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在观察、交流、动手、思考、验证的过程中探索新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教学难点:会用“可能”、“不可能”正确地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材分析】
本课时主要教学内容是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并能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教学关键是如何让学生把对“随机现象”的丰富的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
【教学方法】
采用游戏教学法,将教学情境真实地搬到现实生活当中,让学生在游戏中,真实地参与中积累与学习知识。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幸运大转盘学生讨论,指名回答得出结论:获得一、二、三等奖都有可能。
2.师揭题:我们说的这些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数学上都是些不确定性事件。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板书课题:可能性)
二、探究新知
1.引入:下周班会,老师想组织大家表演节目,每个人都有机会表演。但节目形式不能重复,每个类型只能有一个节目,大家讨论一下,我们应该怎样确定每一个同学演什么节目呢?
组织小组讨论,大部分同学会想到用抽签的方法来决定。
2.活动:出示三张卡片,上面分别写上唱歌、跳舞、朗诵,找同学上来抽一张,引导学生先思考一下,会抽到什么?
学生会想到:可能是唱歌,可能是跳舞,也可能是朗诵。这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师小结:每位同学表演节目类型是一件不确定的事件,有三种可能的结果。
3.小明抽到了跳舞,抽完还剩两张。接下来小丽可能会抽到什么?(唱歌和朗诵都有可能。不可能是跳舞。) 有两种可能,结果不确定。
4.小丽抽到了朗诵,引导:最后只剩一张了,你们能猜一猜这一张可能是什么吗?
生可能会回答:一定是唱歌,因为只剩下唱歌这张卡片了。
5.师小结:刚才在猜测会抽到什么节目时,第一次同学们用的词是“可能”,第二次同学们用的词是“不可能”,第三次用的是“一定”。一般事情的发生都有“可能”“不可能”“一定”三种情况,当然,不同情况下,它们有时也会发生变化。(板书:可能 不可能 一定)
三、巩固拓展
1. 小朋友从盒子里任意摸出3个球,共有几种可能的结果?。
2.学生自由讨论,汇报交流。师引导得出:共有4种可能的结果。多媒体课件展示。
3.完成教材第45页“做一做”。
出示:两个盒子,一号盒子放的全部是红棋子,二号盒子放的有红棋子、绿棋子、蓝棋子和黄棋子。
引导学生先说一说,哪个盒子里一定能摸出红棋子?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哪个盒子里可能会摸出绿棋子?
哪个盒子里不可能摸出绿棋子?
让学生在小组内组织摸一摸活动,并验证,再集体汇报。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引导归纳:
1.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几种情况:可能、不可能、一定。
2.能结合实际情况对一些事件进行判断。其中“不可能”和“一定”是能够在完全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而“可能”是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它通常包含经常、偶尔两种情况。
作业:完成主题课堂作业相应内容
【板书设计】
可能性(1)
可能(不能确定) 不可能(完全确定)一定(完全确定)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教学反思】
《可能性》这部分内容是新课标中新增的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的范畴。在人教版教材编写中在三年级上册中初步认识了可能性,学生学会用“可能”、“一定”、“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还会用“经常”、“偶尔”等词语描述一些事件的可能性;而本册本单元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基础上,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同时通过与已有知识的对比,使学生扩大并加深对 “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并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同时,通过与已有知识的对比,使学生扩大并加深对统计知识的理解,逐步培养学生利用统计与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抽节目”的活动,逐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让学生进一步丰富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的体验,加深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的理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