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明月一作: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销愁一作:消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译文
弃我而去的昨天,早已不可挽留。 乱我心绪的今天,使人无限烦忧。 万里长风,送走行行秋雁。面对美景,正可酣饮高楼。 先生的文章颇具建安风骨,又不时流露出小谢诗风的清秀。
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拔刀断水水却更加汹涌奔流,举杯消愁愁情上却更加浓烈。 人生在世不能称心如意,不如披头散发,登上长江一叶扁舟。 注释 此诗《文苑英华》题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则所别者为李云(官秘书省校书郎),李华(文 学家)。李白另有五言诗《饯校书叔云》,作于某春季,且无登楼事,与此诗无涉。宣州: 今安徽宣城一带。 谢朓(ti a)。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 建,并改名为叠嶂楼。饯别:以酒食送行。校( 廷的图书整理工作。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长风:远风,大风。 此:指上句的长风秋雁的景色。酣( han)高楼:畅饮于高楼。 是时学者称东 ji a)书:官名,即秘书省校书郎,掌管朝 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后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附窦章传: 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 ”。李贤注:言东观经籍多也。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 秘籍并皆在也。”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建安骨:汉末建安(汉献帝年号, 年间,三曹”和七子”等作家所作之诗风骨遒上,后人称之为 建安风骨”。 196 — 220 ) 小谢:指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后人将他和 谢灵运并称为大谢、小谢。这里用以自喻。 清发(f a :指清新秀发的诗风。发:秀发,诗文俊逸。 俱怀:两人都怀有。逸兴(xng):飘逸豪放的兴致,多指山水游兴,超远的意兴。王勃《滕 王阁序》:遥襟甫畅,逸兴遄飞”。李白《送贺宾客归越》: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 兴多。”壮思飞:卢思道《卢记室诔》: 丽词泉涌,壮思云飞。”壮思:雄心壮志,豪壮的意 思。 揽:摘取。 销:另一版本为消”。。 称(ch en)意:称心如意。 明朝(zhaoO :明天。散发(f d :不束冠,意谓不做官。这里是形容狂放不羁。古人束发 戴冠,散发表示闲适自在。弄扁(pi ©n舟:乘小舟归隐江湖。扁舟:小舟,小船。春秋末 年,范蠡辞别越王勾践, 乘扁舟浮于江湖”(《史记 货殖列传》)。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是作于天宝十二载(公元 753年)。此年秋天李白来到宣州,客居宣州不 谢朓楼,设宴送行。宣州谢朓楼
久,他的一位故人李云行至此,很快又要离开,李白陪他登
是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李白曾多次登临,并写过一首《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赏析
本诗是作者在宣州 谢朓楼上的饯别之作。诗人感怀万千,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时时掩抑 不住郁闷和不平,感情回复跌宕,一波三折。语言明朗,似脱口而出,音调激越高昂。 此诗发端既不写楼,更不叙别,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郁结。 是指许许多多个弃我而去的 昨日之日”与今日之日”, 昨日”和接踵而至的 今日”。也就是说,每一天都深感日月不居, 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的精神苦闷,也 时光难驻,心烦意乱,忧愤郁悒。这里既蕴含了 融铸着诗人对污浊的政治现实的感受。 他的 烦忧”既不自 今日”始,他所 烦忧”者也非止一端。 不妨说,这是对他长期以来政治遭遇和政治感受的一个艺术概括。 忧愤之深广、强烈,正反 映出天宝以来朝政的愈趋腐败和 李白个人遭遇的愈趋困窘。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所引起的 强烈精神苦闷,在这里找到了适合的表现形式。破空而来的发端,重叠复沓的语言(既说弃 我去”,又说不可留”;既言乱我心”,又称多烦忧”),以及一气鼓荡、长达十一字的句式, 都极生动形象地显示出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 的感情状态。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两句突作转折:而对着寥廓明净的秋空,遥望万 这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 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 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 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画图,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从极端苦闷忽然转到朗爽壮阔 的境界,仿佛变化无端,不可思议。但这正是李白之所以为李白。 抱负,又长期为黑暗污浊的环境所压抑, 正因为他素怀远大的理想 目 所以时刻都向往着广大的可以自由驰骋的空间。 接 长风万里送秋雁”之境,不觉精神为之一爽, 烦忧为之一扫,感到一种心、境契合的舒畅, 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也就油然而生了。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两句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东汉时学者称东 观(政府的藏书机构)为道家蓬莱山,唐人又多以蓬山,蓬阁指秘书省,李云是秘书省校书 郎,所以这里用 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建安骨,指刚健遒劲的 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下句则以 建安风骨”。上句赞美 小谢”(即谢眺)自指,说自己的诗像谢眺那样,具有清新 正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这两句自然 秀发的风格。李白非常推崇谢眺,这里自比小谢, 地关合了题目中的谢眺楼和校书。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两句就 酣高楼”进一步渲染双方的意兴,说彼此 都怀有豪情逸兴、雄心壮志,酒酣兴发,更是飘然欲飞,想登上青天揽取明月。前面方写晴 昼秋空,这里却说到 明月”,可见后者当非实景。 欲上”云云,也说明这是诗人酒酣兴发时 的豪语。豪放与天真,在这里得到了和谐的统一。这正是李白的性格。上天揽月,固然是一 时兴到之语,未必有所寓托,但这飞动健举的形象却让读者分明感觉到诗人对高洁理想境界 的向往追求。这两句笔酣墨饱,淋漓尽致,把面对 长风万里送秋雁”的境界所激起的昂扬情 心头的一切烦忧都已丢到了九霄云 绪推向最高潮,仿佛现实中一切黑暗污浊都已一扫而光, 外。 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比喻是奇特而富于独创性的,同时又是自然贴切而富于生活气息 的。谢眺楼前,就是终年长流的宛溪水,不尽的流水与无穷的烦忧之间本就极易产生联想, 因而很自然地由排遣烦忧的强烈愿望中引发出 抽刀断水”的意念。由于比喻和眼前景的联系 密切,从而使它多少具有 兴”的意味,读来便感到自然天成。尽管内心的苦闷无法排遣,但 抽刀断水”这个细节却生动地显示出诗人力图摆脱精神苦闷的要求, 能自拔者有明显区别。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他总是陷于 ”李白的进步理想与黑暗现实的矛盾,在当时历史 不称意”的苦闷中,而且只能找到 散发弄扁舟” 这就和沉溺于苦闷而不 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这结论当然不免有些消极,甚至包含着逃避现实的成分。但历史 与他所代表的社会阶层都规定了他不可能找到更好的出路。 李白的可贵之处在于, 尽管他精神上经受着苦闷的重压, 的追求。诗中仍然贯注豪迈慷慨的情怀。 但并没有因此放弃对进步理想 长风”二句,俱怀”二句,更象是在悲怆的乐曲中 抽刀”二句,也在抒写强烈苦 而是忧愤苦闷中显现 奏出高昂乐观的音调,在黑暗的云层中露出灿烂明丽的霞光。 闷的同时表现出倔强的性格。 因此,整首诗给人的感觉不是阴郁绝望, 出豪迈雄放的气概。这说明诗人既不屈服于环境的压抑,也不屈服于内心的重压。 全诗如歌如诉,情感起伏涨落,韵味深长,一波三折,章法腾挪跌宕,起落无端,断续 无迹,语言明朗朴素,音调激越高昂,达到了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诗仙” 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 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 安陆有纪念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