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王蒙和《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王蒙和《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2021-04-20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

王蒙和《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一、 作者简介

王蒙(1934~) 当代作家。河北南皮人,生于北平。上中学时参加中共领导的城市地下工作。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从事青年团的区委会工作。1953年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以北京女子七中为原型,表现五十年代中学生的欢乐和烦恼、友谊和爱情以及对新生活的追求和可贵的献身精神。由于反右,79年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81年此书被评为全国首届中学生“我所喜爱的十本书”之一,83年由张弦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由此被错划为右派。 1958年后在京郊劳动改造。1962年调北京师范学院任教。1963年起赴新疆生活、工作了10多年。

王蒙一步入文坛,就把歌颂青春与理想、歌颂新人崇高的精神境界作为自己创作的主题,表现了作家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

1978年调北京市作协工作。 后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员、文化部长(89年9月4日晚新闻联播报道:王蒙辞去文化部长职务,贺敬之代部长。)、国际笔会中心中国分会副会长等职。

新时期以来,王蒙著有长篇 小说《活动变人形》、《暗杀—3322》、《季节四部曲》(《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狂欢的季节》),中篇小 说《布礼》、《蝴蝶》、《杂色》、《相见时难》、《名医梁有志传奇》、《在伊犁》系列小说,小说集《冬雨》、《坚硬的稀粥》、《加拿大的月亮》,

.

.

诗集《旋转的秋千》,作品集《王蒙小说报告文学选》、《王蒙中篇小说集》、《王蒙选 集》、《王蒙集》,散文集《轻松与感伤》、《一笑集》,文艺论集《当你拿起笔……》、《文学的诱惑》、《风格散 记》、《王蒙谈创作》、《王蒙、王干对话录》,专著《红楼启示录》,自选集《琴弦与手指》以及10卷本《王蒙文集》等。

其中有多篇小说和报告文学获奖。作品被译成英、俄、日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

王蒙的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 的坎坷历程,他也由初期的热情、纯真趋于后来的清醒、冷峻,而且乐观向上、激情充沛,并在创作中进行不倦的探索和创 新,成为新时期文坛上创作最为丰硕、也最有活力的作家之一。

二、《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梗概)

1、故事梗概:

三月,小学教师林震到区委组织部报到。在这里碰到了以前认识的赵慧文,他很高兴第一天就遇到了熟人。他兴奋地走进组织部第一副部长的办公室,刘世吾热情而得体地接待了他,在严肃地讲述了一番组织工作的重要性之后,分配了他的工作。

具体指导林震工作的是工厂建党组组长韩常新。此人身材高大,衣着整洁,平时夸夸其谈,且能迅速提高到原则上去分析问题和教训别人,给人一种比领导干部还像领导干部的印象。

.

.

上班第四天,林震去通华麻袋厂了解发展党员的情况。他预备了半天的提纲,和厂组织委员魏鹤鸣只谈了五分钟就用光了,这使他很窘。但他却意外地了解到该厂厂长兼支部书记王清泉独断专行、官僚主义作风的情况。他鼓励魏鹤鸣向上级反映,魏说已反映多次,不但没用反被批评不尊重领导。

吃过午饭,林震汇报麻袋厂的问题,韩常新不以为然,反倒劝他不要陷进去。第二天,韩常新带林震去麻袋厂,意在让他见习见习。林震发现韩只对数字和具体事例感兴趣。回来以后,韩常新便写了份“简报”,林震看后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给林震印象最深的是刘世吾。他可以一面听取汇报,一面翻阅材料,又能突然指出对方的错误。他还经常爱说“就那么回事”,好象把一切都看得很透。一天晚上,林震找刘世吾谈了对韩常新写的“简报”与区委工作缺点的看法,对方却发表了不少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议论。走出办公室,林震感到更加惶惑。

不久,在党小组会上,林震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原因是他擅自作主支持魏鹤鸣召开工人座谈会,搜集对厂长的意见。林震据理力争。刘世吾却批评他过高估计自己,想当娜斯嘉式的英雄,林震感到气愤和痛苦。

星期六晚上,赵慧文约林震到家里去坐坐。她坦率地说出了心中的苦闷:开始,她也想同区委工作中的缺点作斗争,但感到力不胜任,只好埋头于事务工作。接着还一一谈了对韩常新、刘世吾等人的看法。林震深受启发并鼓励她:“人应该在斗争中使自己变得正确,而不能等到正确了才去斗争!”

.

.

五月中旬,《北京日报》以鲜明的标题登出揭发王清泉官僚主义作风的群众来信,区委书记也过问此事。刘世吾马上雷厉风行地着手解决。不到十天,王清泉就被撤职。有一次,刘世吾和林震到工厂附近小饭铺吃馄饨,刘世吾感慨地谈起过去,继而闷闷地说:“我们创造了新生活,结果生活反倒不能激动我们。”他还提醒林震,赵慧文对他的感情不太正常。林震回到宿舍后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难过。

区委常委开会批准了对麻袋厂问题的处理意见。列席会议的林震发言,建议对区委组织工作中的缺点进行检查。会场上出现轻微的骚动。韩常新、刘世吾均为自己辩护,而区委书记也批评林震太感情用事。

第二天,林震应约再次来到赵慧文家里。赵慧文向他介绍了自己家庭的情况,表示要把林震当做弟弟看待。她还让林震看自己写的对组织部工作存在问题意见的草稿。林震离开赵家时夜已深了,一阵莫名其妙的思绪涌上心头。他要正确对待友谊与爱情,并使自己更坚强。他迫不及待地敲响了深夜还在工作的区委书记办公室的门。 (原作载《人民文学》1956年9月号)

2、新的矛盾和困惑:《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主题评析

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最初发表于《人民文学》1956年9 月号,发表时编辑部对其有所改动,发表时编辑将其更名为《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王蒙创作这个短篇小说时才22岁,但已经是一个具有八年党龄的“少年布尔什维克”。

他身为北京共青团市委干部,在这篇作品的许多地方留下了个人特有的社会阅历和思考的印迹,

.

.

即在理想主义的陶醉中敏锐而朦胧地感受到一种潜藏在社会心脏部分的不和谐性。

小说讲述了一个对新中国和革命事业抱着单纯而真诚的信仰的青年教师林震,被调到中共北京市某区委会组织部工作后,在工作和斗争中怎样碰壁和遇到挫折,写了所遭遇的矛盾和困惑。它触及了我们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揭露了我们党委机关内部已在滋长并亟待克服的官僚主义现象。通过一个区委组织部对通华麻袋厂厂长王清泉所犯错误的处理,敏锐地揭露了组织部门存在的官僚主义等消极因素。同时塑造了林震与刘世吾两个互相对立的人物形象,歌颂了青年人追求真理,干预生活的精神。

小说运用男性的话语,从男性的心理和立场出发,表现了一个严肃而沉重的、至今还显示着巨大思想魅力的深刻主题:通过揭露和批判滋生于新体制中的官僚主义和由此衍生的人性中的惰性思想,表现人的成长的不无痛苦的心路历程。小说发表后,在文坛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当然,从小说在当时客观效果看,人们从一开始就看重其对社会生活阴暗面的揭露。实际上,《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也是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鼓舞下,作家积极干预生活,勇于揭示社会生活矛盾的一个尝试,是现实战斗精神的一种体现。可是不久之后,小说却被认为是“向党猖狂进攻”的毒草,作者也因此被划为右派,直到二十多年之后,小说才成为“重放的鲜花”,受到应有的肯定。

3、人物形象:

(1)、刘世吾——理想对现实的妥协

.

.

A、“新式官僚主义”说

从当时特定的阅读期待视野出发,由于《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是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鼓舞下,作家积极干预生活,勇于揭示社会生活矛盾的一个尝试,是现实战斗精神的一种体现,所以通常认为这是一篇旨在揭露和批判社会主义条件下官僚主义作风的小说。

作品围绕组织部对通华麻袋厂党支部事件的处理经过,相当成功地刻画了一系列的有官僚主义作风的人物形象,而在这些人物当中,作为区委组织部第一副部长的刘世吾的形象,刻画尤其受到重视和肯定。

刘世吾的形象的刻画与“金玉其外”,“漂浮在生活上边,悠然自得”的新生官僚主义者韩常新和蜕化变质的王清泉等不同,刘世吾的形象当时被认为是一个性格复杂的、颇有深度的官僚主义的典型。他有一定的革命经历,解放前是北京大学学生自治会主席,还负过伤;他也有相当的工作能力和魄力,富有经验,懂得“领导艺术”,知道如何去把握工作重点,只要一“下决心,就可以把工作做得很出色”,但他对工作缺乏积极主动的热情,对那些有损于党和人民利益的错误和缺点,有一种职业性的平静甚至漠然。他自我解嘲是得了如炊事员厌食症一般的职业病,他对什么都“习惯了,疲倦了”,用赵慧文的话来说就是:“刘世吾有一句口头语:就那么回事,他看透了一切,以为一切就那么回事。按他自己的说法,他知道什么是‘是’,什么是‘非’,还知道‘是’一定战胜‘非’,又知道‘是’不是一下子战胜‘非’,他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见过——党的工作给人的经验本来很多。于是他不再操心,不再爱也不再恨。他取笑缺陷,仅仅是取笑;欣赏成绩,仅仅是欣赏。他满有把握地应付一切,再也不需要虔诚地学习什么,除了拼音文字之类的具体知识。一旦他认为条件成熟需要干一气,他一把把事情抓在手里,教育这个,处理那个,俨然是一切人的上司。凭他的经

.

.

验和智慧,他当然可以作好一些事,于是他更加自信。”

小说揭示了在刘世吾对事物冷静理智的观察和分析背后的世故与冷漠,一句“就那么回事”成了他的口头禅,成了他生活和工作的哲学思想,共出现四次:①工作态度:和林震第一次谈话;②生活态度:和林震第一次谈话,谈小说;③对同志冷漠:基于赵慧文的家庭生活而言;④人生态度,成绩基本论。这一哲学思想尤其华丽在他对待王清泉的问题上:当他一听到林震提起官僚主义者王清泉时,他立刻微笑着问首:“他是在下棋呢还是在打扑克?”林震对他如此了解王清泉感到惊奇,他便漫不经心地说:“他老兄什么时候干什么我都算得出来。”但他对王清泉的问题却觉得“就那么回事”,置若罔闻,不加过问。当韩常新汇报工作时,他听出了漏洞,突然指出:“上次你汇报的情况不是这样!”致使韩常新非常被动,不自然地笑着,但他觉得韩常新的不老实也不过“就那么回事”,也不深入追究。当他了解到韩常新所写的“麻袋厂发展工作简况”不真实时,他大笑起来,说:“老韩……这家伙……真高明……”从笑声里可以看出,他并认为韩常新的行为是对的,但他认为这也不过“就那么回事”,一笑置之。

这一方面反映了他的消极怠惰,另一方面渗透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漠视。

作品塑造这个形象的深刻之处还在于揭露了刘世吾有一套似是而非的理论:如“领导艺术论”:“成绩基本论”:“成绩是基本的,缺点是前进中的缺点,我们伟大的事业,正是由这些有缺点的组织和党员完成的”;“条件成熟论”、“职业病理论”等等。他的缺点是溶化在他的工作成绩里头的:“就象灰尘飘散在新鲜美好的空气里一样,能看见,能感觉到,但抓不住。”

B、理想对现实的妥协

.

.

然而,一旦跳出了那个特殊的历史语境,我们会发现,刘世吾这个人物形象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并不是“官僚主义者”这一概念可以概括的,即使是主人公林震本身,对刘世吾的态度和看法也始终都是复杂而矛盾的。如果说林震对韩、王两人的态度是明显的反感和对立,那么他对刘世吾的态度是十分复杂的,其中既有疑惑、质疑和批判,也包含了理解、同情甚至钦佩的成分,他的内心冲突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体现在这里。

一方面,他对刘世吾的处世态度、工作作风抱有审视和批判的意识,但另一方面,刘世吾身上所具备的许多东西,如处事不惊的沉着、观察分析的冷静理智、传奇般的经历、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等等,都是林震并不反感甚至是钦佩的。甚至在对于韩、王这样的干部问题上,刘世吾和林震一样,在心里也很反感,相反对林震则认为“你这个干部好,比韩常新强”。但他又对林震的工作热情和主动精神,却是抽象肯定,具体否定。

小说中的所有人物中,除赵彗文外,林震与刘世吾之间有着很深入的思想和情感交流。在小说中,林震与刘世吾的对话主要有四次,每一次出场,作者都没有把刘世吾这个人物作单一化处理,尤其是第四次在小饭馆的夜谈,使刘世吾的性格心理及其演变轨迹获得了较为完整和深入的体现。

作者反复强调的刘世吾对文学作品熟悉与喜好,正表明这个人物的内心深处仍拥有一块理想的田地,这种理想的激情也曾经使他冲动,而现在则被现实与理智牢牢地锁在文学想象的角落里了。这既使林震感到迷惑、惶恐和感伤,又引起他的警惕和质疑,他担心自己的理想和激情是否也会被现实所磨灭,他痛苦地探问这种理想与激情是怎样变得淡漠的。

从很多方面看,刘世吾都是一个优秀的领导干部,并且曾经和林震一样是一个富有激情理想的

.

.

共产党员,然而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看到了今天这样一个用现实与理智把理想的激情牢牢地锁在文学想象的角落里,对什么都“习惯了,疲倦了”, 世故与冷漠的刘世吾呢?

这样一个刘世吾,同样的产生于理想和现实的距离之间。

林震对刘世吾的审视和批判,包含了作者的严肃思考;而对刘世吾的超越也是他走向成熟的开始。所以,刘世吾的形象并不是“官僚主义者”这一概念可以概括的。至少,从刘世吾这一形象可以看出,揭示现实生活中的官僚主义只是对《组织部来了个青年人》外在冲突意义上的概括,并不能完整地体现这篇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特性。

刘世吾的形象在作品中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一形象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对于文艺作品如何表现人民内部茅盾,揭露官僚主义这一严肃课题,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功。如果说苏联小说《拖拉机站站长与总农艺师》里的娜斯佳是林震理想中的人生偶像,那么在他具体生活境遇中,刘世吾象征了现实对理想的冲击,或者是理想对现实的妥协。林震与刘世吾的根本冲突在于:林震企图用理想去改造现实,而刘世吾则用现实去否定理想。

刘世吾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王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这篇小说成功的主要标志,是它真实而深刻地塑造了一个新式官僚主义者刘世吾的形象。

刘世吾的性格比较复杂,是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典型人物。他身上带有严重的官僚主义的作风和

.

.

习气,但他并不那么惹人讨厌,有时他还令人感到可亲和钦佩。他知道什么是“是”,什么是“非”,还知道“是”一定战胜“非”,又知道“是”不能一下子战胜“非”。但他并不热爱“是”,憎恨“非”,并帮助“是”去战胜“非”。他取笑缺陷,却并不愤懑,更不想克服它;他欣赏成绩,却没有热情,也并不想去巩固和发展它。是与非,成绩与缺陷,在他心中都不过是“就那么回事”。他经常讲的“就那么回事”,是他的口头禅,又是指导他工作和生活的哲学,因而在“就那么回事”的背后掩盖着刘世吾可怕的冷漠与麻木的心态和病症。他仿佛是一个看透一切的“哲学家”,成了对事业、对生活的旁观者。他没有热烈的爱,也没有强烈的憎。他容忍一切。他整天也忙忙碌碌,但只不过是机械地做着自己不得不做的事。

但刘世吾决不仅仅是一个马马虎虎的官僚主义者。他善于对部下启发诱导,有时还能把工作做得很出色,并且还有一套坚固的理论,诸如“领导艺术论”、“成绩基本论”、“条件成熟论”等,成为他掩盖和庇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的挡箭牌。即如林震到区委会后,发现了许多他意想不到的缺点和问题,因此非常激动和愤懑。而刘世吾却告诉他:“当然,想象总是好的,实际呢,就那么回事。问题不在有没有缺点,而在什么是主导的。我们区委的工作,包括组织部的工作成绩是基本的呢还是缺点是基本的?显然成绩是基本的,缺点是前进中的缺点,我们伟大的事业,正是由于这些有缺点的组织和党员完成着。”以此来回避和掩盖现实矛盾。

刘世吾的精神世界里充满了冷漠,但这并不等于往日的革命热情在他身上已经完全泯灭。不,他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有时也有不满之感,因而他为了摆脱自己对实际生活的厌倦感情和无聊心绪,常常贪婪地读小说、诗歌等文艺作品,从中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梦想一种单纯的、美妙的、透明的生活”。可是当他睁开眼睛来看现实的时候,那种“透明生活”的幻影就立即消失,心情又回到黯淡和灰色。他怀念过去的战斗生活,然而对于眼前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却陷入极大的麻木与冷漠。

.

.

像刘世吾这样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在革命到来之前,昂扬兴奋,对革命抱着诗一般的幻想;然而一接触革命实际,他们便容易失望。特别是社会主义革命事业,它本身就是一种十分繁琐的事业。对于刘世吾来说,如果过去那种暴风骤雨式的、充满激情的战斗生活曾经鼓舞过他,那么当前需要进行坚韧、琐屑的日常工作的时候,现实在他眼里就失去了诗意。革命的日常工作不再是他的内心要求,而变成了他的负担。因此革命热情随之衰退,疲惫情绪应运而生。他自己的灵魂里害上了与时代对立、无爱无憎的精神冷漠症。

总之,刘世吾的性格特点可以概括为:

一 ,刘世吾是一个颇有深度的官僚主义者形象。具体表现为:

1,他对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错误,缺点,麻木不仁。表现在对玩忽职守的王清泉进行包庇,当林震向他反映王清泉情况时,他竟替王辩解。

2,作品中一再出现的他的口头禅“就那么回事”,表现了他看透一切,极端冷漠的人生哲学,革命意志严重衰退。作者从人生观角度挖掘形成官僚主义的思想根源,“就那么回事”是从四处体现出的。

3,作品的深刻之处,还在于揭露了刘世吾有一套似是而非的理论,如“成绩是基本的,缺点是前进中的缺点”我们伟大的事业,正是由这些有缺点的组织和党员完成着的“等等,用这来掩盖问题。虚伪的理论客观上保护了官僚主义者。

.

.

二,刘世吾的形象深刻地概括了官僚主义的危害性和欺骗性,为党的干部抵御官僚主义的侵袭敲响了警钟。

这个形象在今天反腐败斗争中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在艺术上也是个独创。

(2)、林震(通过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展示其心路历程)

(成长的小说,成长的挫折与痛苦)

在过去那种阅读和分析的视野里,相对于对刘世吾形象的重视和争议而言,对作为小说叙述人和主要人物的林震形象,虽然也有大致准确的把握,认为他是小说中与刘、韩等人物对立的中心人物,一个热情单纯,富有理想,朝气蓬勃,正在成长的青年共产党员的形象,但这一形象在小说叙述结构中的作用和与作品主题的关联则明显地存在被忽视的倾向。

当年对这一形象有截然相反的两种说法:一说林震是“党的力量”;一说林震是个狂热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

从小说的文本实际来看,《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虽然具有揭示官僚主义现象、“积极干预现实”的外部写真倾向,但它更是一篇从个人体验和感受的角度切入,通过个人的理想激情与现实环境的冲突,表现叙述人心路历程的成长小说。

主人公从一个小学教师的岗位,带着一种“节日的兴奋”来到组织部这个新的工作环境,结果

.

.

却发现这里的情形与自己的想像有着很大的差距,一些领导干部的官僚主义作风、革命意志和工作热情的衰退使他愤怒、疑惑,他为自己无法融合于这一环境而惶恐、伤感。与对外部冲突的再现相比,作者更注重对叙述人心理内部冲突的表现;甚至可以说,对心理冲突事件的精彩呈现,才是这篇作品的艺术独特性所在;小说的主题和现实针对性也只有在对其内部视角的分析中获得更切实的理解。

主人公林震快乐、单纯、富于青春的朝气和理想的激情,他是怀着一种成长的渴望和焦虑来到组织部的,二十二岁的“生命史上好象还是白纸,没有功勋,没有创造,没有冒险,也没有爱情”,他奉娜斯佳(1956年,《中国青年》杂志开展了对苏联小说《拖拉机站站长与总农艺师》的讨论(在此之前,《中国青年》上连载了这部小说。)。拖拉机站站长是小官僚,娜斯嘉是总农艺师。苏联当时盛行歌功颂德、虚报瞒报风,娜斯嘉亲眼目睹了那种官僚氛围,那种权和钱交易的腐败现象,她看不惯。当上级领导来视察的时候,当拖拉机站站长、当那些吹牛拍马的人汇报工作的时候,娜斯嘉忽然站了起来,当着领导的面,她说:这些都是假的,让我告诉你真实的情况……《中国青年》当时编发了一个编者按,编者按中提倡娜斯嘉精神,即提倡说真话的精神、提倡干预生活。别说是那个时代,就是以现在的目光看,都是那么有预见性,都是那么地针砭时弊。)为人生偶像,在“社会主义高潮的推动”下,要“努力工作”,要“学这学那”,要“做这做那”,要“一日千里”。组织部是他走向成熟,实现人生理想的新的环境,而小说也正是以林震的心理体验为视角,在工作历练和爱情体验这两条线索上,通过麻袋厂事件的始末,展开对理想与现实之冲突的叙述。(作品的第一章,林震刚来组织部报到,就出现了两个人物,一个是“苍白而美丽的脸上,两只大眼睛闪着友善亲切的光亮”的赵慧文;一个便是常务副部长刘世吾,而刘世吾对他的第一次谈话,恰恰涉及了工作与爱情这两个话题。而这两个方面相互交织、矛盾和冲突,对初涉人世的林震来说又都带有“冒险”色彩。)然而在工作和爱情这两条互相交织的线索中,小说还是侧重于体现由于一些领导干部的官僚

.

.

主义作风、革命意志和工作热情的衰退,而使他愤怒、疑惑,他为自己无法融合于这一环境而惶恐、伤感——爱情的线索是依附于工作这条主要的线索之上的。

50年代中期,新中国的生活刚刚展现它的魅力,周围弥漫着早春的气息,一切都充满生机。但作家却敏感地对此投出了怀疑的目光,他通过林震的内在视角,在两条冲突线的交织中表现出:就在这一片生机里,有一种可怕的惰性在蔓延,就在刘世吾那些据之有理的逻辑和成熟举动的背后,有某种不可原谅、不能妥协的东西,他对之不满甚至力图反抗。尽管对于林震而言,斗争的对象似乎无处不在,有王清泉式、韩常新式的在明处;也有刘世吾式的象泥鳅一样滑腻;斗争的过程中也不免要付出某种代价,但他偏偏以一种执拗的“幼稚”进行着力量悬殊的斗争,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至今还散发着青春激情的芬芳,也超出了对官僚主义揭露与批判的具体性,而体现出理想与激情的永恒魅力和对现实的审视批判意义。

可以说,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林震面临的困惑也就是我们面临的困惑,林震感到的痛苦也就是我们共同的痛苦,林震经过的心路的历程,正是最打动读者的地方之一。

林震形象的性格特征

在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林震是个富于理想主义精神、勇于进取的人,他快乐、单纯、富于青春的朝气和理想的激情,他是怀着一种成长的渴望和焦虑来到组织部,对党的工作者的生活充满了神圣的憧憬,故而与刘世吾发生尖锐的矛盾冲突。他们的矛盾归根到底是对党和人民的事业的两种不同态度的矛盾。

.

.

林震还年轻,他也有弱点。他的理想主义不是从实际生活中产生的,例如他是根据电影里全能的党委书记的形象来猜测党的工作者的,所以会碰壁。

他单纯,不免幼稚,和刘世吾等人相比是弱小的,还曾有过惶惑,但没有退却。在讨论麻袋厂问题的区委常委会上,他勇敢地站出来,提出一个人们需要深思的问题:“王清泉个人是作了处理,但是如何保证不再有第二、第三个王清泉出现呢?”并掷地有声地表示:“党是人民的、阶级的心脏,我们不能容忍心脏上有灰尘,就不能容忍党的机关的缺点!”

他在实际的生活和斗争中成长、成熟起来,懂得了生活的真正美好和分量,懂得了斗争的困难和价值,渐渐明白单凭个人的勇气是做不成任何事情的。

4、艺术特色:

(1)、通过对比塑造人物性格的特色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通过对比,塑造了刘世吾、韩常新、林震三个主要的人物形象。刘世吾性格比较复杂。他有一定的革命经历,有能力、有魄力,懂得“领导艺术”,知道如何去抓重点,“下决心”,就可以把工作做得很出色,但却不主动去抓工作。对于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错误和缺点,漠然置之,麻木不仁。他自我解嘲是得了如炊事员厌食的“职业病”。他什么都“习惯了,疲倦了”。他一再说“就是那么回事”,这句口头禅表现了他看透一切,极端冷淡,革命意志严重衰退。小说还深刻揭露了他的一套似是而非的理论,他就是用这些来掩盖和庇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的。这就使这个形象具有相当深刻的典型意义。韩常新是另一种类型的官僚主义者,是“金玉其外”,

.

.

“漂浮在生活边上,悠然自得”的新生官僚主义者典型。林震是与刘世吾、韩常新对立的人物,也是作者笔下的中心人物。他热情、单纯、富有理想,是个朝气蓬勃、正在成长的青年共产党人的形象。

(2)、细节运用和心理描写,也是本小说的一大特色。

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塑造人物除了运用对比外,在人物描写方面多运用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因而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比较鲜明。如林震,第一天到组织部报到,口袋里装着《拖拉机站站长与总农艺师》一书,这一细节很有时代特点,表明林震的单纯、热情。团中央推荐的书,他作为青年党员也认真阅读,读了就要“按娜斯嘉的方式生活”,就要“对坏事决不容忍”,勇敢地进行斗争。又如描写刘世吾,第一天他就向林震借这本书看。这一细节表现他喜欢看文艺小说并很有鉴赏力和较高的文化修养,也表现他从借书看来了解人的精明处,他后来批评林震一到新的工作岗位就想对缺点斗争一番,充当娜斯嘉式的英雄。虽不是完全,却是基本说中林震的,都表现他聪明过人处。在处理王清泉后,他和林震在小铺子里吃馄饨,刘世吾发表感慨,袒露内心,心理描写挖掘很深。刘世吾是个官僚主义者,但作者并不把人物简单化,通过心理描写深入展示他心灵的矛盾复杂性,启示人思考。

(3)、小说采取了传统现实主义的叙事笔法,但却具有两重结构、双重视角——显在的和潜在的。

A、显在结构:从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林震的角度,通过他的眼光,他到组织部后的经历,描写了组织部的情况与问题,塑造了刘世吾等官僚主义者的形象。呈现的是青年人林震同区委组织部

.

.

存在的官僚主义和干部思想老化现象的斗争。这是小说的外部结构,小说的各个环节都是围绕着林震的遭遇和命运这条展开的。

林震对刘世吾的审视和批判,包含了作者的严肃思考;而对刘世吾的超越也是他走向成熟的开始。至少,从刘世吾这一形象可以看出,揭示现实生活中的官僚主义,只是对《组织部来了个青年人》外在冲突意义上的概括,并不能完整地体现这篇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特性。

B、潜在结构:隐含的是刘世吾对自己的革命热情衰退的不满以及林震内心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或者说是青年林震在理想与现实冲突下的心路历程,是连续的斗争史和连续的碰壁史。

与对外部冲突的再现相比,作者更注重对叙述人心理内部冲突的表现;甚至可以说,对心理冲突事件的精彩呈现,才是这篇作品的艺术独特性所在;小说的主题(表现人的成长过程中的痛苦)和现实针对性也只有在对其内部视角的分析中获得更切实的理解。

显在结构和隐含结构的互补互动构成了作品的隐含文本:林震实为过去时态的“少共”王蒙的象征,刘世吾则是现在时态中作家心灵冲突的投影,通过对自身成长链条上的两个环节的描述,流露出作家在现实中无法使两个自我调适合度的困惑和隐忧。

5、青春时代的情感苦闷——关于林震与赵慧文

与赵慧文的交往是林震心理历程中的另外一条线索。

.

.

小说中有这么几个情节值得重视:

一是赵慧文和她当科长的丈夫的感情不好,生命中出现了一种“空白”;

二是赵慧文和林震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斗争、气质、性格、年龄等);

三是这个形象渗透着作者王蒙对生活的认识、感受和理解。王蒙当年22岁,正处在林震的年龄,正经历着林震的苦闷、伤感和惆怅。

作者暗示了林震对赵慧文朦胧的爱情意识,即“两个人交往过程中的感情的轻微的困惑与迅速的自制”。在作品所呈现的外在冲突中,他们是相互理解的同志,从某种意义上说,赵慧文是比林震先到一步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而在林震的内心冲突中,他与赵慧文的情感涟漪也是一个重要的侧面,在林震对现实的质疑、惶惑、孤立无援之时,有一双忧郁而美丽的眼睛注视着他,两颗年轻的心来不及相互靠拢,就为几乎是预设的“警告”所阻隔,林震在内心矛盾中对这份情感的克制,是爱情需要对事业需要的退让,也是现实原则对内心欲求的胜利,最后所作的理智选择同样体现了他的成长。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