什么? (句意: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他的父亲不在家,就把儿子叫出来。) 2.哪个字的意思是“就”?“乃”(就,于是)。那“诣”字的意思是?(拜见)其:他。 (孔君平经常来杨家玩,彼此比较熟悉。) 师评:你不仅读懂了字面的意思,还读出了句子的内涵。 [小结]:让一个九岁的孩子出来接待客人,足见这个孩子也真了不起啊。 4.齐读。 (三)研读:“为设果,果有杨梅。” 1.父亲的老朋友来了,恰巧父亲又不在家,那杨氏子是怎么接待客人的呢? [出示课件](齐读) 说说这句课文的意思? (生:杨氏子为孔君平摆出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2.这里并没有写是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你是怎么知道的? (上一句讲了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所以应该是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 这是待客之道。你真会读书! 第一课时 3.大家读明白了什么?杨、孔两家关系怎么样?从哪儿看出来?为什么? 3.文言文的语言表达十分精练,表达的时候跟现代文可不一样,像这一句就省略了主语,叫承前省略。理解的时候我们就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作一些补充。这种方法我们现在也经常在用,联系上下文。 从这句话中,你还可以读出什么? (杨氏子热情招待客人。) 从哪里看出来? 4.客人来了,赶紧端出水果。端出多少水果?就一种吗?哪里看出来? (杨氏子真是热情好客的孩子,端出了好多的水果。) 5.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从大家的神情中,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热情好客的杨氏之子。 第一课时 一、 精读句子,体会语言的艺术 (一)复习生字词,读生字及课后注释 (二)回顾故事背景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 (复述故事场景: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 (三)解读孔君平的语言特点 1.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理解]:孔:孔君平。指:用手指着。儿:杨氏之子。此:这,指杨梅。 请说说这句话的意思。(指名答) (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家小儿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第二课时 2. 孔君平说的是事实吗?杨梅确实是杨家产的吗?(不是) 3. 孔君平为什么会这么说?(指名答) (孔君平由杨梅而联想到杨氏之子的姓,就给杨氏之子开了一个玩笑。) [板书]:孔君平(逗)——杨梅乃君家果——杨氏之子 这样说话有什么特点? (语言风趣幽默。孔君平的话是“话中有话”,也就是我们有时候所说的“话外之音”。) 孔君平说这句话时会是怎样的神情? (神态随意,可能傲慢,有点逗弄杨家小儿。) 4. 指名读这句话,注意读出语气。 5. 齐读这句话。 (四)解读杨氏之子回答的巧妙之处 1. 听到孔君平的话,杨氏之子有什么反应?在文中找出关于他的反应的句子。(指名答)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齐读这一句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指名答) (小孩应声回答:“我没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呀。夫子:对孔君平的尊称。) 3.(1)与前面孔君平的话中有话一样,“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也有话外之音。他的话外之音是什么? (如果说杨梅是我家的果子,那孔雀就是您家的鸟咯。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当然也就不是我家的果子。) (2)大家觉得杨氏之子的回答怎么样? (回答巧妙) 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他听出了孔君平的话外之意,并立刻做出反应,知道客人在拿自己的姓开玩笑,所以马上由孔君平的姓联想到孔雀,所以以孔雀给对方开玩笑。) 思考“未闻”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杨氏之子要说“未闻”? (没听说,委婉的否定了客人的玩笑,用得体婉转的语言应答,没让客人感到难堪。) (3)想象一下:孔君平听到这句话后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无言以对。或赞叹杨家小儿聪明,回答巧妙。) 第二课时 (4)根据杨氏之子的回答,用一个词语形容他。 (聪明、机智、机灵等) 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他。 (聪惠) [板书]:甚聪惠 (5)文章的第一句话就说杨氏之子“甚聪惠”,回顾“甚”的意思。 (“甚”:很。) 请找出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杨氏之子“甚聪惠”? (①“九岁”:说明年纪小。②“为设果”:待客周到、有礼貌。③“应声答曰”:面对孔君平的调侃时反应快,不假思索。) 二、 想象情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想象孔君平和杨氏之子对话的情境,品读最后两句话。 1. 分角色朗读。(指名读) 2. 分角色朗读。(全班分组读) 3. 齐读课文最后两句话。 (二)了解课文的停顿,流利地朗读 我们了解过文言文的特点,并初步阅读了杨氏之子的故事,现在请大家齐读全文。 1.根据句意,注意用“/”划出课文朗读时停顿的地方,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提示:朗读时注意轻微的停顿,不要混淆语义,如“夫子家/禽”不可读成“夫子/家禽”。 2.古今异义解析:家禽:古义:家里的鸟;今义:家养的禽类,如鸡鸭鹅等。 3.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4.背诵课文。未会背诵的同学看书本读。 三、 拓展延伸,运用语言的艺术 (一)资料链接—— 《世说新语》小故事: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朗读材料,试翻译课文,说说故事大意。 这则故事的大意是:徐家有个九岁的小孩,曾有一次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若是让月亮中什么都没有,它是不是应该更加明亮呀?”这个姓徐的孩子说:“不对。比方说人眼中都有瞳仁,没有瞳仁就看不见光明了 (二)练一练 给小区花园“严禁践踏草坪!”换一种说法,要体现语言的艺术。 生活中不乏精妙的语言,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能发现。以前,花园里像“禁止践踏草坪!”这样生硬的、带有指令性提示语随处可见。但现在,走进公园,我们会发现,这样的语言少了,同样的意思,有了不同的表达方式。请试着来改一改这个说法,体现语言的艺术。 [例]:小草有生命,足下多留情。 第二课时 小草对您微微笑,请您把路绕一绕。 [总结]:多么温馨的提示,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对生命的尊重,相信这样的提示语更有说服力。 第二课时 作业: 1.背诵课文和句意。 2.搜集在表达上有特色的语言,如谚语、歇后语、幽默故事、古今笑话等。 3.拟写一句劝告同学们不要在课桌上乱涂乱画的标语,语言表达要富有情趣、能打动人。 七、思考与总结 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同学们了解了文言文的特点和学会运用看注释、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学习文言文,也深刻体会到语言艺术的美。语言艺术的美存在于我们的身边,我们要善于发现并运用它。 板书 设计 八、教学评价设计 根据教学目标,从学生学习态度、参与积极性、知识掌握程度、学生是否有所提高等方面地进行多元化的学习效果评价。 老师总评;学生互相评价。 九、教学后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