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需要一种境界
作者:李莹波
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年第08期
摘要:审美需要一种境界。包含三方面内容:感性、无功利性境界;整体性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比附性、大德性境界。审美境界的培养,如美的本质的探讨、审美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审美心胸,审美积极性和整体意识,是高校美育的重要使命。 关键词:审美境界 美的本质 审美活动 审美心胸 整体意识
柏拉图说“美是难的”。[1]人类对于美的追求、思考、探索、认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诸如关于人类审美活动的起源,就有所谓“劳动说”、“游戏说”、“巫术说”等。如何使高校学生对复杂而深刻的审美活动产生兴趣?笔者引入了“境界”这条主线。
审美的境界
审美需要一种境界。它具体指什么?1735年,“美学之父”鲍姆加登(A.G.Baumgarten)在其博士论文《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中,首次把认识对象分为“可理解的事物”和“可感知的事物”两种,并指出,“‘可理解的事物’是通过高级认知能力作为逻辑学体系去把握的;‘可感知的事物’作为知觉的科学或‘感性学’的对象来感知的。”[2]显然,鲍姆加登将美学学科归结为与逻辑学相对的感性学范畴。1750年,他根据自己的讲义整理出版了专门研究感性认识的专著,题为Aesthetica(拉丁文,德语是Asthetik,英语为Aesthetics),都是“感性学”之意。情趣、情调、趣味、感觉、感悟、体验、爱好、喜乐、激动等人的兼具艺术品味和审美鉴赏的主观活动,便都在此“感性学”的范围。
首先,审美境界是感性的、无功利的境界。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说:“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被思维的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用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世界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3]政治经济学使用概念、理论方式认识并把握世界,宗教用歪曲、幻想的虚幻方式,实践精神的方式指伦理意志活动。艺术与三者有别,采用审美的方式。所谓审美方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包含三方面:从目的看,审美是无功利的;从方式看,审美是形象的;从态度看,审美是情感的。[4]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的确,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人的主体需要的多样性使得人与客观世界构成了各种各样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审美关系则是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与作为审美客体的客观世界构成的精神关系的一种,是各种审美现象得以存在的基本原因。这种关系、境界的建立,依赖主体感性及非功利意识。庄子所谓“心斋”、“坐忘”,指的也正是这样一种精神境界。其最核心的思想是要人们从自己内心彻底排除利害观念,达到“无己”、“丧我”,进入“至美至乐”高度自由的境界,就能实现对“道”的观照。的确,进行审美欣赏的人,从确立与对象之间的审美关系到这种关系的物化形态——艺术品的创造,都需要感性的支持,需要一颗“无功利”的心。
其次,审美境界是整体性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国传统审美思想中,从审美创造到美感经验的获得、审美趣味的培养,都表现了其非物质的精神性和天、地、人三位一体,天人合一的特质。如,关于美的本质探讨,中国古代思想家更多的是通过对“道”、“气”、“妙”等范畴的探讨而反映出来。与西方强烈的思辩特性相比,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更强调宇宙本身的意蕴和人的精神境界。强调艺术要展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整体感、生命感、沧桑感、宇宙感。谢赫所谓“气韵生动”[5],“气”意味着精神活力以及与此有关的气质、个性、志向和情操等。如花鸟画中的“气”指花鸟鱼虫的“活气”、“精气”;山水画中的“气”指山水、树木、云雾及自然界、物体的一种“仙气”、“真气”;人物画中的“气”指人的“气节”等等。在欣赏气韵生动的画作时,欣赏者得到的是整体性感受,一种对生命根源的整体感悟,在画面元气的渲染沐浴中超越有限而走向无穷、无限性……这不仅仅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样一种舍弃物象而抓本质的过程,这其中,物、人、宇宙浑然一体不可分割,锻造了中国人独特的重整体性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
最后,审美境界是比附性、大德性的。如:“比德说”,即从不同角度联想和想象自然事物与人之间形状、习性的相似。把自然人格化、道德化,人的特性客观化、自然化。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比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与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观焉尔也。”[6]正因如此,孔子又有著名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7]的观点。在他看来,知者善思,意动不止,有似流水,故乐水;仁者敦厚不迁,持重不改,有似于山,故乐山。乐水也好,乐山也罢,孔子开自然审美“比德”说之先河,让后辈人在面对缤纷复杂的自然景物、自然美时,不由自主的将物品与人品牵连,不仅赋予物以“人性”而将物人格化更将物所具有的这种人格美限定在儒家规范的“仁、义、礼、智”的范畴中。所以,中国人的审美境界是“大德”境界,是舍弃“小我”奔向“大我”的崇高境界。
审美境界的培养及其价值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探讨“美的本质”与大学生审美心胸的培养。首先,有一点确定无疑,那就是,美应当是人类社会之中才有的现象。这里的美,是以人类的眼光来看的,是以人类为主体的。且不论其他生物是否在客观上具有美这个概念,即使有,人类也不得而知,这就更加失去了讨论的意义,所以美应当是以人为本的。
其次,美应当是一种高级精神现象。最初人们对美的认识具有强烈的功利性色彩。如《说文解字》中对“美”的解释是:“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8]可见当时人们理解的美就是物自身的优点和好处,美是和欲望的满足等同的。以现在观点来看,这显然是片面和狭隘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在美的因素中,这种功利性的方面已经越来越少了。美的内容也越来越广大,从而直接导致了定义美的困难。美是社会性的,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得以衣食无忧,才会分离出单纯的审美活动,美才得以扩大发展。试想,一个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原始人,会注意到河流山川,日月星辰之美吗?人的本能决定了,美有别于衣食住行,美是一种思维领域的高层建筑,一种高级的精神表现。
因此,回答“美的本质”问题,有其重要价值。教学中,采取寓教于乐的方法,将学生带入一个人类学的环境,展示并介绍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不同时期的物态文化样本和精神文化活动事实,让他们了解劳动实践与审美的关系,从而明白美的产生经历了“实用”——“实用”与“审美”结合——“审美”这样一个过程。通过纵向梳理,让学生明白真(合规律性)、善(合目的性)、美(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的关系及突破科学的真、实践的善而达到一种非理性的、无世俗功利的境界才能拥有一颗审美的心胸。
叔本华说,审美是一种“自失”;尼采的“酒神精神”,昭示审美是一种疗救现实生活所带来的巨大悲剧的心醉神迷的忘我状态;禅宗更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9]“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不立文字”[10]的话头,他们实际上都是在强调审美体验的直接性,非理性。但禅宗这种“天人合一”式的审美体验决不像叔本华所说的审美“自失”仅仅是为了逃避现世的苦难,恰恰相反,审美体验的积极之处在于它可以见出宇宙万物的大自在、大自由,从而使人获得一种纯净空明的心胸。宋明理学家们所谓的“万物静观皆自得”,说的也是这个意思。那么这样的审美心胸恰恰是一个积极正直的人所应该具备的前提条件,也是一个有所成就的人所应必备的基本修养。
2.审美活动与大学生审美积极性的培养。什么是审美活动?审美活动是怎样产生的?要理解就得先实践。美学课教学中,学生参与审美活动比抽象的理论讲解更为重要。比如,先请学生根据已有的审美经验分组讨论什么是审美活动这个问题,然后各组派代表总结发言。形成观点有:审美活动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是人类独有的;人应该是没有功利欲望的人,审美只需要感性的参与;审美也需要理性。再请学生具体分析几幅世界名画,如《蒙娜丽莎》、《星空》、《向日葵》等,分组讨论这些作品产生的条件和思想。如《蒙娜丽莎》代表了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想,欣赏这幅画得有一定的理论背景;《星空》、《向日葵》是凡·高的名画,表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了画家内心的烦躁与无奈等等。最后由教师作出总结,仅谈知名人士的著名观点和自己的看法,不指出明确定义。
实则,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对象的审美沟通,是一个主客体相互生成的过程。审美活动的产生需要三个条件:审美需要、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就如对上述三幅名画的鉴赏、审美理想决定了我们对审美对象的选择。有人喜欢《蒙娜丽莎》,而有人喜欢《星空》、《向日葵》。审美趣味与审美修养决定了审美者不会像一个商人一样面对名画只渴望占有,审美者能够直接面对它们,能够分析画作的特点。例如蒙拉丽莎神秘的微笑、星空的气流与人的心情、向日葵的杂乱与愤怒等等。总之,能够进行审美活动才是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明白这些,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审美积极性,同时萌生为人的自豪感。
3.审美与大学生整体意识的培养。这里所谓整体意识,其内涵有二:一是指人与对象的整合,与宇宙的整合,养成一种“万物齐一”的平等意识;二是指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人应有参与整体活动(一个完整的活动过程)的意识,并在此审美过程中协调人的感性与理性,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现就第二点分析如下。
西方美学史上,摹仿与灵感、感性与理性、再现与表现长期尖锐对立。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首次打破形而上学的理论框架,确立了采用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方法来研究文艺,将文艺现象作为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整体来进行研究。与此同时,康德还指出了文艺的审美范围在于情感,从而起到沟通知和意的桥梁作用,进而系统地构建了其哲学体系,真正实现了真善美的有机统一,并且使文学艺术成为了区别于知、意、宗教等不同的人类掌握世界的特有方式之一。
审美活动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如鉴赏一部小说,从形象的感受、形象的再创造到形象的再评价,三阶段不可绝对分割,鉴赏者亦不可只专于某一个阶段而将整个过程碎片化;就读者心理而言,感知与注意、想象与情感、理解与思维协调运作,充分证明了审美境界中感性与理性,功利性与非功利性是相互统一而非排斥的关系。美学课的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处理好其间关系。感性是重要的,但深层次的审美有待理性的支持;审美是非功利性的,世俗的占有欲等功利欲望会蒙蔽审美的眼睛,审美又是功利性的,可审美的功利性不同于世俗的功利性。它以获得审美享受、审美愉悦为最高功利,它以锻造真善美的人作为审美与教育联袂的功利原则。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会在审美的境界中构建感性、理性、功利性、非功利性的和谐关系。
总之,审美境界的培养是审美活动的根基,对于人之性灵的安顿与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必要的。让他们在审美活动中追求审美化的生活,培养审美心胸、在审美境界中了解生命、宇宙和历史的真谛,便成了美育最重要的使命。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210. [2]鲍姆加登.美学[M].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16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04.
[4]康德.判断力批判[M].“审美判断力的四契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7-55. [5]转引自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213. [6]转引自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57. [7]论语·雍也[M].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76.
[8]许慎.说文解字[M].(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78. [9]道原.传灯录·蒙山道明[M]. [10]达摩.悟性论[M].
作者单位:陕西中医学院人文科学系 陕西咸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