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总体情况。
2.掌握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和要求。
3.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发展道路。
4.认识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概述
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基础,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前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一、经济和经济建设
经济是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或社会经济制度,是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上层建筑赖以建立起来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一个社会的物质基础,是指一定社会经济制度赖以建立的生产力条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第1页 共58页
而且只有进一步发展与它相适应的物质基础,才能最后战胜旧的生产关系,并得到巩固和发展。因此,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之后,面临的迫切任务就是加速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以不断巩固和增强其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提高经济效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发展和完善社会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经济建设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是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生态良好的物质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提出了关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其基本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思想
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始终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夯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二)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
社会主义要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必须通过革不断完善自己。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活
第2页 共58页
力源泉,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其目的是冲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始终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
(三)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结合的市场经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要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四)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主体成分,是社会主义国家最重要的依靠力量。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五)关于分配制度的思想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
第3页 共58页
制度的客观要求,也是防止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有利于调动各种要素参与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国民财富。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最公平。
(六)关于对外开放的思想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必须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努力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处理好对外开放同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身力量的基础上,始终注意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注重防范和化解国际经济风险的冲击。
(七)关于经济管理和宏观调控的思想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使经济发展各方面相协调。加强国家对国民经济的有效管理和宏观调控,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结构、速度、效益等因素进行有计划调节,提高宏观调控的利学性、预见性、有效性。
(八)关于经济发展的思想
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必须是又好又快的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第4页 共58页
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
经济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占主要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又称社会经济结构。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决定其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并受到政治法律制度的保护。
经济体制主要指在经济制度基础上经济运行的具体形式,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具体形式和结构、国民经济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机构设置和经济运行规则等。经济制度和体制的选择取决于一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具体的社会经济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主要包括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个方面。
(一)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主要是确认生产关系即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制度。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决定一个社会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指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关系。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制度是有区别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指所有制制度,即所有制结构,它是决定经济关系中最基本的东西。经济制度除包括基本经济制度即所有制结构外,还包括分配制度以及其它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指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它是以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包括社会主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关系。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体现着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第5页 共58页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与人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关系体系,它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的经济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中所处的地位、所占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实行何种所有制结构,由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决定。通过不断探索,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过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实践表明,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所有制结构能够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脱离和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所有制结构必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在这方面,我国有深刻的教训。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在所有制结构上重全民、轻集体、排挤个体、消灭私营,急于过渡,盲目求纯,力图建立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实践证明,这种单一的所有制结构不符合我国的生产力状况,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但公有制在经济中占多大比重,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是不同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要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改革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并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
党的十三大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应以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第6页 共58页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指出,经过十多年的改革,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
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五大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做出了新的理论概括,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六大进一步强调,要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新概括,实现了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为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指明了方向。
(2)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具体来说,其依据有: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一种社会经济制度都有一定的所有制基础。在任何一种社会形态中,占主体地位的所有制是决定社会性质的因素。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否则,就不可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7页 共58页
第二,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我国初级阶段生产力的状况具有发展不平衡性和多样性,比如在我国现阶段,大生产和小生产、机械化半机械化和手工劳动、现代化自动化设备和原始的生产工具同时并存。同这种多样化的生产力状况相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必然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现阶段我国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必须按照“三个有利于”的生产力标准来检验和评价所有制结构。实践证明,我们现在所实行的所有制结构,比改革前那种公有制一统天下的所有制结构,更能适应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表明,我国现阶段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这样的制度能够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要做到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不能将两者对立起来。这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
(1)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原因
第8页 共58页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这是由公有制的性质和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
第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同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
第二,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
第三,公有制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拥有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力量,控制生产和流通。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
第四,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经济基础,是实现劳动人民经济上、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
(2)正确、全面理解公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用来满足劳动人民物质和文化需要而结成的经济关系。其实质和核心是全体社会成员或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平等
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要进一步突破过去“一大二公三纯”的偏见,同时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要有新的认识。有的同学之所以担心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认为公有制经济就是纯全民、纯集体的所有制形式。
党的15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第9页 共58页
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它是指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它同较高的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基本上实现了劳动者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上的平等。我国现阶段的全民所有制经济的生产资料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所有,采取国家所有制形式,所以称为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形式,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它掌握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改革和发展中,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必须加强。
集体经济,即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是指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它是劳动群众根据自愿互利原则组织起来,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合作经济组织。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它在集体组织范围内实现了劳动者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平等,劳动者之间建立了平等互助的合作关系。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在城镇的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和服务业等领域中也占较大的比重。集体所有制,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发展生产、满足和提高人民生活需要、繁荣市场、稳定物价、吸收劳动就业、扩大商品出口,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等。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生产力容量很大的灵活的经济形式,它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
混和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由不同所有制经济,以控股、参股等不同方式投资形成法人财产,由企业法人进行经营的企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投资来源的多元化,企业组织形式多样化,由各种所有制共同组成的各种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将越来越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目前主要有由公有股份与私有股份共同组成的股份和股份制企业、跨所有制组成的企业及企业集团、中外合资和中外合作企业等。这些企业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其资本收益归国家和集体所有,国家和集体行使所有者的权益,所以,它们属于公有制经济。今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公有成分在整个公有制经济中的比重将越来
第10页 共58页
越多。
(3)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而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控制力,主要表现在对起决定作用的稀缺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控制力,对经济运行态势的控制力,以及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趋势的控制力上,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它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
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在此前提下,国有经济的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3.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前,在“一大二公”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对非公有制经济一直持限制和排斥的态度。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和科学分析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使它们得到共同发展,在
第11页 共58页
实践中,非公有制经济也得到恢复并不断发展。但对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却有一个过程。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和十二大都还只是提“劳动者的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到党的十三大才把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和个体经济一起作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党的十四大提出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并进一步强调这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方针。到十五大不但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且明确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不能将两者对立起来。
(1)非公有制经济的种类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个体经济,是指在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私有制经济。个体经济具有投资少、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但市场适应性强,经营灵活等特点,一般是同分散、细小的生产力相适应。私营经济,是指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私有制经济。中外合资企业,是指我国同外商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一般是指由外商出资金、设备,我方出土地、劳力合作经营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是指外商经我国政府批准,在我国境内租赁土地、独立投资、独立管理、自负盈亏的企业。
(2)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具有客观必然性。
第12页 共58页
第一,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由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虽然我国已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从生产力的总体发展水平看仍然比较低,发展不平衡,呈现多层次的状况。这就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留下了广阔空间。
第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缓解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各种矛盾的需要。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和就业压力大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难题。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和国外、境外资本,弥补建设资金不足,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从而缓解经济建设中的各种矛盾,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第三,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需要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在进行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们的一切经营活动都是通过市场实现的,并且它们有内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它们的发展有利于形成市场主体的多元化,有利于加强市场经济的竞争格局,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
第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能促进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外资经济的进入,可以为探索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提供借鉴,也可以为发展公有制经济多种实现形式提供空间和机会。非公有制经济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则,形成了竞争格局,为公有经济的发展注入了竞争活力,有利于促进公有制经济机制转换和发展。在单一的公有制情况下,由于没有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竞争对手,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难以引入竞争机制,这就使公有制企业失去了外在的压力,也难以形成活力。支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并为不同所有制经济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是公有制经济参与竞争、提高效率的必由之路。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而带来的竞争,对公有制企业不仅是挑战,更重要的是机遇和动力。
第13页 共58页
4.正确认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首先,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是共同发展的关系。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就是指它们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处于平等地位,国家一视同仁地保护它们的财产权利和合法权益,对它们依法进行监督管理,使它们健康蓬勃地发展。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只允许和支持某种经济成分的存在与发展,而抑制其他经济成分的存在与发展。其次,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是相互协作的关系。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按照各自不同的规模、效益、技术、机制等特点,各取所长,优势互补总之,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它们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贡献。
(二)分配制度
分配制度是确认分配方式的制度,是经济制度的重要方面。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就指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因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实行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因为:
第14页 共58页
第一,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决定分配结构。马克思说:“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本身分配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06页)一定的分配方式是一定的所有制的结果,或者说一定的分配方式是一定的所有制的体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第二,这是由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决定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必然导致分配形式的多样化。有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及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等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就会有股息、承包收入、租赁收入等按劳分配以外的各种收入分配形式。
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要求采取多种分配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也都会以各种形式参与收入分配,从而要求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所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要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
按劳分配的内容是: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首先,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
第15页 共58页
实现了劳动者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平等,在公有制内部人们不能凭借公有的生产资料无偿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从而使消费品按照有利于劳动者的方式分配。
其次,在社会主义社会,旧的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这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最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社会产品还没达到极大丰富,消费品还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只能实行按劳分配。可见,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具有客观必然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
按劳分配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分配方式,是人类分配关系的一场革命。1980年邓小平在与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的谈话中说:“按照马克思说的,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必须把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才能调动积极性,才能发展社会主义生产。”(《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51页。)
只有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才能体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最终实现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
只有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人们相互之间在平等的经济关系基础上建立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 只有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才能防止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第16页 共58页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要反对平均主义倾向。
3.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党的十六大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在分配制度上的体现。这是党中央在分配制度与分配方式认识上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结果,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收入分配理论的新贡献。
(1)正确认识按生产要素分配
一般而言,生产要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各种物质生产条件,如土地等自然资源以及生产厂房、设备、原材料等;另一类则是人的劳动,包括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活劳动、技术、信息、管理等。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根据他投入生产过程的要素多少以及其要素的实际贡献大小来获取报酬。生产要素的收益分配数额与各要素的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生产要素的收益分配数额,是通过市场竞争和价格机制来实现的,它会随着稀缺程度和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实质,是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对于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来说,任何生产要素的投入都会产生相应的收益索取权。不然,要素所有者宁可让他的要素闲置,也不会让人无偿使用。允许按生产要素分配,才能鼓励生产要素有效、合理的流动,优化配置,提高使用率。所以,以生产要素的贡献为基础参与收入分配,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分配方式,也是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方式。
第17页 共58页
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并不是对立的。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分配原则,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通行的分配规则。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两种分配原则的结合提供了存在的依据。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可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并行不悖。从全社会范围看,公有制经济内部主要实行按劳分配,非公有制经济则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从公有制经济范围看,在劳动者同时拥有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场合,他们既获得按劳分配收入,也取得生产要素分配收人。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以按劳分配排斥按生产要素分配,也不能以按生产要素分配否定按劳分配及其主体地位。
在现代社会中,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管理等都属于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说的通俗一点,社会产品就像是一块“蛋糕”,它在各种生产要素的共同参与下,“众人拾柴火焰高”而作成。“蛋糕”做出来了,怎样进行分配?当然不能采取“坐排排,分果果,你一个,我一个”的平均主义的做法,而必须以贡献大小作为标准,等量贡献取得等量报酬。贡献有大小之分,分配所得也就有多寡之别。这种按要素贡献分配所出现得差异,自然就会诱发出强大的刺激因素。要想多的收入,就得多作贡献。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都争做贡献,效率就会提高,经济就会发展,“蛋糕”就越做越大。所以应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多种分配方式之间存在着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关系。由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在我国分配制度中并不占主体地位,因此在全社会范围内出现两极分化的担心是不必要的。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主要类型
第一大类: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第一,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和经营收入。主要指个体劳动者和农村专业户的个人收入,
第18页 共58页
他们从事个体工商业、个体服务业以及农副业生产等经济活动,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得收入。这种个体劳动所得虽然也是一种劳动收入,但不同于按劳分配的劳动收入,它体现的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在分配方面的互助合作关系,而是作为个体私有制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这种收入的数量,也不仅取决于他们的劳动,而且取决于他们拥有生产物质条件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市场状况。国家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劳动而获得的收入也属于这种收入。
第二,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获得的收入。指在外资经济和私营企业中工作的劳动者得到的工资收入,是依靠出卖劳动力获得的收入,劳动者同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雇佣关系。他们所得的工资,实际上就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得隐蔽形式。
第二大类: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第一,资产收益。指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和个体经营者取得的资产收益。如在社会主义企业之间实行横向经济联合时,有的企业只是向其他企业提供资金,然后分享收入;或者在金融市场上向银行或其他企业提供资金,分享利息;或者向其他企业参股,取得股份分红收入等。这种资产收入,有一部分会转化为企业劳动者得收入。此外,劳动者购买债券、股票和在银行存款所取得的利息、股息等收入,也是一种变相的资产收入。
第二,按资本分配取得的利润收入。主要指我国私营企业主和外资及港澳台投资者按资本获得的利润收入。还包括国有企业的承包者和租赁者通过按经营成果分配获得的收入,以及通过租赁出租实物形态的资本或者房地产等获得的租金收入。
第三大类: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第19页 共58页
这类生产要素来自其所有者的劳动或劳动成果,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其所有者以知识产权、技术转让或入股、信息咨询等方式获得收入。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特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其运动方式。它包括社会组织和管理经济的制度、形式、方法以及经济运行机制。广义地说,经济体制还包括社会的所有制结构和经营方式。一定的经济制度决定着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质和主要特点,规定着它的发展方向。经济体制选择是否正确,对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应当实行什么样的经济体制,这是我党执政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1.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逐步形成的。这种经济体制,一部分是参照原苏联的作法,一部分是在总结解放区管理经济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创造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后期及60年代初,曾对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一些设想和尝试。但由于“左”的错误干扰而未能实行,反而逐渐形成了一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1)选择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
第一,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弱,现代工业很少。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迅速、有效地集中全国的经济力量,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苏联在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对我国有直接影响。
第二,当时我国的经济结构简单、科技水平不高、社会利益关系单纯,因此,计划经
第20页 共58页
济体制能够比较顺利地运行。
第三,在理论上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征,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特征。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他们所处的时代条件,认为经济运行过程中资源的配置可以有两种经济体制、两种调节机制。一种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经济运行体制和调节机制。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经营目的的,因此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是受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支配的,是通过市场机制调节的。由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将在经济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实现,因此生产资料和社会产品将属于一个主人——社会全体成员,社会资源的配置就有可能由一个社会中心通过计划来实现。马、恩的这种观点,在前苏联和东欧以及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运行中造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即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征,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特征。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计划和市场成了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标准。这样,在社会主义中国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就成为合乎逻辑的选择。
(2)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
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计划经济体制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曾经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首先,以强有力的手段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证国家重点项目建设,较好地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我国经济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迅速发展,较为迅速地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尤其是156个重大项目的建设为后来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其次,公平分配,使全体人民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迅速地摆脱极端贫苦的状态。再次,计划经济体制对迅速克服恶性通货膨胀和严重的经济困难也起着十分明显的作用。
第21页 共58页
(3)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计划经济体制越来越难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弊端比较明显:A.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B.忽视甚至排斥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调节作用;C.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D.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单一化。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活力。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已不适应现实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对这种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简称两大体系三大制度,这五个方面是:
第一,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第二,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缩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三,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目前我国95%以上的
第22页 共58页
消费品和80%以上的投资品的价格已放开,主要由市场进行调节。
第四,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第五,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20世纪末,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特征
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性特征(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共性)有四个方面:
第一,经济关系市场化。所有经济活动主体都通过市场发生联系,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处于市场关系之中,全部生产要素都进入市场,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
第二,企业行为自主化。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必须是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具有进行商品生产和经营所拥有的全部权利,能自觉地面向市场,自主地开展市场经营活动。
第23页 共58页
第三,宏观调控间接化。在现代市场经济运作中,政府部门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具体事务,而是根据市场发展的状况,在不同程度上运用财政、税收等政策和各种经济杠杆,按既定的社会目标,调节、规范和引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克服市场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四,经济运行法制化。所有经营活动都按照一套法规体系来进行,整个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健全和科学的法制基础。
所有市场经济体制的共同点,都不是排斥价值规律的体制,而是全面充分反映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一般规则的体制;都不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而是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体制;都不是闭关锁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而是全面融入国际市场的市场经济体制。这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具有现代市场经济的共同特点,能够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实行市场经济国家的一切有用知识和成功经验,是人类文明成果的运用和体现。
(2)社会主义经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它除了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共性外,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比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这里必须明确两点:一是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二是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企业还可以自愿实
第24页 共58页
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各类不同的企业都要进入市场,发挥大中型企业在市场运行中的主导作用。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标志,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之点。
第二,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缓解社会分配不公,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制度(易造成社会分配不公,加剧贫富差距)是根本不同的。
第三,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是社会主义的优势和市场经济的优势都能够得到发挥。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实行更有效、更自觉的宏观调控。由于存在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国家对市场的调控具有较雄厚的物质基础,牢固的政治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对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可以较资本主义国家强得多,在实现经济总量平衡、进行大的结构调整、开展公平竞争、搞好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以及调节收入分配、集中必要的财力物力进行重点建设等方面,有着优越性。
第二节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战略抉择,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特征。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无论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
第25页 共58页
上来说,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的根本性来说,还是从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都是空前的。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本质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自觉进行的,具有鲜明的特点。
从改革的社会性质看,不是改变整个社会的根本性质,而是赋予社会主义制度新的生机和活力,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使社会主义社会趋于健全和成熟。
从改革的社会力量看,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与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富裕起来,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福祉。
从改革的内容看,不是改变社会基本制度,而是变革现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那些方面和环节,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各项具体制度安排。
从改革的手段和方法看,是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进行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的调整,同时在这种调整中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既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又使社会焕发强大活力。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此,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原则。
一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方向。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既坚定不移地进行以市场为取向
第26页 共58页
的经济体制改革,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既在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中创造性地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又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基础上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机制两方面的优势,使改革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二是坚持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始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的基本目标,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统筹兼顾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促进创造财富和公平分配的协调,努力使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三是坚持从实际出发的改革道路。西方发达国家有着数百年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市场机制和做法,中国当然要注意学习和借鉴,但绝不盲目照抄照搬,更不能搞私有化。必须立足实际,既要坚定不移地大胆探索、勇于尝试,又要头脑清醒,坚持按照中国国情推进改革,在实践中逐步积累经验。
四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是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三个重要方面。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要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五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惠及人民,既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又不断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使改革赢得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
六是大力推进体制创新。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的实质是体制创新过程。应当把推进体制创新作为深化改革的着力点,不断解决体制转变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第27页 共58页
三、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始于1978年,至今已走过30多年光辉历程。30多年的改革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启动和局部试验阶段(1978年到1984年)。以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拉开了中国改革的序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展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取代“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制度,开始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改革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其他方面改革的试验也开始起步。开展了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推行两步“利改税”,逐步推进“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改革,废除了农副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不断减少的集体经济和几乎绝迹的个体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兴办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第二阶段:改革全面探索阶段(1984年到1992年)。这一阶段的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从理论上确认了市场机制作用的中枢地位,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奠定了理论基础。
改革实践以搞活国有企业为中心环节全面展开。着眼于探索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富有活力和效率的企业体制,实行承包制、租赁制等措施,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积极进行以厂长负责制、工效挂钩、劳动合同制为内容的企业领导、分配、用工等管理制度的
第28页 共58页
改革,增强企业的内在活力。围绕搞活企业,加快建立以统一开放、运转有序的竞争性市场体制和以经济手段调节为主的宏观间接管理体制为目的的相关改革。对外开放也迈出了重要步伐。开放了沿海14个港口城市,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批准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在利用国外资金、技术、管理经验来发展中国经济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
第三阶段: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2年到2002年)。以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为标志,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以制度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新阶段。这一阶段的改革仍然以国有企业为中心环节,制度创新的力度显著加大。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中央和地方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国有企业进行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被改造成国有独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许多全国性的行业总公司被改组为控股公司,发展了一批以资本为纽带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众多的小型国有企业,通过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进行了改革。积极推进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作,推动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的形成。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使国有资本逐渐集中到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适应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需要,多种形式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探索在一些地方积极展开,取得良好效果。其他方面的改革继续向前推进。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
第四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2002年至现在)。在已有成就的基础上,2002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二十年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即在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第29页 共58页
这一阶段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放到了突出的位置,按照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目标着力推进改革。(1)政府职能转变取得重要进展,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加强;(2)政府机构改革继续推进,国务院新设立和组建了一批经济调节和监管机构,提升了一些监管部门的行政级别,完善了国有资产等部门的管理体制;(3)围绕完善省以下行政管理体制,地方政府加大了县乡机构改革以及扩大县(市)管理权限的力度;(4)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国务院部门分三批取消和调整了近1800项审批项目;(5)全面推行依法行政,颁布实施了《行政许可法》和《公务员法》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与此同时,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进一步向纵深推进。
四、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已被打破,新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得到确立,呈现出新的面貌。突出表现在:
(一)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建立。
(二)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国有经济竞争力不断提高。
(三)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
(四)政府职能转变取得积极进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逐步形成。
第30页 共58页
(五)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加强,以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
(六)经济社会法制化程度明显提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建立。
(七)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
(八)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大幅度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五、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巩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不断完善。但是,必须看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并没有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生产力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和体制性障碍仍有待进一步破除。
(一)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是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增长方式粗放问题仍然突出。表现为投资与消费关系不协调,投资率持续偏高;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协调,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比重偏大,服务业比重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结构调整难度加大;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严峻,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
第31页 共58页
二是市场机制未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表现为城乡体制分割,产权制度不完善,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任务还未完成,资本等要素市场发育滞后,垄断部门的改革滞后。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
三是宏观调控体系不够健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市场经济所固有的内在缺陷和诸多矛盾也逐步显现,表现为失业增加、经济出现波动、收入差距拉大等。
四是市场秩序不够规范。表现为信用缺失现象比较严重,个人信用、企业信用、商业信用等尚未很好建立,市场监管和执法还不到位,食品安全事件和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接连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二)经济体制改革现存问题的原因
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还存在一些长期积累形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其次,改革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整体配套的过程,一些问题在最初并不是改革的重点,但随着其他方面改革的不断推进,这些问题逐渐凸显并变为矛盾的焦点。
再次,影响经济发展的问题总是会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每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出现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些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归根到底要靠改革的办法逐步加以解决。
第32页 共58页
(三)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不失时机地努力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在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农村经济体制、金融体制、宏观调控体系、收入分配制度以及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有关体制等方面迈出新步伐。
第三节 中国的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巩固和前进的基础。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努力创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实现经济杜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经济发展,则不仅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而且包括经济结构优化、经济效益提高、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等内容。
第33页 共58页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一定的经济增长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必经阶段。但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经济发展,只有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是真正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和最终目标。只有实现真正的经济发展,才能为经济持续不断的增长创造重要条件、提供基本保障:只有达到经济社会方面的均衡、持续和协调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期待和要求,推动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才算真正达到。
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一国或地区实现经济总量增长和质量提高的途径和办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部内容外,还涉及发展理念的变革、模式的转型、路径的创新,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临的问题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一个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临如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弱
消费、投资和出口常被认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其中,以消费最能驱动经济增长。然而,受到依靠行业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影响,造成我国的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投资和出口,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正在逐步减弱。按支出法计算,我国居民最终消费支出额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由2000年的62.3%下降到2007年的48.8%,相应地,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与服务净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37.9%和51.1%。经济增长较高地依赖于投资和出口,使得我国长期陷入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贸易顺差
第34页 共58页
较大的压力。
2.产业结构不合理是转变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
依据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化,一国的产业结构分别由第一产业为主向以第二产业为主,再向第三产业为主转变。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不仅吸收了从农业和工业部门转移的劳动力,而且还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提供人才、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但其仍滞后于工业的发展。按不变价格计算,第三产业总产值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虽由2000年2.9%上升到2007年5.1%,但相应年份,第二产业总产值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却由5.1%上升到6.5%。第二产业中又以工业的增长最为迅速,然而,工业的过快增长不仅限制了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而且还造成高投入、高污染和高能耗,阻碍了产业结构升级。
3.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任务艰巨
节能减排是转变增长方式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必由之路。自2003年以来,党中央一直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关系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重要战略方针。然而,由于工业特别是高耗能、电力、钢铁等的行业和高污染的电解铝、化工等行业增长过快,2009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0.08%,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只分别减少6.61%和8.95%,这将使得未来节能减排的形势更加严峻。
4.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限制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自主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当前我国已具备了自主创
第35页 共58页
新的基本条件,但自主创新的能力依然较弱。一方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较少,技术相对于资金和人才更为缺乏,使得一些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无法投资,由此引致资金流向高能耗和高污染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另一方面,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未能有效地发挥功能,如与自主创新密切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的规范程度和执行力度有待加强,企业的研发支出的税前列支和技术创新主体参与分配制度有待完善,企业研发投入费用的划分等配套制度安排需及时建立等。
(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是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赢得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的战略重点和根本途径。主要包括调整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还包括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经济结构等.调整经济结构,关键在于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实现这一转变,既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结构的变化,又涉及经济政策的调整。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对于增加消费需求,提高消费需求在总需求中的比重具有直接的作用。
二是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这是三次产业层面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针对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以及三次产业之间比例不合理的问题提出来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不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影响经济的稳定性。
三是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
第36页 共58页
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实现这一转变,关键是解决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能力。要逐步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基础的竞争优势,提高劳动者的基本文化水平和劳动者的专业生产技能,提高管理创新能力,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证。
必须处理好转变与发展的关系,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促转变是谋发展的必然要求,谋发展是促转变的重要目的。要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使经济增长真正建立在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效益改善的基础上。
二、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道路
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基本任务、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并在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了这一基本战略思想,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确定了基本战略思路。
经济发展道路是指从经济发展实际出发确立的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任务的具体途径和方式。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主要包括:
(一)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
第37页 共58页
工业化路子。
1.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含义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内涵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这条道路从我国国情出发,既尊重工业化客观规律,又具有同信息化等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紧密结合、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等特征。
2.新型工业化道路特征
新型工业化是相对于传统工业化而言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就在于它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未来经济增长的核心。
3.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
第38页 共58页
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
(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1.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
其基本内涵是:立足基本国情和农业发展阶段,遵循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大幅度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要性
第一,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影响我们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不深入地了解农村和农民,就不能真正了解中国的国情;要想办好中国的事情,首先必须把农村的事情办好。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什么时候我们党能够清醒地认识并自觉地做好农村工作,我们的事业就得到顺利发展;什么时候不能正确地对待和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我们的事业就会出现挫折。农业基础是否巩固,农村经济是否繁荣,农民生活是否富裕,农村社会是否稳定,直接关系到全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农业兴,百业兴。农业稳,全局稳。这已经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从毛泽东、邓小平都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出了许多重要指示。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十六大以来,
第39页 共58页
我们党先后制定落实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粮食连续两年较大幅度增产,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好形势,对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必须看到,当前农村的经济社会落后面貌并没有彻底改变,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现代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上,明确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强调要“统筹城乡”。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在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第二,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有关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从经济总量看,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65万亿元,是1978年的37.7倍,人均GDP已达到1274美元,具备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从国民经济结构看,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快速下降,2004年已下降至15.2%,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已下降至46.9%,标志着非农产业已经取代农业成为就业的主体。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化率达到41.8%,1995-2004年城乡比率每年提高1.4个百分点,表明城市的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从国家财力看,2004年国家财政收入达到26355.9亿元,2000-2004年财政平均每年增收2982亿元,2004年比上年财政增收4640.6亿元。从发展趋势看,我国经济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财政实力将进一步增强,农业占GDP的比重将进一步下降,城镇化的步伐将明显加快。这些都为“工
第40页 共58页
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之后,就开始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历史进程。20世纪以来,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在解决城乡差别方面提出一些办法,积累了一些经验。韩国在快速推进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之后,面对当时农业萎缩、农村衰退、社会颓废的状况,20世纪70年代便开始实施了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运动,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使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互联互动、协调发展。也有一些国家,没有依据客观规律的变化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导致城乡发展失衡、社会矛盾突出,影响和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如拉美一些国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忽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尽管工业化、城市化一度发展较快,但最终难以维持,80年代后期出现了经济衰退和社会震荡的局面。当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应该从中吸出深刻教训。
3.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要求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了全面部署。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多予、少取、放活”六字方针,包括六个要素,即“三个利益要素”和“三个组织要素”。三个利益要素是:农业税问题,土地问题,社会保障问题;三个组织要素是:乡村两级的治理结构,农村金融合作组织,农协组织。
第41页 共58页
必须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要加快建立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更快发展的投入机制,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要加快建立有利于促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机制,实行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种形式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全面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原则。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国的共同行动。
必须切实注意工作方法。我们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切不能违背农民意愿,侵犯农民利益,加重农民负担。
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要结合农村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正面教育,解决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问题,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问题,务求取得实效,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4.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农村中存在的现实困难和问题决定了农业现代化必然是个长期的过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农业现代化,必然要求政府对农村进行财政、税收等各种优惠政策的倾斜,特别是
第42页 共58页
要对农村进行大规模投资。而一个国家的社会总投资规模和能力是有限的,特别是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需要大量投资。而政府把大量社会投资转向农村,城市的投资相对减少,一贯以政府投资使得经济快速增长的城市是否能够适应这种改变对政府来说是一种考验。
而且,从国际上的成功经验看,诸多国家如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农业现代化长的达百年,短的也有二三十年的时间。如与我国国情、农情、文化、习俗等相近的韩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就用了约三十年的时间进行新农村建设,最终才走上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的发展轨道。所以,我国农业现代化也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我们一定要克服和防止急于求成或拔苗助长的不良倾向。
(三)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1.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基本内涵
其基本内涵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实现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
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跨越,就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支撑发展,就是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引领未来,就是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培育新兴产业,
第43页 共58页
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这一方针,是我国半个多世纪科技事业发展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
创新型国家:一般来说,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其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此外,这些国家所获得的三方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数占世界数量的绝大多数。目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较弱,2004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中位居第24位,处于中等水平。
2.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
第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当今时代,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也步入了一个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的重要时期。发轫于上个世纪中叶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也加快了全球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产业的转移,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和安全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进入21世纪,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国民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只有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才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第二,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加快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经过努力,我们取得了
第44页 共58页
“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陆相成油理论和应用、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基因组研究等重大科技成就,拥有了一批在农业、工业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的自主知识产权,促进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群的迅速崛起,造就了一批拥有自主知名品牌的优秀企业,全社会科技水平显著提高,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显著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是: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科技水平还比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还不高,产业技术的一些关键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对外技术依赖,不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科学研究实力不强,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
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科技进步和创新提出的迫切要求,2006年初,国务院组织科技界、教育界、经济界、企业界2000多名专家,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用15年的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
2006年1月9日,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作了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讲话,号召全党全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指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中国科技创新的基本指标是,到2020年,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要从39%提高到60%以上,全社会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要从1.35%提高到2.5%。
第45页 共58页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3.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具体措施
第一,突出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世界科技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特别是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
第二,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换。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
第三,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第四,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
第46页 共58页
(四)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从略)
其基本内涵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太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归结起来,就是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第四节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对外开放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推进中国对外开放,必须全面分析和科学认识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一、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机遇和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与表现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通过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和配置,推动各国经济更加紧密地相互联系的过程。其实质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流动,以寻找更有利的投资场所的过程。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
第一,生产的全球化,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第二,市场的全球
第47页 共58页
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第三,资金的全球化,国际金融迅速发展,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第四,科技开发和应用的全球化;第五,信息传播的全球化;第六,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并呈现多元化格局。
(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世界范围的各类生产要素得到更加高效的利用和更为合理的配置,使各种创造财富的源泉得到更加充分的涌流。
第二,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任何国家和民族只有自觉参与进去,才可能获得发展的机遇,促进自身的发展。
第三,经济全球化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推进的,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上具有较大优势,在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上明显领先,在制定和维护国际经济行为规则和制度上占有主导权,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仍处于不利地位,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制约者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并带来了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富占有之间新的不平衡。
第四,虽然国际金融危机给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带来了重大影响,但从总体上看,这次危机并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也没有根本改变世界经济中长期的发展趋势。
(三)经济全球化要求发展中国家提高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第48页 共58页
由于目前的经济全球化由西方发达国家所主导,它们拥有雄厚的经济技术实力,掌握着国际经贸组织以及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导权,发达国家通过跨国公司和受其控制的国际经济组织,在全球争夺资源和市场,加紧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渗透与扩张。因此,经济全球化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易于遭受各种经济危机和风险的冲击,甚至因此是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受到冲击和削弱。对此,发展中国家要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机遇;同时又要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加强防范工作,提高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切实维护经济安全,更好地发展和壮大自己。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既给中国带来了严峻挑战,也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有着较为系统齐全的工业制造业体系,有着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经过多年积累,中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已经迈上了新台阶,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国内市场不断加快成长且潜力臣大,同时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推进,具有拉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劲动力。当然,机遇只是提供了发展的可能,只有不断创新发展理念,才能把发展的可能变成发展的现实。
二、扩大对外开放
(一)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我国是文明古国,曾在科学技术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到世界各国,丰富了世界文明宝库。后来,由于长期固步自封、闭关自守,我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
第49页 共58页
中曾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好的东西都要学。也要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周恩来在1956年也曾指出,我们要向世界上一切国家学习。敢于向一切国家的长处学习,就是最有自信心和自尊心的表现。这样的民族也一定是能够自强的民族。但是,由于主客观原因,我国仍长期处于封闭状态。“文化大革命”期间,向先进国家学习被叫做“崇洋媚外”。
1975年,在主持整顿期间,邓小平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和气魄,一方面大刀阔斧地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重混乱局面进行整顿,另一方面又提出,要扩大进出口,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粉碎“四人帮”后,他又不断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必须善于学习,向世界先进国家学习,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先进装备和资金,要以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1978年,他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讲话指出:“认识落后,才能去改变落后。学习先进,才有可能赶超先进。”“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1980年,他正式使用“对外开放”的表述。“对外开放”,是对发展国际分工、国际合作,特别是发展国际经济关系、外向型经济的简明概括。它易于我国人民所理解,现在已被世界各国所认同。同时,邓小平总结世界经济发展史和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史,提出了“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两个重要观点。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依据这两个观点,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1.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协作化程度不断提高,
第50页 共58页
国际之间的经济联系也日益密切,使社会分工越出国界,发展成为国际分工,使生产社会化向生产国际化发展,从而使生产和消费越来越具有世界性。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型经济,它的发展必然要求市场扩大.要求打破地区封锁,由分割的区域市场,发展到统一的国内市场,并进而突破国界,发展成为统一的世界市场,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由本国范围发展为世界范围。现代经济的发展,使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即使是地大物博,科学技术和经济十分发达的国家,也不可能掌握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生产本国所需的所有产品。每一个国家,都需要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都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因此,邓小平指出:“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
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从明朝中叶开始。我国封建统治者推行闭关自守政策,阻塞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导致了近代中国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全面落后的局面,遭受列强宰割的百年屈辱。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也想扩大中外经济技术交流,包括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关系,甚至引进外资、合资经营等等。但在那时候没有条件,人家封锁我们。后来“四人帮”搞得什么都是“崇洋媚外”、“卖国主义”,把我们同世界隔绝了。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使我国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又扩大了。历史的经验教训一再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因此,邓小平指出:“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4页。)
3.实行外开放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第51页 共58页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从我国实际情况看,资源相对不足、资金严重缺乏、科学技术落后,管理知识和经验不足,也迫切需要扩大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引进资金,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发展对外贸易,以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经济技术发展程度的差距。
当今世界的许多发达国家,就是在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世纪末,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美国大量引进西欧和其他国家的专业人才,对它成为当代世界科技、经济大国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再如,二战后,日本签订了价值90亿美元的3万个许可证协议,几乎获得了欧美几十年内产生的所有可用技术,从而形成和加强了它的科技体系,促进了经济飞速发展。联邦德国在战后到70年代的30年内,引进先进技术和购买专利等技术进口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外贸的增长速度,这对它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纵观历史表明,所有落后国家跳跃式发展、迅速赶上和超过先进国家,都同吸收和借鉴国外优秀科技文化成果分不开。
(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经济素质提高。”
1.对外开放的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我国对外开放是从具体国情出发,采取分步骤、多层次、逐步推进的开放战略,经历
第52页 共58页
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试点和起步阶段(1979-1983年)。主要是在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目的在于发挥两省作为侨乡和毗邻港澳的人文、地理优势,抓紧有利的国际机遇先行一步,取得对外开放的经验。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作为吸收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的窗口。
向沿海地区扩展阶段(1984-1991年)。对外开放逐步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在沿海地区推进,形成了覆盖293个市县、2.8亿人口、42.6万平方公里的沿海开放地带。1984年4月,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1985年2月,增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为经济开放区。
全面推进阶段(1992年春至今)。相继开发开放沿长江6个港口城市、沿陆地边境13个城市,以及一批内陆省份的省会城市(自治区的首府)。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推进,开放地区已覆盖354个市县、55万平方公里、3.3亿人口。
2.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现在我国已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所谓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这是就范围而言。就内容来说,不仅包括经济,而且包括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第53页 共58页
所谓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中心城市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的对外开放。这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有重点、有层次,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全面展开的。
现在,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主要由四个层次组成。
第一个层次是经济特区,现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突出一个“特”字,一是对外经济活动中享有较大的自主权;二是对外商投资在税收上给予特殊的优惠;三是特区经济坚持几个“为主”,即建设资金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经济成分以中外合资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为主,产品以出口外销为主。经济特区是对外的窗口和基地,要把经济特区办成“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开放的窗口。”
第二个层次是开放沿海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在扩大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方面给予项目的审批权;外商投资给予税收和土地使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有条件的城市,经国务院批准可设置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某些特殊的经济政策。
第三个层次是沿海经济开放区。从1985年-1988年,国务院先后确定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为沿海经济开发区。
第四个层次是内地。
所谓宽领域,就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
第54页 共58页
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服务业等领域。
(三)扩大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对外开放,必须始终坚持互利其赢的开放战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一是继续推进对外贸易增长。扩大对外贸易,有利于提升国内的产业结构,推进经济的现代化。中国的对外开放首先是通过对外贸易来实现的,必须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从主要由出口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并重,实现对外贸易的基本平衡,增强对外贸易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互接互补。
二是继续坚持“引进来”。对外经济关系不仅包括商品的国际间流通,还包括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国际间流动。中国的经济发展不仅要充分利用国内资源,还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要通过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人才来增强国际竞争力,完善利用外资形式,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三是实施“走出去”战略。“走出去”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更加广泛地开展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交流合作,更好和更多地利用国外一切可以利用的市场和资源,以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扩大国际市场空间。要把提高竞争力的重点放在国际市场上,积极主动地参与世界竞争,全面提升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能力,使中国资本在世界上占有应有地位。
四是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对内
第55页 共58页
开放为对外开放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和环境,对外开放更好地促进对内开放。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必须将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统一起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不断完善区域开放格局,形成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互利其赢的良好局面。
三、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国际经济秩序,是指在世界范围内围绕国际经济关系所确立的一系列国际行为规则和制度的总和,从根本上决定着全球经济利益的分配格局。当前,国际经济秩序总体上是由发达国家所主导的,基本上反映的是发达国家的利益,其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就是缺乏公平性和合理性。
(一)构建互利共赢、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中国倡导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主要包括:
一是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强弱,都应按照民主平等的原则处理国际经济关系,坚决反对以大欺小、以富欺贫、以强欺弱。
二是通过和平协商方式解决国际经济摩擦和争端。
三是本着求同存异和多样性原则,尊重和包容世界经济中不同的经济制度和发展模式选择。
四是坚持互利合作原则,缩小南北差距,推动世界经济平衡稳定发展和共同繁荣。
五是稳步有序地推进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实质性改革,使之成为构建
第56页 共58页
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有效平台。
(二)促进世界经济的平衡发展
从根本上讲,世界经济最大的不平衡是南北发展不平衡,世界经济领域最根本的矛盾是发展中国家发展要求和发展不足的矛盾。没有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就没有世界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应当促进南北对话,加强南南合作,推动发展中国家以各种有效的方式和合作机制联合起来,共同为建立互利共赢、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而努力奋斗。
(三)积极参与世界经济治理机制改革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深入思考,推进世界经济治理机制改革已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议题。要积极参与构建多层次的世界经济治理框架和机制安排,发挥各种机制在世界经济治理中的整合作用,推动建立一个均衡、普惠、共赢的多边贸易体制,促进国际社会建立币值稳定、供应有序和总量可调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推动建立能有效防范和抵御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全球金融稳定制度和框架。
思考题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请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制度的角度,分析这些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同时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实现可持续发展遇到的压力增大。请结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针对我
第57页 共58页
国目前的情况,谈谈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的出路是什么。
3.有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引进了大量外资。要保持经济高增长,仍然需要大量引进外资,只要能够引进外资,就能够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请谈谈我国要保持经济高增长最根本的要靠什么,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第58页 共58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