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种群(population)概述 3.1.1 种群的概念
占据特定空间的同种有机体的集合群
种群不仅是自然界物种存在、
物种进化、物种关系的基本单
位,也是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份,是群落结构与功能的最基本单位。同时,还是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和有害生物综合管理的具体对象。
种群生态学:研究种群的数
量、分布及种群与栖息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和其他生物种群的相互作用。来源于Malthas(1798)的人口论。 3.1.3 种群的基本特征
• 空间特征
– 种群具有一定的
分布区域与分布形式。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为种群的内分布型。
• 数量特征
– 单位面积(或空
间)的数量将随时间改变。
• 遗传特征
– 种群具有一定的
基因组成,属于某一个基因库,以区别于其它种群,但基因组成同样处于变动之中。
3.2.1 种群的密度与分布
1.数量统计
2.单体生物与构件生物
密度(density):
种群大小的基本表示,一
定单位面积或容积的数目。
绝对密度:单位面积或空间的实际个体数。
相对密度:表示个体数量多少的相对指标。只表示数量的多寡(如单位面积
的老鼠洞)。
样方1:样方与植株大小接近, 统计方法
样方内可能只含有A或B或C; 直接法:对每个个体或构
样方2:物种AB在同一样方,件进行计数,准确,但限而C被孤立(排除)的概率很高; 于有限范围内的种群; 样方3:三个物种均在样方内, 样方法:以若干样方计算可以表现三个物种的正相关关整体数目。
系。
样方法
2. 单体生物与构件生物
体生物(unitary 样方即取样(sampling):即
单
organism):单体生物个体清总体(population)中的某部楚,基本保持一致的体形,每分。
一个体来源于一个受精卵。个 样方法:即根据总体中的样方
体的形态和发育可以预测。如来估算总体的方法。
鸟类、兽类等。其分布特征以 个体表示即可;
样方的代表性:必须有代表
性,要求通过随机取样保证, 构
件生物(mudular 并采用数理统计方法估算变organism) :构件生物受精卵差和显著性。
首先发育成一结构单位或(由 一个合子发育成)一套构件,样方法的应用:
然后发育成更多的构件,由这 对动物:一般采用标志重
些构件组成个体。形成分支结捕法,即在调查区域内,构,发育的形式和时间是不可捕获部分个体进行标志后预测的。
释放,经一定期限重新捕3.2.2 种群统计学
获。根据重捕取样的标志 种群统计学的统计指标主要
比例与样地总数中的标志有三种:
比例相等的假定,估计样1种群密度:反映数量多少的主要地中被调查动物的总数。 指标。
对植物:样方法对植物更• 原始密度(crude 为有效。关键是确定样方density):单位空间内个面积的大小;并且,样方体的数量。
数目也要根据群落的类• 生态密度(ecological 型、性质和结构决定,样density):生物实际占有方越多,代表性越好,但空间内的个体数量。
所需人力、物力越大;取2初级种群参数
样误差与取样数量的平方• 出生率(natality):任何成反比:及减少1/3的误生物产生新个体的能力。 差,就要增加9倍的取样数 生理出生率-最大出量。
生率,生态出生率-
实际出生率
重捕法
• 死亡率(mortality):种群
N:Mn:mNMnm式中:M—标志数; 减少的主要原因。
n—重捕个体数; 生理死亡率-最小死 m—重捕中标记数; 亡率,生态死亡率- N—样地上个体总数。
实际死亡率
• 迁入与迁出率:外部种群
进入引起的增加和内部离 样方面积的大小由群落性质开引起的减少。
决定。
3次级种群参数:
1
• 性比(sex ratio):种群中雄性个体与雌性个体的比例。
• 年龄分布(age distribution):有两个层次,个体年龄和构件年龄。 • 增长率:以某一起始年为基准的增长比率。
1. 种群结构与性比
宽,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2. 生命表
生命表(life table):记录
种群各年龄组数量变动数据的具有固定格式的一种表格。 目的:用来估计种群数量的消长情况。 生命表起源于人寿保险事业,用以估计人的期望寿命。 各类生命表的优缺点及生命表的意义
种群的结构(年龄结构):指
不同年龄组的个体在种群内的比例和配置情况。通常用年龄锥体图表示。
同生群生命表个体经历了同
样的环境条件,而静态生命表中个体出生于不同的年份,经历了不同的环境条件,因此,编制静态生命表等于假定种群所经历的环境没有变化,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
年龄锥体图有三种形式(图
3-2):
同生群生命所研究的对象必
须是同一时间出生的个体,但历时太长工作量太大,难以获得生命表数据。静态生命表虽有缺陷,在运用得法的情况下,还是有价值的。
通过生命表的研究可以了解
种群的动态。 图3-5 存活曲线类型
凸型:表示在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
对角线型:各年龄死亡率相等。
凹型: 幼年期死亡率高。
率的概念。 r= ㏑R0 /T Ro为世代净增值率
T为世代时间,指种群中子代从母体出生到子代再产子的平均时间。
借助生命表估算世代时间T的近似值
T=(∑xlxmx)/ (∑lxmx)= (∑xlxmx)/R0
例如:南湾猕猴雌猴的世代时间T和增长率r为: T=(∑xlxmx)/ (∑lxmx)= (∑xlxmx)/R0
=26.267/3.096=8.487 r= ㏑R0
/T=ln3.096/8.487=0.13.27=13.27%
λ=er = e0.1327 =1.1419 周限增长率 (finite rate of increase) (λ ):时间轴上两点间种群数量的比率,又称几何增长率(geometric rate of
increase)。 λ
= R0 内禀增长率(innete rate of
increase)rm:
环境的好坏对种群增长率
是有直接影响的,所以种群增长率的可比性也有问题,内禀增长率是生物在理想条件下所能发挥的潜在增长率,即不受限制的增长率。
增长型:典型金字塔型,幼体多,老年个体少,增长迅速;
稳定型: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等,种群稳定; 下降型:基部狭窄,顶部较宽,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影响增长率的因素
性比
第一性比:受精卵的♂/ ♀大致是50:50;
第二性比:个体成熟时的性比,较受精卵的比例有改变;
第三性比:充分成熟的个体的性比。
1982年河北省人口的年龄结构及性比(图3-3) 1989年肯尼亚、美国和澳大利亚的人口年龄结构(图3-4)
(a) 增长型: 典型金字塔型,幼体多,老年个体少,增长迅速; (b) 稳定型: 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等,种群稳定;
(c) 下降型: 基部狭窄,顶部较
要降低增长率r,有两个途
径,一是降低R0 ,二是提高T。
降低R0 ,即降低增殖率(繁殖能力)。
提高T,推迟世代时间,即首次生育时间越长。
3.2.3 种群的增长模型
1. 与密度无关的种群增长模型
与密度无关的种群增长(非密
5. 种群增长率和内禀增长率
种群增长率r:
净增殖率只反映某一种群
的平均寿命,对种群间没有比较,故引入种群增长
度制约性增长):在资源充分
(无限的环境)的情况下,种群的增长不受密度制约,种群以几何 级数(指数、对数)增长,即种群的增长不受限制。有两种情况
种群的各个世代不相重叠
2
(如一年生植物),称为离散增长;
种群的各个世代互相重叠(如人类),称为连续增长。
种群增长形式(图3-7)
J型曲线:开始时迅速增长,一定时间后突然停止; S型曲线:开始增长缓慢,随后加快,环境阻力加大时,又逐渐下降到某一水平,然后保持(自动约束行为)。
种群增长模型
离散增长模型:直线方程形式
连续增长模型:指数方程形式
A—无限增长;B—J型曲线;C—S型曲线
图中:K表示环境容量;D为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P为种群数量 (1)非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模型
在世代不重叠的种群,种群的
增长可以用几何增长的模型描述。
模型前提条件:增长率不变;无限环境;世代不相重叠;种群没有迁入和迁出;没有年龄结构
数学模型:Nt+1=λNt 或 Nt
=Nt
0λ
式中:N—种群大
小
t
—时间
λ
—种群的周限增长率
对上式两边取对
数,即可得到一直线方程:
lgNt= lgN0+tlgλ
该直线方程所得到的直
线中,lgNt为截距,lgλ为斜
率。
行为:几何级数式增长或
指数增长,种群的增长曲
线为“J”型,又称“J”
型增长。 λ是种群离散增长模型的
重要参数,如果λ > 1,种群上升; λ =1,种群稳定;0< λ <
1,种群下降, λ繁殖,种群在一代中灭亡。 =0,雌体没有
也有离散和连续两类
最著名的是逻辑斯谛方程
(logistic equation),属连续型。
(1)密度制约的不连续增长模型
模型前提条件:增长率变化;有限环境;世代重叠;密度与增长率关系是线性的。 λ=1―B(Nt―Neq) 数学模型:Nt+1=Ntλ=[1―B(Nt―Neq)] Nt 行为:种群表现为很不相
同的动态类型,从稳定(平
衡)、周期性波动、不规(2)非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模型
则波动直到种群消亡等 在世代重叠的种群(连续等。
种群),种群的增长可以
用指数增长的模型描述。 (2)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模型
模型前提条件:增长率不变化;无限环境;世代重叠; 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连续增
长模型):随着资源的消耗,种群没有迁入和迁出;具种群增长率变慢,并趋向停有年龄结构
止,因此,自然种群常呈逻辑数学模型:dN/dt=rN(微斯谛增长。体现在增长曲线上分式)
为“S”型。种群停止增长处 Nrt
t=N0e(积分的种群大小通常称“环境容式)
纳量”或K,即环境能维持的 式中: e—自然对
特定种群的个体数量。可以用数的底;
逻辑斯谛方程(logistic r—瞬时增
equation)描述。 长率
利用该模型可以进行下述 模型前提条件:增长率变化;
计算:
有限环境,有一个环境条件所
• 由N0年的生物数量计允许的最大种群值,即环境容算Nt年的数量
纳量K;世代重叠;密度与增• 计算瞬时增长率r; 长率关系是随种群的密度增• 计算周限增长率ë。加,种群的增长率所受的影响(教材P53例题)
逐渐地、按比例地增加。 行为:几何级数式增长或 数学模型: dN/dt= r N (1-N/K)
指数增长,种群的增长曲(微分式)
线为“J”型,又称“J” Nt=K/
型增长。 (1+ea-rt )
(积分式) r是种群连续增长模型的重 从微分式看,在前有的指要参数,如果r > 0,种群上升;数曲线方程上增加了一个r=0,种群稳定;r < 0,种群下新项(1-N/K)
降。 logistic曲线(S型)
2. 与密度有关的种群增长模型 自然界的空间、资源不是无限
的,存在一个环境容纳量。增长率随密度上升而降低。
3
8.生态入侵(ecological invation)
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
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重要特征?
种群的空间格局有哪几种类型?
比较几个主要种群调节学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
说的优缺点。
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
这种过程称生态入侵(ecological invasion)。 3.3 种群的空间格局(spatial pattern) 概念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为种群空间格局或内分布型
(internal distribution pattern)。 模型行为:该曲线在N=K/2处
有一个拐点,在拐点上, 3.4 种群调节 dN/dt最大,在拐点前, dN/dt 自我调节学派
随种群增加而上升,在拐点后,dN/dt随种群增加而下降, 行为调节:主要是社群行为的
因此,曲线可划分为:①开始调节,即
期(潜伏期)(N→0),②加速期 社群等级:高等级的使低(N→K/2) ,③转折期(N=K等级的减少;
/2) ,④减速期(N→K) ,⑤ 领域性:本领域的成员增饱和期(N=K) 加快;
Logistic方程的意义
内分泌调节
它是许多两个相互作用种群
种群数量的增加,导致个
增长模型的基础;
体压力增大,造成新陈代 谢障碍或免疫力降低。 它在渔业、林业和农业等领域
拥挤效应。
中,可以确定最大的持续产量;
遗传调节
种群密度低时,对自然的
两个重要参数r、K值已成为生
选择压力松弛,弱势群体物进化对策理论中的重要概存活;
念:
种群密度高时,对自然选 r为物种的潜在增殖能力:
择的压力增加,弱势群体不受环境约束时的理论淘汰。
值;
K为环境容纳量:制约着r,
3.4.5 三种学派的比较
也可随环境改变。
气候学派和生物学派将种群
的动态归因于外部条件的变3.2.4 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 化,即外源性因子;
自然种群的数量不可能保持
恒定,有八种情况:
自我调节学派则认为是内因
1. 增长
在起主要作用,即内源性因2. 季节消长 子;
3. 不规则波动 实际上,外因和内因都具有重
4. 周期性波动 要的作用,只是在某个时候,5. 种群爆发 某种因素起着主要作用而已。 6. 种群平衡
7. 种群的衰落与灭亡 8. 生态入侵
思考题
什么是种群?种群有哪些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