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体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2024-04-02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第13卷 第2期 20l1正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1.13 No.2 Mar. 2011 3月 文章编号:1674—5094(2011)02—0094—10 中图分类号:I206.2 DOI:10.3863/j.issn.1674—5094.2011.02.019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古代文体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邱渊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云南昆明650092) 摘要:在中国古代,文体研究主要表现为3种形式:一是散见于古代文献中的散论;二是体现在古人整理的文集和 编撰的各种文选中;三是体现在研究专著中。在中国古代的文体研究中,有几个重要问题值得一提:文体分类的问 题,具体文体风格特点研究,“文本于经”的观点,“文…‘笔”之争,古文和骈文之争,诗文之辨,诗词之辨,曲与诗词之 辨等。自1949年至1980年,文体研究没有受到重视。而1980年之后,文体研究受到人们的关注,古代文体研究也日 益受到重视。 关键词:文体学;中国古代文体研究;“文本于经”;“文”;“笔”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1.1719.C.20110321.0844 001.html 邱渊.中国古代文体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2):94—103. 的情况放在一起讨论。 1 中国古代对文体的研究 在中国古代,有关文体的研究主要表现为3种 基本形式:第一种是散见于古代文献中的散论。这 种讨论文体的语言零星地出现在古代经史子集等文 献中,虽不以专著形式出现,但其中亦不乏真知灼 见。第二种研究体现在古人整理的文集和编撰的各 种文选中。整理文集或者编撰文选必然要对文学作 《尚书》的《商书》和《周书》中的作品主要产生 于商周时代,其中已经有了“誓”、“诰”、“命”等不 同的篇名,成书于战国时期的《虞夏书》中有“典”、 “谟”等篇名,这种篇名的不同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不 同文体的认识。《诗经》编定成书,大约在公元前6 世纪中叶的春秋时期,其内容分为风、雅、颂3部分, 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按照一定标准对诗歌进行分 类。同时,人们将当时存在的诗歌和散文分别归类, 也反映了人们的文体意识。 品分类,古人对文学作品的分类不仅体现了古人的 文学观念,也体现了古人的文体观念,甚至其本身就 是文体分类学的结果。郭绍虞甚至认为:“文体分 类的开始,由于结集的需要”l】_6 。话说得有些绝 对,但不是没有道理。第三种研究体现在研究专著 中。这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文学理论专著,其中涉 及文体研究;另一种是专门研究文体的著作。另外, 有关文体的研究还体现在一些史书的“艺文志”、 “经籍志”或个人传记等内容中。这些历史著作涉 《周礼・春官宗伯》云:“大祝掌六祝之辞,以事 鬼神示,祈福祥,求永贞。一日顺祝,二日年祝,三日 吉祝,四日化祝,五日瑞祝,六日笑祝。掌六祈,以同 鬼神示,一日类,二日造,三日袷,四日祭,五日攻,六 日说。作六辞以通上下亲疏远近,一日祠,二日命, 三日诰,四日会,五日祷,六日诔。”许慎(约58一约 147)《说文》释“祝”云:“祭主赞词者。从示,从人 口。一日:从兑省。”段玉裁注:“此以三字会意,谓 以人口交神也” 。因此,“祝”指祝文或祝辞,是 人和神交流的语言。顺祝、年祝、吉祝、化祝、瑞祝、 笑祝是几种有不同祭祀目的的祭祀,汉郑玄注:“顺 及对历史上存在的文献进行著录和分类,而对文学 作品的分类往往涉及文体问题,这其中的文体研究 比较集中,和散论不同,但还不是研究文体的专著。 本文按时问的先后为序,将古代几种研究文体 收稿日期:2010—05—13 网络出版时间:2011—03—21 祝,顺丰年也。年祝,求永贞也。吉祝,祈福祥也。 基金项目: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文字学视野下的先秦文体发生动因研究”。 作者简介:邱渊(1971一),男(汉族),河南信阳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献学及古代文学研究。 第2期 邱渊: 中国古代文体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95 化祝,弭灾兵也。瑞祝,逆时雨、宁风旱也。荚祝,远 罪疾。”唐贾公彦疏:“云‘掌六祝之辞’者,此六辞, 皆是祈祷之事,皆有辞说以告神,故云六祝之辞。” 郑玄又云:“类、造、袷、祭、攻、说,皆祭名也。类祭 于上帝”_3 吣 ∞。这样说来,类、造、袷、祭、攻、说等 也是不同的祭祀,在不同的祭祀中,祭祀者采用的祭 祀语言的方式极有可能不同。 对于“祠、命、诰、会、祷、诔”,郑玄注:“祠当为 辞,谓辞令也。命,《论语》所谓为命裨谌草创之。 诰,谓《康诰》、《盘庚之诰》之属也。盘庚将迁于殷, 诰其世臣卿大夫,道其先祖之善功,故日以通上下亲 疏远近。会,谓王官之伯,命事于会,胥命于蒲,主为 其命也。祷,谓祷于天地、社稷、宗庙,主为其辞也。 《春秋传》日,铁之战,卫大子祷日:‘曾孙蒯聩敢昭 告皇祖文王、烈祖康叔、文祖襄公:郑胜乱从,晋午在 难,不能治乱,使鞅讨之。蒯聩不敢自佚,备持矛焉。 敢告无绝筋,无破骨,无面夷,无作三祖羞。大命不 敢请,佩玉不敢爱。’若此之属。诔,谓积累生时德 行,以锡之命,主为其辞也。《春秋传》日:‘孔子卒, 哀公诔之日:闵天不淑,不愁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 在位,婊j【襞予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此皆 有文雅辞令,难为者也,故大祝官主作六辞。或日 诔,《论语》所谓‘《诔》日:祷尔于上下神祗’。”郑玄 又云:“玄谓一日祠者,交接之辞。《春秋传》日‘古 者诸侯相见,号辞必称先君以相接’。辞之辞也。 会,谓会同盟誓之辞。祷,贺庆言福祚之辞”_3 J8∞。 从上面郑玄的注可知,祠即辞,是辞令,是交接之辞, 即外交辞令;诰同《尚书》之诰;会是会同盟誓之辞; 祷是贺庆言福祚之辞;诔是称述死者功德之辞。对 于“命”,《论语・宪问》载,子日:“为命:裨谌草创 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 之。”宋邢爵疏:“命,谓政命盟会之辞也”_4_2 。。因 此,这6种用途不同的所谓“六辞”则毫无疑问可以 看作六种不同的文体。 《礼记・檀弓上》云:“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 县贲父御,卜国为右。”后来,县贲父和卜国皆战死, 鲁庄公“遂诔之。士之有诔,自此始也”。这里提到 “诔”的产生、性质和用途。《礼记・曾子问》云:“贱 不诔贵,幼不诔长,礼也。唯天子称天以诔之,诸侯 相诔,非礼也。”这里对“诔”的使用范围作了说明。 《礼记・祭统》载: 夫鼎有铭。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 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为先祖者,莫不有关焉,莫 不有恶焉,铭之义,称美而不称恶,此孝子孝孙之心 也,唯贤者能之。铭者,论馔其先祖之有德善、功烈、 勋劳、庆赏、声名,列于天下,而酌之祭器,自成其名 焉,以祀其先祖者也。显扬先祖,所以崇孝也。身比 焉,顺也;明示后世,教也。夫铭者,壹称,而上下皆 得焉耳矣。是故君子之观于铭也,既美其所称,又美 其所为。为之者,明足以见之,仁足以与之,知足以 利之,可谓贤矣。贤而勿伐,可谓恭矣。故卫孔悝之 鼎铭日:“六月丁亥,公假于大庙。公曰:‘叔舅!乃 祖庄叔,左右成公。成公乃命庄叔随难于汉阳,即宫 于宗周,奔走无射。启右献公。献公乃命成叔纂乃 祖服。乃考文叔,兴旧耆欲,作率庆士,躬恤卫国。 其勤公家,夙夜不解,民咸日:休哉!’公日:‘叔舅! 予女铭,若纂乃考服。’悝拜稽首日:‘对扬以辟之。 勤大命,施于罴彝鼎。”’此卫孔悝之鼎铭也。 这里对文体“铭”的概念、用途、性质、特点都作 了介绍,而且举了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刘向(约前77一前6)编撰的《楚辞集》将楚辞 编在一起,表现其对楚辞文体的认识。 班固在刘向《别录》、刘歆(约前53一后23)《七 略》的基础上编纂而成的《汉书・艺文志》将书籍分 为《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 数略》、《方技略》几种类型。在“诗赋略”中又将屈 原等赋作者的作品归为一类,后人统称为“屈原 赋”;将孙卿(苟子)等赋作者的作品归为一类,后人 统称为“孙卿赋”;将陆贾等赋作者的作品归为一 类,后人统称为“陆贾赋”;将其它赋作归于“杂赋”; 将歌诗归为一类。其中“杂赋”类又分为“客主赋”、 “杂行出及颂德赋”、“杂四夷及兵赋”等12种。《汉 书・艺文志》试图对著录的作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 行分类,这种分类体现了一定的文体意识,对后世影 响很大。对于这一点,褚斌杰说:“《汉书》对后来文 体的发展和文体论的产生曾间接地起过重要作 用” 。。另外,《汉书》在人物传记中收录许多文 章、作品,包括散篇的奏、议、书、论和其它各体文章 等。“《汉书》几乎成了西汉一代二百余年问的文章 总汇,为后世文备众体的总集的出现,为文体分流的 发展准备了一定条件” ¨。。此后的历史著作,受 《汉书・艺文志》的影响,对当时所知的文献多有著 录,有些涉及文体分类。例如,《隋书・经籍志》将 文献分为经、史、子、集,其《集志》将文学作品分为 楚辞、别集、总集3部分,且云:“文者,所以明言也。 古者登高能赋,山川能祭,师旅能誓,丧纪能诔,作器 96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编辑部网址:WWW.swpuxb.oom 能铭,则可以为大夫” _1 。《旧唐书・经籍志》继 承《隋书・经籍志》体例等等,此不赘述。 汉刘熙[约在桓帝(146—166)、灵帝(167— 226)之时]在《释名・释典艺》中有:传、记、诗、颂、 令、诏书、论、赞、铭、诔、谥、谱、碑、词等。例如: 经,径也,如径路无所不通,可常用也。纬,围 也,反复围绕以成经也。图,度也,尽其品度也。纤, 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 之者偏也;惟通才能备其体。”曹丕将文章归为4科 8类,概括了每科的主要特征。 西晋时期,傅玄(2l7 78)在《七谟序》《连珠 序》对七、连珠文体的名称、源流、体制、风格进行了 论述 ¨1 ,加 ,他还在《拟四愁诗序》中对七言诗的 源头、特点做了介绍①。西晋陆机(26l一303)《文 纤也,其义纤微也。易,易也,言变易也。礼,体也, 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系统而完整地讨论文学问 题的著作,其中亦谈到文体。例如,《文赋》云:“诗 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 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 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说炜哗而谲诳。” 得其事体也。仪,宜也,得事宜也。传,传也,以传示 后人也。记,纪也,纪识之也。诗,之也,志之所之 也:兴物而作谓之兴;敷布其义谓之赋;事类相似谓 之 匕;言王政事谓之雅;称颂成功谓之颂;随作者之 志而别名之也。《尚书》,尚,上也,以尧为上始而书 这里列了10种文体,并指出各种文体的特点和创作 要求。 其时事也。《春秋》,春秋冬夏终而成岁,《春秋》,书 人事卒岁而究备,春秋温凉中象政和也,故举以为名 也[ ](卷 。 在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文体论专著是西晋挚虞 (?一约312)的《文章流别志论》。据《隋书-经籍 志》辑录,挚虞编撰的《文章流别集》4l卷(亡佚)和 《文章流别志论》2卷(亡佚)。《文章流别集》是选 辑的各体文学作品的总集,《隋书・经籍志》 _1鹏 云:“晋代挚虞,苦览者之劳倦,于是采摘孔翠,芟剪 繁芜,自诗赋下,各为条贯,合而编之,谓为《流 别》0”这本书按体编排,可以看出作者对不同文体 的区分及其源流的认识。《文章流别志论》佚文见 《艺文类聚》和《太平御览》,仅从佚文来看,作者列 出了颂、赋、诗、七、箴、铭、诔、哀辞、解嘲、碑、图谶 方面,刘熙所释的“传、记、诗”等含有后来文 体的内涵;另一方面,他将这些文体内涵的名称和具 一体的作品放在一起,说明在作者的心中,文体并没有 作为独立的概念从具体的作品中抽象出来。吴承 学、沙红兵说:“《释典艺》中有:经、纬、图、传、纪、 诗、令、诏、赞、叙、诔、谥、谱、碑、语、说等。《释名》 所涉及许多文体之名,既反映出东汉时期人们的 ‘文’的观念,也反映出当时‘文’的原生状态” 。 东汉蔡邕(132—192)《独断》在中国文体研究 的历史上值得一提。《后汉书・蔡邕传》称其“所著 诗、赋、碑、诔、铭、赞、连珠、箴、吊、论、议、《独断》、 《劝学》、《释诲》、《叙乐》、《女训》、《篆勤》、祝文、章 表、书记,凡百四篇,传于世”_9 。这说明在当时 文体类型是很丰富的。研究者认为:“从现存资料 来看,有关文体研究的论著,当以蔡邕《独断》为最 早”l_1 0l¨。《独断》主要论述了皇帝发布的诏书和大 臣呈递的章表书记两类文体。天子独用的文体有四 种:“其(皇帝)命令一日策书,二日制书,三日诏书, 11类文体。例如《文章流别论》云: 文章者,所以宣上下之象,明人伦之叙,穷理尽 性以究万物之宜者也。王泽流而诗作,成功臻而颂 兴,德勋立而铭著,嘉美终而诔集。祝史陈辞,官箴 王阙。《周礼》太师掌教六诗:日风、日赋、日比、日 兴、日雅、日颂。言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 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颂者,美盛德之 形容。赋者,敷陈之称也。比者,喻类之言也。兴 者,有感之辞也。后世之为诗者多矣,其功德者谓之 颂,其余则总谓之诗。颂,诗之美者也。古者圣帝明 王功成治定而颂声兴,于是奏于宗庙,告于鬼神,故 颂之所关者,圣王之德也。古之作诗也,发于情,止 乎礼义。情之发,因辞以形之,礼义之指,须事以明 之,故有赋焉。所以假象尽辞,敷陈其志。古诗之 四日戒书。”大臣使用的文书也有四体:“凡群臣尚 书于天子者有四名:一日章,二日奏,三日表,四日驳 议’’ 卷 。 曹丕(187一_226)《典论・论文》是我国历史上 最早出现的一篇重要文论,其中谈到文体问题。 《典论・论文》云:“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 赋,以情义为主,以事类为佐。今之赋,以事形为本, ①傅玄《拟四愁诗序》云:“昔(一无昔)张平子作四愁诗,体小而俗,七言类也。”见[南朝陈]徐陵撰,[清]吴兆宜注,[清]程琰删补:《玉 台新咏》(卷九),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375页。 第2期 邱渊: 中国古代文体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以义正为助。情义为主,则言省而文有例矣;事形为 本,则言富而辞无常矣。文之烦省,辞之险易,盖由 于此。夫假象过大,则与类相远;逸辞过壮,则与事 相违;辨言过理,则与义相失;丽靡过关,则与情相 悖。此四过者,所以背大体而害政教。是以司马迁 割相如之浮说,扬雄疾辞人之赋丽以淫也。(《太平 御览》卷585) 在上面这段话中,挚虞论述了“诗”、“颂”、 “铭”、“诔”的产生及功用,“诗”、“颂”、“赋”的性质 特征,同时,也论述了“诗”和“颂”的差别、“古诗之 赋”和“今之赋”的差别等等。西晋李充(323年前 后在世)的《翰林论》(亡佚)也是一部论述文体的 书。李充几乎与挚虞同时,《隋书・经籍志》载《翰 林论》3卷,《翰林论》全书已佚,今有严可均《全晋 文》卷53辑录残文8则,合今人补辑共13则 _3_ , 《太平御览》亦有辑佚。从佚文来看,该书论到 “书”、“议”、“赞”、“表”、“驳”、“论难”、“议奏”、 “盟檄”等文体。例如: 容象图而赞立,宜使辞简而义正。孔融之赞杨 公,亦其美也。(《太平御览》卷588) 表宜远大为本,不以华藻为先。若曹子建之表 可谓成文矣。诸葛亮之表刘主,裴公之辞侍中,羊公 之让开府,可谓德音矣。(《太平御览》卷594) 驳不以华藻为先,世以传长虞关奏驳事,为邦之 司直矣。(《太平御览》卷594) 研核名理而论难生焉。论贵于允理,不求支离。 若嵇康之论,成文美矣。(《太平御览》卷595) 在朝辨政而议奏出,宜以远大为本。陆机议晋, 断亦各其关矣。(《太平御览》卷595) 盟檄发于师旅,相如《喻蜀老》,可谓德音矣。 (《太平御览》卷597) 上面例子论述了“赞”、“表”、“驳”、“论难”、 “议奏”、“盟檄”的产生及为文要求,而且举了具体 作家或作品来说明问题。 梁任防(460—508)著有《文章始》一卷,《隋书 ・经籍志》 jl吣 载:“梁有《文章始》一卷,任防撰; ……亡。”《四库全书》集部“诗文评类”载《文章缘 起》一卷,也认为任畸所著《文章始》在隋代已亡佚, 当时所存的《文章缘起》是依托之本。今人傅刚、跃 进、吴承学、李晓红等认为《文章缘起》不伪 “, “《文章始》一卷,梁任防作,自宋代起被称为《文章 缘起》”_1 _1 。宋人文献中,最早论及《文章缘起》的 是北宋王得臣(1036一ll15),其“梁任防集秦汉以 来文章名之始,目日《文章缘起》。自诗、赋、离骚至 于‘艺’、‘约’八十五题,可谓博矣”L15151。《四库全 书》集部九“诗文评类”载《文章缘起・序》云 : “《六经》素有歌、诗、诔、箴、铭之类。《尚书》帝庸作 歌、《毛诗》三百篇、《左传》叔向《诒子产书》、鲁哀 公《孔子诔》、孔悝《鼎铭》、《虞人箴》。此等自秦汉 以来,圣君贤士沿著为文章名之始,故因暇录之,凡 八十四题,聊以新好事者之目云尔。”这里提到的是 84类文章名,与王得臣所论85题不同,版本不同故 也,在此不作辨析。 《文章缘起》是一部文体论专著,专门探讨文体 的起始,语言简明扼要,由于产生较早,对后世影响 颇大。例如: 赋,楚大夫宋玉所作。 歌,燕荆轲作《易水歌》。 离骚,楚屈原所作。 诏,起秦时玺文,秦始皇传国玺。 策文,汉武帝封三王策文_1 6¨ 。 梁代萧统(50l 31)编撰的《昭明文选》是我 国第一部按文体区分的文学总集。其序文对文体的 源流、发展作了一些论述,该书按照文体归类的编排 体例对我国古代文体尤其文体分类产生巨大影响, 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昭明文选》所选录的文体 类别有以下诸类: 第一赋类;第二诗类;第三骚类;第四七类; 第五诏类;第六册类;第七令类;第八教类;第九 策类;第十表类;第十一上书类;第十二启类;第十 三弹事类;第十四笺类;第十五奏记类;第十六书 类;第十七移书类;第十八檄类;第十九难类;第二 十对问类;第二十一设论类;第二十二辞类;第二 十三序类;第二十四颂类;第二十五赞类;第二十 六符命类;第二十七史论类;第二十八史述赞类; 第二十九论类;第三十连珠类;第三十一箴类;第 三十二铭类;第三十三诔类;第三十四哀文类;第 三十五碑文类;第三十六墓志类;第三十七行状 类;第三十八吊文类;第三十九祭文类。 在很多文类中又细分若干小类,对古今文体作 普遍考察、分析,进而对文体进行全面分类,《文选》 对后世影响巨大。《文选》第一次将辞、赋分开,在 诗、赋之外另立骚体等都是创造性的,但《文选》在 文体上区分太细,使文体类别偏于繁多,亦对后世有 影响。《文选》试图区分文学作品和非文学作品,对 先秦所谓经、史、子著作摒弃不收,专收所谓集部的 98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编辑部网址:WWW.swpuxb.corn 诗、赋、文。这种编选原则对文学的独立及文学观念 的演进有巨大影响。 卷・论体》源自刘善经《四声指归》n8] 。¨主 。《论体》 云 卜 :“至如称博雅,则颂、论为其标;语清典, 则铭、赞居其极;陈绮艳,则诗、赋表其华;叙宏壮,则 诏、檄振其响;论要约,则表、启擅其能;言至切,则 箴、诔得其实。”该文用简约的语言论述了颂论、铭 南朝刘勰(约465一约532)的《文心雕龙》是一 部体大思精的文论巨著。该书分为总论、文体论、创 作论、批评论4个主要部分。总论是全书的理论基 础。刘勰将文体分为“文”“笔”两大类,《文心雕龙 ・总术》云:“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 赞、诗赋、诏檄、表启、箴诔等文体的风格要求,同时 也指出各种文体风格容易产生的流弊。唐欧阳询 (557 41)主编《艺文类聚》的“杂文部”的分类列 纂,也反映出初唐人的文体观念。 宋代以后,总集、笔记、诗话、词话等著作大量出 现,其中论述文体的内容俯拾即是,难以一一详论。 受《昭明文选》影响,宋初李叻(925--996)等编 《文苑英华》1 000卷,将文体分为38类。宋代姚铉 (968--1020)编的《唐文粹》100卷,将文体分为23 类,而各类中又有子目,计300多种。南宋吕祖谦 (1137—1181)的《宋文鉴》150卷,将文章分为59类 (或以为58类,吕祖谦自称6lf-】,其实,这里门同 于类)。南宋真德秀(1178—1235)的《文章正宗》分 正、续集、正集24卷,分四目:辞命、议论、叙事与诗 也,有韵者文也。”文体论分为20篇,专门设篇论述 的文体有:诗、乐府、赋、颂、赞、祝、盟、铭、箴、诔、碑、 哀、吊、杂文、谐、稳、史传、诸子、论、说、诏、策、檄、 移、封禅、章、表、奏、启、议、对、书、记,共33类文体。 (说明:在《文心雕龙》中,另有《辨骚》,“骚”是否应 算作一类文体,学界观点不一,在此不作辨析。)一 般认为,在这33类中,“诗”至“稳”为有韵之文,“史 传”至“记”为无韵之笔。上面所列为较大的类别, 在论述中又列出许多细类。 刘勰研究文体有系统的原则和方法,《文心雕 龙・序志》云:“若乃论文叙笔,则囿别区分;原始以 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上篇以 上,纲领明矣。”一般认为,“原始以表末”是论述每 一歌(《文章正宗・纲目》中称“诗赋”),所收诗文自 先秦迄于唐。续集20卷,分三目:论理、叙事与论 体文章的起源、演变。“释名以章义”,是解释每 一文体名称的含义,就是从具体文章的命名上来表 明这类文章的性质。“选文以定篇”,是选出各种文 事,专收北宋名家作品。《四库全书》将“目”叫做 “门”¨ 。真德秀将文章归为若干目的做法对后代 体的代表作品来加以评定,进而评论每一体文章的 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敷理以举统”,是敷陈事理 来举出文章的体统,就是说明每一体文章的规格要 求,或标准风格。这种方法为研究文体开创了严密 的体例,泽及百代。 和前代文体论相比,《文心雕龙》选体更广,体 系更严密,对相近的文体进行细致地对比甄别,以分 析各自的特性。这些都是极大的进步。 影响巨大。“宋代王霆震(邱渊按:生卒年未详)的 《古文集成》和谢枋得[笔者注:南宋谢枋得(1226— 1289)]的《文章轨范》,明代吴纳的《文章辨体》和徐 师曾的《文体明辨》,大旨以《文章正宗》为蓝 本” J3 。褚斌杰说真德秀的分类“颇富创见,开了 后世分门系类的作法。” i3。元代苏天爵(1293— 1352)的《元文类》7O卷,将文章分为43类 。明 代程敏政(1444—1499)《明文衡》98卷,分为38 类①。褚斌杰说这些文选“都是断代选录的总集,可 以衔接而成一个系统”E513o。 南宋陈骥(1l28—1203)《文则》根据文章的功 能将文章分为载事之文、载言之文、析理之文3类。 北齐颜之推(53l一约595)《颜氏家训・文章 篇》对一些文体的起源作了论述¨ J2 ,云:“夫文章 者,原出《五经》:诏命策檄,生于《书》者也;序述论 议,生于《易》者也;歌咏赋颂,生于《诗》者也;祭祀 哀诔,生于《礼》者也;书奏箴铭,生于《春秋》者也。” 此前例如《文心雕龙》等就有“文源于五经”的说法, 这里颜之推的观点对前人有继承,亦有突破。 他列举了《左传》中的8种文体,并且对每一类文体 作了举例说明,对箴、赞、铭文、歌、祝嘏、诔谥等文体 也作了论述。其《<左转>八体》论述《左传》文体 如下: 隋朝刘善经(生卒年未详)著有《四声指归》。 日本弘法大师(774—835)著《文镜秘府论》之《南 卷》中有《论体》篇。王利器认为《文镜秘府论・南 春秋之时,王道虽微,文风未殄,森罗辞翰,备括 规摹。考诸《左氏》,摘其英华,别为八体,各系本文: ①《四库全书・明文衡提要》云:“《明文衡》九十八卷,明程敏政编。……为类凡三十有八,悉从《玉台新咏》之例。” 第2期 邱渊: 中国古代文体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99 一日命,婉而当。二曰誓,谨而严。三日盟,约 而信。四日祷,切而悫。五日谏,和而直。六日让, 辨而正。七日书,达而法。八日对,美而敏。作者观 之,庶知古人之大全也 。 南宋严羽(约1191~1253以后)《沧浪诗话》 “诗体”一节对诗体进行了辨析。 宋代以来,与总集、笔记、诗话、词话等著作大量 出现相伴的是文体分类愈来愈细密,愈来愈繁琐,而 辨体意识在明代又更为高涨。徐师曾(15l7— 1580)《文体明辨序》[23]78云:“盖自秦汉而下,文愈 盛,故类愈增;类愈增,故体愈众;体愈众,故辨当愈 严。”这句话从文体发展的角度说明对文体的分辨 越来越严密细致的原因。 元郝经(1223—1275)《郝氏续后汉书》卷66 “文章总叙”将历代文章归入《易》、《书》、《诗》、《春 秋》4部。例如其中《易》部有序、论、说、评、辨、解、 问、难、语、言诸体。 明代吴讷(1372—1457)的《文章辨体》,徐师曾 的《文体明辨》对文体论影响较大。《文体明辨》是 根据《文章辨体》修订补充而成,两部书都是一方面 分体选文,一方面依体叙说。其叙说部分对每种选 人文体的名称、性质、源流都有论述,《文章辨体》论 及文体59类,《文章辨体》论及文体127类。两部 书将唐以后的新文体例如律诗、词等一并选录论述, 同时《文章辨体》总结出唐宋古文家们创造的一些 新的文体,例如判、题跋等。《文体明辨》和《文章辨 体》相比,更前进了一步,文体收集更全,文体论述 更深入细致,对常见的文体进行了仔细的辨析,对一 些罕见的文体也有收录。两部书的缺点在于文体分 类过于繁琐。于北山、罗根泽仿效挚虞的抽出《流 别志论》另行,将两书的序说校点单行,这就是《文 章辨体序说文体明辨序说》。 明代黄佐(1490—1566)的《六艺流别》一书首 次用文章总集的形式把古代各种文体的文章分别归 于《诗》、《书》、《礼》、《乐》、《春秋》、《易》之目下, 形成六大文体系列。该书是体现“文本于经”文体 学理念的集大成者,“重新建构了一个庞大的中国 古代文体谱系”[241122。 明胡震亨(1569--1645)的《唐音癸签》论述了 唐前至唐代的诗体演变,对唐代诗体进行细致辨析, 指出:“诗自风、雅、颂以降,一变有离骚,再变为西 汉五言诗,三变有歌行体,四变为唐之律诗。诗至 唐,体大备矣”_25_ 。 明清之际,贺复征(16O0一?)的《文章辨体汇 选》是一部重要的文章辨体著作。《四库全书》集部 总集类《文章辨体汇选提要》云:“《文章辨体汇选》 七百八十卷,明贺复征编。……复征以吴讷《文章 辨体》所收未广,因别为搜讨,上自三代,下逮明末, 经、史、诸子、百家、山经、地志,靡不收采,分别各体 为一百三十二类,七百八十卷。每体之首多引刘勰 《文心雕龙》及吴讷、徐师曾之言,问参以已说,以为 凡例。其甄录之繁富,为从来总集所罕见” 26¨【提 。 《文章辨体汇选》继承了《文章辨体》和《文体明辨》 的体例,在每类文体前以小序说明该文体的名称、流 变、功用等。然亦流于繁琐,也有重复等缺点。 清人陈梦雷(165O一?)编撰《古今图书集成》中 的“理学汇编”的《文学典》中收录许多文体史料,其 材料取白经史子集,是非常详尽的分体的文体史料。 人们注意到《昭明文选》到《文体明辨》在文体分类 上过于繁琐杂碎的毛病并力图避免,清代的文体论 者在文体的归纳上有所改进,其做法是继承南宋真 德秀的做法,先对文体分门,然后在各门中别类。清 康熙年间储欣(1631—1706)纂集的《唐宋十大家类 选》将唐宋十家散文分为6门30类,现列于下: 奏疏第一:书、疏、割子、状、表、四六表; 论著第二:原、论、议、辨、解、说、题、策; 书状第三:启、状、书; 序记第四:序、引、记; 传志第五:传、碑、志、铭、墓表; 词章第六:箴、铭、哀辞、祭文、赋 。 此后清代李兆洛(1769一l841)的《骈体文钞》 将所选作品分为上中下3编:上编为“庙堂之制,奏 进之篇,垂诸典章,播诸金石者也”;中编为“指事述 意之作也”;下编为“缘情托兴之作也” ̄2718,14,19。再 于每编中分类,3编合计3l类。清曾国藩(1811— 1872)《经史百家杂钞》选文700余篇,将文章分为4 门:著述门,该门分为论著、辞赋、序跋3类;告语门, 该门分为诏令、奏议、书牍、哀祭四类;记载门,该门 分为传志、叙记、典志、杂记四类 。这些都是先将 文章分门,然后于各门中别类。 清姚鼐(1732—1815)编撰《古文辞类纂》75卷, 选录战国至清代的古文辞赋。“姚纂首次以‘为用’ 为标准划分文类,并以‘格、律、声、色、神、理、气、 味’为美学准则,衡选历代之文”[ ](内容提要) ,将文 体分为13类,并对文体的源流演变都作了言简意赅 的论述。姚鼐《<古文辞类纂>序目》日: 100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编辑部网址:WWW.swpuxb.corn 其类十三,日:论辩类,序跋类,奏议类,书说类, 笔,测得臣文,得臣义,跃得臣酒。” 赠序类,诏令类,传状类,碑志类,杂记类,箴铭类,颂 赞类,辞赋类,哀祭类。一类内而为用不同者,别之 为上下编云[ 。 。 《宋书・颜竣传》(颜竣为颜延之之子)也有同 样记载。《文心雕龙・总术》云:“今之常言,有文有 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文笔之分涉及 文章体制的问题,文笔对举,反映了六朝文笔之分的 观念,也为后代旷日持久的文笔之争埋下伏笔。王 齐洲师指出[321 2,7一: 六朝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文笔之分是 在中国古代的文体研究中,有几个重要问题值 得一提,这些问题或贯穿文体研究的始终,或在某些 具体时代尤为突出:第一,文体分类的问题。第二, 具体文体风格特点研究。第三,“文本于经”的观 点。第四,文笔之争。第五,古文和骈文之争。第 六,诗文之辨。第七,诗词之辨。第八,曲与诗词之 辨。这几个其实是相互关联和相互交叉的,为了论 述的方便,姑且将其并列讨论。而且,这几个问题涉 及文学观念,甚至与一定时代的政治、文化有千丝万 缕的联系。 对于文体分类和文体风格特点的研究,自有文 体研究以来就是研究文体的重点,前面已经有所论 及,此不赘谈。 “文本于经”的观点。“文本于经”是中国传统 的文学理论中的重要观念。“文本于经”主要有两 种含义:“一是文应本于经,这是出于对文以载道的 期待。……一是经为文之本,即文体原于五 经”(241119。苟子提出“经”为学术和道的源头,苟子 云:“学恶乎始?恶乎终?日:其数则始乎诵经,终 乎读礼。”(《荀子・劝学》)“圣人也者,道之管也: 天下之道管是矣,百王之道一是矣。故诗书礼乐之 道归是矣。”(《苟子・儒效》)因此,研究者认为: “将文章之源追溯到五经首先应该与古代学术源流 说相关”l24 J】 。汉代以后,将某一学术或文体和 “经”联系起来,时有提及。西晋傅玄(2l7 78) 《傅子》说:“《诗》之《雅》、《颂》,《书》之《典》、 《漠》,文质足以相副,甑之若近,寻之若远,陈之若 肆,研之若隐。浩浩乎其文章之渊府也” "∞。前 已提及,《文章缘起・序》云:“《六经》素有歌、诗、 诔、箴、铭之类。”《文心雕龙・宗经》云:“故论、说、 辞、序,则《易》统其首;诏、策、章、奏,则《书》发其 源;赋、颂、歌、赞,则《诗》立其本;铭、诔、箴、祝,则 《礼》总其端;纪、传、盟、檄,则《春秋》为根:并穷高 以树表,极远以启疆;所以百家腾跃,终入环内者 也。”此后,文源于五经的说法常被提及。吴承学、 陈贽对此有较好的论述 Jl 。此不赘述。 文笔之分。南朝刘宋颜延之(384-456)最早 将文笔对举,《南史・颜延之传》载: 帝(宋文帝)尝问以诸子才能,延之日:“竣得臣 这个时期的重要文学理论话题之一。赵宋以后,人 们不再关注这一话题,文笔之分的意义也就湮没无 闻。清末阮元为提高骈文地位、打击桐城派古文,重 提文笔之分引起了近代学者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引发 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 晚清以来学者们对六朝的文笔之分的认识尽管 存在许多分歧,但通过讨论已经形成了几点相对一 致的意见。 首先,大家都承认六朝确有文笔之分。……其 二,文笔之分只是为了区分单篇著作,并不能用来分 别一切著述,经、子、史等专门著述不在文笔分类之 列。……其三,时人以有韵为文,无韵为笔,且所谓 “韵”是指脚韵,而非指句中音韵。…… 必须指出,六朝人谈文笔,进行文笔之分,并不 是为了将“笔”排除出文苑之外。而主要是为了分类 称引和品评学习的需要。无论是文还是笔,在时人 心中,它们都是文学。…… 既然文笔之分不存在区分文学与非文学的企 图,那么这种区分是否含有区分纯文学与杂文学的 目的呢?答案也是否定的。 骈文和古文之争。骈文,又称骈体文、骈俪文、 骈俪,因为成熟的骈文句式多以四字和六字句为主, 中唐以后,尤其宋代,骈文又被称为“四六”或“四六 文”。清人李兆洛《骈体文钞序》云:“自秦迄隋,(骈 文)其体递变,而文无异名;自唐以来,始有古文之 目,而目六朝之文为骈俪,而为其学者,亦自以为与 古文殊”[27119。因此,“骈文”与“古文”两个概念的 明确分野当在唐代。 骈文的形成由来已久,《文心雕龙・丽辞》云: “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 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先秦各种 文章的对偶句式为骈文的形成埋下伏笔。清代李兆 洛编选《骈体文钞》时,在《奏事类》之《李斯上秦王 书》(即《谏逐客书》)解题中说:“(该文为)骈体初 祖”l2 7_ 。。魏晋以来,骈文之风日盛,到了南北朝, 第2期 邱渊: 中国古代文体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01 迎来中国骈文发展最为繁盛的时期。在该时期,骈 文使用范围极为广泛,在文坛上,除史书之外各个领 域都使用骈文。骈文形式更为完善,形成了用典和 因此而引起争论。盖曲与诗词之差异较之诗文、诗 词之差异要明显得多。” 在中国古代,文体研究源远流长,但也存在着一 讲究声律的特点。南北朝时期出现骈散对立,出现 文笔之分,“‘文笔’之分虽不全是由于骈文的繁荣 些局限。首先,在中国古代,文体研究主要局限于 诗、文,对小说、戏曲的文体则没有受到重视。其次, 对文体的分类总的来说过于繁琐杂碎。再次,古人 文选在辑录文学作品的时候,常常存在骈文、古文的 门户偏见,这种偏见自然影响到选辑诗文以及文体 的结果,但骈文的繁荣无疑是其中的最重要的原因 之一”[331168。 到了唐朝,骈体之风依然。骈文被称为“时 文”,与韩愈提出的“古文”概念相对立。韩愈继承 三代两汉散体并将自己所写的文章称为“古文”,以 和“时文”对立。韩愈柳宗元大力提倡古文,在唐代 形成“古文运动”,古文运动还是借复兴儒学而开展 的文化运动,自此,骈文与古文之争一直持续到 清代。 诗文之辨。诗文不同,好像不言自明;但这种不 同是体现在语言的整齐、对偶、平仄和用韵上,还是 体现在其他方面,并不容易说清。北宋释惠洪《冷 斋夜话・馆中夜谈韩退之诗》 _2 载: 沈存中、吕惠卿吉甫、王存正仲、李常公泽,治平 中在馆中夜谈诗。存中日:“退之诗,押韵之文耳, 虽健美富赡,然终不是诗。”吉甫日:“诗正当如是, 吾谓诗人亦未有如退之者。”正仲是存中,公泽是吉 甫。于是四人者相交攻,久不决。 这样说来,仅有押韵等外在形式的“诗”是否真 的算诗还是有争论的。其实,诗与文的不同不仅应 表现在形式上,还应该表现在内容和风格上。 金元好问说:“诗与文,特言语之别称耳,有所 记述之谓文,吟咏情性之谓诗,其为言语则一 也” J卷 。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一:“诗与文体迥 不类:文尚典实,诗贵清空,诗主风神,文先道 理” 6_ 。这是从风格上来谈的,在这个问题上并 未取得一致意见,还有许多争论。 诗词之辨。宋李清照《词论》论词有“乃知别是 一家”之语。此后辨诗词者众,王国维 说:“词 之为体,要妙宜修,能言诗之不能言,而不能言诗之 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曲与诗词之辨。清李渔《闲情偶寄・词 采》 。¨2 :“曲文之词采,与诗文之词采,非但不同, 且要判然相反,何也?诗文之词采,贵典雅而忌粗 俗,宜蕴籍而忌分明,词曲不然,话则本之街谈巷议, 事则取其直说明说。”李渔在这里明确提出诗文与 词曲的xE ̄,l 9_ :“曲与诗词之辨,批评家意见最为 统一,尽管在实际创作上有以诗词为曲的,但并没有 分类的结果。 2 1949年之后的中国古代文体研究 1949年之后至1980年之前,文体研究没有受 到重视,“长期以来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中,确 实存在着对文体学的研究不够重视,文体学意识比 较淡薄的问题,尤其是与古人相比,这方面显得更为 突出,它确实制约了古代文学研究的深化” 。 改革开放之后文体研究受到人们的关注,古代 文体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吴承学、沙红兵指 出[8]22:“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新的学术意识的 推动下,古代文体学研究成为古代文学研究的新视 角之一。经过许多学者的共同努力,古代文体学逐 渐从冷门成为热点。这种现象究其原因,最根本的 推动力来自于古代文学研究的内在要求。” 2000年以后,有人提出为古代文体立学 ,也 成立了一些专门研究文体的研究机构,开通了一些 研究古代文体的网站,一些大学及研究机构纷纷举 行文体或中国古代文体学术研讨会。 2002年,北京大学以中文系古代文学学科为主 体,成立中国古代文体研究中心,并于6月29日召 开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I5 。 2003年,中山大学中国文体学研究中心成立。 2001年,广东古代文学研究会组织部分高校从 事古代文学教学和研究的学者对“文体史:文学形 态发展史”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 。 2002年4月l4~1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中文 系主办的“中国古代文体与文学”学术研讨会在中 国人民大学举行 。 2004年10月29~31日,第四届全国文体学研 讨会在河南大学举行,中国文体学研究会在本届研 讨会上宣告成立,大会通过了研究会章程,并选举产 生了理事会 5J 。 2004年11月27~30日,由湖南大学文学院主 102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办“2004年中国古代文学文体研究学术讨论 A,'[46 7155—156 O 2005年3月,中山大学中文系正式开通“中国 文体学研究中心”网站。 2005年8月25日,“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研究: 历史与理论”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主办方是北 京大学中国古代文体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 学研究所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心[471 。。 2005年,中山大学的吴承学主持了“中国古代 文体学之内涵与前景”专题研讨 8_埔。 2006年6月16~18日,由中国文体学研究会 主办,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联合承办的首届文体学国 际会议暨第五届全国文体学研讨会在清华大学 召开 封底。 从研究成果来看,改革开放之前,文体研究成果 不多,从1949年之后的28年间,共发表了25篇有 关文体学的论文 。 自改革开放以来,文体研究成果大为增多,改革 开放后至1988年的l2年中,发表的文体学研究文 章有378篇,平均每年30多篇;1989年至1994年的 6年间发表了文体学研究文章310篇,平均每年50 多篇;1995年至1997年的3年问发表了文体学研 究文章187篇,平均每年60多篇;1998年一年发表 了文体学研究文章107篇;1999年上半年(1~6月 份)已经发表的文体学研究文章有46篇 0_ 。2000 年以来,研究文体的论文更是与日俱增。 改革开放以来研究中国古代文体的专著主要有: 研究古代散文文体的有陈必祥的《古代散文文 体概论》和姜涛的《古代散文文体概论》。于非的 《文体流变浅说》在前人文体研究基础上,按类对一 些文体讨源述流,重点叙述各种文学体类的发生、发 展。将古代文体“因分十三说,日:辞赋说、诏令说、 奏议说、论辨说、书启说、序跋说、传状说,颂赞说、碑 志说、策铭说、杂记说、诗词曲说,以述之”_5【_弱。褚 斌杰的《中国古代文体概论》是“中国当代关于中国 古代文学形态学的第一部著作,是中国古代文体研 究的标志性研究成果”|5 】1 。该书几乎对中国古代 出现过的较为重要的文体都有系统的论述。吴承学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论述了部分古代文体的 体制、源流、流变和一些文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同时 对文体学理论作了历史性和逻辑性的概括。于雪棠 的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先秦两汉文体研究》对《周 易》、《尚书》的文体形式及其对文体的影响做了论 编辑部网址:WWW.swpuxb.eom 述。韩高年《诗赋文体源流新探》重点对先秦的诗、 赋作了研究,重点在文体。李士彪《魏晋南北朝文 体学》是一部断代文体研究专著。该书从体裁、篇 体、风格3个方面对魏晋南北朝的文体进行了研究。 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从理论上对中国古 代文体的形态进行了论述,作者认为“如果以‘文 体’一词指称文本的话语系统和结构体式的话,那 么,文体的基本结构由体制、语体、体式、体质四个层 次构成” 。该书认为,“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的生 成方式不外三途:一是作为行为方式的文体分类;二 是作为文本方式的文体分类;三是文章体系内的文 体分类” 凹。贾奋然《六朝文体批评研究》对六朝 文体批评中特定的“文体”概念进行了研究,同时, 将六朝文体批评放在古代文体批评的体系中进行考 察。另外还有刘湘兰的博士后出站报告《中国古代 散文文体概论》,等等。 此外,近几年还涌现了一批研究古代文体的博 士学位论文。如:韩国李长徽的《<文心雕龙>文 体论研究》;徐艳的《晚明小品文体研究》;王庆华的 《话本小说文体形态研究》;杨东林的《汉魏六朝文 体论与文体观念的演变》;赵彩花的《前四史论赞文 体艺术及其文化内涵》;李军均的《唐宋传奇小说文 体研究》;冯汝常的《中国神魔小说文体研究》;马建 智的《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理论研究》;杨剑明的《曲 话文体考论》;董芬芬的《春秋辞令的文体研究》;胡 元德的《古代公文文体流变论述》;刘晓军的《明代 章回小说文体研究》等等。 由于近年来研究古代文体的期刊论文太多,下 面我们只将几篇对古代文体作总体考察而又影响较 大的期刊论文作一些介绍: 吴承学的《中国古代文体风格学的历史发展》、 《文体形态:有意味的形式》;吴承学、沙红兵的《中 国古代文体学研究展望》、《中国古代文体学学科论 纲》;吴承学、陈赞的《对“文本于经”说的文体学考 察》;郭英德的《中国古代文体形态学论略》、《论中 国古代文体分类的生成方式》、《由行为方式向文本 方式的变迁——论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的生成方 式》、《中国古代文体分类学刍议》;褚斌杰的《论中 国文体的源流演变与分类》;钱志熙的《论中国古代 的文体学传统——兼论古代文学文体研究的对象与 方法》、《再论古代文学文体学的内涵与方法》;詹福 瑞的《文体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第2期 邱渊: 中国古代文体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03 3 结 语 总体说来,1949年之后到现在为止,古代文体 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古代文体研究仍有待 进一步深入。第一,对有关古代文体的许多问题还 没有取得共识,例如,文体的内涵应该怎样界定?研 究古代文体应该关注的对象主要是什么?第二,对 古代文体的研究多是从某一方面或某一角度入手 的,除褚斌杰的《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外,对古代文 体作总体把握的研究并不多。第三,某一时代或者 某一类文体得到一些具体研究者的关注并着手研 究,但还有许多文体现象或者内容还没有得到深入 r}r}rj研究。第四,由于人们对古代文体仍缺乏学科意识,]ju ]j 1j" 专门研究古代文体的学术团体并不多,因此,古代文 体研究的整体水平仍有待提高 。“无可讳言,新 时期以来的古代文体学研究仍存在一些偏差和误 解,限制了研究的深入和整体水平的提升,其根源主 要在于古代文体学研究学科意识的整体欠缺。我们 认为成熟的学科意识是提升古代文体学研究水平必 要的前提和基本条件” _2 ,用这句话概括现阶段中 国古代文体研究的现实是合适的。 参考文献: [1]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1979. [2] [汉]许慎.说文解字注[M].段玉裁,注.影印本.杭 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 [3] 周礼注疏[C]//十三经注疏.阮元,校刻.北京:中华书 局,1980. [4] 论语注疏[c]//十三经注疏.阮元,校刻.北京:中华书 局,1980. [5] 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1997. [6] [唐]魏征,令狐德菜.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73. [7] [汉]刘熙.释名[M]//四部丛刊初编.景印本.上海: 商务印书馆,1922. [8]吴承学,沙红兵.中国古代文体学学科论纲[J].文学 遗产,2005(1):22—25. [9]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李贤,注.北京:中华书 局,1973. [10]跃进.《独断》与秦汉文体研究[J].文学遗产,2002 (5):11~25. [汉]蔡邕.独断[M]//四部丛刊三编.景印本.上海: 商务印书馆,1936.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M].汪绍楹,校.北京:中华 书局.1965. [马来西亚]余唇雄.论李充《翰林论》的学术渊源与 文学观念[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3):l2. 吴承学,李晓红.任防《文章缘起》考论[J].文学遗 产,2007(4):14—25. [宋]王得臣麈史[M].俞宗宪,点校.上海:上海古 籍出版社,1986. [南朝梁]任防.文章缘起注[M].陈懋仁,注.上海: 商务印书馆,1937.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集解[M].王利器,集解.上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日]弘法大师.文镜秘府论校注[M].王利器, r 『 『 校注.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加 1J1983. ]j [宋]真德秀.文章正宗[M]//文渊阁四库全书.台 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夏静.真德秀文学思想论[J].北方论丛,2007(2):28 —31. 苏天爵.元文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宋]陈骥.文则[M].刘彦成,注译.北京:书目文献 出版社,1988. [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M].罗根泽,校点.北 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吴承学,陈赞.对“文本于经”说的文体学考察[J].学 术研究,2006(1):119—124. [25]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26] [明]贺复征.文章辨体汇选[M]//文渊阁四库全书. 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27] [清]李兆洛.骈体文钞[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 1988. [28] [清]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M].长沙:岳麓书社, 1987. [29] 高黛英.《古文辞类纂》的文体学贡献[J].文学评论, 2005(5):35—41. [3O] [清]姚鼐.正续古文辞类纂[M].据民国戊午年 [1917年]上海会文堂书局依滁州李氏求要堂精校印 本影印.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31] [清]严可均.全晋文[M]//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 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 [32] 王齐洲.文笔之分与六朝文学观念[J].南京师范大 学文学院学报,2002(2):2—12. [33] 王齐洲.中国文学史简明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6. (下转第113页) 第2期 张静,等:论波普尔证伪主义原则的方法、问题与当代价值 113 5 ]j6 7 8 1j l9 寸_ 1, (上接第103页) [34] [宋]释惠洪.冷斋夜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8. [35] [金]元好问.杨叔能小亨集引[M]//四部丛刊初编. 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 张克定.中国文体学研究会成立[J].外语教学与研 究,2004(6):461. 刘再华.2004年中国古代文学文体研究学术讨论会 [36] [明]胡应麟.诗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J].文学遗产,2005(2):155—156. 叶楚炎.“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研究:历史与理论”学术 研讨会举行[J].文学遗产,2005(6):150. [37] 王国维.人问词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学之内涵与前景”专题研讨 [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8. [38] [清]李渔.闲情偶寄[M].李竹君,注释.北京:华夏 出版社,2006. 清华大学外语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首届文体学 国际会议暨第五届全国文体学研讨会征集论文[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7). [39]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风格学的历史发展[J].中山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1):101—109. [40] 钱志熙.论中国古代的文体学传统——兼论古代文 学文体研究的对象与方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04(5):92—99, 胡壮麟,刘世生.文体学研究在中国的进展[J].山东 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3):1—10. 于非.《文体流变说》序[J].哈尔滨师专学报,1994 (3):44—53. [41] 朱迎平.为古代文体立学的尝试[N].中华读书报, 2004—06—02(5). 方铭.褚斌杰先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贡献[J]. 中国文化研究,2007(春):161—167. [42] 钱志熙.北京大学成立中国古代文体研究中心[J]. 文学遗产,2002(5):51. [43]吴承学.“文体史:文学形态发展史”专题讨论[J].学 术研究,2001(4):121—123. 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2005. 邱渊.“言”、“语”、“论”、“说”与先秦论说文体[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 (编辑:陈海燕, 助理编辑:杨春风) [44] 徐楠.古代文体和文学研究走向深入——中国古代 文体与文学学术研讨会综述[N].中国文化报,2002 —05—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