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几点思考
2021-10-25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 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几点思考 ◆李英 (沈阳市回族小学) 【摘要1((数学课程标准 指出: ‘c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而,教 师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并不枯燥、神秘,就是在生活中发生的和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从转变教学观念、明确培 养什么能力、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空间等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l教学观念创设情境 能力 现代教学理念研究曾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 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学习的兴趣,学生也 就不会深入去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是为了用不着 教。”在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教会学 生怎样学习,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却显 得尤为重要。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抓住有利时机传授给 学生学习方法,同时为学生创设一定的空间,让学生自 主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下面就小学生解决问题 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转变教学观念 批卷之时经常听到老师们埋怨:说有些学生简直没 有一点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实我认为也不能一 味地埋怨学生,我们老师不妨也反思一下,平时教学中 是怎样关注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的获取的。 反思之前, 先得搞清数学中的解决问题究竟是指什么,数学中的解 决问题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解决数学学科的问题,二是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不管是哪一种 问题,都不能等同于“习题”,这种问题,常常隐含在 一定的情境当中。 另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观念还 没有彻底转变,教师主导几乎代替了学生的主体,在课 堂上教师是主角,学生只能是配角,很多情况下,学生 是观众与听众。 这样,整堂课缺乏民主和谐的师生关 系,导致了“主导地位丧失,儿童好奇心与创造欲逐渐 减弱”。学生对课堂教学反应呆滞,学生与教师最后 把课堂教学当成无奈的场所,这严重导致课堂教学没有 生命活力。 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使学生主动 去探究学习,促进认知、情感、个性、行为等全面发展 与提高。 1.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转变教育观念,实现师 生平等;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情绪调控,使 之合理优化; 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 2.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现在大力倡导自主学 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也正是如此。 自 主学习是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 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习者积 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 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在学 习过程中对认识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 调适。只有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 验的教学,那些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 展”的教学,才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 合作学习 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 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 者的积极参与,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 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的过程。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 域或实现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 设一种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 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 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二、明确培养什么能力 1.发现问题的能力。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 题才有思考。 古人云: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 有疑,才会学有所思,学有所得,才会产生兴趣,才会 有动力。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不断鼓励学生引导学生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老师可以从简单的问题入手, 逐渐提高难度。 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时,老师让学生观察量角 器,发现了什么?学生江报,通过观察发现,量角器 上有180个小格,和18个大格,而且有两圈刻度。 这 时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且提问:为 什么会有两圈刻度呢,它有什么用呢?这时老师出出 示一组角(有开口朝左的,有开口朝右的)让学生量出 它们的角度,这时学生会发现,角的开口的方向不同, 在使用量角器时,会用到不同的刻度线,这样学生既发 现了问题,又激发了探索新知的兴趣,同时解决了教学 中的难点。 2.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越来 越重视把数学和生活相联系,越来越关注学生解决问题 能力的获取。 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使学生主 动去探究学习,促进认知、情感、个性、行为等全面发 展与提高,为学生创造解决问题的空问。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边的关系一课时,老师提问: 我们都知道三角形是由三条边围成的。那么,任意给 三条线段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吗?然后学生带着这个 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从所给的四要小棒中,任 意选择三根首尾相连摆三角形,不重复不遗漏。这 样,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了,三根小棒有的能围成三 角形,有的不能围成三角形,然后在观察记录的结果, 分析什么情况可以围成三角形,什么情况不能围成三角 形,然后得出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伴随老师的课件演示, (下转第55页) ◆◆◆◆◆ m的最小值,以及m取最小值时相应{a }的公比; (2)若直线Y=kx是曲线X 一4y =1的分隔线, (3)若a ,a ,…,a 。。成等差数列,求数列a , 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a ,…,a 。。的公差的取值范围。 (3)动点M到点Q(o,2)的距离与到y轴的距离 案例分析: 之积为1,设点M的轨迹为E,求证:通过原点的直线 这是一道数列综合问题,它仍然立足等差与等比两 中,有且仅有一条直线是E的分割线。 个最基本的数列,强调将知识点融会贯通的综合能力, 案例分析:在本题中它给了一个新的定义,这个形 它表述非常直接,直接说明是什么数列,引进新概念 式看似很新,但本质还是考察解析几何,只有学生抓住 后,对指定数列的函数性质做了全面的考查和深刻的探 这一点,才能利用新概念解决相应的问题。 在这整个 究,综合运用到不等式的求解、函数的最值、恒成立等 做题的过程中实际上学生需要进行:阅读——理解—— 问题的解决方法。 因此,在平时的复习教学中,我们 分析——应用的过程,这是一个比较全面的学习过程。 要逐步养成学生们研究问题的习惯,通过把经典问题引 尤其是第三小题是存在性和唯一性证明问题,它对思维 申、推广等,进行研究性训练,并使学生学会从反面去 的严谨性有比较高的要求,是个难点。 因此,在平时 思考问题,把问题分析透彻,解决彻底,真正提高思维 的教学中我们不能忽视新的题型,但一定要打好基础, 水平。 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总之,在数学教学和复习中,我们的教师要注重方 四、注重综合,引导探究 法的灌输和能力的培养。 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课本中的 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每个知识点,还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时要做到“入脑,走 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一些试题的解答不仅仅依赖于记 脑”,引导他们多分析,多设疑,只有对于每章节的知 忆性的知识,更需要学生深入的分析。 这些试题鼓励 识学扎实了,才能应对数学的学习。 学生对一些概念的实质进行必要的分析,并把一些直观 参考文献: 的对象以理性的方式表达出来。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 [1]申磊.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 我们要鼓励学生们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及其关联,养成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J],学园,2012,(04). 理性的思维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柳笛.高中数学教师学科知识的案例的研究 1 [D].华东师范大学,2011. 例5.已知数列{a }满足÷a ≤a +。≤3a ,n∈N,a [3]韦崇裕.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提 1. 问能力的研究一—课堂教学中学生发现问题与 (1)若a =2,a3=X,a4=9,求X的取值范围; 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与训练[J].新课程, 一1=0分隔; J =1 (2)若{a }是等比数列,且a = ,求正整数 2014,(05). 例如,在教学周长时,教师可利用课件演示,两只 (上接第52页)这样更直观,更清晰,更有利于学生对 小蚂蚁赛跑的情境,通过学生的观察发现他们爬过树叶 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的边线一周,然后引出,爬过一周的长度,就是这片树 三、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空间 从而引出周长的概念。 1.创设生活性问题情境。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 叶的周长。3.创设观察性情境问题。利用观察法创设情境, 程中为了达到即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依据 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 就是创设一个让学生的观察事物、现象及事物、现象变 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把问题巧妙地隐含在富有 化发展过程的真实情景,在观察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根 启发性的具体情景中,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探索,从而 据现象发现问题,这样学生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既精确又 客观,发现的问题也更具有研究的价值。 顺理成章的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促 例如,在教学商不变规律一课时,老师可出示一组 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题目让学生来完成,并提出要求:计算后,请你仔细观 例如,在教学节约用水一课时,老师先提出:你知 察,发现了什么?这样学生计算后带着问题去观察、 道每年的3月22日是什么日子吗?这样引出水资源的 比较,并发现其中的规律,也许孩子在语言表达上,不 重要性,然后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我 是那么完美,但是在结论的方向上是相通的,然后教师 们经常能看到一些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如一个滴水的水 在引导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学生的印 龙头,一天大约能浪费多少水呢?那么上节课我们以 象更为深刻。 小组为单位对一个滴水的水龙头的滴水量进行了测量, 四、结束语 下面请大家,把你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制成统计 总之,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问题,学生的印象深 图和统计表,算出滴水的速度。 这样的情境贴近生活 刻,不容易遗忘。 教师如果在教学中都能注意到培养 实际,学生更益于接受,主动去探索,其结论更有说 学生的这种能力,我想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相应 的提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服性。 2.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 “情境”对学习过程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 说,有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 以“趣味情境”为中 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心,来组织和调控主题活动起始课教学,就能充分调动 [2]何可抗.教育技术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主题活动活动的开展和探 社,2002. 究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