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各章练习与答案
第一章 乡土本色
1.费孝通举了哪些例子来证明泥土对靠种地谋生的人而言是宝贵的?
例一:在内蒙和西伯利亚这样并不最适宜耕种的地方,中国人都会试着锄地播种。 例二:乡下人对土地公的信仰。
例三:“我”的奶妈怕我在国外水土不服,让我带上家乡灶上的泥土,不适时煮汤。
2.靠种地谋生的人重视泥土,因此产生了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乡村人口附着在土地上,不太变动,世代定居是常态。
乡下的特点与中国进行对比。 4.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有哪些?
①小农经营,聚在一起,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太远,因此形成聚村而居。 ②需要水利,因此有合作需要,住在一起比较方便,形成聚村而居。 ③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因此聚村而居。
④土地平等继承,兄弟继承祖上遗业,人口在一地一代一代积累,形成聚村而居。 5.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二是人与人之间关系上彼此熟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乡村人口附着在土地上,变动少,在漫长的时间中有多方面、经常的接触。 6.作者为什么谈到孔子在《论语》中对“孝”的理解?
为了证明乡土社会人和人相处的基本办法是靠“摸熟”对方的性格,而非契约规定。 第二章 文字下乡
1.本章作者的结论是:文字和语言在传情达意上有局限,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
2. 为什么费孝通反对说乡下人“愚”?
①乡下人的“愚”是对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不足,而不是智力不行。 ②乡下人不识字是没机会学习,而不是学习的能力不足。
③乡村社会居久不变而熟悉,人与人都是直接接触,不需要文字传情达意,因此乡下人不太有识字的需求。因此,他反对说乡下人“愚”。 3.为何乡土社会里不太用到文字?
因为①乡土社会中的人是在熟人里长大的,天天见面,直接说话,通过声音、表情交流最为方便、准确。②而文字脱离了当时当地的情境,传情达意不完全。因此,乡土社会不太用到文字。 4.特殊语言比起语言和文字,其优点与局限性在哪里? 优点:可以摆脱字句的固定意义,摆脱语言的束缚。
局限:它依赖“亲密社群”这个前提,如果是不够熟悉、亲密的人之间无法使用“特殊语言”。 5.作者最后对提倡文字下乡的人提出了哪些建议? ①认清乡下人的文盲并不因为他们“愚”;
②了解乡土社会的本质、文字语言的局限性,从而理解乡下人为何文盲。 ③认识到文字下乡不是单纯的开几个乡村学校或使乡下人多认识几个字。 第三章 再论文下乡 1.时间上阻隔有哪几种?
2种。一种是个人的今昔之隔。一方面是社会的世代之隔。 2.人类靠哪种能力打破个人今昔之隔?
人类靠记忆,打破个人今昔之隔。这种记忆是对词语、概念的学习,从而传递“过去”的办法,以此应对“当前”的生活。
- 1 -
3.乡土社会人和人在空间上的排列特点是:孤立和隔膜。为了说明这个特点,作者描绘美国
3.人的记忆与小白鼠的记忆有何不同?从这样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得出何为文化?
①小白鼠的记忆只是简单的生理反应,每只老鼠都只能自己从“试错”中得到个别经验。②但人的记忆依靠词语、概念等抽象能力能够互相传递经验,学习社会共同累积下来的经验。 ③所谓文化,就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记忆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 4.文化的意义与作用有哪些?
①文化中有个人累积的经验,有社会共同累积的经验。使过去(历史)成为个人实用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础。
②文化打破个人的今昔之隔,打破社会的世代之隔,使人类社会生活不断发展、进步。
5.第二章作者从空间阻隔的角度说明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本章作者从时间阻隔角度说明同一结论。 第四章 差序格局 一.重要概念
1.团体格局:若干人组成有界限明晰的,规定等级的团体关系。 2.亲属关系: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3.差序格局:以“己”为中心,形成同心圆,越推越远,越推越薄,富于伸缩,界限模糊的格局。 4.人伦:人在差序格局中的差等次序。
二、本章结论:乡土社会的基本社会结构是差序格局。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关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三、问题纲要
1.乡村工作者认为乡下佬最大的毛病是“私”,但费孝通指出,这并非乡下人独有的弊端,而是跟我们群与己,人与我的界线划分不像西洋那样分明有关系。
2.费孝通举了哪些例子说明私并非乡下人的专利,城里人也同样有这毛病?
①苏州城里的水道,各家都在里面洗衣洗菜。②两三家合住的院子,公共的走廊都很脏。
3.费孝通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说明西洋社会“团体”界限鲜明的特点? 比喻论证。用一捆柴来比喻西洋社会的团体来说明西洋团体界限鲜明的特点。
4.为了进一步说明中国社会与西洋社会在团体界限上的区别,费孝通举了中西方对“家”一词的不同理解。中国人的“自家人”的范围是伸缩自如的。他将我们的社会格局比喻成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而将西方的团体格局比喻成一捆捆柴。
5.作者从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两个层面说明什么是差序格局,差序格局在这两种关系上的表现有哪些?
①亲属关系是以每个人自己为中心布出去的网,各人的体系都不同,各个网络的中心也不同;②地缘关系上,每家都以自己的地位为中心,有一个厚薄不一,伸缩自如的社会圈子。这两者都是差序格局的体现。
6.费孝通如何运用差序格局的概念解释儒家的“人伦”?
费孝通指出“伦”指分别,人伦即指根据具体的社会关系造成的差等次序。儒家主张根据差等次序来固定人行为的纲纪,就是差序格局的体现。
其次,他举出孔子所说的推己及人,此主张是在一个以“己”为中心的伸缩网络中发挥作用的,也是差序格局的体现。
7.个人主义与自我主义的差别是什么?差序格局的中心是个人主义还是自我主义?
①个人主义包含的观念是平等和宪法,即团体超于个人,团体中个人平等,团体不能抹煞个人。 ②自我主义则强调一切以“己”为中心,自己永在中心,并没有超于个人的团体之说。③差序格局的中心是自我主义。
8.请联系生活中的事例分析“在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也可以说是公的”这种社会文化心理结构有什么表现。
事例1:在苏州河道里洗衣洗菜的人,从河道人家的圈内看是“私”的,但从自己家人这一圈向内
- 2 -
看,这样的行为维护了家人的利益,却可能被认为是“公”。
事例2:生活中,小团伙与大集体的利益冲突时,有的人选择维护小团伙,而损害大集体的利益,从大集体的角度看是“私”,从小团伙的角度看却可能是“公”。 第五章 维系着私人的道德 一、重要概念
1.团体:超于个人的,能控制各个人行为的,组成分子生活所依赖的,先于个人但又无法脱离个人的共同意志的一束人和人的关系。
2.道德观念:在社会里生活的人自觉应当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信念,包括行为者的信念和社会的制裁。(是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制裁力,使人们合于规定下的形式行事,用以维持社会的生存和绵续)
3.“代理者”:执行上帝意志的牧师与执行团体权力的官吏 4.仁:一切私人关系中道德要素的共相 二、本章结论
乡土社会的道德和法律,都得看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伸缩”,一切普遍的标准不发生作用。用什么标准取决于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 三、问题纲要
1.费孝通推测“团体格局” 结构很有可能传自初民的“部落”形态,他推测的依据是什么?而“差序格局”结构则传自安居的乡土社会,他推测的依据又是什么?
他推测“团体格局”源自初民的“部落”形态依据是山林求生无法单独、零散,必须生活相互依赖。反之,推测“差序格局”源自乡土社会的依据是乡土社会每个人只要在土地上自食其力,只有少数时候需要伙伴,对团体的需要并不强烈。
2.“团体格局”中社会的道德体系源自他们的宗教观念,其中的两个重要的派生观念是什么? ①每个个人在神前平等 (团体中的每个人平等) ②神对每个个人的公道(团体应平等保障每个人的权利)
3.作者举耶稣当众人否认自己的生父母,而以神为父为例,是为了说明西洋“团体格局”中非常强调每个人人格上平等,亲子间个别和私人的联系是被否定的。
4.差序格局中的道德体系是以己向外推,形成各种路线,例如亲属遵循的道德要素是孝悌,朋友遵循的道德要素是忠信,君臣遵循的道德要素是义(后演变为忠)。
5.作者认为孔子在解释最核心的道德观念“仁”的概念时,常常“欲说还止”,又或者回归到“父子、昆弟、朋友”这些具体的伦常关系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中国乡土社会并不存在一个具体的笼罩性的团体道德观念(不分差序的兼爱),因此只能回到这些伦常关系中去说明什么叫仁。
6.在差序社会中,“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一定要问清了,对象是谁,和自己是谁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拿出什么标准来”。请你试举两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这段话的含义。
①例如贫困村分发扶贫资金,不是按照贫困户的实际需求,按照上级的文件要求。而是按村民与村长、村委会的亲戚关系远近分发。
②例如孙小果在90年代触犯法律被判处死刑,却因为与司法系统的私人关系与利益关联,被法院改判死缓,从2010年起,以“李林宸”之名在狱外活动。(直到2019年,国家督办组赴云南督办孙小果案才执行死刑。) 第六章 家族 一、核心概念
1.家庭:亲子构成的短期的生育社群
2.氏族:根据单系亲属原则组成的可以扩大的社群 3.社群:一切有组织的人群 二、本章结论:
- 3 -
乡土社会的“家”与现代社会的家庭概念截然不同,它是承担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功能,以父子、婆媳为主轴,夫妇关系为配轴的绵续性的事业社群。
三、问题纲要
1.判断题:乡土社会呈现单一差序格局,与西洋的现代社会单一的团体格局有着明显差异。(×) 判断依据:作者在第六章的开篇明确提出“并不是说中国乡土社会中没有‘团体’…同样的,在西洋现代社会中差序格局也是同样存在的…这两种格局…在事实上常常可以并存的,可以看得到的不过各有偏胜罢了。”这说明乡土社会并不是只有差序格局,而西洋现代社会并不是只有团体格局,只是这两种格局分别为两种社会的底色与基调。
2.请比较“家庭”与“家族”的不同,并完成下列表格。 主要功能 延续时期 性质 生育儿女 临时的 生育组织 政治、经济、宗教等多种功能 长期绵续的 事业组织 结构主轴 以夫妇为主轴,子女为配角,主轴以父子、婆媳为主轴,夫妇为配轴,主为横向 夫妇关系 界限范围
3.作者说“中国人在感情上,尤其是在两性间的矜持和保留,不肯像西洋人一般的在表面上流露”的表现有哪些?他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表现有①乡下夫妇用不着多说话 ②乡下的说笑和情意是存在在同性和同年龄的集团中。作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乡土社会以家族为基本社群,是以父子、婆媳为主轴,而夫妇只是配轴的社会结构(圈局)。
4.在本章中,为了更清晰地说明乡土社会的家族结构的特点与其造成的两性关系的特点,作者依然沿用了前几章常用的对比论证与说明的方法。他分析西洋式的“家庭”的构成原则与特点,说明乡土社会的“家族”与它的不同之处,从而让读者更清晰地从感性和理性上认识到乡土社会以“家族”为基本社群。 联想与拓展:
请你用本章学习的理论解释在《百合花》这个故事中,小通讯员为什么在故事开头对“我”的态度那样别扭?
从故事中可以知道,小通讯员成长在一个南方的乡村,他受到的教育是典型的传统乡土社会的教育,不好意思和女性交谈和接触。而我是一名受到现代教育的女记者,观念是现代观念。所以小通讯员和“我”之间别扭而有有趣的对话和接触是两种文化的冲突和碰撞。 第七章 男女有别 一、重要概念
1.感情:发生在新反应的尝试和旧反应的受阻时,体内产生的紧张状态,一种发动行为的力量。 2。感情定向:文化所规定的个人发展感情的方向。 3.了解:接受同一的意义体系。
4.阿波罗式文化观:认定宇宙的安排有一个完善的、超于人力创造的秩序,人只是接受它,尽力维持它的文化观。
- 4 -
轴为纵向 亲密凝和 淡漠内敛 界限模糊,按父系原则可扩大得很远 界限清晰的亲子小组合
5.浮士德式文化观:是将冲突看作存在的基础,生命是不断克服障碍的过程,不断创造,不断克服,不断改变的文化观。 二、本章结论
乡土社会中,一切足以破坏秩序的要素都被遏制着,因此男女之间的鸿沟筑下了,为了保持社会的安稳,乡土社会强调男女有别。
三、问题纲要
1.作者为什么说纪律排斥私情,要维持固定的社会关系就要避免感情的激动?
因为感情是动势和紧张的状态,对社会关系有破坏和创造的作用,因此要维持固定的社会关系就要避免感情的激动。
2.稳定社会关系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了解,即熟习引起的亲密感觉。
3.乡土社会靠亲密和长期的共同生活,形成彼此有高度的了解的亲密群体。要达到这一境界,需要什么条件?请具体地谈一谈。
需要没有什么差别阻碍各人间的充分了解。具体来说,(1)要能突破空间的障碍;(2)要能突破时间的障碍;(3)要能突破性别的差别以达到充分了解。
4.乡土社会唯一不能靠“充分了解”跨越的鸿沟是性别的差异。为什么这道鸿沟在乡土社会中无法跨越?
(1)因为男女相异的基础是无法完全了解的,只能靠在共同生活中不断用处创造力去克服障碍,探索未知,才能有一个求同的过程。(2)但这个过程需要情感的激动和创造改变,不仅无益于生育,还会使得社会关系不稳定。(3)与乡土社会所追求的稳定的社会关系违背。 5.乡土社会解决这一障碍的方法是什么?
乡土社会采取“男女有别”的文化观念,认为男女不需要求同,并且在生活上,心理上都要隔离,以保证社会关系的问题 ,从而完成经济、生育等事业。
《乡土中国》问题识记
一、乡土本色 1-1、在社会学中常把社会分成性质不同的两种社会:一种是 礼 俗 ,即没有目的,只是因为生长在一起而发生的,是有机的团结;一种是 法理 社会,即为了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是 机械 的团结。 1-2、乡土社会的特点是 土气 、 聚居 、 熟悉 。乡土社会中 定居 是常态, 迁移 是变态。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是 不流动 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上说是 孤立隔膜 。 1-3、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是一户人家,是 两性和抚育 的需要,但多是聚村而居。
1-4、聚村而居的原因有1 小农经营 。2需要水利的地方有 合作 的需要。3 安全 。4 土地平 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产,使人口在一个地方一代代累计,成为大的村落。 1-5、乡土社会中, 规矩 是“ 习 ”出来的礼俗,它 不是法律 。
二、文字下乡 2-1、一个社群所用的共同语言之外,会因个人间的需要而发生许多少数人间的特殊语言,即“ 行话 ”。 2-2、乡下人是 熟人 中长大,乡下人可以 面对面直接接触 ,可以用 声气 、 足声 、 气味 等来辨认人。所以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多余,连语言都并不是传情达意的唯一象征体系。 2-3、文字能传情达意,是“ 间接 ”的说话的工具。
三、再论文字下乡 3-1、文字的产生是在人和人在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了空间和时间的阻隔的情境中。
- 5 -
3-2、时间阻隔的两个方面: 今昔之隔 、 世代之隔 。 3-4、世代经验 无需不断积累 ,只需老是 保存 。
3-5、在乡土社会这种面对面的亲密接触中,语言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没有用文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
四、差序格局 4-1、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捆,几捆束成一挑,这就像西洋社会的 团体格局 ,每个人对团体的关系相同。
4-2、把一块石头扔进水里而形成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这就像我们中国乡村的 差序格局 ,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是 私人关系的增加 。 4-3、在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中, 团体格局的家庭是界限分明的团体 。而 差序格局里的家庭界限是模糊的,可伸缩的 。
4-4、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是根据 生 育 和 婚 姻 事实发生的社会关系,以 “己”为中心 推出去。 地缘关系 也如此,中国人对世态炎凉特有感触,就是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 会因 中心势力 的变化而变化。
4-5、西洋社会的团体格局中讲 权利 ,而我们却是 攀关系 、 讲交情 。
4-6、在差序格局的这种富于伸缩的网络里,以“己”为中心,是 自我主义 , 不是个人主义 。 自我主义是以己为中心 , 推己及人 ;个人主义是讲 平等 观念和 宪法 观念。
五、维系私德 5-1、社会结构格局的差别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道德观念是在社会里生活的人自觉应当 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 的信念。
5-2、在 以己为中心 的社会关系网中,最主要的是“ 克己复礼 ”,“修身为本”,这是 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 的出发点。
5-3、在 团体格局 中,道德建立在在 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 , 团体是个超于个人的 “实在”,不是有形的东西。宗教是团体的象征,是他们道德观念的来源,是支持他们行为规范的力量,个人在神前平等,神对每个人公道。
5-4、差序格局中,社会范围是从“ 己 ”推出去,一条路径是 亲属、亲子、同胞 ,讲究“孝悌”,一条路径是 朋友 ,讲究忠信。
5-5、 差序格局 中,没有一个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没有团体格局中那种不分差序的兼爱,也不易找到个人对于团体的道德要素。在西洋团体格局中,履行义务是一个清楚的行为规范,在中国传统中没有。像“忠君”依旧是对君私之间的关系。
5-6、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得看所施对象和“自己”的关系加以程度上的伸缩。
六、家族 6-1、家族是 亲子 所构成的 生育社群 。亲子是其结构,生育是其功能。 6-2、中国的家是一个 事业组织 ,家的大小是由事业的大小决定的。
6-3、在乡土社会中,家庭是沿 亲属(父系)差序 扩大 单系 ,主轴在 父子之间、婆媳之间,是纵向的 ;而在西方,家庭是 团体性社群 , 主轴是夫妻 , 是横向的 。 6-4、家族在结构上包括家庭, 最小的家族等于家庭 。
七、男女有别 - 6 -
7-1、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是 了解 。所谓了解,是指接收着同一的意义体系,同样的刺激引起同样的反应。乡土社会中的文化模式是 阿波罗式 的,是 有秩序 的, 稳定 的; 现代社会的文化模式是浮士德式的 , 冲突 是其存在的基础。
7-2、乡村社会是靠亲密和长期的共同生活来配合个人人的相互行为,社会的联系是长成的,是熟习的,到某种程度使人感觉到是自动的。
7-3、 家族 是乡土社会里的一个 事业社群 ,必须 维持纪律 ,而纪律 排斥私情 。
《乡土中国》小测
班级: 姓名:
一、填空题:
1 . 费孝通是中国_________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如果说《江村经济》一书是对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那么《_________》是对中国乡土社会的整体描述。
2 . 《乡土中国》的作者是①________先生。书中对中国乡村社会的探讨对我们认识当今中国社会仍有帮助。比如,在乡村的“熟人”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可能不需要②_______,但这绝不能说是乡下人“愚”的表现;作者十分形象地用“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来作比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格局: ③________格局;在男女有别的乡村,家庭生活一般以④__________为主轴,以异性为辅;而乡村的治理,一般情况下不靠法治,而是靠来源于传统的⑤_________等等。 这些发生在乡村社会的现象仍然会隐隐约约地出现在当今的城市生活中。所以,作者认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⑥_________ 性的。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概括中国社会 “乡土性”的三个表现。(每个表现不超过5个字)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人们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
4 . 下面是对费孝通《乡土中国》的分析,请按要求填写相应内容。
费先生为了把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特点解释得通俗易懂,大量采用东西方对比的方法来阐述。譬如,他认为西方的社会性质是属于法理社会,而乡土社会则是属于A________社会;西方社会的格局特点大多是团体格局,而乡土社会则是B________格局;西方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是维系着人民的宪法,而乡土社会的人与人之间关系则维系着私人的道德;西方社会解决人与人之间矛盾的方式通常运用司法诉讼体系,而乡土社会则通常运用C________体系;D________是西方契约社会的基础,而血缘则是身份社会的基础。
5.请依据《乡土中国》的内容观点填空。
(1)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种所谓的“__________”,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2)__________观念是在社会里生活的人自觉应当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信念。它包括_________、行为者的信念和社会的制裁。
(3)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社群是“__________”。
- 7 -
《乡土中国》小测答案
1.【答案】社会学 乡土中国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常识的识记。学生应在关注生活的基础上,加强分类识记和积累。 费孝通,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诸多方面深度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
2.【答案】费孝通 文字 差序 同性 礼治 乡土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及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多注意名著中那些典型句子的识记,以及名篇的作者、内容的识记等,要注意细节,识记要准确。
前三题是对《论语》的识记,第四题是对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内容的归纳总结。《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
第(4)题②考查的是《文字下乡》,③考查的是《差序格局》,④考查的是《男女有别》,⑤考查的是《礼治秩序》,⑥考查的是对全书的总结。 3.【答案】①土气;②不流动;③熟人社会
本题可采用分层压缩法。所给文段话题是乡土性的特点,分了三个层次来作介绍。第一层“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写的是乡土性的土气;第二层“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写的是乡土性的不流动性;第三层“人们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写的是乡土性的“熟悉”的社会。归结大意关键词,便可得出答案。 4.【答案】A.礼俗 B.差序 C.调解 D.地缘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以及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题,首先要对涉及的文本内容有所了解,然后分析横线前后的内容,根据这些进行填写。这段材料是对费孝通《乡土中国》的分析,语段开头说“费先生为了把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特点解释得通俗易懂,大量采用东西方对比的方法来阐述”,既为“对比法”,后面的内容可以结合对立方进行填写。如第一处,需要填写的是“乡土社会的社会性质”,前面说西方社会性质是“法理社会”,相对于“法理”,“乡土社会”是“礼俗”;第二处是填写乡土社会的格局特点,前面西方社会的格局特点是“团体格局”,乡土社会的格局特点是“差序”;第三处要求填写的是乡土社会解决人与人之间矛盾的方式,前面西方社会的方式是“运用司法诉讼体系”,乡土社会是运用调解体系;第四处是填写西方契约社会的基础,后面提到身份社会的基础是“血缘”,前面西方契约社会的基础是“地缘”。
5.【答案】差序格局 道德 行为规范 “小家族”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名著阅读的能力。用心读名著,了解作者、国籍,作品的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 8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