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混凝土涵洞施工工艺标准
SZJSQB15.78-2003
1、适用范围
1.1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市政、公路工程等中的防水混凝土涵洞,工业及民用建筑的地下室防水施工。
1.2 本章仅介绍UEA补偿收缩混凝土刚性防水施工工艺。
2 编制依据
2.1 本工艺标准的编制依据如下:
2.1.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2.1.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2.1.3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2.1.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 施工准备
3.1 技术准备及要求
3.1.1 熟悉设计文件、领会设计意图,且宜由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交底。
3.1.2 根据场设计要求、防水材料特点等,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并按规定报批。
3.1.3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以及技术、安全交底。
3.1.4 防水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已审批。试验确定的混凝土抗渗等级应较设计值提高0.2MPa。 3.2 材料及要求
3.2.1 水泥:采用P32.5或P42.5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严禁使用过期、受潮、变质的水泥。使用前须按规范规定抽样检测合格。
3.2.2 细骨料:宜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使用前须按规范规定抽样检测合格。
第1页
市政工程篇 防水混凝土涵洞施工工艺标准 SZJSQB15.78-2003
3.2.3 粗骨料:宜用卵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含泥量不大于1%,吸水率不大于1.5%。使用前须按规范规定抽样检测合格。
3.2.4 水:宜采用自来水,当自来水条件不允许时,用采用洁净的河水或地下水。使用前须按规范规定抽样检测合格。
2.1.5 U.E.A膨胀剂:其性能应符合《混凝土膨胀剂》(GB 23439-2009)的相关规定,其掺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的规定,与其它外加剂混合使用时,应经试验试配后使用。有出厂合格证及说明书。使用前须按规范规定抽样检测合格。 3.3 主要机具
3.3.1 混凝土拌制及运输设备:
1 混凝土一般应采用商品混凝土。若采用自拌混凝土时,主要设备可采用下列组合。
1)组合I:强制式搅拌机与自动配料机配套,机具有:强制式搅拌机,自动配料机,装载机,
2)组合II:强制式搅拌机与人工上料配套,机具有:强制式搅拌机,磅称,手推车。
2 当采用自拌混凝土时,应选用与搅拌相匹配的运输设备,以确保设备输出最大能力。运输设备如:小型翻斗车,农用运输车(自卸),小型手推车;当采用商品混凝土时,采用混凝土运输车输送至工地。 3.3.2 混凝土浇筑设备:溜槽、振捣棒。 3.4 作业条件:
3.4.1 钢筋、模板等上道工序已完成,并办理隐检、预检手续。 3.4.3 根据砂石含水量,已确定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3.4.4 如地下水位高,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期间继续做好降水,排水。
第2页
市政工程篇 防水混凝土涵洞施工工艺标准 SZJSQB15.78-2003
4 操作工艺
4.1 工艺流程
养 护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搅拌 作业准备 图4.1 施工工艺流程
4.2 操作工艺
4.2.1 混凝土搅拌、运输
1 混凝土拌制前认真检查水源、电源是否正常,砂石材料是否充分备料,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2 拌制混凝土前试验工程师测定砂石材料的当日含水量,并据此确定施工配合比,并严格按照配合比计量搅拌。
3 搅拌投料顺序为:石子—砂—水泥—U.E.A膨胀剂—水 。
4 投料后先干拌0.5~1min再加水。水分三次加入,加水后搅拌1~2min(比普通混凝土搅拌时间延长0.5min)。3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非泵送施工时控制6~8cm,泵送施工时控制14~16cm。
5 应根据浇筑量配备足量的混凝土运输车,确保混凝土浇筑连续进行。 6 混凝土运输供应保持连续均衡,间隔不应超过1.5h,夏季或运距较远可适当掺入缓凝剂,一般掺入2.5‰~3‰木钙为宜。 4.2.2 混凝土浇筑
第3页
市政工程篇 防水混凝土涵洞施工工艺标准 SZJSQB15.78-2003
1 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预埋件等进行检查验收。重点检查固定模板的铁丝、螺栓是否穿过混凝土墙,如必须穿过时,应采取止水措施。特别是管道或预埋件穿过处是否已做好防水处理。木模板提前浇水湿润,并将落在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2 施工员仔细分析施工时间和工作量,将混凝土的施工安排在最合理的时间内,同时经常注意天气的变化,防止雨中浇混凝土。
3 混凝土运至浇筑点,应检查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均匀性,当混凝土有离析、泌水现象时,应进行二次搅拌。
4 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应防止混凝土离析。直接倾卸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或溜槽下落;倾落高度超过10m时,应设置减速装置。
5 混凝土浇筑时,应采用机械振捣,以保证混凝土密实,振捣时间一般10s为宜,不应漏振或过振,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浮浆,无气泡,不下沉为止。铺灰和振捣应选择对称位置开始,防止模板走动。结构断面较小,钢筋密集的部位严格按分层浇筑、分层振捣的要求操作,浇筑到最上层表面,必须用木抹找平,使表面密实平整。
6 混凝土浇注过程中随时检查支架、模板及其支撑是否严密稳固,如有不妥,停止浇注。
7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每一车混凝土进行塌落度检测,确保浇筑前的混凝土塌落度在设计范围内。并按规范要求取样制作混凝土抗压试件和抗渗试件。
8 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宜不留或少留施工缝。施工缝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底板的一般不留施工缝或留在后浇带上。
2)墙体水平施工缝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少于200mm的墙体上,墙体如有孔洞,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宜少于300mm;施工缝形式宜用凸缝(墙厚大于30cm)或阶梯缝、平直缝加金属止水片(墙厚小于30cm),施工缝宜做企口缝并用B.W止水条处理垂直施工缝宜与后浇带、变形缝相结合。
3)在施工缝上浇筑混凝土前,应先将底层混凝土表面凿毛,清除杂物,冲洗干净后,再浇筑上层混凝土。 4.2.3 养护
第4页
市政工程篇 防水混凝土涵洞施工工艺标准 SZJSQB15.78-2003
混凝土浇筑后应用草席或麻袋覆盖,并于4h后(混凝土初凝后)经常洒水,使混凝土保持湿润。养护时每天洒水的次数,以及养护天数应视水泥品种和气温情况而定,一般为7d~14d。最初三昼夜应勤洒水。
5 质量标准
5.1 主控项目
5.1.1 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外加剂及预埋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
5.1.2 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和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检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5.2 一般项目
5.2.1 施工缝、变形缝、止水片、穿墙管、支摸铁件设置与构造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严禁有渗漏。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5.2.2 混凝土表面平整,无露筋、蜂窝等缺陷,预埋件位置正确。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5.3 质量要求
5.3.1 严禁在混凝土内任意加水,对混凝土原材料的计量设备定期检查和标定,严格控制水灰比。
5.3.2 细部构造处理是防水的薄弱环节,施工前应审核图纸,特殊部位如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预埋件等细部要精心处理。
5.3.3 穿墙管外预埋带有止水环的套管,应在浇筑混凝土前预埋固定,止水环周围混凝土要细心振捣密实,防止漏振,主管与套管按设计要求用防水密封膏封严。
第5页
市政工程篇 防水混凝土涵洞施工工艺标准 SZJSQB15.78-2003
5.3.4 结构变形缝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止水带位置要固定准确,周围混凝土要细心浇筑振捣,保证密实,止水带不得偏移,变形缝内填沥青木丝板或聚乙烯泡沫棒,缝内20mm处填防水密封膏,在迎水面上加铺一层防水卷材,并抹20mm防水砂浆保护。 5.3.5 后浇缝一般待混凝土浇筑六周后,应以原设计混凝土等级提高一级的U.E.A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浇筑前接槎处要清理干净,养护28d。
5.3.6 在冬夏季施工时,应采取相应的季节性施工措施,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6 成品保护
6.1 为保护钢筋、模板尺寸位置正确,不得踩踏钢筋,并不得碰撞、改动模板、钢筋。 6.2 在拆模或吊运其它物件时,不得碰坏施工缝处企口,及止水带。
6.3 保护好穿墙管、电线管、电门盒及预埋件等,振捣时勿挤偏或使预埋件挤入混凝土内。
7 安全、环保措施
7.1 安全措施
7.1.1 各专业工种须持证上岗。
7.1.2 夜间施工时,要有足够的照明,施工通道要有安全措施。
7.1.3 电工要遵守交接班制度,当班电工经常巡视电缆线路和配电箱控制柜、变压器等有无异常。禁止钢丝绳在电缆上拉动。
7.1.4 开关、配电箱上锁、禁止非电工人员将电线接头从配电箱内强行接线。 7.1.5 施工临时用电一律用三相五线制电源,坚持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器。 7.2 环保措施
7.2.1 配备洒水车,对现场混凝土运输车辆行走路线洒水,防止扬尘。
7.2.2 混凝土运输车辆应定时检查,防止遗洒,及时清理运输过程中遗洒的混凝土;废弃物要及时清理,运至指定地点。
7.2.3 对机械的噪声控制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
8 质量记录
第6页
市政工程篇 防水混凝土涵洞施工工艺标准 SZJSQB15.78-2003
8.1 水泥试验报告(见附表175市政试—1)。 8.2 砂子试验报告(见附表184市政试—7.1)。
8.3 粗集料(石子)试验报告(见附表187市政试—8.1)。 8.4 外加剂试验报告(见附表195市政质检—14)。
8.5 混凝土拌和用水质量检验报告(见附表189市政试—9)。 8.6 原材料出厂合格证(见附表260市政证—15)。
8.7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见附表206市政试—25 )。 8.8 混凝土试块极限抗压强度试验报告(见附表209市政试—28)。 8.9 隐蔽工程质量检验记录(见附表080市政质检—16)。 8.10 预检工程质量检查记录(见附表170市政质检—86)。 8.11 混凝土浇注记录(见附表039市政施—17)。
第7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