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数学
第三册 课 题 观察物体 共 2 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 68 页例 1 练习十六 1、2、3 题
教 学 目 标
重点、难点或关键
第
1
课 时
1.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的形状。
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3.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4.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5.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6.对学生进行保护珍稀动物、关心集体的情感教育。
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
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 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具准备
自己制作的课件、熊猫实物数个、
雕塑照片 20 张,数码照相机一台
设计者:丘有洋
教学流程
教 与 学 的 双 边 活 动
个 人 添 改
一、创设情 1. 启发谈话。 境、激趣感
你们喜欢照相吗?今天老师就请你们来做一位小
知
摄影师,帮老师照相。
2、提出要求让学生照相。
(1)我要照一张正面像,你应该站在那里?
(2)我还要照一张侧面像,你又该站在那里?
(3)引导观察所照的照片。
构建新知。
二、师生互 1.
动、探究新 (1)本位观察:
知
谈话: 出示熊猫)这是什么?(这是我们的国宝熊猫) (
要求:老师为每一组也准备了一只熊猫,请每个同学仔
细观察,你看到了这只熊猫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课
件出示从正面、左侧面、右侧面、背面拍摄的熊猫照片。)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和屏幕上的哪张照片是一样的?
谈话: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老师想统计一下人数,请
看到熊猫正面的同学站起来。看到侧面的同学也站起
来。没有站起来的同学,你们看到的是哪一面?
(2)换位观察:
要求:听老师口令,全体起立。请每组同学按照顺时针
教学流程 教 与 学 的 双 边 活 动 个 人 添 改
的方向(教师做手势表示)走到本组的下一张位子上去。
你们现在看到的熊猫的形状和刚才一样吗?那你现在
看到了熊猫的那一面?
生 1:我看到了侧面,刚才看到了前面。
生 2:我看到了背面,刚才看到了侧面。
质疑:为什么大家现在看到的和刚才不一样呢?
小结:对!原来我们换了位子,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
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熊猫的形状也不一样了。
(3)全面观察:
谈话: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找一个位置观察熊猫?好,那
你们想到哪个位置就到哪个位置去观察吧!
提问:你到哪个位置去观察的?和刚才看到的一样吗?
(4)连一连(完成教材第 68 页“做一做”)
2、巩固新知。
1、说一说“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的第 1 题” )
2、连一连(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的第 3 题) 3、猜一猜(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的第 2 题)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知道了在不同的
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在生活中,
我们处处都要留心观察,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你
们能做到吗?
教学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