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建史——精选推荐

中建史——精选推荐

2020-01-20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中建史

第⼀部分

原始社会(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建筑类型:住宅、祭祀建筑、神庙

建筑结构:①长江流域多⽔地区由巢居发展⽽成的⼲阑式建筑;②黄河流域由⽳居发展⽽来的⽊⾻泥墙房屋。建筑材料:⽊、泥。泥⼟经⽕烧陶化以防潮;仰韶中期出现⽩灰⾯层;⽩灰抹⾯普遍使⽤在龙⼭时期。建筑实例:(1)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遗址;⼲阑式建筑,最早使⽤榫卯技术的实例

(2)陕西临潼姜寨村落遗址;居住区的住房共分五组,每组都以⼀栋⼤房⼦为核⼼,其他⼩房⼦环绕中间空地与⼤房⼦作环形布置。

(3)陕西西安半坡村;分为三个区域:南,居住区;北,墓葬区;东,制陶窑场

(4)西安龙⼭⽂化遗址平⾯;家庭私有痕迹,出现双室相连的套间式半⽳居,平⾯成“吕”字形(5)辽宁建平县⽜河梁⼥神庙遗址;中国最古⽼的神庙遗址●围绕⼀个中⼼空间(内院)组织建筑群也许是⼀种⼈类最早就存在的布局⽅式。中国传统建筑从开始到终结基本上都受这种意念所⽀配。奴⾪社会建筑夏

(公元前2070~前1600年)

河南偃师⼆⾥头⼀号宫殿;80cm夯⼟台,最早的规模较⼤的⽊架夯⼟建筑和庭院(廊院)实例。河南偃师⼆⾥头⼆号宫殿;更为规整的廊院式建筑群。西周

(公元前1046~前771年)

城市:规模等级更严格

建筑材料:⽡的发明,三合⼟(⽩灰+砂+黄泥)(凤雏村建筑遗址)建筑实例:陕西岐⼭凤雏村遗址

·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合院形式、中轴对称、前堂后室、内外有别、家族居住)

·⼆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为影壁、⼤门、前堂、后室。前堂与后室之间⽤廊⼦连接。门、堂、室的两侧为通长的厢房,将庭院围成封闭空间。院落四周有檐廊环绕。·基址下设有排⽔陶管和卵⽯叠筑的暗沟。春秋

(公元前770~前476年)

建筑:⾼台宫室(台榭)的出现

建筑材料与技术:铁器和耕⽜的使⽤;⽡的普遍使⽤,开始了⽤砖的历史

⼯匠:鲁班(公输班),春秋鲁国⼈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公元前475前~公元589)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城市:⼿⼯业商业发展,出现城市建设的⾼潮;⾥坊制出现。建筑材料和技术:筒⽡和板⽡在宫殿建筑上⼴泛使⽤;出现空⼼砖。陵墓建筑:战国中⼭王墓出⼟铜版错银兆域图,国内已知的最早的建筑平⾯图实例:陕西咸阳秦国咸阳⼀号宫殿遗址秦(公元前221~前206年)

城市:秦都咸阳;摒弃传统的城郭制度(实⾏两宫分⽴)陵墓:·“⽅上”指帝陵都起⽅形截锥体陵台。秦始皇陵是中国古代最⼤的⼈⼯坟丘

●历代宫殿建筑总结起来有两种模式:⼀种是在中轴线排列建筑物的“周制”;⼀种就是两宫分⽴的“秦制”或“汉制”。汉(公元前206前-公元220年)

建筑材料与技术:□⽊架建筑渐趋成熟□抬梁式和穿⽃式两种主要结构已经形成;

·抬梁式:柱上架梁,梁上⽴短柱,再架短梁的⽊构架。·穿⽃式:柱头承檩条,并有穿枋连结柱⼦的⽊构架。□⽃拱已经普遍使⽤

□屋顶形式多样(悬⼭、庑殿、攒尖、歇⼭与囤顶)□砖⽯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了很⼤发展□筒拱及穹窿在墓中使⽤

城市:□汉长安是在秦咸阳原有的离宫——兴乐宫的基础上建⽴起来的。□主要宫殿有未央宫、长乐宫、桂宫、明光宫、建章宫。

□汉长安在东南与北⾯郊区设置了7座城市——陵⾢(长陵、安陵、霸陵、阳陵、茂陵、平陵、杜陵)

陵墓:□汉⽂帝灞陵,依⼭为陵,是历史上第⼀个依⼭凿⽳为⽞宫的帝陵□汉陵园建制基本依袭秦制,陵中设庙和寝两部分,依宫中前朝后寝之制。□汉代贵族官僚的坟墓也多采取⽅锥平顶形式。

□(墓)地⾯的⽯建筑出现精美的雕刻。(四川雅安东汉益州太守⾼颐墓⽯阙)

坛庙:□“明堂”是皇帝于季秋⼤享祭天,配祭祖宗、朝会诸侯、颁布政令等的建筑物,可以

说是朝廷举⾏最⾼等级的祭典和朝会的场所。汉长安遗址平⾯:

三国、晋、南北朝(220-581年)新的建筑类型:佛寺、佛塔、⽯窟

□佛院:塔为主,置于佛寺中央,佛殿为辅——塔院式(北魏以洛阳永宁寺为最⼤)□佛塔:现存最早佛塔——河南登封嵩岳寺砖塔(密檐式、北魏)

□⽯窟:最早的⽯窟——新疆克孜尔⽯窟

⾃然⼭⽔式风景园林兴起于秦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有重⼤的发展。⽯刻技术进⼀步提⾼(河北定兴北齐⽯柱)城市:北魏洛阳·北倚祁⼭,南临洛⽔,地势较平坦·宫城便于京城之北,京城居于外郭的中轴线上·外郭、京城、宫城三重·不规则⽅格⽹格

南朝建康(今南京)·按地形布置形成了不规则布局的结果·中间的御街砥直向南,可直望城南⽜⾸⼭

封建社会中期(隋到宋、581-1279)隋(581-618)城市:□隋⼤兴城——我国古代规模最⼤的城市;利⽤汉长安遗址;由⾼颖和宇⽂恺负责建造;

⼤兴城把官府集中于皇城中,与居民市场分开,功能分区明确,这是隋⼤兴城建设的⾰新之处。河北赵县安济桥——世界上最早的敞肩拱桥、李春

唐(618-907)城市:□唐长安——以隋⼤兴城为发展基础;主要宫殿向东北移⾄⼤明宫,因此朝⾂、权贵都集中到东城,使城市重⼼便于⼀边;采⽤⾥坊制;城市的市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隋唐东都洛阳——由杨素和宇⽂恺等⼈负责营建;城市北依邙⼭,洛⽔⾃西向东贯穿全城,宫城皇城位于西北⾼地上,占最有利的位置,宫城的轴线向南正对龙门伊阙。宫殿:唐长安⼤明宫——全宫分为外朝、内廷两⼤部分,是传统的“前朝后寝”布局。·外朝三殿:含元殿为⼤朝、宣政殿为治朝、紫宸殿为燕朝

·内廷以太液池为中⼼,布置殿阁楼台三四⼗处,形成宫与苑相结合的起居游宴区

陵墓:唐代以⼭为陵,形成上、下宫制;唐陵布置继承汉代陵门四出的格局,但陵前神道加长。□唐乾陵——唐⾼宗李治之陵;为三出阙,帝王规制。●唐代建筑主要特点:

·规模宏⼤、规划严整。唐长安规划是我国古代都城最严整;影响⽇本城市规划(奈良、京都)唐长安平⾯图:

·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战国的陵墓采⽤3、5座建筑横向排列的⽅式;汉代宗庙、明堂、宫殿等⼤都采⽤四⾯设门阙,⽤纵横轴线对称的办法;隋唐加强了城市总体规划,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强调了纵轴⽅向的陪衬⼿法(⼤明宫和乾陵的布局为例)

·⽊建筑解决了⼤⾯积、⼤体量问题,并已定型化。⽃拱部分、构件形式及⽤料已规格化。·砖⽯建筑进⼀步发展。唐砖⽯塔有楼阁式、密檐式与单层塔三种。

·建筑艺术加⼯的真实和成熟。唐代建筑的特点是⽓魄宏伟、严整⽽开朗;⾊调明快、屋顶舒缓平远,门窗朴实⽆华给⼈以庄重⼤⽅的印象;构件受⼒状态与形象达到了⼒与美的统⼀。

宋(960-1279)城市:宋东京(今开封)——中国古代都城布局的转折点;⾥坊制解体,街巷系统形成;三重城墙,三条⽔

系(五丈河、⾦⽔河、汴河,汴河是远通江南的漕运渠道);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散点透视或移动的视⾓)

坛庙:太原晋祠——位于⼭西太原西南郊悬瓮⼭麓,为奉祀晋候始祖叔虞⽽⽴的祠庙;主殿圣母殿是宋代所留殿宇中最⼤的⼀座,殿⾝5间,副阶周匝,⽴⾯为⾯阔7间的重檐。

陵墓:北宋诸陵集中在⼀区;各陵布局⼤体是:陵台为⽅锥平顶上台,四⾯有陵墙、门、⾓阙,南⾯为神道,分上、下宫。□宋永昭陵——宋仁宗赵祯的墓,规模较⼤,陵台、⽯刻较完整;陵台为正⽅形截锥成阶级状;四周有神墙围绕,神门四出,四隅有⾓阙●两宋建筑的特点:

·城市结构与布局起了根本变化。废除⾥坊制,形成街巷制。

·⽊架建筑采⽤古典模数制。北宋李诫《营造法式》,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喻皓《⽊经》·建筑组合⽅⾯,在总平⾯上加强进深⽅向的空间层次,以衬托出主体建筑(河北正定隆兴寺)·建筑装修与⾊彩有很⼤发展。唐代多板门与直棂窗,建筑⾊彩以朱、⽩两⾊为主,明快端庄;宋代⼤量使⽤格⼦门窗,⾊彩华丽。

·砖⽯建筑⽔平达到新的⾼度。宋已较少⽊塔多砖塔(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河南开封祐国寺塔(现存最早的琉璃塔),福建泉州开元寺东西两座⽯塔(我国规模最⼤的⽯塔)·园林兴盛唐宋建筑特点⽐较:

唐:规模宏⼤、规划严格;成熟的群体;定型化、⼤量化的构架;砖⽯技术发展——塔;⼯艺与艺术成熟;施⼯的⽔平较⾼(出现分⼯);彩画、暖调、红、⽩⾊为主

宋:⾥坊制⽡解,街巷⾃由布局;丰富变化的群体;模数化规范化的单体;砖⽯技术进⼀步发展;⼯艺与艺术的拓展;园林艺术兴盛;彩画出现青、绿调⼦。封建社会后期建筑(元、明、清1279-191 1年)元(1279-1368年)

城市:元⼤都——建造设计:刘秉忠和也⿊迭⼉;⽔系设计:郭守敬。城市三重⽔系:西⼭和昌平泉⽔、⾦⽔河和通惠河,创造⼈⼯⽔⾯。城市中轴线就是宫城中轴线,全城道路分⼲道和“胡同”两类。这种有规律的街巷布置(胡同),和唐以前的⾥坊形成两种不同的居住区处理⽅式。●元代建筑特点:

·宗教建筑异常兴盛。喇嘛教建筑发展——北京的妙应寺⽩塔(尼泊尔⼯匠阿尼哥)

·构件简化。减柱法——⼤胆、创意、草率(⼴胜下寺正殿);减弱⽃拱功能,为明清⽃拱的装饰化做了基础。明(1368-1644年)

城市:□明清北京(下节详述)

□明南京——独特的不规则城市布局;分为三⼤功能区域:城东皇城区、城南居民和商业区和城西北军事区;布局充分考虑对旧城的利⽤和对地形的顺应;宫城是标准的“左祖右社”格局;城市有四重城墙——宫城、皇城、都城和外郭,其中城门13座,郭门16座。

坛庙:祭祀祖先,帝王祖庙称太庙,⾂下称家庙或祠堂□安徽歙县呈坎东舒祠

□北京太庙——现存太庙⼤殿为⼗⼀间,规格与太和殿相同,是最⾼等级的殿宇。

陵墓:□明太祖陵墓——曲折⾃然式神道先例,并始建宝城宝顶;陵区分前后两段:前段为引导部分,后段轴线南北向正对主峰(钟⼭)依次为⼤红门、孝陵门、⽅城明楼、宫城。

□明⼗三陵——总体布局特点:陵区东、西、北三⾯⼭峦环绕,⼗三陵沿⼭麓散布,⾯向中⼼长陵;整个陵区的⼊⼝起点是⼭⼝外⼀座五间⽯牌坊,遥对天寿主峰;⾃南往北,神道经⼤红门、⽯像、⽯望柱到龙凤门,为⼗三陵共同神道;轴线长⽽富于变化,各单独陵墓的空间变化也很丰富。

□长陵——⼗三陵中最宏伟的(明成祖永乐帝);陵园由墙恒围绕;陵体称宝城,正前为明楼,楼中⽴皇帝庙谥⽯碑,下为灵寝门,⼆柱门前为陵寝门,⼜前为裬恩殿、祾思门;上宫献殿⾃长陵开始取消,祭祀集中在下宫,上下宫合⽽为⼀;⾃明代以后不再见⽅⼭陵体,宝城皆圆形;清陵完全继承明陵制度。●明代陵墓继承唐宋⽽⼜有创新:

·陵体:祭祀建筑串联在轴线上,且致祭区形成院落⼆进或三进,更加突出了朝拜祭祀仪式的重要性。·北京明⼗三陵合⽤⼀条神道,是明代特有的做法。●明代建筑特点:

·砖已普遍⽤于民居砌墙。硬⼭出现;⽆梁殿出现(南京灵⾕寺⽆梁殿);明长城

·琉璃⾯砖、琉璃⽡的质量提⾼了应⽤⾯更加⼴泛。(南京报恩寺塔、⼤同九龙壁、⼭西洪洞⼴胜寺飞虹塔)

·⽊结构⽅⾯:⽃拱作⽤减少,梁柱结构架的整体性加强,构件卷杀简化。⽃拱不起结构作⽤,昂成为纯装饰构件;柱⽹规则严谨,柱⼦不再⽤“⽣起”的做法;平⾯上继承唐宋,构造上受元影响;形象(结构的外在表现)严整、平直;《鲁班营造正式》⽊⼯⾏业术书。·建筑群布置更为成熟。南京明孝陵和北京明⼗三陵是善于利⽤地形和环境来形成陵墓肃穆⽓氛的杰出实例。

·私家园林发达。计成《园冶》

·管式建筑装饰、彩画、装饰⽇趋定型化。彩画以旋⼦彩画为主要类型;明代家具体型秀美简洁、雕饰线脚不多、构件断⾯较⼩、多作圆形,榫卯严密坚牢能和造型和谐统⼀;风⽔术在明代达极盛期。

清(1636-1911年)城市:□明清北京——明代北京利⽤元⼤都原有城市改建的,清朝北京城的规模没有再扩充,城的平⾯轮廓不再改变;北京城的布局以皇城为中⼼,皇城平⾯成不规则⽅形,位于全城南北中轴线上,四向开门,南⾯的正门就是承天门(清改称天安门),天安门之南还有⼀座皇城的前门,明称⼤明门(清改名⼤清门);北京全城有⼀条全长约7.5km的中轴线贯穿南北,轴线以外城的南门永定门作为起点,经过内城的南门正阳门、皇城的天安门、端门以及紫禁城的午门,然后穿过⼤⼩6座门7座殿,出神武门越过景⼭中锋和地安门⽽⽌于北端的⿎楼和钟楼。宫殿:□明清北京宫殿

·宫城内部分外朝、内廷两个部分。外朝包括三殿、⽂华殿、武英殿三区;内廷包括以乾清宫为中⼼的中路和左右侧⼤⽚嫔妃所局的院落式寝宫。

·主要⼿法是在1.6km的轴线上,⽤连续的、对称的的封闭空间,形成逐步展开的建筑序列来衬托出三⼤殿的庄严、崇⾼、宏伟。

·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五门:⼤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

·北京故宫从⼤清门起经过6个封闭庭院⽽后到达主殿;⼤清门北以500m余长的“千步廊”组成⼀个狭长的前院,再接⼀个300余⽶长的横向空间,形成丁字形平⾯,北端就是⾼耸的皇城正门——天安门,门前配有⽩⽯华表、⾦⽔河桥,形成第⼀个建筑⾼潮。进⼊天安门,是⼀区较⼩的庭院,尽端是体量、形式和天安门相同的端门。这种重复,使得天安门的形象得到加强。通过端门,进⼊⼀个深300m余长的狭长院落,午门以其丰富的轮廓和宏伟的体量形成第⼆个⾼潮。

·建筑处理上,⽤以⼩衬⼤、以低衬⾼等对⽐⼿法突出主体。

·建筑⾊彩采⽤强烈的对⽐⾊调:⽩⾊台基、⼟红墙⾯、朱⾊门窗和青绿彩画之中密布着闪光的⾦⾊,再加上黄、绿蓝等诸⾊琉璃屋⾯。

□清沈阳故宫——全宫分为三个部分(三条竖向轴线),东部⼤政殿和⼗王亭;南部⼋部是⼋旗⾸领办事场所和北端左右翼王亭;中部崇政殿。

坛庙:□北京天坛——创于明初,天地合祭,清代改为祭天;北⾯墙为圆形,南为正⽅形,象征天圆地⽅;分两组祭坛:祭天的圆丘和⾬祭的祈⾕坛(祈年殿),各有⾃⼰的附属建筑;正门在西⾯,余均不设门。

·圆丘——坛三层,四周绕以圆形平⾯和⽅形平⾯墙各⼀重,⾼不过⼀⽶。

·祈年殿——平⾯为圆形,上为三重檐圆形攒尖顶;圆形的平⾯和蓝⾊的琉璃⽡象征天,井⼝四根柱代表四季,⼗⼆根⾦柱代表⼀年⼗⼆个⽉;以古代祭祀建筑明堂为原型。●从性质上说,故宫仍然算是⼀种居住建筑群。

●在凡尔赛宫那⾥,开放的视点完全集中在中央的⼀座单独的建筑物上;中国的观念是:虽然有强烈的轴线性质,却没有单独的中⼼主体(视觉中⼼)。

·天坛群体建筑特⾊:中轴线布局;主体建筑与附属建筑相得益彰,体量对⽐——祈年殿崇⾼孤兀,地位对⽐——附属建筑远离主体;主建筑与环境,祈年殿⾼⾼在上超然于林海之上,有超凡出⽣与天接近之感。除建筑之外,遍植柏林,使建筑溶于绿⾊之中。景观构图完美,建筑单体精美。

陵墓:清陵陵制⼤体沿袭明制,但各陵神道分⽴。

□清昌陵——⼤殿⾦碧辉煌、豪华富丽。排⽔系统⼗分讲究,地宫、宝顶、内院、殿下有排⽔孔,还将院内、院外的⽔联成⼀个想通的⽔路,俗称“马槽沟”。●中国⼈拜祭天地和祖先,是⼀种对⼈的由来和⽣存所依靠的因素的⼀种崇敬和感恩,是属于“礼”的性质。

●所有的礼制建筑的设计都充满着象征主义的构想,这是古代追求内容和形式统⼀的⼀种基于⽞学的表达⽅式。●古代宫殿型制演变:

·早期:前朝后寝(由前堂后室演化⽽来)·春秋战国:⾼台建筑

·西汉:宫殿分为⼏区,主殿中央⽤于⼤朝,两侧⽤于常朝·东汉:南北⼆宫,以阁道想通,⾼台之风渐衰·晋、南北朝:东西堂制,三朝

·隋:继承北周,三朝五门,东西堂制⾄隋代结束·唐:三朝五门,强化中轴线,宫阙制,⼤花园·宋:御街千步廊制度,⼯字殿,⼴场·元:千步廊⾦⽔桥,⼯字殿,⽯桥·明清:千步廊⾦⽔桥,三朝三宫第⼆部分住宅与聚落

住宅形制演变:·《仪礼》记载,春秋时期⼠⼤夫住宅由庭院组成,⼊⼝有屋三间,明间为门,左右次间为塾,门内为庭院,上⽅为堂,堂左右为厢,堂后为寝。

·汉代住宅形制:⼀种是继承传统的庭院式,另⼀种是创建新制——坞壁,即平地建坞,围墙环绕,前后开门,坞内建望楼,四隅建⾓楼,略如城制。

·隋唐五代:住宅仍常⽤直棂窗回廊绕城庭院

·宋代⾥坊制解体,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城市住宅形制亦呈多样化·元代住宅还有⽤⼯字形平⾯构成主屋的

·明清两代:北⽅住宅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按南北纵轴线对称地布置房屋和院落;江南地区的住宅,则以封闭式院落为单

位,沿纵轴线布置,但⽅向并⾮⼀定的正南北。住宅构筑类型⼀、⽊构抬梁、穿⽃与混合式

·主要分布地:北京、江浙、皖南、湖北、云南、四川、湖南、贵州等。·北⽅多⽤抬梁式;南⽅多⽤穿⽃式。⼆、⽵⽊构⼲阑式

·主要分布地:⼴西、海南、贵州、四川等少数民族。·以⽵、⽊梁柱架起房屋为主要特征。·主要⽤于潮湿的⼭区或⽔域。

三、⽊构井⼲式·⽤井⼲壁体作为承重结构墙。

四、砖墙承重式·主要分布地:⼭西、河北、河南、陕西。·砖普遍⽤于住宅砌墙并承重是在明代。

五、碉楼·主要分布地:西康、青藏⾼原、内蒙古

·碉楼外墙为厚实⾼⼤的收分⽯墙楼层,内为密梁⽊楼层的楼房,楼房⽤⼟⾯层。六、⼟楼·主要分布地:福建、⼴东、赣南等·⼟楼类型有五凤、凹字形、圆、⽅、半圆、⼋卦

七、窑洞·主要分布:豫西、晋中、陕北、新疆吐鲁番等黄⼟⾼原和⼲旱少⾬、⽓候炎热的吐鲁番⼀带。⼋、阿以旺·主要分布地:新疆南部·⼟⽊结构,平屋顶,带外廊

·所谓“阿以旺”是⼀种带有天窗的夏室(⼤厅),中留井孔采光,天窗⾼出屋⾯约40~80cm。九、毡包·主要分布地:内蒙古、新疆·以游牧⽣活为主的牧民居住的建筑⽅式。

实例⼀、北京四合院□其平⾯布局以院为特征,根据主⼈地位及基地情况,有两进院、三进院、四进院或五进院。⼤宅除纵向院落多外,横向可增加平⾏的跨院,并设有后花园。□以三进院的北京四合院为例(分前院、内院和后院)

·前院较浅,以倒座为主,主要⽤作门房、客房、客厅(对外接待区)·内院是家庭的主要活动场所,外院和内院之间以中轴线上垂花门相隔。

·后院的后罩居宅院的最北部,布置厨、贮藏、仆役住房等(后院是家庭服务⽤区)

□整个四合院中轴对称,等级分明,秩序井然。其中门是分界内外、引导秩序、⾝份地位的体现:⼤门(含影壁)成为内、外之间的很好转换;垂花门是内宅门,位于轴线上,亦为内院的开始。

□特点:有明显的中轴线;秩序通过门来体现,垂花门的⾼度和定制是主⼈等级的标志;防风沙,防⼲扰和噪⾳,较安静;院是交流场所,但缺乏私密性;建筑密度不⾼,交通⾯积较⼤。⼆、徽州民居□历史背景:徽商致富后回家建设;儒商居多,讲究伦理道德——贞节牌坊、祠堂

□特点:按风⽔选址;建筑以楼层为主,明中叶以前,底层低上层⾼,祭祖在楼上。以后则反之;冬⽠梁结构体系(穿⽃式);装饰性强,⽩墙灰⽡□徽州民居平⾯形式

三、云南⼀颗印住宅□多重构筑⽅式共同完成。

□类型:游春——正房常为楼房,下有前廊称游春;宫楼——上下皆有廊称宫楼;跑马楼——

正、⽿、倒各处皆为楼房,且均有前廊,于是楼上各廊相接,环⾏⽆助,称之为“跑马楼”;⾦包银——外砖内⼟墙。□平⾯:三间四⽿——正房三间,⽿房东西各两间;明三暗五——正房三间加暗室两间□以地盘和外观⽅整如印为特征,主要分布在云南。

四、江苏吴县东⼭天井式住宅□⼏种等级:⼀、城市官式住宅,建筑纵深有若⼲进,横向平⾏有两三条轴线。⼆、乡镇天井式住宅,平⾯采⽤对称式,但只有⼀条轴线。三、民间⼩型住宅,平⾯⼤多不规则,主体建筑仍成天井式围合。□吴县东⼭秋官第尊让堂(明代建筑)

·平⾯呈倒“凸”字形。第⼀个⼩⼝为三合院,楼层围合成⼀天井;倒凸字形的⼤⼝为五开门的楼层建筑和两厢房围合⼀天井⽽成。

·两⼝之间有横向的院⼦和廊连接,成为“备弄”(即夹道),兼具巡逻和防⽕的作⽤。

·房屋梁架正贴为抬梁式,次间和别贴为穿⽃式,从⽽⼤堂空间开敞,⽽其它梁架由于有多柱落地和梁枋穿插,楼⾼但结构稳定。

·楼上⽴柱和下层柱并不对齐,上层柱⽴于梁上,故底层梁较⼤。

五、福建永定客家⼟楼(夯⼟建筑)□特征·以祠堂为中⼼,是客家聚族⽽居⽣活的必须内容,供奉祖先的中堂位于建筑正中央。

·⽆论是圆楼、⽅楼、弧形楼均中轴对称,保持北⽅四合院的传统格局性质。·基本的居住模式是单元式住宅。

□客家⼟楼技术是北⼈南迁后结合需求及当地⽓候条件创造出来的:·出于防卫需求,⼟筑外墙⾼⼤厚实。

·地处南⽅,注意防晒。在内墙、天井、⾛廊、窗⼝处及屋顶部分,将檐⼝伸出,利⽤建筑物的阴影,减少太阳辐射热。·在建筑物内部,采⽤活动式屏门、隔扇,空间开敞、通透、有利空⽓流通。·外环楼层开箭窗,呈梯形,外⼩内⼤,既利于防卫,⼜宜⼈⽤。·注重风⽔(选址),保留北⽅住宅坐北朝南的习惯。六、河南巩县窑洞□黄⼟⾼原是黄⼟窑洞的故乡。

□窑洞的类型主要有三种:开敞式靠崖窑;下沉式窑院(地坑院);砖砌的锢窑(在地⾯上⼈⼯建造为拱顶的房⼦)□窑洞住宅的优缺点:

·优点:⼀⼟多⽤,经济、就地取材;防⽕、防噪⾳,维持地⾯绿化⽅⾯较好。

·缺点:潮湿;空⽓不流通,采光不⾜;排⽔问题、地震;施⼯周期长(地地坑院5~6年)·应⽤与改进:前后院(但占地多);⽤砖加固临⽔⾯;加通风孔

七、西藏碉楼——西藏囊⾊林主楼□囊⾊林是西藏地区⼀家古⽼的贵族。

□整个建筑⾼⼤壮观,功能清晰,交通明确,采光合理巧妙。在⽤材上,建筑为⼟⽊混合结构,主楼内外均为夯⼟墙,楼上内隔墙⽤⼟坯,建筑⼜⽊梁柱和墙体共同承重。

□厕所设置⼗分讲究,因为没有上下⽔设备,都使⽤旱厕。

⼋、安徽堂樾村□村的形成和发展有两⼤因素:地缘——⽣存环境和条件;⾎缘——村的凝聚⼒及⼦孙发展。□特征:⽔系建⽴⼗分重要,是农耕和⽇常⽣活的必要保证;祭祀建筑众多,突出宗族礼仪。

九、⼭西襄汾丁村□现存的明清住宅共有40余座,其分布⼤体为三个部分:北院、中院和南院·北院位于村庄的东北部,以明代建筑为主。

·中院位于村庄的中偏东部,以清代中早期建筑为主。·南院踞村庄的西南部,以清代晚期建筑为主(即顺应汾河的流向进⾏扩充和发展)第三部分宗教建筑

⼀、佛教寺庙起源及本⼟化

□佛教⼤约是在东汉初期正式传来中国。

·洛阳⽩马寺——中国记载最早的寺庙。以佛塔为中⼼的⽅形座,塔院平⾯(汉)·⼭西五台⼭南禅寺——现存最古⽼的佛寺和⽊构建筑□佛教本⼟化(四⼤佛⼭)·⼭西五台⼭(⽂殊菩萨道场)·四川峨眉⼭(普贤菩萨道场)·安徽九华⼭(地藏菩萨道场)·浙江普陀⼭(观⾳菩萨道场)佛教寺院的构成

□汉代:以塔为中⼼的庭院——塔院式

□南北朝:前塔后殿南朝最早出现建双塔之例;北魏洛阳永宁寺

□唐代:寺塔并列——以塔为中⼼逐步转为以楼阁为中⼼的转型期;双塔⽴于⼤殿或寺门之前□宋代:寺庙型制基本定型(塔的地位进⼀步下降)□明清:形成标准的寺庙型制。

补充:钟楼——出现在晚唐,⽴于南北轴线东侧⿎楼——出现于明中叶,⽴于钟楼对应西侧罗汉堂——⽥字形,最早见于五代转轮藏——创于南朝,遗物以宋代最早戒坛——宋代开始

实例□⼭西五台⼭佛光寺⼤殿

·⾯阔七开间,进深⼋架椽,单檐四阿顶

·台基低矮,内外两圆柱,柱⾼相等——“⾦厢⽃底槽”·利⽤三⾓形屋架与圈梁结构的结合(利于抗震和抗风)

·圆直柱,上端有卷杀,檐柱有侧脚及升起,⽃拱作⽤发挥最完美。

·背榑(桁)下不施侏儒柱⽽仅⽤叉⼿,是现存⽊建筑中孤例。上平榑(⾦桁)下仍⽤托脚。

天花⽤⼩⽅格的平棋。

·屋⾯坡度较平缓(举⾼约为1/4.77),正脊及檐⼝都有⽣起曲线。

·⽃拱宏⼤(⽃拱⾼约为柱⾼1/2),出檐深远(出挑3.96m)——雄健有⼒的感觉。·⾊彩简单:屋顶⽤灰⽡,⽃拱层和柱⼦⽤红⾊,之间⽤⽩⾊,基座为⾦砖。□河北正定隆兴寺·始建于隋,宋初改建

·总平⾯⼤体保存了宋代风格,呈南北中轴线的狭长⽅形。·建筑群体的代表作,单体屋⾯变化多。

·摩尼殿——⾯阔长七间,进深也是七间,重檐歇⼭殿顶,四⾯正中都出龟头屋。

·转轮藏殿(内设⼀可转动的⼋⾓亭式藏经橱)——平⾯⽅形,每⾯三间,⼊⼝处另加⾬搭,上⽤九脊殿顶;明间的檐柱上使⽤曲梁;叉柱造

·佛⾹阁(⼤悲阁)——寺中最⾼⼤的建筑,共3层,⾼33m;有栏杆,平坐,屋⾯歇⼭式。□天津蓟县独乐寺·始建于唐,后经辽重建

·⼭门——⾯阔三间,进深⼆间4椽,单檐四阿顶,举⾼约1/4.。·“分⼼槽”平⾯有中柱⼀列;叉⼿、托脚梁架。·出挑深远,⽃拱雄⼤,台基较矮。

·观⾳阁——⾯阔五间,进深四间⼋椽;外观2层,有腰檐、平台,内部3层(中有夹层);屋顶⽤九脊殿式样;平⾯为“⾦厢⽃底槽”式样;上下层柱的交接采⽤叉柱造的构造⽅式;上层和夹层的檐柱较底层的檐柱收进约半个柱经,在外观上形成稳定感;底层⽃拱以上和平坐楼板以下的夹层,在柱间施以斜撑(同⼭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西⼤同善化寺(辽⾦)

·⼤熊宝殿——⾯阔七间,进深五间,单檐四阿顶;平⾯⽤减柱造□⼭西洪洞⼴胜下寺正殿(元)

·正殿柱列布置采⽤减柱法,去了6根柱⼦,有4榀梁架搁置在内额上。□西藏拉萨布达拉宫

·是达赖喇嘛⾏政和居住的宫殿,也是⼀组最⼤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群。·组成:红宫——建筑群主体,佛堂、灵堂等;⽩宫——达赖喇嘛的住所

·特征:在平⾯上没有使⽤中轴线和对称布局,但却在体量上、位置上和⾊彩上强调红宫与其他建筑的鲜明对⽐,仍达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的效果;外观13层,实际只有9层;群体错动的体量和⼭岩起伏,“之”字形踏步、扶⼿;建筑形式上,既使⽤汉族建筑的若⼲形式,⼜保留了藏族建筑的许多传统⼿法。□内蒙古呼和浩特席⼒图召

·汉藏混合的喇嘛庙;总平⾯沿⽤汉族⼀般佛寺的布局,沿中央纵轴排列院落多重;仅主要建筑⼤经堂是汉藏混合式。□河北承德外⼋庙(清)

·现存⼋座俗称“外⼋庙”是溥仁寺、普宁寺、普佑寺、安远寺、普乐寺、普陀宗乘庙、殊像寺、须弥福寿庙。

·普陀宗乘庙——总平⾯⼤致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前部:⼭门、碑亭、五塔门及琉璃牌坊,按中轴线排列。中部:沿曲道登⼭,两侧有⼩⽩台、喇嘛塔多处。后部:⾃⼤红台起为全庙主体。⼤红台由三组外绕⾼楼内为庭院的建筑组成(中、⼤红台群楼+西、万佛阁+东、戏台)。⼤红台⾼25m,⾯阔60余⽶,墙体明显收分,台上重点布置了⼏座重檐和单檐的殿阁,使外观更增添了变化。这组建筑局部模仿了布达拉宫,造型达到⼀定的效果。□湖北均县武当⼭道教宫观(明——道教宫观)

□伊斯兰教礼拜寺——福建泉州清净寺、陕西西安化觉巷清真寺、新疆喀什阿巴伙加玛札⼆、佛塔、经幢类型按材料分□⽊塔(早期)

·⽊塔实例以⼭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为最早(辽)·完全⽤⽊的塔在宋代以后已经绝迹。□砖、⽯、砖⽯、琉璃塔(宋代以后)

·江苏苏州虎丘云岩寺塔为最早的双层砖塔(五代)·河南开封佑国寺塔为最早的琉璃塔(宋)·河南等嵩岳寺塔为最早的砖塔(唐)□砖⽊混合塔(唐、五代)·塔⼼⽤砖⽯,外⾯⽤⽊·杭州保椒塔按形式和结构类型分

□楼阁式塔(盛于南北朝、唐宋)

·⼭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辽),桁架筒体⽊结构,国内现存唯⼀和最古⽊塔,⾼67.3⽶。·苏州虎丘云岩寺塔(五代),砖⽊混合、筒套筒结构、⼋⾓形平⾯。·苏州报恩寺塔(南宋),砖外廊砖塔⾝,筒套筒结构,⼋⾓形平⾯。·福建泉州开元寺双⽯塔(南宋)——镇国塔和仁寿塔,我国规模最⼤的⽯塔。·西安⼤雁塔(唐)

□密檐塔(盛于辽、⾦时期,砖⽯材料)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唐),最早的密檐塔,也是现存最早的塔,12边形塔孤例,单筒结构。·⼭西灵邱县觉⼭寺塔(辽),塔平⾯⼋⾓形,由外壁、回廊及塔⼼柱组成,密檐13层。□喇嘛塔(内地始见于元代)

·北京妙应寺⽩塔(元),阿尼哥(尼泊尔)设计·五台⼭⼤塔寺塔(清)

□单层塔(⼤多⽤作墓塔,或在其中央供奉佛像)·⼭东济南神通寺四门塔(隋),四边形

·河南登封净藏禅师塔(唐),最早的⼋边形塔,砖塔·河南安阳宝⼭寺北齐双⽯塔(北齐)□⾦刚宝座(仅见于明清)

·北京⼤正觉寺塔(明)、西黄寺塔(清)□变体:花塔、过街塔等——居庸关过街塔

塔的作⽤供佛、墓塔、瞭望和料敌(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北宋)、标志和导航引渡、风⽔、城关过街塔(居庸关过街塔)实例楼阁式塔□⼭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辽)·我国现存唯⼀⽊塔、楼阁式塔,桁架式筒体结构。

·平⾯⼋边形,副阶周匝,⾦厢⽃底槽,⾼九层(明五层,暗层四层)

·斜向⽀撑(同独乐寺观⾳阁)、叉柱造;递收(楼层递收,挑檐递收),各层设平座及⾛廊。□江苏苏州虎丘云岩寺塔(五代)

·塔平⾯⼋⾓形,五代、宋、辽⾦流⾏式样,砖塔

·塔体分为外壁、回廊、塔⼼壁、塔⼼室数部;塔⾼7层,塔⾝逐层向内收进,残⾼约47⽶□江苏苏州报恩寺塔(南宋)

·塔⾼9层(71.85m),平⾯⼋⾓形,⽊外廊砖塔⾝;“双套筒”式砖砌结构□福建泉州开元寺双⽯塔(南宋)

·东塔为镇国塔,⾼48m;西塔仁寿塔,⾼44m,塔平⾯⼋⾓形,⾼五层□南京报恩寺琉璃塔(明、已毁)

·塔下有⼋⾓形台座三重,塔⾝平⾯⼋⾓形;塔⾼9层,约80m;底层建有回廊(即“副阶周匝”)

●叉柱造——上⼀层柱的中⼼线下开槽,叉在下⼀层的⽃拱或梁上,上下柱中⼼线位移半个柱经,使上层内收。

密檐塔□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北魏)

·现存最古的密檐式砖塔;12边形孤例;密檐15层,⾼40⽶;塔⾝外轮廓有缓和收分,呈⼀略凸之曲线。

□陕西西安荐福寺⼩雁塔(唐)·塔平⾯为正⽅形,底层每⾯宽11.25m□⼭西灵丘觉⼭寺塔(辽)

·塔平⾯⼋⾓形,由外壁、回廊及塔⼼柱组成,密檐13层。

单层塔□河南安阳宝⼭寺双⽯塔(北齐):塔全⾼2.22m,塔平⾯⽅形,置于3层⽅形台基之上。□⼭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隋)

·平⾯⽅形,每⾯宽7.38m,中央各开⼀圆拱门;塔室中有⽅形塔⼼柱;全⾼约13m,整个风格朴素简洁。□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墓塔(唐、砖砌)

·平⾯为⼋⾓形,单层重檐,全⾼9m多;塔壁南向辟圆拱门,北⾯嵌铭⽯⼀块,东西各置假门,其余四⾯均隐出直棂假窗。喇嘛塔□北京妙应寺⽩塔(元)

·尼泊尔⼯匠阿尼哥设计,全⾼约53m;塔建在凸字形台基上□西藏江孜⽩居寺菩提塔(明)

·内供奉⼤量佛像,称之为“⼗万佛塔”;塔基平⾯呈四隅折⾓之亚字形,依⾼度⾃下⽽上逐层收进,共4层;⾊彩⽅⾯,全塔以⽩⾊为基调,相轮以上为⾦⾊,对⽐⼗分鲜明突出。⾦刚宝座塔□北京正觉寺塔(明)

·由须弥座和五层佛龛组成的矩形平⾯⾼台上,再建5座密檐⽅塔,台中央的密檐塔较⾼,13层,四⾓较⼩、11层。

经幢□在⼋⾓形⽯柱上篆刻经⽂,来宣传佛法的纪念性建筑;始见于唐,宋、辽有发展,元后少见□⼀般由基座、幢⾝、幢顶三部分组成。唐经幢形体较粗壮,装饰较简单,以⼭西五台佛光等

乾符四年幢为例;宋代经幢⾼度增加,⽐例较瘦长,幢⾝分为若⼲段,装饰也更加华丽,以河北赵县北宋景祐五年幢为例。

三、⽯窟□中国最古⽯窟:新疆克孜尔⽯窟。

实例:敦煌莫⾼窟(⽢肃)、⼤同云冈⽯窟(⼭西)、太原天龙⼭⽯窟(⼭西)、龙门⽯窟(河南)□⽯窟类型:

·塔院式(以塔为中⼼)·佛殿式(以佛像为主)·僧院式(供僧众修⾏,中置佛像,周围⼩窑若⼲)●中国佛教⽯窟特点:·建筑以⽯洞窟为主,附属之⼟⽊构筑很少。·其规模以洞窑多少与⾯积⼤⼩为依托。

·依崖壁作带形展开,区别⼀般寺院纵深布置。·除⽯窟本⾝外,在雕刻、绘画等艺术中。保存了许多我国早期的建筑形象。第四部分园林

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的主要时期:

□汉以前,以帝王贵族狩猎苑囿为主体的时期。

□魏晋南北朝,是园林发展的转折阶段,也是⼭⽔园的奠基时期。

·中国⼭⽔风景画作为⼀种艺术到南北朝已形成稳定的创作思想和⽅法,多向、普遍、⼩型、精致、⾼雅。·⼈⼯⼭⽔写意化是本时期园林发展的主要趋势。□唐代是风景园林全⾯发展时期。

·城市和近郊风景点有所发展;各地私家园林兴建;⼭居别墅(⽩居易草堂);帝室苑囿和离宫。□两宋时期,造园活动更为普遍化,已及于地⽅城市和⼀般庶民。□明清是我国古代园林最为兴盛的时期。

□总的来说,东晋和南朝是我国⾃然式⼭⽔风景园林的奠基时期,也是由物质认知转向美学认知的关键时期;唐宋到明清是在此基础上进⼀步的继承与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理景的普及化;园林的功能化;造园要素密集化;造园⼿法精致化。●房屋和城市由儒家意念所形成;规则、对称直线条、等级森严条理分明,重视传统的⼈为形制。花园和景观由典型的道家观念所构成;不规则的、⾮对称的、曲线起伏,对⾃然本来⼀种神秘的、本源的、深远和持续的感受。●园林成为⼀种成功的事物,它就是游⼭玩⽔经验的反映和模拟的创作。●令有限的空间产⽣⽆限的感觉是园林布局由来已久的基本原则。

●⼩园以花为主,中园花树并重,⼤园则以茂林⽽见胜(注重空间的布局和序列)●造⼭和叠⽯是园林中⽤以分割空间的元素(空间序列的节点)明清皇家苑囿皇家园林的特点:

□集仿各地名园、胜迹于园中。再把全园划分若⼲景区,布置不同的趣味风景点和园中园。□规模较⼤,⼀般根据⾃然⼭⽔改造⽽成,因此都巧于利⽤地形,因地制宜,形成各⾃特⾊。□整体布局较为严谨,很难摆脱对称轴线的布置之法。

□中⼼建筑为了与宏伟的⼭⽔空间相衬,体量与尺度都很⾼⼤,建筑⾊彩壮丽辉煌。

□叠⽯⼿法⼀般⽤于园中园。⼤范围内,依靠堆⼟成⼭,真⼭与假⼭相结合的⼿法。多作群植或成林布置花⽊。皇家园林各园的最⼤特⾊:

□圆明园利⽤西⼭泉⽔造成许多⽔景。

□颐和园以万寿⼭和昆明湖相映形成主景。□避暑⼭庄以⼭林景⾊见长。实例□北京明清三海

·琼华岛⼭顶喇嘛塔(⽩塔)为全园构图中⼼。

·北海东岸和北岸有濠濮间、画舫斋和静⼼斋三组园中园。其中静⼼斋内部空间与景物曲折有致,层次深远。□河北承德避暑⼭庄

·园区分湖区、平原区和⼭岭区三⼤部分。

·园林造景根据地形特点,加以充分利⽤,以⼭区布置⼤量风景点,形成⼭庄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