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开发楹联校本课程,创建特色校园文化

开发楹联校本课程,创建特色校园文化

2023-04-22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开发楹联校本课程,刨建特色校园文化 文/梅州市五华县安流中学丁立新张炼煌 楹联又称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 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 意赅,对仗工整,平仄协调,韵调和谐, 基础。 寓意含蓄隽永,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言的 楹联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 独特艺术形式,是学生学习词性、韵律、 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 对偶修辞的好方法。对联艺术是中华民 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 族的文化瑰宝,是诗词曲河流中的一朵 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 浪花,是汉语言文学中永不凋谢的奇葩。 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 作为汉语言文学的教育者,关注对联在 开发楹联校本课程坚持深入挖掘中 教学中的渗透,具有重要的积极的意义。 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联文化中讲仁 一、槛联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 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 应用的必要性 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既大力弘扬以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非重点中学。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积极弘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条件和交通状况 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还继 的改善,大多数家长千方百计将子女送 承和弘扬客家传统文化。 入县城示范性高中,致使农村普通高中 开发楹联校本课程坚持课堂教育与 生源素质越来越差。而常规教学内容过 实践教育相结合。既充分发挥课堂教学 难、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脱节严重影响 的主渠道作用,又注重发挥课外活动和 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楹联校本 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 课程从学校实际情况、学生的特点出 开发楹联校本课程着力引导青少年 发,基于学校、学生的现实展开,以发 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 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和 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导学生心存 终极目标,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课堂 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扶贫济 围绕学生感兴趣的楹联知识设计教学方 困、关心社会、尊重自然,培育集体主 案,满足学生需求,适应学生发展,形 义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乐于奉 成师生互动、生生协作、人人参与的课 献、热心公益慈善的良好风尚。利用楹 堂氛围,让课堂充满活力和创造力。从 联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 而形成特色校园文化,促使学校走上内 人格修养教育,着力引导青少年学生明 涵发展的道路。 辨是非、遵纪守法、坚韧豁达、奋发向 =、楹联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 上,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 应用的■要性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教育部颁发的烷善中华优秀传统 三、楹联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 文,f ̄L-育指导纲要》强调,要分学段有 应用的可能性 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 在研究力量方面,梅州市、五华县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 楹联学会为我校((楹联作为校本课程资 体系,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ft- ̄育 源的开发和应用》课题组提供参考资料 的师资队伍水平,着力增强中华优秀传 和理论指导。课题研究立足于本校,辐 统文化教育的多元支撑。纲要强调,加 射五华南部乡镇,推动楹联进校园活 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 动,从而有力推动五华楹联事业的发 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 展。课题主持人和主要参与者均是梅州 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 市楹联学会会员,他们对楹联、书法有 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 比较深入的研究,有良好的语文教学理 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论素养与实践能力。 在研究环境方面,学校处于客家地 区,自古以来就是文化之乡。梅州市在 2013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楹联城市。梅 州市委市政府连续主办了五届高水平的 “客天下”杯征联比赛,引起全球华人 的关注。《中国楹联集成・梅州卷》《客家 楹联大典》《梅州1楹联》《长乐联苑》《五华 古今楹联选》《梅外1楹联》《长乐文艺》等 书刊杂志,以及广东楹联学会、梅州楹 联学会网站,为楹联进课堂提供了丰富 的资源。 在研究基础方面,我校是一所百年 老校,文化底蕴深厚,原名为“三江书 院”,学校大门联“三畏九思学问;江 翻浪涌文章”是一副充满激隋与正能量 的佳联。传承学校对联文化,挖掘校门 对联蕴涵的教育价值有非常积极的意 义。横额中的“三江书院”的三江:琴 江、棉江、周江,三江汇聚,积聚了龙 气、灵气、人气,西水东流。含三江毓 秀、桃李芬芳之意。上联中的“三畏” 指: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另 外元朝中书左丞相拜住有奏折言中的 “三畏”:畏辱祖宗;畏天下事大,识见 未尽;畏年少不克负荷。“九思”指: 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 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德 思义。无论哪种解释都认为:做人做学 问应该心怀敬畏,自省反思。下联指出 文似看山不喜平,写文章忌讳平铺直 叙,而要九曲回肠、江翻浪涌。对联构 思巧妙,精于用典,令人过目难忘。它 激励着一代代安流中学人艰苦创业、一 届届莘莘学子茁壮成长。弘扬学校对联 文化“三畏九思”精神,提高学生人文 素质,并将其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品德以 及养成教育中,让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写 出“江翻浪涌文章”,是我们语文教师应 尽的义务。我们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 资源优势,引导学生欣赏身边的对联, 充分激发了他们学习、写作对联的积极 性,为开展课题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