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地坛_史铁生的精神家园_读_我与地坛_有感

地坛_史铁生的精神家园_读_我与地坛_有感

2023-06-04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2005年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 Jul.2005第25卷第二期 总第34期

边或颓墙旁,推开耳边的嘈杂,理清纷乱的思绪,窥看自己的

灵魂。 而静静与他相伴十五年,给予他无限宽容的,就是这忠实的地坛了,年年月月,月月年年。十五年中,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然而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贴而微苦的味道”。只有如史铁生一样用心来体味这园子的人,才能领悟它的精髓——虽荒芜却并不衰败、虽寂寥却并不虚空。这园子,明了他的一切苦楚、煎熬、挣扎、绝望;他,也明了这园子的孤独、坚定、活力、充实。在这里,他放逐了自己的灵魂;在这里,他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在这里,他选择了写作。

来这园子寥寥无几的一些人中,那总是与幸运之神相差一步的长跑朋友和那令人心痛的漂亮的白痴姑娘,给史铁生以深深的触动。但是在文中,他始终保持着一种出奇的平淡语态,没有悲愤的情绪宣泄,没有激烈的内心冲突。然而只有这种语气,才表明他已炼狱般地获得了一颗平常心,能够从容地对待一切人间苦,因此才有他哲人式的独白:“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 …… 所有的人都一样健康、漂亮、聪慧、高尚,结果会怎样呢?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是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但是,“由谁去充任那些苦难的角色?又由谁去体现这世间的幸福,骄傲和快乐?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 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这就像一个苦行僧在多年面壁之后对生的透悟、对苦的坦然。而这其间又浸润了他多少艰辛的血和泪,饱含了他多少难言的苦和痛?在地坛这个精神家园里,史铁生终于脱胎换骨,完成了自己的涅槃,走出他的人生困境。而这园子,目睹、经历、承载了他这一艰难的心灵史。

成就史铁生的除了冰冷的轮椅、宽容的地坛,还有那伟大的母爱。 在史铁生的眼中,母亲“不是那种光会疼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知道应该给儿子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独处,让他自已走出心灵的困境,因为这是任何人都帮不了的,但她同时又时时刻刻担心孩子承受不了命运的打击而一个人做傻事,因此整日处于诚惶诚恐的两难煎熬中。只可惜,年少无知的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是要加倍的”。因此他几乎从来没为母亲着想过,不理解母亲痛苦的自我安慰,暗自祷告;不理会她对他的提示、恳求与嘱咐;也没想过当他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母亲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当他真正明了母亲那“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之时,对母亲而言,却已太晚,对他自己,亦已太晚。“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

“摇着她回去”,这是地坛给予他的安慰,也是他的聊以自慰。

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那刻在儿子心中永远的爱与痛,那盘在儿子心中无尽的悔与恨,都浸染于字里行间,字字句句,叩动着人的心弦。

上帝是公平的,他虽然收回了史铁生的双腿,却以地坛为回赠,更何况还有那么一个伟大的母亲。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这轮椅、地坛、母亲三者成就了他。如果说地坛是他精神的家园,那么母爱则是这精神家园的支柱,轮椅则赋予他在这精神家园潜思默想的可能。在这精神家园里,他畅思人生之味、透悟生存之本、重获新生之机。

地坛,史铁生的精神家园

——读《我与地坛》有感

王海燕

(西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庆 400715)

[摘 要]人生难免悲欢离合,关键是在挫折面前个人的选择。 独自

埋葬痛苦才能深觉其痛,但也只有这样才能蜕变获得重生。 在沉寂的地坛里,史铁生觉其孤独更觉其宽容,在超脱痛苦后,他获得了新生。

[关键词] 精神家园;追寻;透悟;重生

上帝是公平的,它给予了你此,就不会给予你彼, 所以人生不可能完美无缺,都是要多多少少带点遗憾的。然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遗憾,你才能领悟到生命的美好。可是,能把遗憾当作一笔财富去享用的,却并非人人都能做到。有的人在命运的打击下一蹶不振,有的人却因此而获得了凤凰涅槃式的重生。 那么,史铁生呢,他属于哪类?

郁达夫先生曾说过,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都表现出他的个性,“我们只消把现代作家的散文集一翻,则这作家的世系,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等,无不活泼

[1]

地显现在我们的眼前。” 胡梦华先生也曾说过,通过读散文,“我们可以洞见作者是怎样一个人。”[2]那么,要了解史铁生,只须读读他的散文就行了,因为“他的人格的动静描绘在这里面,他的人格的声音歌奏在这里面,他的人格的色彩渲染在这里面,并且还是深刻的描画着,锐利的歌奏着,浓厚的渲染着。”[3]

而要看他的散文,就须得看看他那篇打动千万读者的《我与地坛》,他那如藏在平静江面下激流式的热情,他那洞悉人生的智慧,都坦露无遗。每一次读它,都令人泪不自禁,为那母爱的震撼、为那灵魂的拷问、为那终极的追寻、为那生命的涅槃。

显然,在不幸的命运面前,史铁生选择了重生。而他的重生,得归功于他的“精神家园”——地坛。 在承受了生活的巨大打击之后,只有在这里,他才有一种平等感:一个是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的人,一个是历尽四百多年岁月沧桑而被废弃的园子;一个由狂妄而自卑,一个由繁华而荒芜。他们有着共同的被“遗弃”的命运,有着同样一颗受伤的心,所以才会有着对话与交汇的可能。于是,“15年前的一个下午”,他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因为,只有在这远离喧嚣的园子里,“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到自己的身影”;只有在这寂寥的园子里,他可以独自在这里焦灼、思索、挣扎、努力、绝望、渴求从而疗伤。史铁生是幸运的,当他失去了双腿,他却“得到”了地坛, 因而他感叹道:“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是的,只有在这种无法走进喧嚣尘世的时候,只有在这上帝赐予的宁静园子里,一个人才会有不断内求的可能,进而深入自己的灵魂。

这园子是一个多么单纯沉寂的世界。在这里,史铁生是无拘无束的。小昆虫、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一切有生命无生命的,在他眼中都变得那么有意义。也只有如他这样全身心地融入自然之中,才可能听到美妙的天籁之音,“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而他对四季变化的独到体会,亦是任何一个陷于喧嚣世界的尘世之人所不及的。只有寂寥如他,只有苍凉如这园子。此时此刻的他,怎能不暂时忘却了自身的伤痛? 因此,对他来说,这园子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于是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每一米草地上都有过他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他都在这园子里呆过。他一边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一边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自己为什么出生。 最后终于大彻大悟:“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个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在这精神家园里,史铁生最终透悟了死亡从而拒绝了它的诱惑。

可一个人在决定要活下去的时候,又该怎样活呢? 这却不是一个能瞬间想清楚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 所以在十五年中,史铁生一直都到那古园里去,在老树下或荒草

110

2005年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 Jul.2005第25卷第二期 总第34期 人人都想拥有自己的精神家园,并非都能如愿。上帝给予最应拥有的宝贵东西——精神家园。 这何尝不是生活给你我的我们健全的同时,也给予了我们忙碌。滚滚红尘中,我们很多两难。 人都处于一种身不由己的状态。在无休无止的忙碌之中,我们参考文献: 无暇理会自己的情绪与感触,无闲清理自己的精神和灵魂,对[1]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俞元桂主编.中国现代散文万世万物都保持冷漠和麻木不仁。身处喧嚣忙乱浮躁的尘世中,理论[A].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446. 我们似乎得到了很多,可我们却缺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因为[2][3]胡梦华.絮语散文.俞元桂主编.中国现代散文理论[A]. 南宁:广我们几乎既没有合适的空间也没有充裕的时间去理性地体验和西人民出版社,1983.16. 把握生活与生命本身。史铁生似乎失去了很多,却因此而有了收稿日期:2004-5-23 更多的时间,也因地坛而有了合适的空间,从而获得了一个人

~~~~~~~~~~~~~~~~~~~~~~~~~~~~~~~~~~~~~~~~~~~~~~~~~~~~~~~~~~~~~~~~~~~~~~~~~~~~~~~~~~~~~~~~~~~~~~~~~~~~~~~~~~~~~~

试释“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之“渠”

张俊

(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重庆 400715)

[摘 要]通过整理出“渠”作第三人称代词的发展脉络,并结合具

体的语言环境,共同说明“渠”在“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一句中作第三人称代词“他”讲

刘知己史通卷十七杂说中“北齐书史”条)可见,“渠”字在南北朝时为江左吴人所用。

到了唐代,“渠”字大量出现,并相当流行。例如:

(16)昔日负于我,近笑我无钱,取笑我在后,我笑取在前。(唐寒山诗,四部丛刊本页8)

(17)去家一万里,提剑击匈奴,得利渠便死,失利汝即殂,渠命既不惜,汝命有何辜。(同上)

(18)女人羞自嫁,方便待渠招。(唐张鷟游仙窟) (19)你还识渠麽?(古尊宿语录104下,14)

(20)渠无我近即死。(元证语录页5290)

(21)窗外山立,知渠脚不多。(张祜读曲歌,乐府诗集卷四六页9)

[关键词]第三人称代词 他 渠

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下册)以及朱东润先生主

编的《历代文学作品选》均选了《乐府诗集》中的《焦仲卿妻》,对文中“渠会永无缘”一句,郭先生注:渠会,指焦仲卿许下的再来“迎娶”的那种重聚相会。渠,指示代词,那,那种。①朱先生注:渠会,他会。渠,犹他、伊。这句说,他会没有机缘的。②可见,两家分歧的焦点在“渠”字上,郭先生认为“渠”是指示代词,朱先生则认为作第三人称代词。我个人认为朱先生的看法叫为合理。

首先,“其”字在古代只用于领格,可汉魏后常可见非领格的“其”字,这些“其”字可能代表实际口语的“渠”。③如:

(1)可引军避之,与其空城。(魏志7,陈登传)

(2)今风甚猛,贼必来烧军,宜为其备。(魏志26,满宠传) (3)从子将婚,戎遗其一单衣,婚讫而更责取。(晋书43,王戎传) (4)赐其乳碑一口,谷一百石。(晋书105,石勒载记) (5)诸偷恐为所识,皆逃走。(南齐书26,王敬则传) (6)孔稚圭从其受道法。(南齐书54,褚伯玉传) (7)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颜氏家训.教子) (8)臣下车之始与其为约。(隋书62,刘行本)

以上八例“其”字均作宾语,照先秦用例该用“之”字(其中有连“之”字也不能用的)。下面的例句里,“其”字用作主语,在先秦的用例是既不能用“其”也不能用“之“ 的。例如:

(9)其若见问,当作依违答之。(宋书99,刘邵传) (10)其恒自拟韩、白,今其人也。(南齐书25,垣崇祖传) (11)奉勒遣胡谐之、茹法亮赐重劳,其等至,竟无宜旨……臣景遣遗书,唤发亮渡,乞白服相见,其永不肯。(南齐书40,鱼复侯子响传) (12)公所道臧荣绪者,吾甚志之,其有史翰;欲令入天禄,甚佳。(南齐书54,臧荣绪传)

至今,现代汉语的一些方言中保留了这个“渠”字。如:

广州话用“渠”(写作“佢”, “佢”和“渠”只有声调的不同),客家话也用“渠”(但念成不送气的了)。

其次,我们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考察。

原文中,刘兰芝在其兄长的质问与逼迫下说出“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但从刘兰芝投水自尽及焦仲卿上吊而死的最后结局来看, “渠会永无缘”并非刘兰芝的真心话,这是她迫于无奈而说出的违心话。而郭、朱两位先生此处却都用句号断开,这样就曲解了刘兰芝的真意,故我认为应将句号换为问号,用反问语气来传达刘兰芝的真实心意。另一方面,刘兰芝的兄长用极其强硬的措辞和语气强迫刘兰芝嫁给太守的儿子,而刘兰芝最终也屈服了,这就导致了焦仲卿的“永无缘”。所以, “渠会永无缘”便应理解为“难道他会没有机缘吗?”故“渠”自然作“他”讲

综上所述,在了解了“渠”作第三人称代词的历史发展过程和疏通原文文意的基础上,我认为“渠”应是复指“虽与府吏要”中之“府吏”即第三人称代词,也就是从朱先生之说才合文意。

注释:

① 郭编《古代汉语》(下册)P946。

② 朱东润《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一册P385。

③ 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北京,学术出版社,1985年7月P14。 ④ 王力《汉语史稿》中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6月,P269。

可见,“这种情况的产生,也是由于当时产生了新形式‘伊’、

‘渠’、‘他’等,著书 的人不甘心用当代口语,而用古代的形

式”。从语音学的角度来解释。《广韵》:其,渠之切,群母之韵;渠,强鱼切,群母鱼韵。二者是双声字,又同为阴声三等韵,相通是完全可能的。所以,我们可以说“渠”字在口语中已广泛运用,只是在书写时采用古代的形式——“其”,而上述与先秦用例相矛盾的“其” 该是实际口语中的“渠”。

真正书写下来的“渠”字始见于南北朝,但尚少见。例如: (13)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三国志吴志赵达传) (14)今瞑将渠俱不眠。(北周庾信诗) (15)或曰:王劭齐志,多记当时鄙言,为是乎?为非乎?对曰:渠们底个,江左彼此之辞;乃若君卿,中朝汝我之义。(唐

111

参考书目:

1、吕叔湘《吕叔湘自选集》、《汉语语法论文集》 2、周法高《中国古代语法·称代篇》

作者简介:张俊,女,四川省德阳市人,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2003

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古代汉语语法。

收稿日期:2004-8-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