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欧洲音乐作品欣赏

欧洲音乐作品欣赏

2020-09-03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肖邦< Fryderyk Chopin >1810.3.1-1849.10.17 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被誉为\"钢琴诗人\"。

1810年3月1日,肖邦生于华沙郊区热拉佐瓦沃拉。父亲原籍法国,是华沙一所中学的法语教师,后来开办了一所为来华沙学习的外省贵族子弟的寄宿学校。母亲是波兰人,曾在一个贵族亲戚的家庭中任女管家。肖邦幼年时向一位捷克音乐家W.日夫尼学习钢琴,8岁时开始公开演奏。1824年师从德国音乐家、华沙音乐学院院长J.A.F.埃尔斯纳学习音乐理论。1826年中学毕业后入华沙音乐学院学习,同时开始了他的早期创作活动,1829年毕业于该院。当时正值波兰民族运动走向高潮的年代,反对外国奴役、争取自由独立的民族斗争对青年肖邦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培育了他的民族感情和爱国热忱。1830年3月肖邦在华沙演出了自己的早期代表作《第二钢琴协奏曲》(f小调),同年10月在告别华沙的音乐会上演奏了自己的另一部代表作《第一钢琴协奏曲》(e小调),均获得成功。11月2日肖邦携带一抔朋友们赠送的波兰泥土离开华沙,出国深造,从此永远离开了祖国。12月初在维也纳逗留期间得知华沙爆发起义的消息,他为未能参加这次起义而焦急。当时曾想返回波兰参加斗争,被友人劝阻,未能实现。次年初在赴巴黎途经斯图加特时得知起义遭沙俄镇压、华沙陷落的噩耗,精神受到强烈震撼,这些,都在他当时的创作中留下了深刻印记。抵巴黎后,他放弃了去伦敦的计划,在巴黎定居,从事钢琴演奏教学和创作活动。在这里他除了与流亡巴黎的波兰侨民密切交往之外,还结识了西欧文艺界许多重要人物,其中包括波兰流亡诗人A.密茨凯维奇,德国诗人H.海涅,法国画家E.德拉克洛瓦,意大利音乐家V.贝利尼,匈牙利音乐家F.李斯特等人。这些交往对肖邦精神生活的影响是不能低估的,特别是同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的关系,对肖邦的思想、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从1838年同居到1846年关系破裂,前后共生活了8年。从30年代初抵巴黎到40年代中期,肖邦的思想和艺术高度成熟,在创作上获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从1846年起肖邦的创作开始出现衰退的趋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40年代波兰民族运动的几次挫折,使对此一直抱着热烈期望的肖邦在精神上受到了沉重打击,深深陷入了失望和消沉的情绪之中;同乔治·桑之间爱情的破裂,故乡亲人和挚友的相继去世,自己健康情况的不断恶化,这一切都给他的身心造成深深的创伤,加重了他的悲哀和孤独。1848年衰弱的肖邦去英国逗留了一段时间,从事短期的教学和演奏活动。在那里他为流亡国外的波兰侨胞开了最后一次演奏会。回巴黎后健康情况急剧恶化,1849年10月17日逝世于巴黎寓所,临终时嘱咐死后将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波兰安葬

肖邦一生创作了大约二百部作品。其中大部分是钢琴曲,著名的有:两部《钢琴协奏曲》、三部《钢琴奏鸣曲》、四部《叙事曲》、四部《谐谑曲》、《二十四首前奏曲》、《二十首练习曲》、《十八首波兰舞曲》、《四首即兴曲》等等。

《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赏析

第一乐章: 庄严地保留了古典协奏曲第一乐章所惯用的双呈示部,由乐队演奏的第一呈示部向协奏曲介绍了这个乐章里的重要音乐形象。主部和副部的呈示非

常简略, 让人感受到莫扎特以来的协奏曲创作传统。尽管如此,这个由乐队演奏的呈示部仍显冗长,但是作曲家宁可牺牲些听众的耐性,却要努力捍卫自己古典化的理想。钢琴终于在乐队沉寂后显现出来,标志着第二呈示部的开始,主部主题是一支从容, 悠扬的旋律,它凝神沉思的意境令人深深沉醉其中。不愧是写作钢琴音乐的天才。钢琴的出现改变了整个乐章的情绪和色彩,就连乐队的衬托也显得不太重要了。副部与主部相比,更像是一首精制的田园诗,它所追求的不是与主部形成对比, 而是在寂静中倾吐个人的心声。随着连接部流动音型的加入, 音乐变得越发活跃�辉煌的音响在钢琴的高音声部奏出,仿佛天幕上自由飞翔的星斗。

第二乐章: 小广板,甚缓板,E 大调,有夜曲风格,主题如歌性格,由两部分构成。此主题奏完后以升 G 大调回到仍装饰得很复杂的主题后半段,其后半段以B大调开始, 间奏后进入激动的中段,以强音出现升C 小调略呈灰暗的新主题,奏使用序奏部材料,以音阶与琶音三连音轻快的动态装饰,然后像烟雾消失般结束,乐队和木管交替演奏了这个乐章短小的引子部分,旋律庄重而富有生机。钢琴的乐音缓缓进入,我们看到一个美好的倩影闪现在柔和的日光中。\"你不会相信,我现在觉得华沙是个多么乏味的地方。果不是因为家人带给我一些欢乐,我是不会待在这里的,每天早上找不到人与你分享喜悦与悲伤,是多么忧郁;而加在你身上的压力却无法卸下,是多么可恨,道我指的是什么,我常常将我想说出的话向钢琴倾诉。\" 肖邦在爱情上是一个地道的理想主义者。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肖邦的音乐才透露出那么美好的感情。

第三乐章: 活泼的快板,回旋曲,富有波兰民族风味,钢琴的表现十分辉煌,并不断插入乐队的灿烂呼应。肖邦在乐章前写下的标记恰当地说明了末乐章主部主题的性质:纯朴,极其典雅,主部主题热烈, 欢快, 带有舞蹈色彩的旋律令人想到民间舞蹈。这之后有个短小的过门,乐队部分强大的音响和钢琴部分灿烂辉煌的技巧都与主部形成对比,连接部的音乐轻巧异常,这不仅是由于旋律纤巧, 和声及钢琴织体清澈透明, 而且还由于旋风般的三连音进行所造成的效果。副部继续着节日般的欢乐气氛,好像是一幅田园风情的绘画,你可以从中听到马祖卡舞曲,听到坚定的顿脚声,眼前很容易浮现出舞蹈者们的姿态和动作,连音的动机再次出现, 活跃的展开部从此开始。

肖邦的钢琴音乐有最动听的声乐性的旋律,富有灵感的装饰,以及大胆新奇的和声。他那具有波兰民族特色的自由速度,前所未有的钢琴上的色彩和音响的想象,以及美妙而由衷的即兴情趣,开辟了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心天地。肖邦的旋律基本上是声乐性的,他要求在弹奏歌唱性旋律时,不论弱或强,都必须把手指沉到琴键里面,手指好像不愿意离开琴键,从钢琴中引出延续的歌唱声。他经常告诫他的学生,“抚摩琴键,千万不要敲击它。”在演奏肖邦的作品时,要深刻领会肖邦音乐中的即兴因素,这种与众不同的即兴性,是肖邦的高贵、典雅气质和他独特个性的自然流露。因此,对于旋律中的装饰,和声的微妙转折。以及情绪的变化和发展,都需以一种朴素和纯净的情绪,突出其内在的诗意和即兴的艺术情趣。

肖邦一面是流丽优美的,一面又是豪壮泼辣的。总而论之,肖邦的生活与艺术,都是韵文的,决不是散文的,肖邦的特色亦即在于此。肖邦没有像贝多芬的确实与深刻,但有其独特的热情。肖邦有像门德尔松的纤细与洗练,但不像门得尔松的懦弱无力,他还有燃烧一般的情水。

肖邦自己悟到死得时候,向他姐姐提出一愿:“请把我所作的一切不良好的乐曲烧去!因为这是我对于公众的责任。仅把优良的作品出版,是我的义务。”这是立志高尚的艺术家的态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