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清川小学儿童阅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作者:姜翠微
来源:《广西教育·D版》2014年第11期
2010年秋季学期,基于“六年奠定人生基色”的办学理念,我校确立了开发、实践儿童阅读课程的办学目标,决定将“精读100本、泛读600本”经典作品作为我校每一个学生的阅读目标。我们把常规的阅读活动上升到课程层面,以西乡塘区清川教育共同体为依托,紧密结合我校的新教育实验,与南宁市教科所后续开展的“亲近母语 快乐阅读”教研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教学实践中深入持久地探索儿童阅读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在儿童阅读课程的顶层设计、推进策略和课型研发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 一、儿童阅读课程研发的背景
我校是一所城中村学校,1 370名学生中,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及农村的孩子占40%多,学生的家庭阅读环境不理想。为了帮助学生在小学阶段——这人生最初的六年基础学习中,喜欢上阅读,并终身喜欢阅读,我校确立了“读书 文明 绿色 和谐”的办学目标,决定“让读书成就儿童的梦想,让阅读点亮儿童的人生”。 二、推进儿童阅读课程的具体策略
如何推进儿童阅读课程呢?我们决定先物化学校阅读的环境,再精心组织儿童阅读课程,以行动研究的办法,边实验边探索边完善,借助新教育实验和本市语文学科教研专家的力量,全面推进课程的实施。 1.打造适宜阅读的环境
走进我校的大门,迎面可见一块一米见方、圆润厚实的黑石,上刻鲜红的“书泉”二字;在“书泉”的左上方,是黑白两色两叠大理石交叠成的厚厚书卷,清冽的泉水从书卷顶部汩汩流出、缓缓落下,润泽着黑石。“书泉”石的右上方,是从教学楼走廊围墙延伸出来的五个半圆形转弯,自上而下,从第二个转弯起,依次镂刻着“读书 文明 绿色 和谐”八个大字,“主推阅读”的思想就这样巧妙地突显在学校的物化环境中。
学校里的文化墙,校园、教室中随处可见的书吧、图书“漂流点”,吸引着学生自然地融入这样一个阅读的环境。“漂流点”里的图书,有学校定期摆放的,也有本校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自发捐赠、“传漂”的。文化墙上张贴着图书简介的文图,介绍的是一定时间段内各年段学生必须阅读的图书。课余时间,在文化墙和书吧前,随处可见小学生们或者手捧图书静心阅读,或者三三两两捧着大家都喜爱的图书小声讨论。
书香,无声地浸润着我校的校园,也润泽了学生稚嫩的心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研发适宜学生阅读的校本教材
新教育实验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阅读属于他们自己的童年书籍。我校信奉新教育实验有关课外阅读的这一核心思想,基于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广泛调研,决定以年级为单位开发校本阅读教材,以物化读本与网络不断更新的“动态读本”相配合,给学生提供广泛的阅读选择。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动态读本”的创生,不仅体现了教师的阅读取向,而且学生、家长人人有份,大家都是这个“动态读本”的主人,都可以上传自己认为适宜学生阅读的好文章,或者推荐自认为不错的书籍,甚至可以在网上跟帖交流对某一本书的阅读感悟。2013年,我校有关晨诵和主题阅读的校本教材经过几年沉淀正式结集出版。晨诵读本包括6个年级12个学期12册读本,合编为一个系列,起名《晨羲 轻和 起航》;主题阅读读本配合课本开发,针对不同年级和不同主题编写,六个年级各一册,统一命名为《书香润童年》。 3.完善对儿童阅读课程的顶层设计
我校以年级为单位推进阅读,教师负责向学生提供每学年的必读书目,另推荐10本经典著作供学生自由选读,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学生在课堂上、校园里或家庭中,以自主阅读、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等方式展开阅读。
在课堂上,我校主推晨诵课和主题阅读课。每周安排两个早上各10分钟的晨诵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晨曦 轻和 起航》读本,确保学生每周可熟读一两首清新、优雅的儿童诗;从四年级起,要求班主任协调好各学科的课程安排,每两周调剂出一个下午的时间,交由语文教师结合本时段的课文内容,与学生共同商定阅读主题,展开主题阅读。
在校园、教室里,下课以后的任何时段,随处可见学生潜心阅读的情景。最值得一提的是午读(午吟唱),学校要求各班每周安排两个下午各15分钟的午读时间。低年段学生可以古诗新唱,即在午间播放语文教师们从不同途径收集、编撰的配乐古诗视频教材,让学生跟着轻唱或熟读成诵,确保学生一周学会一首经典古诗,每学期熟练吟唱近20首。因为同样的旋律可以吟唱不同的诗词,学生在学唱了一首之后,自主套用套唱的劲头十足,日积月累,学生在小学六年就能积累背诵百首以上的诗词。高年级的午读读本不作全年级统一规定,通常是以班为单位,由各班教师提出阅读要求,或者由学生自主选择。
我们还把阅读课程延伸到学生的家庭。班主任会鼓励学生将自己在学校里读到的作品讲给家人听;语文教师会主动与家长沟通,要求家长跟孩子一起阅读同一本书,倡导有能力的家长与学生一起编写读书感悟卡,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然的家庭阅读氛围。 4.以班级为单位推进阅读
以班级为单位推进阅读,我们鼓励班级创新,要求在掌握学情的基础上顺势引导阅读。比如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求班级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顺势而导,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我们认为,课外阅读应具有开放性,教师应尊重学生对书籍的阅读爱好和阅读方式,纸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书、电子书都可以读,而且学校已经开发了足够的书籍供学生自主选读。在我校教师看来,只要书籍内容不是鼓吹暴力、淫秽、反动的,学生读什么书、怎样读,都应当由学生自己决定,教师不应限制太多。但是,教师们会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备好《新华字典》和摘抄本,以便于随时查阅生字词,随时摘抄好词佳句,养成“看书必动笔”的习惯。
为了营造室内阅读的良好氛围,许多班级创建了班级书柜。杨丽燕老师把班级书柜“经营”得有声有色。2012年,杨老师执教的六(4)班学生家庭条件普遍较好,学生家庭藏书较为丰富,她便在班上举行了一次捐书活动,要求每生捐书3本,种类不限,多捐不限。书收上来以后,她把不适宜学生阅读的漫画书退回,给留在书柜的书贴上标签,写上书的主人的名字及图书编号,如学生区焯为捐了3本书,图书标签即分别为区焯为①、区焯为②、区焯为③。然后她与学生定下借阅守则,举办了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和班级读书竞赛如朗诵比赛、读书笔记展览、优秀作文展评、演讲比赛、剧本分角色表演等,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读书兴趣、表达能力、作文水平,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学生在主持班级活动、编排演课本剧、进行班干竞选演说时都表现得非常出色。2013年,杨老师接手了一(4)班,这届学生家里的藏书不多,她把建书柜的事交给了家长委员会,在一次班会课上举行了隆重的“蓝精灵书柜启用仪式”,让孩子们感到分外新奇。一年级的孩子午餐后喜欢在校园里四处追逐打闹,她就给孩子们的餐后活动作出了细致的安排:星期一、三看电视,星期二、四看书,星期五在教室做手工、下棋。并跟孩子们约定:星期二、四用餐后自觉看书的学生会得到老师颁发的小星星,积累够10颗小星星就可以换取一张读书大王的“报喜书”。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每周二、四吃完午饭后,杨老师会放下其他一切事务,安心地留在教室和学生一起看书,有时候还跟学生开展一些很有趣味的阅读讨论和抢答活动。慢慢地,学生们喜欢上了教室里这种安静、有趣的读书氛围。
各班还精心组织独具特色的晨诵课、主题阅读课。新教育实验开发的晨诵课程,是一门结合了古典诗词、儿歌与儿童诗、晨间诵诗的复合课程,旨在让儿童通过习诵领略优美的母语,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感受并理解人类美好的愿望与情愫。我校把新教育实验研发的晨诵课“拿来”为我所用,立足于各年级自行研发的校本教材,以班级为单位实施具有校本特色的晨诵课程。晨诵课的内容,因学生学习阶段的不同而不同,但具体选择哪一首诗,由各班自行决定。比如黄芳华老师的班,从一年级到三年级,按照从儿歌到儿童诗的阶梯顺序,为学生选择了大量优秀的儿童诗和浅易的五言绝句,让学生诵读国内外的经典诗集,拥有广阔的阅读视野,譬如国内的金波、樊发稼、高洪波、叶圣陶等作家诗人的经典诗歌,外国的金子美玲(日本)、西尔沃斯坦(美国)等作家诗人的儿童诗。主题阅读课程的开发,最是富于变化。我校的主题阅读,有以时间为主题(如季节)的,有以人物为主题(如沈石溪的作品、安徒生的作品、歌颂英雄人物的作品等)的,有以年代为主题的,也有以作品表现形式为主题(如小说、神话故事、散文、诗歌等)的,等等。新教材每一单元的课文都围绕着一个主题,非常适合主题拓展阅读,有利于各班语文教师自主研发主题阅读的内容。例如,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人生感悟”,蒙思沙老师便向学生推荐了我校校本教材中季羡林的散文《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和毕淑敏的散文《提醒幸福》。这些拓展性主题阅读是对教材内容的有力补充,对学生理解教材中的主题大有帮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5.推进家庭阅读的有效策略
老师们都知道“5+2=0”这个公式,说的是家庭环境对学校教育的消解作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杨丽燕老师设计了一个“读书登记卡”,要求学生每天在家看书20分钟,家长在“读书登记卡”上签字确认孩子的阅读任务是否完成。她把“读书登记卡”的表格设定为两周时间,到时间就收上来。她还设计了一个与“读书登记卡”相关联的“读书幸运盒”,盒子里有许多“奖品”,既有铅笔、尺子、日记本等文具,还有“当小班长检查眼操”“和他最喜欢的伙伴一起吃午餐”“按自己的意愿换座位”“跟老师共进午餐”“在游戏中做主持人”“课间到杨老师办公室看班级照片”等特色“奖品”。那么,谁有机会得到盒子里的“幸运”奖品呢?杨老师采用了抽奖的方式。一是抽小纸条:只有完成了家庭阅读任务的学生才有家长签字的小纸条,如“×××5月13日看了《七色花》20分钟。×××家长(家长签名)”。二是抽“读书登记卡”:只有按要求完成阅读任务,按时上交了“读书登记卡”的学生,其“读书登记卡”才能放进幸运盒里。学生对“读书幸运盒”很感兴趣,它的设立,有效地保证了学生在家阅读的时间和效益,也间接影响了家长的业余生活,使他们慢慢爱上了阅读。 三、儿童阅读新课型的研发
在推进儿童阅读课程的过程中,我校语文组的教师们融通了新教育实验的课外阅读经验,摸索、实践、创新,最终完成了晨诵课、作品推介课、主题阅读课、影视课等多种与阅读有关的研究课课型的开发,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阅读课程体系。 1.晨诵课
一节晨诵课,通常包括开启诗、复习诗、新诗三部分。开启诗即晨诵时朗诵的第一首诗,它在一定时间内相对固定,师生以这首诗相互问候,比如罗梅老师与学生一起诵读的开启诗“乘着清晨的风(师)/我们迎接第一抹阳光(生)/早安,孩子们(师)/早安,罗老师(生)……”。接着是复习一首古诗或刚学过的新诗,然后是学一首新诗。复习诗和新诗需要通过不断变换诵读的形式,如老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老师领读、个别读、分角色读、男女生对读、接龙读、拍手打节奏读、配乐读、想象画面读、小组竞赛读、改编诗演读等,意在让学生深入领悟诗歌的意韵与情感。每逢特殊纪念日如学生生日、母亲节、“六一”儿童节、国庆节等,各班还会举行特定的“送诗”活动,把节日纪念的对象嵌入诗中,让学生感受到关注和被关注的喜悦与幸福。 2.作品推介课
作品推介课程主要有三种实施方式:教师推介作品、学生互相推荐作品、作家进校园推介作品等。
教师向学生推介作品,需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学生的阅读实际,在课堂上以激发阅读期待为宗旨,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如:一、二年级的学生特别感性,可以给他们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介绘本、童话故事;三、四年级的学生热爱探索新鲜事物,喜欢深入地了解一个人、一件事、一种知识,可以给他们推介科幻故事、校园生活故事、儿童小说等,以此开阔他们的视野;五、六年级的学生已有独立的见解,会对书中的人物加以评析,可以向他们推介人物传记、长篇小说、中国四大名著等。
学生相互推介好书,形式多样。黄芳华老师为学生设计了好书推介卡,内容包括书名、作者、主要内容、主人公、推荐的理由等;还通过引导学生分组演绎图书的内容、让学生自己编制推荐书目、教师结合每月节日主题进行相关作品推荐、请学生串班举行新书(没读过即为新)推介会等方式来丰富学生推介好书的形式。
我校还邀请作家进校园推介作品。近些年,我校先后请来了沈石溪、辫子姐姐等儿童文学作家,向学生讲述他们的成长和写作故事,介绍他们的图书等,深得学生喜爱。因为有了与作家本人面对面的交流,学生因亲其人而爱其书,阅读这些作家作品的兴致格外高涨。 3.主题阅读课
对于主题阅读课程的实施,我校主要采用了前置阅读和关联阅读两种阅读策略。前置阅读即课前阅读,引导学生在课前阅读校本教材中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名人轶事、科学常识,鼓励学生在网上广泛搜集有关的资料自行阅读,并把合适的资料上传到学校的网站,供全班学生选择阅读,以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资料搜集和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关联阅读为课后阅读,其宗旨是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如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是“中华民风民俗”,选编了4篇文章,介绍了四个不同地区的不同民俗,但篇幅所限,介绍的民族数量有限,蒙思沙老师便构思了一个为期一个月的“最炫民族风”的主题阅读,将学生分成10个小组,小组抽签各自选定两个民族作为调查对象,展开广泛的阅读搜集活动。
主题阅读的课外拓展,有时还可以用组织观看同一主题的影视作品的方式进行。比如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文都是关于人与动物的主题的,在推荐了沈石溪《盲孩与弃狗》《再被狐狸骗一次》等动物小说后,黄幼丹老师还组织班上的学生观看了纪录片《我的野生动物朋友》《导盲犬小Q》等,加深学生对“怎样对待动物朋友”这一主题的思考。将儿童电影课程与语文单元主题教学、名著阅读欣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 4.影视课
很多优秀电影、电视剧是由经典文学作品改编而来。在儿童阅读中引进影视课程,构建以经典书目为蓝本、以影片为载体、以阅读为途径、以学生成长为目的的影视课程体系,我校主要开发出四种课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一种是影视欣赏课,以培养阅读兴趣为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观赏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片段或整部电影,采用经典作品中的文字阅读与影视画面“阅读”相映照的方法,引领学生在阅读、观影不断交叠的过程中思考、想象,进而产生专属于自己的个性阅读体验。
第二种是影视拓展课,以促进深度阅读为目标,适用于学生看完原著后再观影。观影前,师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议定讨论的话题;观影以静静欣赏为主,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设疑、点拨,引导学生在观影的过程中更好地感悟与体验,以便于观影后展开讨论。讨论的话题可以是对影片主题的感悟,对人物或结局的评价,对精彩情节和印象深刻处的回味等。高年级的学生甚至可以分析原著与影片的异同,思考怎样表现更生动、更形象。
第三种是影视习作课,以提高写作技能为目标,将丰富、多样的影视作品作为对学生进行专项习作训练的素材,丰富我们的课程资源。比如根据教学需要截取电视节目中的有关画面,把平时生活中不能看到的内容以影视作品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或者将影视作品中某一特定的情景缓慢播放、定格、重复,给学生提供具体可感的形象,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观察、体验,解决学生因观察材料缺乏,平时观察没有目的、不够细致等导致的“无米下炊”的问题。
第四种是影视活动课,以发展多元智能为目标,在学生观赏了特定的影片之后组织学生开展特定的活动,以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艺术情感等多元智能的发展为宗旨。公益广告片、动画片、科教纪录片都是很好的课程资源。该课的教学基本环节为“看电影—说电影—演电影”。“演电影”的方式有:解说、配音、饰演角色、电影表演、品评角色、观后绘画、写观感等。影视课程能够有效地融合知识与能力、兴趣与素养、阅读与习作,让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欣赏到光影的奇幻,品味到课堂之外的新鲜触动,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升艺术涵养,进而激发对经典作品的阅读兴趣。 四、阅读激励机制的创建
阅读课程既不能增加学生的负担,也不能作为学生学业考核的目标,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拥有持之以恒的阅读兴趣呢?我校尝试了以下几种阅读激励机制。
一是奖励阅读。学校或班级每学期都开展“读书大王”评选,给获奖的学生奖励图书。有的班级还开发了“阅读储蓄卡”或“阅读级别递进机制”,以此检验学生的阅读成果:学生每读完一本书,认真填写“阅读储蓄卡”,请家长和老师写上寄语,放入自己的“阅读成果袋”;学生读完一本书,就奖励一颗星,等星星积攒到一定数量便可晋级,给予其他类似的奖励。
二是举办读写绘作品展。写绘作品是一个整合图画、语言、文字的特殊作品。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复述故事来训练口语表达能力,通过绘制一幅画并在画上配上简短的文字来理解读本,形成一个读、讲、写、绘的阅读体系。低年级有写绘作品集。写绘作品集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班级共读一本书后,把全班学生的写绘作品装订成一个小册子;第二种是学生的个人作品集,可以围绕一个故事或主题进行创作,然后装订成册。低年级学生借写绘表达自己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认识和见解,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中高年级学生则是先自己或小组内一起阅读,然后由教师在主题阅读课上进行推进型导读,围绕该书组织主题讨论,最后是学生将自己的读书笔记、改写或续写作品(学生接龙续写故事)等展示出来。将阅读与儿童文学创作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中高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是节目展演。每个学年,各班都会从学生阅读过的书籍中选定一篇故事性强的童话、寓言等,编排成一个节目,在全校或年级范围内进行展演。其间,学生、老师、家长共同参与,精心编排。就连那些看似简单、短小的古诗、儿歌,经过师生、家长们的创造性想象,也能编排出生动有趣的剧目来。精彩的情节,生动的语言,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视觉和听觉的美妙体验,更是心灵的震撼和气质的提升。学生在排练过程中充分地表现出各种情感、意志、态度和能力,这是我们之前完全没有预料到的。
四是举行“阅读分享”图书推介会。教师每月一节作品推介课,每学期一次晨诵课或课外阅读推介课比赛,这个过程不仅历练了教师,也全面提升了师生的阅读和人文素养。 五是借“读书节”展示阅读成果。我校在每年五月有一个校本读书节,节日活动有讲故事(演讲)比赛、作文(写绘)比赛、读书大王擂台赛、书本剧表演等。每到此时,整个校园便会因为阅读而生动、沸腾起来。
我校稳步实施阅读课程,到2013年下半年时,学生的阅读量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低年段,年均5万字;中年段,一年最多10万字;高年段,月均近万字。反思我们实施儿童阅读课程的成功经验,最值得一提的是尊重学生的阅读选择、阅读过程和阅读结果,教师重在引导。正如我校冯亮老师在反思时所说:“读一本书,究竟能产生多大的作用?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只有读书的人自己知道;这个效果,也许今天能体现出来,也许明天,也许是十年后的某一天。总而言之,我们不应强求立竿见影的所谓效果。”
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儿童阅读在孩子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童年读的书可以让孩子记一辈子,影响孩子进一步的发展。”语文新课标对小学生阅读提出了如下明确的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几年来,我校开发、实施的儿童阅读课程,使我校教师、学生、家长的共同阅读蔚然成风,记录下了我校学生与教师、家长共同读书、共同成长的过程,见证了学生成长的足迹。 (责编 白聪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