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试析学生对体育教师的需求与供给

试析学生对体育教师的需求与供给

2021-10-14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试析学生对体育教师的需求与供给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 周 婧 226500

摘 要:主要运用专家调查、文献数据调研和逻辑分析法,借鉴微观经济理论中需求和供给的概念,通过学生在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的过程中,对体育教师的需求及供给,阐述体育教师如何更好地实施体育教学。目的是为体育教学提供一些浅显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学生;体育教师;需求;供给。

一 需求、供给

需求是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商品的需要。供给是指某一时间生产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商品。例如,自行车生产商是自行车的供给者,他向大家供应自行车,另外他又是需求者,他需求别人的产品。自行车生产商和农民交换大米,他向农民供应自行车,需要农民的大米。因此,自行车生产商既是供给者,也是需求者。

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就如同自行车生产商,对于体育教师而言,学生既是需求者,也是供给者。 二 学生对体育教师的需求。

要知道学生对体育教师的需求,首先要知道学生对体育的需求。日常生活中,学生的体育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喜欢体育的形式又是丰富多彩的,有的人喜欢球类,有的人喜欢体操,有的人喜欢评论各种体育赛事。从本质上来看,学生的体育需求就是通过参与学习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从而促进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的发展。学生对体育的需求,就是对体育教师的需求,体育教师怎样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呢?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做到:

1 .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来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首先,在理论上,体育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目标引领教材内容”的观念。其最根本的含义是“要依据教学目标来取舍教学内容”。这是课程的问题,是教材内容的取舍和选编的问题。在体育课程建设时,要依据教学目标来选择教学内容,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依据教材

内容的特点和学理规律来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而不能将“目标引领教材内容”片面的理解成“目标在任何一个层面上始终引领教材内容”。如果“目标在任何一个层面上始终引领教材内容”,就意味着有了新目标,还要选择新内容,这实质上是对上一次“目标引领教材内容”的否定,也就是说所有下位的“目标引领教材内容”都要对上位的“目标引领教材内容”进行一次否定,这是一种提法上的逻辑错误。

其次,在操作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在理解每个学习领域各水平目标以及达到水平目标学习要求的基础上,从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全面贯彻《标准》的精神。在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时,教材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特征,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在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时,要注重运动形式的活泼、多样,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简单易行。

2. 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会学”。当前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最大课题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为学生的终生体育服务,真正提高体育学科的地位。而这一切都要依赖强化运动技术教学。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好了一两个运动技术,从中获得了体育运动的实惠和乐趣,便会乐于学习其它运动技术。学生在学习运动技术的过程中积累了“学会”的经验,掌握了运动技术学习的规律,进而便学会学习,即“会学”。埃德如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和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更应该是学生的促进者和引导者。体育教师要注重学生自学、自练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为学生自主发展和适应社会奠定基础;要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亲身体会、亲身实践,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要给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氛围,让学生相互观察、相互帮助、相互纠正,提高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能力,不断提高动作质量。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竞争力以及迎接挑战的能力。

3. 加强教法的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所谓教学有法就是任何教学都必须遵循教学的规律和原则,都必须按照一定的教

学模式和程序来做;所谓教无定法就是即使同一教师在讲授不同的教材时,也不可能按一个模式用同一种方法来教,任何教学方法不能机械照搬。所谓贵在得法是指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上灵活地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由于《标准》大大拓宽了原来体育课的学习领域,改变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的特点以及国际课程发展的趋势,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并根据领域目标构建课程的内容体系。这便对担任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完全沿袭原来体育课的教法显然不能满足《标准》的要求,因此,在教学如何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关注,促进学生运动兴趣的保持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教师应该特别注意研究的重点。 三 学生对体育教师的供给

1.教师因学生而存在。据《诗》《书》记载,自距今三千多年的西周时起,中国已经出现学校。从学校教育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来看,学校教育是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学校出现之前,为了子女的学习,家长请来合适的人(教师)上门来教。后来,因为要学习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家庭教学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于是,在社会上便出现了正式的教育机构——学校。由于众多学生来到学校学习,引起教师队伍的发展与壮大。可见,在古代是先有学生,后有教师的;没有学生,也就没有教师;在现代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没有学生,哪有学校、哪有教师呢?学生不为教师的存在而存在,而教师却因学生的存在而存在。

2.学生的回馈作用。 体育教学是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过程。作为学练的主体,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有着极强的主观意识。因此教次师需要经常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学生一起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以适当的方式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运用各种方式和表现主动给教师的教授活动以回馈,使教师调整和改变自己的教授活动和教学认识结构。这样既可以把学生的智慧和力量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又可以使师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加深理解,不断改进教学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