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近10年我国体育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近10年我国体育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2020-03-11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 China Journal of C首都1apital Univ本ers育学院学报ity of Ph3 sical Edueation 近10年我国体育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Hot Researches Issues on the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from 1999 to 2008 in 吴强 ,彭国强 WU Qiang .PENG Guoqiang。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内容分析法,对近1O年我国8家体育类核心期刊上有关体育教学研究的文 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研究主题多以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过程和体育教学主体为主,有关体育教学 条件的研究较少;热点研究问题主要集中在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教学方法、策略的运用与培养,教学 模式的构建、应用及改革与发展,学生心理与身心健康素质的认知与发展等方面。 关键词:学校体育;热点问题;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 812.6文章编号:1009—783X(2013)06~0522—05文献标志码:A Abstract:Using traditional research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content analysis,the present study sets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eses published on 8 key sports iournals from the year 1999 tO 2008.The results show that many of the researches are on the teaching content,process and subjects of physical education,and few researches are on the teaching conditions of physical education.Most of the hot research questions focus on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the application and training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strategies,the construction,application and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models,the cogn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physical and me psychological health,etc. Key words: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hot issues,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体育教学研究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研究方式,它运用多种研 究方法探讨体育教学的本质和一系列规律性,是提高教师教学 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所必不可缺的工作,对于体育教学工作的 教学研究的特征、现状及发展趋势,以期为繁荣我国学校体育 科研提供理论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近1o年随着我国教育和体育改革的不 断深入,体育教学作为教育与体育相交叉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其发展呈现良好的势头,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的体育 对2002--2011年我国体育教学研究的状况作全面、具体 的研究,需要参考我国体育教学界权威的学术期刊。本文选择 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 辑出版的2008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中所公布的16种 教学在改革与发展中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1];因此,系统地 揭示体育教学研究的现状,对于我国体育教学的进一步优化改 革有着重要意义。 中文类体育核心期刊,与由南京大学研制成功的我国人文社会 科学评价领域的标志性工程的2008年版的《中文社会科学索 引》中所共有的中文类体育核心期刊中抽取8家(体育科学、中 本文通过运用定量方法,对2002 2011年8本体育类核心 期刊(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北京体育 大学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刊、体育与科学、武汉体 育学院学报)上刊载论文的内容作系统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能 国体育科技、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海体育 学院学报、体育学刊、体育与科学、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以这8 家核心刊物为搜索范围,以“体育教学”“学校体育”为搜索主题 和关键词进行检索,并对检索到的论文进行逐篇筛选,最后得 到近1O年这8家体育类核心期刊刊载的有关体育教学研究的 避免传统文献和逻辑分析的主观性。另外,选取8种杂志作内 容分析,还可以对研究结果进行相互比较印证,避免受一种杂 志的倾向性影响,旨在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出近1O年我国体育 收稿日期:2013 02-18 854篇文章为研究对象。之所以选择这些期刊是因为它们是我 国体育教学界最具权威性,在同类刊物中具有最高水平的期 刊,刊载的文章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1.2研究方法 作者简介:吴强(1973一),男,广东高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 教学与训练。彭国强(1983一),男,山东临沂人,硕士,讲师,研 究方向为学校体育。 作者单位:1.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体育部,广东广州510225;2.常州信息 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常州213164 l_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Guangzhou,Guangdong 510225, China;2.Department of Physica1 Education,Changzhou Col 主要运用内容分析法,此方法的重点在于将文字语言数量 化处理,研究步骤如下。 1)确定研究问题。本研究主要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近10 年8家体育类核心期刊有关体育教学研究的主题,热点研究主 题及热点研究主题年份变化等。 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Changzhou,Jiangsu 213164, China. 2)选择信息源。本研究的信息源确定为8家期刊近1O年 囡 第25卷第6期/2013年11月 Vo1.25 Nn 6/November 2013 第6期 吴强等:近1O年我国体育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研究的多样性,这可为一些前沿的探索提供发布的平台。 2.2热点研究主题分析 刊载的有关体育教学方面的854篇文章。 3)选择分析单元。根据研究主题,本研究确定了多种分析 单元,一般以论文全文为分析单元,对于具有相同类目的文章 2.2.1关于体育教学主体的研究 主体是教学的主导因素,它是关于人的活动,再好的体育 教学离开了教师和学生便不能进行_6]。通过对8家杂志检索 分析,共收集到文章176篇,同时还发现对学生的研究要远多 于对教师的研究,见表1。 表1体育教学主体中研究主题的数量分布 也采用摘要、关键词、句子等为分析单元。 4)建立分析类目。内容分析法的关键在于对研究对象进 行归类编码,本研究所用的研究主题归类编码表是在参考毛振 明教授体育教学研究内容的分类_2]和武云化、刘华著《现代体 育科学研究方法论》中体育科学分类方法的基础上,又借鉴美 国学者Phillip Ward和Bomna Ko的教育分类标准l_3],并咨询 专家的意见,经再三修订而成,具有较高的效度。 5)内容评判。评判是把每篇论文的特征根据内容分析编 码表归人到相应的分类中,填好分析单位分布表_4]。 6)解释与检验。使用EXCEL软件统计各类别出现的频 数,并对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最后再对统计结果作出合 理的检验、比较和分析,进而得出研究结论。 2近10年我国体育教学主要研究主题 2.1主要研究主题的数量分布 内容分析法的难点在于怎样对广泛的研究主题进行编码 归类,本研究所用的分类编码表是在参考毛振明教授体育教学 研究内容的分类和武云化、刘华著《现代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 中体育科学分类方法的基础上,先将这854篇文章的研究主题 分为6大类(如图1所示),然后借鉴美国学者Phillip Ward和 Bomna Ko的教育分类标准,对每篇文章的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进行分析来确定各文章的具体研究方向,再对照6大类的主题 归类表进行再归类。每篇文章只归于一类,若文章研究主题不 一,则记录主要研究主题。由于主题研究的广泛性,对研究主 题实在无法确认的文章归入“其他”类中l_5 ]。 其 ’ 体育教学主体仕吉*世基社 ,l4% 籼耗l6 体 图1 8家杂志近10年刊载文章研究主题的归类 从图1可以看出:近1O年我国体育教学对“教学过程”的研 究最为关注,此方面共涉及文章203篇,占到了总数的23 ,这 充分说明了国内对过程这一主导因素的重视程度。处于第2 位的研究主题为关于“体育教学内容”的研究,占到了总数的 16 ,虽比不过教学过程的研究热度,但这一方面的研究内容 相对较集中。对“体育教学主体”方面的研究占14 ,处于第3 位,所占比率较大,其中主体中涉及对教师的研究有61篇,对 于学生的研究有115篇,可见,国内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重视 度要远大于教师。接下来是关于“体育教学目标”的研究和“体 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分别占到了13 和l2 ,这2方面的研究 内容较少并且相对较分散。此外,我们还可发现属于“其他”类 的文章占到了研究总数的5 ,这可进一步说明,近年我国体育 教学研究内容的广泛性,同时也说明体育类核心期刊注重主题 由表1可见,对于教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教风、行为、 教学观念与影响力、职前教师与教师培训和教师学习、挑战及 教师配置与教学方式等方面,这几方面占到了主体研究总数的 20.6 。其中:有关教师教风、行为、教学观念与影响力的研究 最多,有14篇,占总数的8 ;职前教师与教师培训和教师学 习、挑战及教师配置与教学方式所占比例相当,各占6.3 。这 2方面的议题主要有中学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理论构建, 体育教师反思性教学探讨,试论体育教师个体主观教学观念的 转变,高校体育教学应引入竞争机制一一对教师挂牌上课的实 践研究及21世纪高校体育教师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等。其中 2004年这2方面的主题涉及最多,如有的学者提出体育教师不 能单凭自身的运动技能和基本教学理论从事教学,而是要在具 体的教学环境中不断地进行反思,要注重反思性教学,把理论 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以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对于教 师教育评估与专业化及师生关系方面的研究涉及较少,各有9 篇。对于学生主体的研究最热门的是关于学生心理与身心健 康素质的认知与发展,共涉及文章3O篇,占到了研究总数的 17 ,可见,近年我国对学生心理与身心健康教育的重视。处 于第2热点的研究主题为关于学生情感、兴趣、品质与个性的 差异与发展,占11.9 。这一方面主要从教学中学生情感、学 习兴趣及品质的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等几个方面着手,体现了 近年对学生主体特征的重视。对于学生创新、接受、观察、竞争 能力与培养方面的研究占10.8 ,处于第3位,对于学生机能、 Vo1. 第.。∞。引峒25 No.6 /No vember 2013囝■ ;誓■  首都休育学院学报 技能、体育态度、能力与需求及学生合作、互评、自我效能与管 第25卷 的挑战,社会需要什么规格的体育人才,如何形成正确的教学 观、学生观、质量观等方面,这些方面也是我们今后研究的重点 所在。 理、学生主体性与主体参与等方面的研究虽较少,但也能反映 出近年我国教学主体研究涉及方面的多样性。 2.2.2关于体育教学过程的研究 处于第3位的主题为关于教学评定及教学质量监控与管 理,占到了总数的15 ,并且此主题多数主要集中在近5年,主 要涉及多元化评价、发展性评价的实施,评价方法的改革及评 价目的的构建,教学质量的检测与管理模式的评定等。可见, 教学过程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计划实施的,所以,体育教 学过程的研究也是体育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由表2可知,近年国内体育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策略 的运用与培养及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最为关注, 2方面分别占到了总数的22.1 、21.7 。主要表现在对以下 几方面的研究:整体化体育教学模式设计结构分析,建构主义 近年我国注重体育教学过程的效果研究,注重教学过程性评价 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关于教学特征、原理、设计与规范化,教学 原则、实践、互动及教育公平与激励机制,课程组织及教学技术 体育技术教学模式,系统化体育教学设计,高校体育教学中分 层评价的模式构建,体育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掌握学习策略等, 这几方面出现的频率最高。其中有关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方 面主要从改革的现状与阻力、课程创新、改革的方案与设计、课 程模式与构建等方面进行探讨。总体来说,关于我国体育教学 改革的研究,无论从改革阻力还是课程模式构建及新课程方面 的理论研究较多,但实践研究太少,不能从根本上实现课程的 改革,并且发现近10年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多数只是重 视课堂教学,涉及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较少,满足不了目前学 生对日益增强的体育活动的需要,不适应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 思想。就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调整充实教学内 容、优化教学方法、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及制定全面的教学目 标等,以确保我国体育教学在创新中得以健康地开展。 表2体育教学过程研究主题数量分布 教学方法、策略的运用与培养方面作为体育教学过程的重 要内容,在近年的研究中设计颇多。体育教学方法的研究是体 育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近1O年我国体育教学方 法研究论文的分析,我们发现近10年我国体育教学方法的研 究具有多学科知识交叉浸透、教学方法与手段多样化的特点, 这些研究不仅用到了教育理论,还运用心理学、生理学、数学、 逻辑学、分类学和美学等学科知识和理论,解决教学中的各种 问题。这说明近年来在体育教学的研究中研究方法呈现多 样性。 有关体育教学思想的研究,主要是研究体育教学指导思 想、教学原理与相关事物的矛盾关系及其基础理论问题,是解 决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中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新世纪 圆 52 与艺术,教学现状、对策及教学指导与反馈等方面的研究较多, 并且所占比例基本持平,涉及面广泛,这充分说明我国的体育 教学强调过程性,注重教学过程的效果[4]。 2.2.3关于体育教学目标的研究 体育教学目标是依据体育教学目的而提出的预期结果,它 来自于体育的功能,主要包括思想的因素,体育教学思想、目标 的研究实质上是把握体育教学方向、挖掘体育教学功能的 研究E 。 此类主题共涉及文献111篇,见表3。主要集中在素质教 育、体质教育、成功教育、终身体育与健康第一等体育教学指导 思想的研究,此主题共有文章38篇,占到总数的34.3 ,并且 统计中发现这一主题多分布在2005年左右,最近几年涉及较 少,这可能与2003年以后国家实施的新体育课标有关。关于 教学改革方向与体育学科的功能与价值方面的研究居次,共有 文章18篇,占16.2 。关于教学价值观念与体育精神培养及 教学理念、艺术及意识培养与创新教育方面的研究所占比例相 当,各占13.5 。关于教学目标的构建、取向、评定及改革与发 展方面共有13篇,数目虽较少,但各年份的分布却较均匀,而 且研究主题也比较新颖,如有的学者提出现代体育教学目标具 有导向性、层次性、系统性、灵活性和检测性特点,还指出现代 教学目标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但体育教学目标必须与教育 的现代化同步等 ]。对于健康、人格、人文教育与目标定位及 达标教学、教学质量与教学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主要讨论了这几 者的相互关系,研究数量相对较少。 表3体育教学目标研究主题数量分布 2.2.4关于体育教学内容的研究 体育教学内容是由体育教学的目标决定的,所以教学内容 的设置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此方面共涉及文献193篇, 第6期 吴强等:近lo年我国体育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研究主题多数都集中在了课程方面,见表4。 关于教学内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程体系的组织构建与 课改的规划及新课程的实施方面,共涉及文章43篇,占 22.3 。可见,近1O年我国对课程改革和新课程实施的重视, 这可能是由我国近年不断倡导的课改方针决定的,这一主题所 占比例最多,这也充分体现了二期课改中所取得的重大伟绩。 对于课程分类、课件设计、选项课、教学大纲及显隐性课程的研 究居次,占16.1%,并且各年份分布较均匀。主要议题有:体育 课程资源的分类研究,体育隐蔽课程现状的调查研究,体育与 健康新课程实验研究,体育教学中的隐性德育课程等,研究内 容较新颖并富有创意。对于有关情感、音体、心理、德育及理论 课堂教学与创新及教学内容的选择、设计、改革及运用等方面 涉及主题比例相当;关于教学内容的优化、管理、评估及课程模 式的设计与指导、健康文化知识及体育运动技术与课时计划方 面所占比例较少,这与国家教委所颁布的主导教育方针有一定 的关系,从另一侧面反映出大部分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缺乏 对学生进行健康文化知识的传播,不利于体育目标实现。 表4体育教学内容研究主题数量分布 2.2.5关于体育教学条件的研究 良好的体育教学是在一系列良好的物质条件支撑下、在适 宜的教学环境条件下取得的E 。没有良好的教学条件,教学质 量就得不到充分的、有效的保障。纵观国内体育教学研究发 现,关于此类的研究数目却较少,只占到了研究总数的8 ,且 主要集中在视频教学、网络教育、信息化教学、教学俱乐部及课 程教学环境设置方面,其他方面如体育设施、器材、体育物质条 件及环境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涉及较少。这与我国广大学生日 益增强的体育文化需求不相称,所以必须加大体育教学条件的 投入及研究力度,以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从而提高教学 质量E 。 2.3近10年热点主题数量变化 对事物的最好研究就是把握它的变化规律,为更清楚地认 识近1O年我国体育教学各年份热点研究主题变化情况,本研 究对1O年8家体育类核心期刊刊载文章主要研究主题的变化 趋势作了相应的图例分析。 如图2所示,近1o年我国对于学生心理与身心健康素质的 认知与发展的研究比较热门,该主题总体呈上升趋势,2oo2— 2007年该主题一直呈一升一降的波浪起伏态势;但从2004年 开始数量呈直线式的聚增,2009年处于研究最高峰,接着2009 年后的2年内数量锐减。总体来说,该主题~直处于研究热 潮,这充分说明近年国内体育教学中增加了对学生身心健康教 育的重视。关于学生情感、兴趣、品质与个性的差异与发展的 研究各年份起伏较大,但除2004和2006年对该主题特有偏好 外,其他年份涉及较少。对于学生创新、接受、观察、竞争能力 与培养的研究可以看出总体曲线呈w型,各年份数量很不稳 定,该主题除1999年涉及最多;但随后的2年一直锐减,2004 年数量稍有回升,但随后的4年却不断降温,从2009年开始数 量骤增。这说明近年我国对学生情感、兴趣、品质与个性方面 的重视度在不断增高。 .… //\ +学生心理与身心健康 素质的认知与梗展 / / \. 一学生情瞪、*趣 品质与个性的差异 与教最 ▲学生创新、接受、 —— ——— ▲ 一 观察、竞争能力与 培养 年份 搂 0 9 8 7 6 5 4 3 21 0 图2主题数量及变化趋势 、 ^ . . // \ ,厂 +教学模式的{鸯毽、 应用厦改革与搜展 一教学方l硅、镱略的 运用与培养 .^,一 / ‘‘ ’ 一. +教学评定爰教学质 ・ 鲎监控与管理 年份 图3主题数量及变化趋势 如图3所示,关于教学模式的构建、应用及改革与发展方 面的研究各年份变化很大,呈明显的w型,该主题从2()()3— 2010年的8年间经历了一次大起大落,其中2007年该主题最 为偏好,研究数量达到9篇,2008年落为研究低谷,从2009年 开始回升,2010年、2011年基本稳定。可见,2006年后该主题 的关注度在不断上升。对于教学方法、策略的运用与培养总体 来说呈下降趋势,该主题2O02年数量最多;但随后的年份中个 别年份虽有小的回升,但总体数量却不断降温。对于教学评定 及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的研究从2002年开始数量一直较稳定 增多,处于研究热潮,该热潮一直到2009年才有所缓和,随即 又不断上升,一直到2010年后才有所缓和,但仍处于热门主 题。说明近几年我国对教学评定及教育质量的重视度越来 越高E 。 如图4所示,关于教学改革与创新教育的研究总体来说各 年份分布比较均匀,该主题除2010年涉及较多外,其他涉及的 年份变化较稳定,这充分说明教学改革与创新始终都贯穿于我 国的体育教学之中及我国对该主题的重视。对于教学内容的 Vol _第.叮。25 No. 6 /No vemb er 2 013圆● ;誓一  首都休育学院学报 选择、设计、改革及运用方面的研究总体来说呈下降趋势,该主 题2002年和2007年涉及数量最多,随后的几年数量虽有些回 繇 落;但各年份数量仍然较多,一直处于研究热潮,该热潮一直到 7 6 5 4 3 2 l O 第25卷 动较大,但各年份涉及数量较多。可见,近年国内对课改特别 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视。 3结论 2005年才有所缓和,但随后的几年又慢慢升温。对于有关情 感、音体、心理、德育及理论课堂教学与创新方面的研究总体呈 下降态势,该主题2002年涉及较少,2003年数量骤增,但只此 一1)从研究主题数量分布看,近1o年我国体育教学热衷于 “教学过程”的研究,对于“教学内容”的研究主题相对较集中, “教学主体”的研究中对学生的研究要远多于对师范教师的研 究,“教学目标”的研究主题相对较分散,关于“教育条件”的研 究较少。 年,从2004年开始数量有所回落,2005年降至最少,随后的 几年波动较小。这可能与二期课改后我国体育教学内容的不 断改革与完善有关。 口教学改革与创新教育 ■教学内容的选择、 设计、改革及运用 口有关情感、啻体、 心理、德育及理论 课堂教学与刨新 年份 图4主题数量及变化趋势 豳豢质教膂 律廪救育 成功彀膏、终身体 育与健康第一 ■课程体蕉的组织构建 与.僳改蠹勺规划及新课 程的实旌 口课程分类、课件谩计 进项漾 教学大纲 及显隐性课程 年份 图5主题数量及变化趋势 如图5所示,关于素质教育、体质教育、成功教育、终身体 育与健康第一主题的研究总体来看经历了一个先减后增的明 显V字型。2002年和2003年是该主题研究的大年。这可能与 2002年素质教育思想刚刚确立有关,随后从2004年开始数量 呈直线式锐减,2006年达到最低谷,2010年后又呈直线式骤 增,这可能与近几年随着我国青少年体质的普遍下降,国家对 体育教学的不断改革有关。对于课程分类、课件设计、选项课、 教学大纲及显隐性课程的变化趋势总体与前一主题相似,该主 题2004年的研究热度最高,其他涉及的年份变化波动较大。 对于课程体系的组织构建与课改的规划及新课程的实施方面 各年份起伏较大,其中2008年该主题数量最多,其他年份虽波 圆 黧.66 2)从热点研究主题分析看,“体育教学过程”方面,主要热 衷于“体育教学方法、策略的运用与培养”及“教学模式的构建、 应用及改革与发展”;“体育教学内容”方面主要热衷于“课程体 系的组织构建与课改的规划及新课程的实施”;还发现对教学 目标中“素质教育、体质教育、成功教育、终身体育与健康第一” 等方面的研究最为关注,关于体育教学条件的研究较少。 3)从教学主体热点分析看,对于“教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教师教风、行为、教学观念与影响力 ‘职前教师与教师培训” 和“教师学习、挑战及教师配置与教学方式等方面,对于“学生 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学生心理与身心健康素质的认知与 发展”“学生情感、兴趣、品质与个性的差异与发展”及“有关学 生创新、接受、观察、竞争能力与培养”等方面。 参考文献: E1]杨晓萍.体育科学研究方法E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14. -I2]毛振明.体育教学论I-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59—363. [3]Phillip W,Bomna K.Publication Trends in the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from 1981 to 2oosEJ].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2006,2(3):266—280. [4]程毅.体育教师反思性教学探讨口].体育学刊,2006,13(3):84—86. [5]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60. [6]李建军.现代体育教学目标的特点与构建[J].体育学刊,2002,9 (5):27—28. [7]彭国强,项贤林.新世纪国际体育教学研究热点问题分析:《体育教学 杂志》21世纪以来发表论文述评EJ].体育学刊,2009,16(5):62—66. [8]Bedard,Greif,Buckley.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 trends in the trau— matic stress literature[J].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2004(17): 97—1O1. [9]彭国强,项贤林,时霖,等.近1O年北美体育教学研究状况及趋势 [J_.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9):81—8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