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也不是。如果,明天的太阳不会出现,我还能在第一时间睁开眼看着镜中那个迷茫而朦朦的自己么。也许,我们对于自己想要的东西并不是那么明确,总是害怕这什么,在期待明天的喜悦下更是掩藏着内心中对明天的恐惧。《历史的化石》记录的却是人类的进化史,一段关于人类为在烂泥中寻找清水洗濯自己的艰难历程。现在的青年,是无法想象那个年代所存在的黑暗,同时也想不到黑暗中微弱的光明是怎样的在人们的心底涌动着。我总觉得在那个疯狂的世界,还残存着人类的希望之光。诗人,人类思想的引导者,总能在黑暗中给人们找到一丝继续活下去的温暖。诗人的世界是玄幻的,那里包含着人类杰出精华的花朵,可以是暖色调的精彩,也可以是冷色调的沉重,可以是彻底的黑,也可以是纯粹的白,在那样的世界,我们也许只能品味到一丝花的芬芳,却难以懂得花香背后的苦涩。作为读者,其实是无法感受到作者内心世界真正的小宇宙是多么的漂亮的!因为作者的世界多了一份作为人的单纯与天真,我也深信所有拥有单纯与天真的作家都是好的诗人,诗,传达出人类的感情,人类的精神世界的兴衰历史,诗人此时不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人类的代表,苦难的代表,灿烂的代表。一份单纯与天真,显示着诗人世界的狂放与野性,因为没有顾忌、复杂,人的心才是正真的“人心”:有梦想,有行动,梦想让行动具有传奇色彩;人,归于原始,原始的单纯与自我的解放;天真的梦幻,对苦难也可以看穿,对希望的绝对执着;绝望与希望在那个世界碰撞,发出悦耳的磬音,只有正真有心的人才能明白——浪漫与黑暗的缘分。
关键词:恐惧,《历史的化石》,诗人世界,浪漫,黑暗
引言
那应该是空旷的:也许是一片黑,也许是一片白,也许是一片红„„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那个世界里一定只剩下我的影子,没有我。但是,我却依旧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它跳的声音是那么缓和而有韵律,忽然之间我萌生了一种恐惧,害怕再继续倾听它的语言。如果,阳光的消失,真的把我带入了另一个世界的故事,我想,我应该会很茫然、很无助,甚至会感觉到自己消失的恐慌。阳光的冷漠,使它触摸起来是那么冰凉、刺骨。人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源于对死亡的陌生,对现世的眷恋。中国,我们得承认这是一个苦难的国度。直到今天,能有谁能理直气壮地否定这一点呢?我们的人民一直在地狱般的灾祸中艰难地前行,本着对希望的一丝期待。《历史的化石》解读了中国一个时代的苦难,不!是整个中国一直存在的黑暗的揭露史,但同时它更是一部关于人在混沌中自我救赎的进化史。“以柔至刚”,在浪漫诗情的世界里散放着巨大的力量,属于作者精神圣地的神圣能量,以这种力量反抗着现实世界的昏暗,欲挣脱出来,在自己的世界里呐喊。表面上看,它仅仅写了一个诗人自己的心灵世界,但其暗藏的正真意义却是对中华名族苦难的默默哀伤。
作为个体,我们能干些什么呢?当面对着世间的腐败时。唯一的武器就是净化自己的世界,出淤泥而不染,默默地,渐渐地,用新的心去战胜黑暗,祈祷光明。正如鲁迅一人的哀伤,清醒的人,也是最痛苦的人。既然人的性质已经被定为“悲苦”——生就开始受到死亡的威胁,那么,还有什么值得去恐惧呢?放下懦弱与怀疑,勇敢去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为自己所期待的世界而洒热血。
一、恐惧的根源
能听见一个声音在咆哮,我很确定那是我自己,一个活生生的在现实世界的另一个“我”。他叫得那么撕心裂肺,断断续续的伸唤,仿佛丢失了很重要的东西,那会是什么呢?他是那么的喜欢,又那么心痛。而我,知道他的痛苦,却身不由己,也找不到可以安慰他的话来,忽然我感觉到自己的脸颊上有泪水流过的痕迹,心痛了。因为现在那个悲伤欲绝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我,另一个我啊!恐惧,是人类记得心理活动状态,是因为周围有不可预料、不可确定的因素而导致的无所适从的心理或生理的一种强烈反应,是只有人与生物才有的一种特有现象。对与心底的那份恐惧,人们选择了不会轻易显露的伪装法,所以普遍的人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与和善,眼泪也不能完全诠释为是对恐惧的妥协,人的眼泪,更多包含的是对自己行为没有尽力发挥出来的不甘心,我们在哭泣的时候多了一
份对自己的怨恨,很其不争。就算是面对让人心酸的悲观离合时,我们也总会在怜惜彼此再也不能见面的悲伤中,联想着自己的过失——为什么以前不能对它再好一点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恐惧是一种有机体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景而又无能为力的情绪体验。其根本目标是生理现象消失,即死亡。恐惧,似乎被定义为人的另一个精神世界体系的混乱,因为环境的恶变,造成人心的紊乱。《历史的化石》单从书名我们就能想到一种沉淀的死亡的气息,然而这时候死亡却不再是单纯的对某物的恐惧感,那沉淀的黑暗中蕴藏着对希望的探索。“化石,是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和他们的生活遗迹。”历史,是记录过去的文字,亦是铭刻灾难的磐石。中国的历史,可以说更像一部民族的苦难史。因为总有痛苦而麻木的百姓的伤口流着恶臭,痛斥着对实施者的诅咒,然而这样的厄运发起者也仍是中国人,不得不承认这是我们民族的悲哀。我们总想要找到出路,却又总是自己封锁住了出口。
有人说,面对苦难带来的恐惧,我们已经无所谓了,好好地继续过日子,旁人的世界与我无关,我依旧做自己:懒散的姿态,散发着浓重的酒气,翩然的步伐,似仙人的神态。这样的自我中只有一个人的默默的腐败,看不到任何希望,然而那人的心里却坚信自己是对的,一切都是命!对,“一切都是命”这是中国人最爱唱的一句话,这与我们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多数的中国人受着少数中国人的压制,在压制下人们的思想被千年冰山封锁了,没有自己独立的精神世界,只有对那些少数中国人的疯狂的信仰。中华民族没有固定的强大的信仰,多民族的统一体,却是多样的宗教信仰。这也许是大部分中国人都活在迷茫之中的根本原因:迷茫地出生,迷茫地死去,所以中国人口多而死亡率也同样很高。中国人是善良的,这种善良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愚昧的善。大多数中国人信仰印度传来的佛教,相信命,相信因果轮回,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然而,就是这一句“善有善报”让多少中国式的“英雄”失去了生命?回顾历史,我们发现正真的历史不是文字记载的书籍,而是根深蒂固在中国人思想深处的对希望的恐惧。从来就不敢多想,不敢放飞自己的思想,不相信宗教,却相信“命”。上世纪的中国人倍受苦难的折磨,宿命论给他们带来了不安情绪的镇定剂,于是不再反抗,甘愿承受。《雷雨》中曹禺就像我们展示了那个年代中国人对“命”的畏惧,然而毕竟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我们能看到西方的解放之风,关于人
性的解脱的影子,故事的结局是悲惨的,被“命”弄得粉碎,然而结局也出现了新的希望,突破了中国人一直不敢去突破的对希望的追求。
我想说,中国人的恐惧的根源其实还是中国人。鲁迅就一直在探讨中国人存在的问题,我们到底是有救呢,还是没救?鲁迅说,中国人具有劣根性,然而这种恶,却是不容易根除的,它关系到我们的文化的黑暗面。人,都有缺陷,都注定要死亡,为什么就偏偏中国人的生死这么让人纠结呢,鲁迅作为“纠结者”看到的是真个民族的腐坏,思考着自己作为中国人的悲剧。鲁迅一直都在希望与绝望之间徘徊、苦痛,他也害怕去幻想希望,因为希望是那么的飘渺。他是爱中国人的,所以才会如此痛苦、愤怒,我忽然想起了这句话“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艾青对中国深深的感情,里面包含万象,是血和泪与泥土的复杂关系的演绎。木斋对于中国人的恐惧又有怎样的看法呢?也许作为经历苦难的浪漫主义者,我们能看到这位学者对中国的不一样的思考。
二、浪漫之中隐藏的黑暗
好像明白了什么似的,我的心忽然想要跳出去,朝着那个欲死的我„„眼前依旧是混沌的颜色,莫名的色彩,我,什么也看不清。那个声音越来越弱,似乎正要消失在我的远方,心痛得厉害,我终于忍受不住,趴在了地面,如果,心是属于现实世界的,它应该会依恋着回去,或许那个咆哮的自己正在寻找现在正剧烈跳动着的我的这棵心。明白了!也许我应该把心归还于他,这个世界是没有希望的,我能继续存在么?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就连一丝温暖也感受不到,真是什么也没有啊,还不如消失的好。木斋用记忆向我们道出了苦难的背后,中国人自己折磨自己的荒唐罪恶,发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文化革命,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距离现在确实不过四十余年,却让人觉得那是好几个世纪以前的故事。现在的人们很难想像那个时代人们所经历的东西,那些“苦难”,并不能简单的说成是苦难,因为在那个时代下人心的心处于迷惘的浆糊状态,新的胜利,新的国家,新的方向等等这些东西把简单的中国人给弄糊涂了,这种人的精神状态是难以用文字来表述的,仿佛上帝给了所有中国人一次新生,让他们重新去开发自己的乐园,然而,人们在狂喜之中,更多了一份巨大的恐惧与迷茫。
那时,有一股力量把所有的中国人都凝聚在一起,人们想到了团结的最终进化境界,所有的人都被自己的迷烟给熏的迷糊,变得不那么理智,心中的理想好似只与自己隔着一层纱,只要努力捅破这层纱,人们就能拥抱自己的理想。不能
否认那个年代人们的激情与热血的付出的现实意义,中国在短短几年就受到了世界刮目相看的赞语。但人们的付出代价更是惨重的,饥饿、寒冷刺痛了人们的肉体,精神也开始出现晃动,沉思着新的路应该怎们继续走下去。人们那些浪漫的激情中隐藏着无知与弱小的黑暗,木斋浪漫的文字下,也掩含着凄冷。
想到这些,忽然觉得平静了许多,心不那么痛了,我知道自己的方向是哪儿,那个渐渐飘散的悲鸣是我的归宿,而我将死去,成为他的心,成为“一个人”,这个人是绝不会迷失在异世界的,他会一直追寻着阳光的温暖。于是,我赶紧岁那个声音奔去,嘴角泛起了希望的笑容,虽然我已经看不见这笑容是什么模样。摧毁自己先前的价值观,需要很大的勇气,然而人们在狂热中还是看到了隐藏的危机,表面的繁荣不能代表本质的优良,有可能更多的是尸骨的丑陋。木斋是个诗人,真如他自己标榜的一样。在那个年代中的狂人中他只是其中的一个,然而他所经历的抄家苦痛,红卫兵活动,知青岁月等等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别样的青年,一个有梦与正真理想的人,爱诗,同样爱着诗一样美丽的祖国的河山,一草一木都让他心动,足以让他在逃脱现实的束缚,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清晨一缕阳光照进了我的小巢,依稀地听见了几声鸟儿的鸣叫;哦,鸟儿啊,昨天的风雨可曾伤到了你;你可有那躲避风雨的树木或者荒草”“哦,你这寂寞的沦落的荒岛;哦,那拍打脊梁的浪涛;潮起汐落,汐落潮起,潮涨潮消;有谁来眷顾你这傲岸的孤岛”中国人好似这鸟儿,经历这风雨的欺打,但却依然顽强的活了下来。国家,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沉重的,直到现在我也还是这么认为,中国的浮华的繁荣下,仍旧有大量饿死的人存在。中国的世界好像被什么劈成了两半,这边的世界是二十一世纪,一切都是美好的、时尚的、国际的、现代的;那边的世界是世纪之外的,有寒冷、有饥饿、有恐惧、有死亡。到底该怎样来定义中国,我没有言语要表达,只是一把心酸泪!
柏杨说,中国人的不能团结,中国人的窝里斗,是中国人的劣根性。这不是中国人的质量不够好,而是中国的文化中有滤过性的病毒,使我们到时候非显现出来不可,使我们的行为不能自我控制!中国人不习惯认错,反而有一万个理由,掩盖自己的错误。为了掩盖一个错误,中国人就不得不用很大的力气再制造更多的错,来证明自己第一个错并不是错。深深击中了中国人的要穴,还有就是中国人的胆子不够大,恐惧所有的不属于自己的力量,不敢自由地去想去做。总想掩盖自己的世界,所以中国人总是善良的、含蓄的、有意境的。最清醒的中国人也
是最痛苦的中国人,他们突破了传统的黑暗力量的束缚,寻找到了一片自己的天空,《历史的化石》在现实的黑暗与复杂中,我们看到了木斋世界的光明与纯净,在那些诗样的文字中,看到了中国人残存的一丝希望,那个时代背景中能把握自己精神世界的人,就是胜利者,就是中国人的胜利者。中国人的“意境”说在世界是有空前影响的,西方国家没有中国人的古典美,没有中国画的虚幻空旷,西方人很难理解中国人的思想情感,然而,就连我们自己有时候也不理解自己的想法。我们想去做些什么、去干些什么,但最终没有去做,没有实现自己所想的。
三、中国人与诗的亲密关系
在外国人的眼里,中国人是难以捉摸的物种,他们总是压抑自己的正真的情感,脸上永远写着平和、温柔、善良。不知道这样是否是好,不过以前的我倒是挺喜欢中国人的,因为我们是个不好斗的民族,喜欢平与静,安与祥。现在想想,也许我们看到的自己并不是正真的自己,我们自己封印了那个原始的对世界充满激情与希望的中国人。人的思想在进化时,让文学随之而产生,文字记录着人的思想的变迁过程。文学映照着人的思想,而思想让文学得以存活。文学的最初形式是诗歌体,人们把思想写成词唱了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当然诗在古时候也有表达志向,教化人,宣扬政治的作用,撇开这些不谈,诗最基本的作用是传达出人们的思想情感的,是人对客观世界在主体世界的碰撞的反应,表达一种对事物的感受,是对自己的精神世界的开发。“诗所以合意,歌所以咏诗也”《国语·鲁语》合意而生诗,咏诗而生歌。《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中国人的含蓄情节用诗的意象表达出来,加深了这份含蓄,但却多了艺术上的美感。因为意思的多重假象性,决定了在品读诗的时候会出现不同的玄幻的画面,享受着自己精神世界中的色彩。然而诗更多的是将美丽的画面与主人公的忧怨结合在一起,“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既有可爱的花鸟有不乏人的情感的宣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展示的是对自然、国土的热爱与欣赏,然而光有自然景物是不够的,只有当世间最美丽与最丑陋的化身——人类,进入了诗画之中,这样的诗画才具有灵性,具有可赏性,具有生命性,所以出现了后面的“窗含西临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中国的诗与中国的画有异曲同工之妙,表达的是中国人的隐晦的感情,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
关于诗的起源,出于敬畏,原始人类唱歌跳舞对神唱出颂歌,表达了人们的期待,对风调雨顺和丰收的追求,是对自然的崇敬与畏惧的反应,也有说诗起源
于劳动,人们一面劳动,一面发出单纯而有节奏的呼叫,以忘却老动带来的暂时痛苦和振奋精神。最早展示中国人情感的《诗经》算不上是艺术性很强很优美的诗歌,以简单的朴质的文字记录着人们生活的大概面貌,水边的鸟儿寄托着情人的含蓄感情“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所有青年男子都铭记在心的亘古诗语,不得不承认我们古人想象力的强大,由鸟儿而引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然而因为是雏形,所以没有很深入的表达人们的忧与乐,也没有达到言志的地步,原始的单纯的思想,是中国人所追求的平与静的统一,一种简单的快乐。随着人的不断发展,思想的进步化与复杂化,诗歌的意义越来越丰富,包含着对自然的赞歌,生命的热爱,理想的追寻,苦闷的抒发,生命的感叹等等。从几个字,几个词我们看到的是作者情感的宣泄和精神的进化,体味的是苦难、迷茫、沉重,感受生命的不平凡与坎坷。
诗的世界是美丽的,这份美丽包含着许多泛着黑色的血迹的腐臭,是苦痛与快乐交织的世界,苦痛是现实的,快乐却永远是理想的。喜欢诗歌,因为它有着中国式的含蓄,中国人的优雅,仅仅属于中国古典的伤痛。喜欢悲剧,因为这是更加现实的,人的出生就注定孤独与死亡,而作为人的贪欲却总是幻想着能够得更多的快乐和幸福。西方的信仰说,人生来就是要赎罪的,然而我们又有什么过错呢?欲望乃是人的本性,没有欲望也就没有了生存的动力,就想没有活下去的理由,我们的欲望不光是肉体上的更大的程度是反映在精神上的,对孤独与死亡的恐惧,对生命的热爱。现实是社会给的,社会是有人组成的,所以人的悲剧就在于是我们自己摧毁了自己的梦。诗人在是的幻境中寻找安慰,经历着“自我欺骗”的炼狱过程以为可以到达天堂,然而结局却是绝望的:许多诗人在醉梦中还是感受到了现实的恶臭与无可救药,他们痛苦,他们呐喊,他们求助,最终没有得到上天的应答,所以只能放弃自己,放弃那个永远寻找不到天堂的肉体,那个永远摆脱不了苦难的肉身。“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诗人海子绝望的哭喊,寄予这个世界的最后的一丝希望,希望明天是好的。然而肉体确实是已经死去了的。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加剧诗人的情感世界的翻腾,诗也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神圣不可侵犯,死亡的是肉体,永恒的是灵魂。
四、绝望与希望的斗争
绝望这个词在鲁迅的文章中可以感受到,老师说鲁迅是绝望的,对整个中国人的劣根性的改造问题他是抱着绝望的态度,所以读鲁迅文章的时候我们会感到
看不明白其到底所要表达的意思,同时还会感受到一种心痛。鲁迅的作品是黑暗的,这与他对世界的绝望不无关系。“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常也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所以很多偏激的声音。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虚无是诗歌的世界,也就是诗人的世界,但是诗人却把黑暗以美丽的形式表现了出来,所以诗人的苦痛不亚于鲁迅,诗人对希望的绝望也同鲁迅一样的充满悲情。“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太起头望望前方”这是一段让人心痛而又无奈的文字,照应这每个人的苦难生活。
近现代的诗人,在中国的转型中痛苦着,在希望的边缘绝望着。我们看到很多的诗人经不起生命的折磨而选择了放弃自己的生命,我们听到他们的喊声却无能为力,生命的意义真的容易被瞬间的黑暗所掩盖,使我们看不到尽头。王国维是诗的研究者,对诗词有着很大的贡献,然而在1927年的北京颐和园,他选择了投湖自尽。海子,1989年在山海关卧轨自杀,仍然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顾城的黑色眼睛却没有帮他找到自己想要的光明,1993年在纽西兰砍杀妻子后上吊自尽。戈麦在死前毁弃了大部分的诗稿,诗是他所想要的,也是给他带来苦痛的“恶魔”。闻捷在文革期间死于煤气自杀,《复仇的火焰》是心中的怨与恨的统一体。朱湘被称为“中国的济慈”,诗风浪漫清朗,1933年在南京采石矶,自沉长江。离我们最近的2005年夺取了诗人周建岐的生命,而11月11日正是他的生日。2007年,诗人余地也选择了抛弃它。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会选择放弃,但却理解他们对生命与众不同的体会。希望和绝望都仅仅是人们的妄想,现实的黑暗是存在的,人的丑恶是永恒存在的。诗人的苦难亦是每个人的苦痛。活下来的,在炼狱里,没有天堂,没有太多的希望,也没有太大的绝望,有的是对人的命运的安静与恬淡的态度。
阳光的手轻抚着我的脸,我缓缓地睁开眼,看到了它的美,也看到了自己的一张崭新的笑容,心跳的“音乐”很好听,很好,很喜欢,自己还存在。“书中的主人公被施加了魔法,每天夕阳落山的时刻,她就成为了死人,身体中的鲜血像是泉水一般流下山脚;但到了黎明的时候,生命就重新回她的躯体”。
参考文献
[1]柏杨,丑陋的中国人[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10 [2]木斋,历史的化石[M].东方出版社,2009,8 [3]鲁迅,鲁迅小说全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8
[4]郁贤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一卷先秦部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