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湖•北斗星城1地块1-A1#楼及地下室工程
禁止施工现场扬尘和运输车辆带
泥土上路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铜陵建鑫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编 制 人: 周华君
编制日期:二〇一二年十一月九日
A2: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
工程名称:井湖•北斗星城1地块1-A1#楼及地下室工程 编号: 致:浙江长城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我方已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完成了 井湖•北斗星城1地块1-A1#楼及地下室工程禁止施工现场扬尘和运输车辆带泥土上路施工方案 的编制,并经我单位上级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 附:禁止施工现场扬尘和运输车辆带泥土上路施工方案 承 包 单 位: 项 目 经 理: 日 期: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 期: 总监理工程师审定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 总监理工程师: 日 期: 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意见: 项目负责人: 日 期:
专项施工方案审批表
工程名称 编制说明: 井湖•北斗星城1地块1-A1#楼及地下室工程 井湖•北斗星城1地块1-A1#楼及地下室工程禁止施工现场扬尘和运输车辆带泥土上路施工方案以编制完毕,请公司相关部门审核、审批。 编制人 年 月 日 审核意见: 审核人 年 月 日 审批意见: 审批人 年 月 日 禁止施工现场扬尘和运输车辆带
泥土上路施工方案
一、主导思想及工程概述
(一)编制原因及主导思想
为保证社会环境环保,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标准为指导,以治理建筑施工现场扬尘和运输车辆带泥土污染城市道路为重点,现场成立责任机构,分解任务,明确标准,建立和完善建筑施工现场扬尘和运输车辆管理的长效机制,并能有效控制及处理,根据市住建委、市公安局《【2012】208号》文件精神和我公司《关于治理施工扬尘和运输车辆污染城市道路的控制专项方案》要求,我项目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特制订《禁止施工现场扬尘和运输车辆带泥土上路施
工方案》
(二)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井湖•北斗星城1地块1-A1#楼及地下室工程 2、建设单位:铜陵井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3、建筑面积:53000m2 4、工程地点:铜陵市翠湖一路
5、设计单位: 上海申联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6、结构类型: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7、层 次:主楼:地下一层,地上十九层;
副楼:地下一层,地上四层;
二、组织建立及责任制考核
本工程建立由建设单位领导,监理单位监督,施工单位工作的管理网络,负责施工现场扬尘污染和易泼洒物控制的策划、组织、落实、并从财力、物力、人力上实施战略布置,将本工程的施工扬尘、易
泼洒物控制溶入到整个管理中。
实施施工现场扬尘、易泼洒物控制,责任在领导,管理在岗位,关键是班组。因此项目部必须在建立和健全各项扬尘控制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落实各级管理责任,将施工扬尘控制与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管理紧紧联系在一起,使之终贯穿于整个施工管理过程中,成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环境因素的一个补充要素,实施全过程、全方位控制。
1、项目经理是施工扬尘污染控制的责任人,须对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控制负全面责任; 2、各管理岗位人员须对施工扬尘控制列入施工全过程管理的范畴,对照自己的职责,加强管理; 3、班组长是施工扬尘污染控制的第一责任人,须对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控制负全面责任; 4、上级公司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宜与项目经理签订责任状,将完成施工扬尘污染、易泼洒物控制的目标与项目经理责任考核挂钩,以进一步推进本工程扬尘控制工作的有序开展;
5、项目经理宜与各相关人员签订管理岗位责任书,按安全生产责任考核表进行考核;
6、项目部宜与各施工班组操作人员落实施工扬尘、易泼洒物控制责任,制定奖罚制度,以推动施工扬尘污染控制的进程。
7、扬尘、易泼洒物组织结构如下: 组长:刘文勇 副组长:胡六林
组员:胡绍椳、王刚、陈伟、各施工班组长
三、项目扬尘防治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
(一)扬尘防治管理体系 1、扬尘防治管理目标
实施全过程的扬尘防治管理。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无扬尘污染事故发生。遵守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达到铜陵市《建筑施工安全文明管理规定》中关于环境保护,扬尘治理方面的要求。
2、扬尘防治管理计划
项目经理部依据公司环境管理方案制定本项目的扬尘治理管理计划,确定扬尘治理管理目标,外劳务队伍扬尘治理管理,施工机械设备运行管理,能源,资源的使用,扬尘和遗洒防制以及应急准备和扬尘治理监测和不符合项的纠正和预防等方面的内容。对施工中涉及到扬尘治理方面的因素包括其中,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
3、管理体系
成立扬尘治理管理小组,由项目经理亲自挂帅,负责总协调,工地的安全部门具体负责实施,然后报公司审批,备案。经理部派人每月组织监控本单位的扬尘治理目标,指标及扬尘治理管理方案的落实和实施情况。
4、确定本工程的扬尘治理保护管理工作
本工程扬尘治理保护工作具体的扬尘治理因素有:材料堆放处均有围栏围住,建筑垃圾及时清理,现场车辆轮胎清洗,施工作业面的清洗,现场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等。
除对以上施工扬尘治理因素进行长期和持续的管理,还要针对重点工程,制定相关的计划,确定具体的管理指标和措施,完善检查制度,明确相关责任。
(二) 扬尘治理管理制度
项目经理部负责向本项目部职工和在场的专业施队伍进行有关扬尘防治要求和知识的培训,将公司的扬尘治理管理方针,扬尘治理管理体系的有关要求,扬尘治理知识,应通过各种形式(文件,手册,会议,张贴于门前,写于外围墙等)传达到每一个员工,增强员工环保意识。
项目部对所属各施工队伍签订施工承诺责任书,明确各队伍在施工过程中的扬尘治理保护责任,建立健全扬尘治理保护奖惩制度,奖罚分明,把扬尘治理工作同施工方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
建立扬尘治理保护工作检查制度,在各施工过程中控制各扬尘治理因素,在关键施工工序,
把扬尘治理保护同施工质量检查挂钩,采取扬尘治理保护工作一票否定制度,扬尘治理不合格,不整改,不准验收交下一道工序。
并建立紧急事故处理措施预案,对不符合的扬尘治理保护项目,及时确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人,限定整改期限,加强结果检查。
(三)扬尘治理管理措施
1、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在施工区域采用围挡,尽量采用封闭施工; 2、施工垃圾应及时清运,并适量洒水、减少污染。
4、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物、细颗粒散体材料,安排在库内存放或遮盖,运输时要防止遗漏、飞扬、卸运时采取码放措施,减少污染。
5、现场内所有堆放场地均在混凝土地面;施工场地、道路经常洒水湿润和清扫,防止扬尘。 6、对运输车要加强防止遗撒的管理,要求所有运输车必须装设防止遗撒的活动挡板,并必须清理干净后方可出现场。
7、为严防车辆携带泥上路,在施工现场大门口处设置截水沟、沉砂井、水管、水枪等设备,在出场大门处设置清洗冲刷台,并派专人对车辆出场进行冲洗,车辆经清洗后方可出场。
8、工程施工,为防止施工作业时的粉尘外扬,污染环境,待采用脚手架密目式安全网封闭,有效地控制施工粉尘外扬,有效地避免环境的污染。
9、工程材料的堆放按施工总平面进行有效的布置,为减少转运时产生的扬尘而污染环境。且工程施工的废料及弃渣定点堆放,禁止在施工现场高空抛撒散渣和废弃的建筑粉料等。 四、具体防治措施
1、施工现场周围采用砖砌围墙进行封闭,围墙高度不低于2.5米。 2、安排专人每天两次对道路进行淋水降尘,控制粉尘污染。
3、建筑结构内的施工垃圾清运,采用搭设封闭式临时专用垃圾道运输或采用容器吊运或袋装,严禁随意凌空抛撒,现场垃圾池表面用密目安全网进行覆盖,施工垃圾应及时清运,并适
量洒水,减少粉尘对空气的浸染。
4、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物、细颗粒散体材料,安排在库内存放或严密遮盖,运输时要防止遗物、飞扬、卸运时采取码放措施,减少污染。
5、现场内所有交通路面和物料堆放场地全部铺设混凝土硬化凡是土方工程施工均采用密目安全网覆盖,作到黄土不露天。
6、结构施工阶段所用混凝土均采用预拌商品混凝土,对预拌混凝土运输车加强防止遗撒的管理,要求所有运输车卸料溜槽处必须培养装设防止遗撒的活动挡板,混凝土卸完后必须清理干净方准离开现场。
7、在大门处设置车辆清洗池、沉淀池。车辆经清洗和覆盖后出场,严防车辆携带泥砂出场造成道路的污染。
8、施工区内派清扫班每日进行定时清扫,及时洒水,确保路面清洁;日常车辆进料,必须对车辆进行冲洗,保证灰土不带出工地。生活区、办公区由保洁员每天进行日常清扫工作;
1)每日进行1至2次清扫,清扫的灰尘和垃圾必须及时处理至垃圾存放点,不得滞留; 2)在清扫前,必须对路面、地面进行洒水,防止清扫时产生扬尘而污染周边环境;
3)车辆进料必须进行登记,车辆出门必须进行洗车,入料车辆拒不执行洗车,一律不予放行,并及时报告项目部;
4)做好保卫工作,与本工程无关的扬尘污染源禁止带进工地; 5)生活区垃圾箱必须及时更换垃圾袋,及时清运,及时上盖。 9、施工现场的沉淀池由清扫班清扫,并形成记录。 1)工地内沉淀池必须做到三级沉淀;
2)日常每周一次沉淀池进行清理,特殊情况下(如浇灌混凝土)必须及时清理,保证管道畅通; 3)不得将漂浮物和固体物件排入沉淀池; 4)专池专用,不得代替其它排水池;
5)不得损坏沉淀池;
6)定期对沉淀池的沉淀排污情况进行检查,保证排污达标。
10、建筑垃圾临时储存间由材料员负责管理,及时通知环卫部门清理。 1)建筑垃圾必须分类堆放,不得混堆; 2)禁止超量堆放;
3)保持周边清洁,不得散落; 4)及时做好记录 5)垃圾及材料运输管理
11、垃圾及砂石等材料的运输,能导致在运输途中的撒、漏、扬等不良现象,造成扬尘污染和其它环境影响,必须实施控制。
1)垃圾的清运和砂石材料的进场必须由车厢自动翻盖的车辆实施封闭运输,无此设备的车辆禁止进场运输;
2)禁止超载,必须保证车厢封闭完整,不留漏缝; 3)车辆出门必须用水冲洗;
4)自动反倒时必须缓慢进行,禁止猛加油门而造成排气管冲灰产生扬尘。
12、露天材料堆放管理:钢筋、黄砂、石子等均为工地露天堆放材料,如管理不好,将产生钢筋粉飞扬、砂石尘飞扬等粉尘污染,因此必须加以控制。
1)严格控制成型钢筋进场,钢筋进场后立即整理归堆上架,做好标识; 2)石子、黄砂堆放在专用池槽,控制进料量,做到随到随用,不得大量囤积;
3)石子、黄砂必须堆积方正,底脚整齐,干净,并将周边及上方拍平压实,用密目网进行覆盖,如过分干燥,必须及时洒水;
4)使用砂石时禁止将所有遮盖的密目网全部打开,稍打开一角,用后拍平盖好。 13、阶段性管理
在加强基础设施日常管理同时,必须按以下五个阶段进行动态管理,由负责同志定期或不定期做好扬尘污染的监控工作。
14、基础施工阶段
1)与土方施工单位签订文明施工管理协议,协议中必须强调防止施工扬尘污染的责任制,共同做好扬尘控制;
2)工程土方开挖时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与车辆安排,做到随挖随外运; 3)土方开挖时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与车辆安排,做到随挖随外运; 4)除做好硬地坪外,其它露土部位必须保持密实,不得随意开挖翻土。 15、结构施工阶段
1)所搭设的脚手架必须全部密目网进行外围封闭,密目网达到2000目,无损坏和漏洞,旧网在使用前必须清洗干净;
2)结构周边的临边防护必须用密目网设置,底部设置防空隙的踢脚板,防止垃圾从楼层外围散落而产生扬尘;
3)现场一律使用商品混凝土;
4)楼层清理垃圾时,预先洒水湿润。待湿透后再进行清扫,各楼层垃圾集中堆放,用劳动车从施工升降机清运至地面,为防止垃圾在清理时应风吹、抖动而产生扬尘,在使用劳动车清运时,每部车上都必须遮盖密目网。禁止从预留筒、内天井或电梯井向下抛扔垃圾,更不准从结构外围抛扔垃圾;
5)清理脚手架垃圾时,禁止抛翻和拍打竹底笆,必须预先进行洒水,然后用扫把清扫,集中堆放在楼层内,用劳动车运下;
16、装饰施工阶段
1)由于装饰期间的建筑垃圾品种较多,故在现场设施的垃圾堆放点必须进行分隔,以便分类堆放装饰建筑垃圾;
2)拆除脚手架,禁止焚烧直接掀翻竹笆,必须先行洒水并清理垃圾;
3)施工现场禁止焚烧垃圾废料等;
4)装饰用的石膏粉、腻子粉等必须袋装,并装入库集中管理;
6)装饰阶段应相应组织成品进入施工现场,实施装配式施工,减少所产生的扬尘污染。 17、总体施工阶段
1)管道沟必须分段开挖,安装完毕后立即回填,尽量减少翻开泥土的暴露时间; 2)如开挖堆积时间过长,必须进行表面压实,并用绿网进行覆盖; 3)绿化土进场时必须随到随用,禁止堆积时间过长而产生扬尘。
4)工程结束前不得拆除工地围墙,如因正式围墙施工妨碍必须拆除临时围墙时,必须设置临时围挡措施。
五、建筑垃圾装运
(一)委托符合要求的车辆运输建筑垃圾。
1、按照铜陵市市容环卫局公布的装运建筑垃圾运输单位及运输车辆名单,选择其中的运输单位和车辆装运建筑垃圾。
2、进入本工地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车辆必须持有环卫部门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 3、运输车辆符合本市对装运建筑垃圾车辆的车型规定和密闭要求。
4、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做到车容车貌整洁良好,驾驶人员自觉做好车辆维护保养工作,做到车辆不超载;装运渣土后及时对车辆进行冲洗,保证车容不整洁、车厢不密闭不出工地。 (二)做好建筑垃圾处置管理工作。
1、工程开工后,及时向市安监站书面报告本工地建筑垃圾装运处置方案(包括本工程施工节点、建筑垃圾装运计划及具体实施时间和措施等),控制建筑垃圾装运处置的不规范行为。
2、在文明施工方案及措施中,制定对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进场作业的管理要求,落实建筑垃圾专管措施和人员职责,明确一名建筑垃圾运输责任人,负责督促做好车辆进场后的作业管理。
3、建筑垃圾装运做到文明作业,不违反操作规程,风力达到5级及以上时应当停止作业;
待运建筑垃圾做到密闭遮盖存放。
4、工地大门内设立车辆冲洗设备;总包单位督促运输车辆保持车容车况整洁完好,严禁“滴漏跑冒”的车辆驶出工地。
5、对不符合要求的运输车辆,严禁进场装运建筑垃圾。
6、对照有关规定要求,定期组织对本工地建筑垃圾装运作业的自查自纠工作。
7、重视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在工地作业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接受舆论、社区及市民的监督,及时调查处理有关投诉并回复投诉人。
(三)接受监理单位对本工地建筑垃圾装运工作的监理,及时改正建筑垃圾装运管理的不规范行为。
(四)如有违反建设工地建筑垃圾装运管理规定的行为,监管部门将依法予以处罚。
六、运输车辆行驶路线及作业时间
(一)主要路线:1、商品混凝土:施工现场—翠湖一路—笠帽山东路—建鑫商品砼公司; 2、碎石:施工现场—翠湖一路—铜都大道东段—长龙碎石场; 3、砂子:施工现场—翠湖一路—铜陵县江边;
4、渣土及建筑垃圾:施工现场—翠湖一路—甲方指定地点; (二)本工程总工期为天,工程施工中作业时间为:
1、夏、秋季:早上6:30~下午19:00; 2、春、冬季:早上7:30~下午17:00;
3、现场材料、渣土及建筑垃圾运输时间尽量避开居民上下班高峰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