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完整)下肢动脉栓塞的护理

(完整)下肢动脉栓塞的护理

2021-06-10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下肢动脉栓塞的护理

下肢动脉血栓是指自心脏或近侧动脉壁脱落或自外界进入动脉,被血流推向远侧阻塞动脉血流而导致肢体缺血以至坏死的一种病理过程,一般为急性。

【临床表现】

1.疼痛突然发生剧烈的患肢疼痛,为最早出现的症状。部分病人仅感觉酸痛或呈钝痛,少数病人疼痛不明显而是感觉麻木。肢体远端的疼痛最剧烈,活动时疼痛加重,因而活动受限.

2。感觉异常和运动障碍栓塞部位远端由于周围神经的缺血而引起感觉及运动障碍,出现感觉丧失或感觉异常,自觉肢体麻木,有针刺样干;栓塞近端有感觉过敏区或感觉减退区;下肢运动麻痹,活动无力,可出现足下垂.

3。皮色苍白动脉栓塞后,由于组织缺血,皮肤乳头下静脉丛血液排空,皮肤呈蜡样苍白。若皮下浅血管仍有少量血液留存,亦可出现青紫色斑块及条纹,病久发生坏死呈紫黑色,以足远端明显。

4。皮温降低皮肤温度明显降低,触之冰凉,受累肢体皮温降低比栓塞部位低一个关节面,越远降低越明显,而且界限清楚。

5。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栓塞动脉处常有压痛,其远端脉搏搏动减弱或消失,栓塞肢体严重缺血4—6小时,即可发生坏死。

【护理评估】

1。一般情况:观察生命体征有无异常,询问患者有无外伤史,手术史,妊娠分娩史,有无出血性疾病史及患者的心理护理及社会支持情况。

2。专科情况:

⑴了解肢体疼痛时间,部位。

⑵足背动脉有无减弱或消失,小腿皮温皮色有无改变。

⑶有无休克表现。

⑷治疗期间有无口腔,鼻腔,皮粘膜等部位的出血倾向及治疗效果。

3.辅助检查:应用抗凝药物期间PT、APTT是否正常,B超检查,了解血栓形成的部位、范围。

【护理诊断】

1。疼痛:与血栓形成动脉血流不畅有关

2.焦虑:与疼痛、不能下床活动及担心出血有关

3。潜在并发症:出血、休克

【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⑴心理护理:肢体动脉栓塞患者,由于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及患体剧烈疼痛,表现为极度恐惧、焦虑,让患者认识手术的重要性和拖延的风险,并向其介绍成功病例增加患者的信心,配合治疗。

⑵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肢体禁冷、热敷及按摩。

⑶尽快做好术前准备:急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肝功能及术野备皮等。

二.术后护理

1。给予心电监护.

2。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

3.定期查电解质,记录尿量,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4。术后患肢平置,采取保温措施,避免患肢受到寒冷,潮湿等不良刺激。

5。密切观察血液循环:重点是皮温皮色,肢体疼痛及足背动脉情况,如皮肤由苍白转为红润,疼痛麻木感减轻或消失,皮肤温暖,摸到足背动脉,表示动脉血流恢复通畅。

6.用药期间,应观察全身有无出血倾向,如鼻出血或牙龈出血,有无伤口渗血,消化道出血。

7。术后恢复期指导卧床患者做足背伸曲动作,促进小腿深静脉血液回流,防止血栓再次形成;对能行走的病人可给其拐杖,每天活动患肢,防止肌肉萎缩。

8.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食低脂、低胆固醇及高维生素饮食,忌烟酒。避免过饱,多食。适当限制绿色蔬菜及新鲜水果,防止维生素K进入机体影响抗凝效果.

【健康宣教】

1.告知患者戒烟,戒酒.

2.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

3.指导患者低脂粗纤维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4.加强日常锻炼,适当运动。

5。出院后遵医嘱口服抗凝药,服药期间观察有无异常出血,并每周查PT、APTT,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