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古称竟陵,意为“陵之竟也”(大洪山余脉在竟陵结束),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更名天门。素有“三乡宝地”的美誉,是闻名全国的内地侨乡、文化之乡、蒸菜之乡和棉花之乡。还是茶圣故里、状元之乡竟陵派文学发源地。
湖北天门市地处鄂中腹地江汉平原。北纬60.39 东经113.10。全市面积有2600平方公里(含沉湖农场、沙洋农场部分面积),其地貌东西向长,南北向窄,东部宽,西部窄,略呈等腰三角形。滨湖占全市面积的78.2%;丘陵占全市面积的22.5%;山地占全市面积的1.3%。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点在西北部佛子山主峰顶端,海拔191.5米。最低点在东南部多祥镇的陈家洲,海拔23.2米。地理位置优越,西通荆宜,东接武汉,南濒汉江黄金水道,北枕三峡过境铁路,紧衔107、318国道和沪蓉、沪渝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复线(随岳高速)纵贯市境南北。
天门市是中国内地著名侨乡,湖北省的重点侨乡,是享有盛誉的文化之乡。世界文化名人“茶圣”陆羽、 唐代诗人皮日休、明代竟陵派文学代表人物钟惺、谭元春和清代状元蒋立镛诞生于此。境内有迄今为止长江流域最大的原始社会村落遗址――石家河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有保存完好、气势宏伟。始建于南朝的著名佛寺——白龙寺,有纪念陆羽的陆羽亭、文学泉、古雁桥,有凭吊钟惺、谭元春的钟惺墓、谭元春墓,还有景色秀丽的东湖、西湖风景区。
天门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光照充足,气候湿润,春温多变,初夏多涝,伏秋多旱,生长期长,严寒期短的气候特点。虽然地势地貌比较单一,但由于北部大洪山脉对冷空气的阻挡作用,西南沿江地带出于江汉河谷边缘,东北处皂市河谷南下冷空气影响,形成了该市气候的区域分布特点:热量条件东北部和西南沿江一带略低,其他地方略高,
水资源东南部多,西部和北部少,光资东高西低。冬季,天门受变性及第大陆气团控制,盛行偏北风,干燥寒冷,是全年降水量最少的季节,仅占全年的百分之九,1月为最冷月,平均气温为3.8℃,常有冻害。夏季,天门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盛行偏南风,闷热多雨,七月为最热月份,平均气温大多在27~30℃之间。六到八月降水量占全年的39%,形成雨与热同季节。梅雨期多暴雨,出梅后,常有伏旱或伏秋连旱。春秋为季风交替季节。春季时冷时热多阴雨冷害。秋季年际的差异大,大多数年份秋热气爽,但有的年份阴雨连绵出现“秋寒”。
天门植被资源丰富,植物有900余种。农作物有棉花、稻谷、小麦、大豆、大麦、蚕豆、荞麦、粟、玉米、薯类、花生、芝麻、苎麻、黄红麻、甘蔗、烟叶等。 在900余种植物中,有药材9类152种,其中属国家收购的有20种,年收购量一般为31.8吨,其中野生半夏行销国内,有“荆半夏”之称,1976年采挖量达到155吨;枸杞远销江浙两广等地,1981年产量达到8吨;还有经济价值较高的水生植物,如藕、荸荠、菱菜等。全市蔬菜有12类,70多个品种。果树30余种,其中无花果树、银杏(白果)树等为珍贵树种。花卉有7类,188个品种。主要土特产有黄花菜,1985年栽植14754亩,总产2511.7吨,1979年以来,每年上调到省的商品黄花菜,约占全省上调数的45%,还有蓖麻、药材、大豆和茶叶等。
天门的主要药用资源分矿产类,植物类和动物类。矿产类主要是无水芒硝。主要分布在小板镇境内,开采条件好,硫酸钠含量高,表内体共生硫酸钠储量C+D级668万吨,表外伴生硫酸钠储量C+D级4142万吨。动物中豹猫、穿山甲、蟾蜍、龟、鳖、蜈蚣、蜜蜂、蚕、蚌均可入药。其中产于天门河的橄榄蛏蚌(俗名义河蚶)为名贵水产品,享誉全国;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分布在张家大湖等湖泊,是培育珍珠的优良母体品种。植物药有野生半夏、莲藕、无花果、白果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