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山东烟台市的发展概况
谢广华 教本1班 20092613688
摘要:简要介绍了烟台的地理区位及烟台地区的地理概况,着重分析了烟台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字:地理区位,地理概况,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对策
正文:
一、烟台市的地理区位
烟台市是山东省的一个下辖市,在华北区内,位于山东半岛中部,东经119°34′~121°57′,北纬36°16′~38°23′。烟台依山傍海,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东连威海,西接潍坊,西南与青岛毗邻,北濒渤海、黄海,与辽东半岛对峙,并与大连隔海相望
二、烟台市地理概况
1、地形地貌
地形为低山丘陵区,山丘起伏和缓,沟壑纵横交错。山地占总面积的36.62%,丘陵占39.7%,平原占20.78%,洼地占2.90%。低山区位于市域中部,山体多由花岗岩组成。丘陵区分布于低山区周围及其延伸部分,海拔100-300米,起伏和缓,连绵逶迤,山坡
平缓,沟谷浅宽,沟谷内冲洪积物发育,土层较厚。海岸主要分岩岸和砂岸两种,西起莱州市虎头崖,东至牟平东山北头,是曲折的岩岸,海蚀地貌显著,其余多为砂岸。
2、水文状况
市域内,河网较发达,中小河流众多,其特点,河床比降大,源短流急,暴涨暴落,属季风雨源型河流。
3、气候特点
烟台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空气比较干爽,冬季比较温润.全年平均气温12℃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651.9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68%,年平均日照时数2698.4小时,太阳辐射总量年平均值5224.4兆焦耳/平方米,全市平均无霜期210天。
三、烟台的经济发展状况
烟台市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调整结构,增加投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1、工业
烟台市工业基础较好,工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近年来,全市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强市,加快培植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和辐射带动能力的支柱产业和名牌产品。
2、农业
烟台市农业比较发达,农村经济发展较快。通过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以粮油、水果、水产、畜牧、蔬菜五大产业为支柱的农业产业布局已基本形成。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达到42户,其中6家企业被列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
3、国内贸易和旅游
烟台市市场繁荣稳定。全市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规范市场秩序,提高人民收入,扩大消费信贷,住房、汽车、旅游、文化等一批新的消费热点迅速成长,促进了各类市场的健康发展。商业领域的所有制结构不断优化。深度开发整合旅游资源,进一步开拓市场,强化服务,规范管理,旅游业实现了健康快速发展。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454.56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117.54亿元。
4、固定资产投资
烟台市注重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千方百计拓宽资金融通渠道,加大有效投入,加强重点项目调度,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建筑业生产发展稳定。
5、对外经济贸易
烟台是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20多年来,烟台市全方位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不断扩大开放领域和范围,提高开放层次和水平,经济外向度和对外知名度大大提高。目前,来烟投资的跨国公司已达40多家,其中世界500强24家。市域内设有3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经济园区。
6、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作为富有活力的新兴经济力量,为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南山、丛林、龙大、鲁花、方圆、新牟等骨干民营企业发展迅速,有力促进了全市民营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张和素质的不断提升。
四、烟台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经济规模总量大,人均偏低
烟台的GDP总量就已超过济南,仅次于青岛,位于全第省第二位,但是其人均GDP偏低。不仅低于青岛、济南,而且还低于威海、东营、淄博。这说明,烟台虽然是一个经济大市,但它绝对不是经济强市,也不是经济富市。人均GDP偏低拉低烟台经济发展速度,影响烟台经济发展进程。
2、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且发展呈下降趋势
一直以来,烟台都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和支撑,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且第三产业比重由2002年的36.3%下降到2006年的30.1%。烟台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成为制约烟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影响烟台城市化进程,也影响烟台发展目标的实现。
3、缺乏较有影响力的名牌企业、商品
企业品牌是城市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品牌企业也是形成产业集群、打造产业链的核心,是城市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推进器 ”。烟台除了张裕葡萄酒外,其他品牌在省内乃至全国都缺乏一定知名度,这些企业和商品都缺乏一定的影响力。
4、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于邻近其它城市
烟台虽然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但是交通基础设施跟周围其它城市相比,稍逊一筹。在港口方面,南有大连港,北有青岛港,使烟台港处于重压之下。在航空方面,青岛和济南飞往其它城市的航线明显多余烟台。铁路方面,虽然有烟大轮渡的通航,但是仍极大依靠轮渡,对于沟通东北方面有一定局限。
四、烟台地区可持续发展
1、实施“8515”工程。
根据培强做大骨干企业战略部署,制定技术改造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在贷款贴息、融资担保、奖励补助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投入资金1.5亿元,支持“8515”工程,增强其对经济发展的拉动能力。
2、支持科技自主创新
安排资金2000万元,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六个十”工程与科技自主创新项目研发。筹措资金2300万元,支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科技“富民强县”计划和“科普惠农”示范工程建设等创新项目建设。
3、支持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
制定循环经济及节能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对2011年循环经济及节能专项资金项目进行论证,评选出45个项目、10个先进单位和10个优秀节能成果,共获得奖补资金1200万元。投入资金1.1亿元,为251户企业落实循环经济和节能奖励扶持政策
五、烟台地区经济发展对策
1、从“总量”到“人均”的跨越式发展
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总量固然重要,但是单有总量增长而无人均的发展也不是健康的发展,所以实现人均产量的发展和增长也具相当重要的意义。但是人均GDP的增长也不是一个孤立的指标,是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百姓生活的改善、物价水平的稳定、就业水平的提高相辅相成的。要使人均产量有提高,必然要注重上述方面的发展。
2、充分利用各方优势
一直以来,山东省都是以济南和青岛为中心,烟台为副中心。在2005年省内提出“东部突破烟台”的口号,表明山东省看到了烟台发展的巨大潜力,有意愿将烟台打造成省内另一个经济中心。从全国层面来看,烟台应该积极组织和参与辽东半岛、京津唐区域经济合作,实现区域联动发展。从国外角度看,利用与日韩隔海相望的区位优势,积极吸引和承接日韩产业的转移,构建半岛制造业基地主体,重点发展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黄金和食品加工制造四大支柱产业,创出“烟台制造”品牌。
3、适度超前发展服务业
烟台第三产业比重低,所以极具发展潜力,可以将其作为一个新的增长点。烟台可利用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大力发展物流业、商品零售业,也可在大型制造业的产业链条中,从辅助生产,社会服务方面寻找商机。烟台也具有许多特色的文化、自然、历史等资源,发展旅游业,并且烟台可依靠独具的国际葡萄酒城称号,发展会展产业 ,扩展服务项目。
4、协调经济均衡发展
烟台市县域经济的差距在缩小,标志烟台经济良性发展,但是从县域层面和全省全国层面上看,仍存在差异。经济差距会成为社会不平等的重要根源和层面,所以要协调经济相对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汉英. 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初步研究[J].地理研究,1996,15(4)
[2]胡序威, 毛汉英, 陆大道等. 中国沿海地区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J].地理学报1995,50(1)
[3]刘刚.基于因子分析的烟台市县域经济差异探析[J].经济论坛.2006.16
[4]原宪瑞,张文军.烟台市域县经济指向性原则选择初探[J].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2)
[5]李中东.城市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论坛,2004(4)
[6]吴少平.开发区:城市经济与产业经济富有生命力的融合生长点【J】'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战,1 996(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