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宁波市单位建设用地用电负荷指标研究

宁波市单位建设用地用电负荷指标研究

2022-05-14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宁波市单位建设用地用电负荷指标研究

叶晓东

【摘要】通过典型单位调查和理论计算相结合,提出了不同区域、不同开发强度的分类单位用地负

荷密度确定方法,从而确定了新的宁波市分类单位建设用地用电负荷指标体系。

【关键词】单位建设用地 用电负荷 指标体系 宁波

1.研究的背景

1.1重要的意义

电力负荷预测是电网规划中的基础工作,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电网的质量优劣,负荷预测工作要求有很强的科学性。负荷预测的方法有很多种,一般常用方法如单耗法、增长率法、电力弹性系数法、综合用电水平法和负荷密度法等。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通常可采用增长率法、综合用电水平法和负荷密度法;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由于所需数据没有相应的统计口径一般采用负荷密度法。

分析城市规划中经常采用的三种方法,综合用电水平法、增长率法主要反映城市的总体负荷水平;负荷密度法在反映城市总体负荷水平的同时,也能清晰地反映城市负荷的空间分布,这使供电设施的位置、容量与城市各区域的负荷水平紧密结合。

因此,负荷密度法是城市电网中远期规划最重要的一种预测方法,负荷密度法中最基础的单位建设用地用电负荷指标的科学合理与否将决定着城市电网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1.2面临的问题

对于分类单位建设用地负荷指标,《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也做了相应的规定,见表1。

表1 分类单位用地用电负荷指标

城市建设用地类别 居住用地用电 公共设施用地用电 单位建设用地负荷指标(kw/ha) 100-400 300-1200 城市建设用地类别 工业用地用电 单位建设用地负荷指标(kw/ha) 200-800 从表1可以看出,三大类建设用地用电负荷指标范围较大,但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开发强度情况下的用电负荷指标如何取值均未说明。

单位建设用地负荷指标不是一个孤立的指标体系,它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目前的状态下,我们对如何取值比较困惑,导致了取值过于随意,对于一个数字的确定,并无法说出它的来源及原因。

因此,要实现规划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必须建立一套与当前形势相适应的、可量化的、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指导城市电力设施的规划与建设。

2.技术原则

2.1指标的影响因素

综合分析电力负荷指标的影响因素,归纳有以下三个主要方面:本地区的能源构成、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水平、气候条件、生活习惯和产业类型;土地的用地性质和开发强度;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社会,大力推行建筑节能等政策因素。

2.2重点指标类型的确定

分析宁波市中心城的用电负荷构成,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及工业用地的负荷基本上占总用电负荷的95%以上,因此本次指标体系以城市这三大类用地为主。

2.3指标的确定方法

分析宁波市中心城区的各等级电网负荷关系,其为:380V电源侧负荷→(×同时率)→10KV电源侧负荷→(×同时率)→110KV电源侧负荷→(×同时率)→220KV电源侧负荷→(×同时率)→500KV电源侧负荷。因此,结合各层次规划电力负荷预测的要求,本次用电负荷指标体系以380V电源侧为基础,确定单位建设用地的10KV电源侧用电负荷指标。

对于居住、公共设施用地,研究采用居住小区及公共建筑10KV侧负荷计算方法,比较现状典型区块负荷实测及其他相似城市指标取得。

对于工业用地:由于工业企业的门类较多,在工业厂房配电设计时10KV侧负荷预测并没有通用的测算方法和取值标准,而是具体设计时根据各企业的实际设备配置情况进行。因此,工业用地通过各门类产业实测数据的分析,并比较其他城市指标取得。

3.分类单位建设用地用电负荷指标

3.1居住用地用电负荷指标

《宁波市住宅工程配电设计技术规定》中规定,住宅计算最大负荷多层、高层取60w~

75w/m,别墅取80w/m。典型居民小区实测结果分析(10个样本):老居住小区单位建筑20W/m

2

2

2

222

左右,新建普通住宅小区25~30W/m左右,高层住宅40W/m左右;别墅区25~30W/m左右。

规划负荷指标确定综合以下三方面因素:从总体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用电器的增多和空调等电器使用时间的增加,居民生活用电负荷将有较大的增长;随建筑节能推行和电器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生活用电负荷将有一定的下降;规划应有适当的预留。

综合以上,居住小区单位建筑用电指标在今后将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因此采用《宁波市住宅工程配电设计技术规定》中单位建筑用电指标来计算居住用地负荷密度,但对指标作适当的下浮。

规划单位用地负荷指标按以下公式计算确定:单位居住用地用电负荷指标(千瓦/公顷)=单位建筑面积用电指标×小区内部同时率×容积率×10。

其中:单位建筑面积用电指标——多层、高层取60w/m,别墅取70 w/m;

小区内部同时率——一般为50户以下0.55,50~100户0.45,100户~200户0.40,200户以上0.35,由于指标主要用于城市或区域负荷预测,计算时取0.35;

容积率——为区域居住用地估算的平均容积率。

2

2

3.2公共设施用地用电负荷指标

城市公共设施用地由行政办公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商务办公、酒店宾馆、商场等)、医疗卫生、文化娱乐设施用地、教育科研用地等用地组成,其中又以商业服务业用地为主,其用地面积基本上占公共设施总用地的70%以上。各类公共设施用地用电由空调用电、照明用电、办公设备用电及其他如电梯、水泵等配套设施用电构成,其中空调用电占总用电的40~50%左右。

各类公共设施单位建筑面积的常规取值详见表2

表2 公共建筑单位建筑面积用电指标常规取值汇总表

用地类别 行政 办公 商业 服务 文化娱乐 设施 体育 医疗 卫生 教育 科研 其他公共设施 单位建筑用电指标 60~80 80~100 60~90 50 60~80 60~80 30 (w/m2) 10KV侧单位用电负荷50~60 60~90 50~70 35 35~50 40~50 20 指标(w/m2) 注:需要系数常规取值为行政办公0.7~0.8;商业服务0.7~0.9;文化设施0.7~0.8;体育0.6~0.7;医疗卫生0.5~0.65;教育科研0.6~0.7;其他公共建筑0.6~0.7。

典型公共建筑用电负荷实测结果分析(32个样本):行政办公41w/m左右;医疗卫生31w/m左右;文化娱乐设施41w/m;商业服务业用地中商务办公楼35w/m左右,酒店宾馆

2

2

2

2

30w/m左右,商场85w/m左右,三类建筑面积比例以商务办公50%,酒店宾馆30%,商场(市场)20%计,商业服务业用地平均用电负荷为44w/m左右。

表3 实测数据与规划取值比较表

用地类别 行政办公 商业服务业 医疗卫生 文化、娱乐设施 实测10KV侧单位建筑用电指标(w/m2) 规划10KV侧单位建筑用电指(w/m2) 41 44 31 41 50~60 60~90 35~50 50~70 2

22

规划用电负荷指标综合以下三方面因素确定:建筑节能推行,蓄冰空调等节能空调市场比例提高及电器的能源效率不断提高将使负荷下降;办公设备配备水平、照明标准等的提高而带来的负荷增长;规划应有适当的预留。综合以上,总体上公共建筑用电指标在今后将会有一定的增长,因此采用常规单位建筑用电指标来计算公共设施用地负荷密度,但对结合实测数据对部分用地的指标作适当的调整。

规划单位用地负荷指标按以下公式计算确定:单位公共设施用地用电负荷(千瓦/公顷)=10KV侧单位建筑面积用电指标×容积率×10。

其中: 10KV侧单位建筑面积用电指标——详见表4;

容积率——为各类公共设施用地的平均容积率。

表4 公共设施用地10KV侧单位建筑面积用地负荷指标一览表

用地性质 单位建筑面积用电指标(w/m2) 用地性质 单位建筑面积用电指标(w/m2) 行政办公 55 医疗卫生 50 商业服务业 50~70 教育科研 40 文化娱乐设施 55 其他 20 体育 35 3.3工业用地电力用电负荷指标

工业用地通过各门类产业实测数据的分析,并比较其他城市指标取得。

各行业典型企业负荷实测结果分析:工业用地用电负荷调查取样涉及整个宁波市行政辖区,包括71家工业企业及宁波化工区现状建成企业,被调查企业正式投产时间大多在3年以上,具有一定规模,其用电负荷可以表征该行业平均水平。

表5 典型工业用地负荷密度汇总表

行业类型 通用及专用设备制造 一类 工业 电气、电子设备制造 服装、鞋帽制造 用地负荷指标(kw/ha) 450 250 200 文具制造 塑料制品 二类 工业 橡胶 金属制品 纺织 化纤制造 三类 工业 纸业 化工 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 200 250 700 600 400 550 400 750 2500 由于在规划阶段并没有对工业的类型进行明确的规定,因此对规划阶段采用的工业用地用电负荷指标必须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宁波产业发展方向来综合确定工业用地用电负荷指标,指标的确定必须同时考虑节能政策的影响。

综合以上,宁波中心城区工业用地10KV侧用电负荷指标确定如下: 一类工业:(300~350)kw/ha; 二类工业:(400~450)kw/ha。

宁波中心城区三类工业均位于北仑与镇海,均为临港大工业,做为大工业户单独测算,因此本文没有确定三类工业负荷密度指标。对于三类工业,从实测数据可以看出,各门类产业用电负荷指标相差较大,建议规划阶段分产业分地块详细确定。

4.结语

本文所提供的电力指标体系应该是一个变化的指标体系,对于不同的条件下用电负荷指标应结合区域的地理位置(单位建筑用电指标)、土地开发强度(容积率)、产业类型作出调整,得出新的用电负荷指标体系。本文所提供方法适用于分区规划和总体规划的用电负荷预测,对于控制性详细规划可依据各类用地的建筑面积和10KV侧单位建筑用电指标详细测算。

由于技术和数据等多方面的限制,本文所提供的指标一定存在着较多问题,单位建设用地用电负荷指标研究需要在进行大量调查研究和资料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分析,并结合同期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数据。

因此,如《城市电力规划规范》修编,建议在以下方面加强调研和分析,以指导规划阶段的电力负荷预测:不同地区对应城市用地分类中类的单位建筑面积负荷指标;不同地区对应城市用地分类大、中类的单位建设用地负荷指标,并提供取值的方法;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地负荷指标;不同产业类型的工业用地用电负荷指标。

参考文献:

[1]《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S],1999. [2]《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GB50613-2010)》[S],2010.

[3]陈章潮,程浩忠. 城市电网规划与改造(第二版)[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4]《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Z],2004.

[5]庞传贵,李维时. 各类民用建筑的用电量及变压器容量的估算[J].建筑电气, 2005(3). [6]邢建旭. 基于需要系数法的住宅小区配变容量配置[J].浙江电力, 2004(2). [7]吴维全. 确定办公建筑负荷密度的浅见[J]. 建筑电气,2005(2).

作者简介:叶晓东(1977— ),男,本科,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市政工程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