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株苯酚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性能研究

一株苯酚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性能研究

2023-03-02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一株苯酚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性能研究 付玲玲 (鞍山市千山区环境保护局,辽宁鞍山114000) 摘要:从本溪市桌焦化厂的活性污泥中分离驯化得到一株高效苯酚降解茵c1,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茵。该茵能在以苯酚为 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生长,且最高可耐受2 000ms/L的苯酚。对该茵降解性能研究表明,该茵具有较强的苯酚降解能力, 在苯酚浓度为400 mg/L、30 oC、pH值7.O、摇床转速120 r/min、接种量5%的条件下,培养24 h后苯酚降解率可达99%以上。葡萄 糖对该茵体的生长及苯酚降解能力均有一定的影响;低浓度(<0.5 s/L)葡萄糖可以提高该茵对苯酚的降解速率。 关键词:苯酚降解茵;驯化;苯酚;生物降解 Abstract:A bacterial strain C l with high phenol—degrading ability was isolated,which isolated from the activated sludge of a coke—plant factory of Benxi and tentatively identiifed as Pseudomonas sp.The strain was able to grow in basal medium with phenol as sole carbon SOUrCeS,and it could resist to phenol concentration up to 2 000 mg/L.The prelimi— nary identiifcation suggested that the strain C 1 had strong biodegradation.After 24 h。the phenol with a concentration of 400 m ̄_/L was degraded by the strain above 99%at the conditions of 30。C,pH 7.0,the quantity of inoculation 5%,con— CUSS speed of shake bed 1 20 dmin.Glucose had some influence on growth of bacteria and biodegradation capability for pheno1.The rate of phenol degradation was improved when the glucose was supplemented at less than 0.5 g/L. Key words:phenol degrading bacteria;acclimatization;phenol;biodegradation;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021(2014)08—0045—03 1 引言 性污泥中分离得到。 2_2培养基 苯酚是树脂制造、炼油、焦碳、染料、纺织、农药 和医药生产等工业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在水体中, 无机盐培养液是在无机盐溶液中添加一定量 5~25 mg/L的苯酚即可对鱼类的生存构成威胁 1]。苯 的苯酚配成,各种无机盐的含量 为:KH2P040.5 g/L, 酚被美国环境保护署列入优先控制污染物和65种 KzHP040.5 elL,MgS04。7HzO0.2 g/L,CaClz0.1 g/L,NaC1 有毒污染物名单,也是我国优先控制污染物之一 ], 0-2 g/L,MnS04"H 0微量,FeC1 微量(质量分数为lO%), 因此,含酚工业废水的治理具有重大的意义。除了传 NH4N031.0g/L,pH7.0 ̄7.2。 统的理化方法外,用微生物降解苯酚是一种经济有 琼脂平板培养基的配制如下:牛肉膏5.0g/L,蛋白 效且无二次污染的方法,许多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 胨 10.0 g/L,氯化钠5.0 g/L,琼脂20.0 g/L,苯酚1.0 g/L, 大量研究[3-6j。已鉴定具有降解苯酚能力的微生物有 细菌、酵母菌等。本实验从某焦化废水处理曝气池的 pH7.0-7.2。 活性污泥中分离出一株苯酚降解菌C1,经初步鉴定 2.3苯酚降解茵的驯化、筛选与分离 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通过研究菌株Cl的 降解苯酚菌的驯化采用定时逐渐加量的方法。 生长条件及降解特性,期望能为含苯酚类污染物的 取污泥5 mL加到盛有50 mL含酚浓度为500 mg/L 废水生化处理提供借鉴。 的无机盐培养液的250 mL三角瓶中,在3O℃, 2材料与方法 pH7.0 7.2,120 r/min的条件下连续振荡培养24 h。 然后从中取5%的培养液转接到未接种的同一苯酚 2.1 菌种来源 浓度的无机盐培养基中。连续驯化8 d左右,苯酚浓 从本溪市某焦化厂废水处理系统曝气池中的活 度从500 mg/L增至2 000 m#L。定时取样,采用稀释 收稿日期:2014—06—17;修订日期:2014—08—05。 作者简介:付玲玲,女,1984年生,工程师,研究生,主要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工作。 涂布和划线的方法,在分离培养基平板上分离筛选 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的苯酚降解菌株cl。 2.4测定方法 菌体生长以波长为380 nm处的光吸收值(OD 值)表示;苯酚含量测定[副采用4一氨基安替比啉分 光光度法。 2.5菌株的鉴定 将筛选到的C1菌株根据文献[ ]鉴定至属。 2.6苯酚降解菌降解性能的测定 主要考察苯酚初始浓度、pH、温度、溶解氧、外 加碳源对菌株C 1的生长和降解性能的影响。本次实 验均在250 mL锥形瓶中进行。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 菌悬液2.5 mL接种在50 mL苯酚浓度为400 mg/L 的无机盐培养基中,以初始培养基(未接菌悬液时) 为空白参比,用稀HCI和NaOH调节培养液初始pH 为7.0~7.2,在30℃,120 r/min的摇床上振荡培养一定 时间后,测定菌体浓度OD3so值及其苯酚降解率。 3结果与讨论 3.1 苯酚降解菌C1的初步鉴定 细菌的菌落特征为乳白色,圆形突起,不透明, 边缘整齐。单个细胞呈杆状,有运动性。生理生化特 性见表1。根据细菌鉴定及分类方法,初步鉴定C1 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 表1 菌株C1的生理生化特征鉴定结果 革兰氏过氧化氢淀粉水解M・R V・P明胶液化葡萄糖 染色 实验 实验 实验实验 实验 发酵 一 + -4- + 一 -4- + 注:+表示阳性,一表示阴性。 3.2各种因素对菌株C1的生长及苯酚降解能力的影响 3.2.1苯酚初始浓度对菌株C1的影响 调节苯酚初始浓度分别为200,300,400,500, 600,700,800 mg/L,其他条件同2.6,分别测定12 h和 24 h后培养基中的菌体浓度OD值及其苯酚降解率。 苯酚初始浓度对菌株Cl的影响见图1。 +12 h降解率 —・一24h降解率 1.2 1.0 0.8 0.6 S 0.4吕 0.2 0.0 苯酚初始浓度/(mg・L。。) 图1苯酚初始浓度对菌株C1的影响 由图1可以看出,苯酚初始浓度对菌株C1的 生长繁殖及降解苯酚的性能影响较大。当苯酚初 始浓度低于400 mg/L时,无论12 h还是24 h之 内,菌体生长均随苯酚初始浓度的增加而迅速增 加,而苯酚降解率则缓慢下降(由苯酚浓度的增加 所致),但在24 h内均可达96%以上;当浓度超过 500 mg/L时,降酚率及菌浓都呈缓慢下降趋势,菌 体生长受到抑制。24 h内浓度为800 mg/L的苯酚 降解率仅为20.46%,OD值为0.129。由此可以看 出,苯酚对该菌有一定的毒性,高浓度时抑制菌体 的生长和繁殖,影响其对苯酚的降解。同时,该菌 株对苯酚初始浓度在400 mg/L时变化最为敏感, OD值达到最大。 3.2.2 pH值对菌株C1的影响 调节培养基的pH值分别为4.0,5.0,6.0,7.0, 8.0,9.0,10.0,11.0,其他条件同2.6。24 h后的测定结 果见图2。 图2 pH值对菌株C1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菌株C1的生长和苯酚降解率在 pH6.0~9.0之间比较稳定,说明该菌株在较宽的酸碱 范围内对苯酚有较好的降解,能够很好地适应环境 中的酸碱变化。在pH为7.0时效果最佳,菌体生长 OD值为0.951,苯酚降解率达99.15%,说明该细菌 在中性条件下对苯酚的降解效果最好。 3.2.3温度对菌株C1的影响 温度影响微生物体内的酶活性,温度过高,会 降低酶的活力;温度过低,对微生物的酶活性也有 很大影响。在pH为7.0时,调节摇床温度分别为 20,25,30,35,40℃,其他条件同2.6。24 h后测定 的结果见图3。 图3温度对菌株C1的影响 从图3可以看出,在30 cI=之前,随着温度的升 高,菌株降酚率逐渐升高,菌浓也逐渐增大;在3O℃ 时,其降酚率最大为99.07%,此时OD值为0.922; 在30℃之后,随温度的升高,菌株的生长繁殖活动 减弱,而且其降酚率也逐渐降低。这说明该菌株最佳 的处理温度是3O℃;实验中发现,在20℃和40℃时, 24 h内的苯酚降解率较低,分别为53.27%和 13.46%。说明在较低或较高温度下菌株的生长繁殖 能力与降酚能力均较差。 3.2.4溶解氧对菌株c1的影响 溶解氧是好氧微生物生长的重要条件。本实验 分别采用厌氧、静止及不同摇床转速的条件下,其他 条件同2.6。对菌株C1培养24 h,其中厌氧过程通过 添加液体石蜡来实现。溶解氧对菌株C 1的影响见图4。 l()o 1.2 80 1.0 O.8 堡60 褂 o.6 鲞4o 0 O.4 20 O.2 O 0.O 厌氧 静止 50 r/min 120 r/arin 180 r/min 不同溶解氧条件 图4溶解氧对菌株C1的影响 从图4可以看出,厌氧与静止培养24 h内的苯 酚降解率分别为35.61%和50.62%,远低于振荡培养 时的降解率,说明菌株c1对苯酚的降解过程为好氧 过程。随着摇床转速的提高,供氧量逐渐增加,苯酚 降解率也随之提高,说明Cl菌株是好氧菌。另外,从 图4中可以发现,转速分别为120 r/min和180 r/min 时,菌株c1在24 h内对苯酚的降解率基本相同,分 别为99.36%和99.52%。说明摇床转速大于1 20 r/min 后,降酚率提高有限,考虑动力消耗,摇床转速应为 120 r/min。 3.2.5外加碳源(葡萄糖)对菌株C1的影响 不同浓度葡萄糖对菌株生长及其苯酚降解能力 的影响见图5。 葡萄糖质量浓度/(g・L-‘) 图5葡萄糖浓度对菌株C1的影响 结合图5中12 h和24 h内的苯酚降解率可以 看出,当葡萄糖的投量低于0.5 g,L时,菌浓逐渐增 大,苯酚的降解速率逐渐提高;当浓度超过0.5 g/L 后,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反而使菌株c1的苯酚 降解率下降。在24 h内,葡萄糖浓度为1,2 g/L中的 菌株对苯酚的降解率仅为64.44%和55.25%,远低于 不加葡萄糖时的降解率。这可能是由于苯酚对微生 物有一定毒害作用的影响,使得微生物优先降解葡 萄糖。当投加少量葡萄糖时,促进微生物的生长,从 而提高苯酚降解速率。而葡萄糖浓度较高时,24 h内 微生物多数以葡萄糖作为碳源生长,导致苯酚降解 效率明显下降。这说明葡萄糖对微生物降解苯酚具 有协同作用和底物竞争关系。 4结论 (1)从本溪市某焦化厂的活性污泥中驯化分离 得到一株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的高效苯酚降解菌c1, 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 (2)对菌株c1降解性能研究表明,在苯酚浓度 为400 mg/L、30 oC、pH值7.0、摇床转速120 r/min、 接种量5%的条件下,培养24 h后苯酚降解率可达 99%以上,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 (3)外加碳源(葡萄糖)对菌体的生长及苯酚降 解能力均有一定的影响;低浓度(低于0.5 g/L)葡萄 (下转73页) 者在兴城美嘉复合肥有限公司质检部进行了验证实 验。验证实验的条件与表6中第6组实验的条件完 全相同,实验结果见表7。 表7验证实验与原实验结果对比 % 合,表明此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 (3)改进后,各组实验数据绝对差值均小于0.20%, 符合GB/T 8573—2010中“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 不大于0.20%”的要求,表明此方法具有良好的精 密度。 (4)改进后,测定操作更加方便快速。 (5)通过在异地进行的验证实验,表明改进后的 方案具有良好的再现性,符合GB/T 8573—2010中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30%”的 由表7中数据可以看出,验证实验所得数值为 51.89%,与在沈阳所做实验数值51.96%的绝对差值 为0.07%,符合GB/T 8573—2010中第7.2条所规定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30%”的 要求,具有良好的再现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 精密度。 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 准化管理委员会.复混肥料中有效磷含量的测定(GB/T 8573—2010)I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 4结论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取消GB/T 8573—2010 准化管理委员会.复混肥料(复合肥料)(GB 15063—2009) [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 中“6.4有效磷的提取”一节规定称样步骤中“称取试 样置于滤纸上,用滤纸包裹试样”的可行性,以及取 消后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出以下结论: (1)称样过程中取消用滤纸包裹试样,改为“直 接将样品转移至容量瓶中”可行。 (2)实验结果与优级纯试剂所标明的含量相吻 (上接47页) 准化管理委员会掺混肥料(BB JI ̄)(GB 21633—2oo8)[s3.北 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4]辽宁省土壤肥料总站.土壤肥料实验室手册[M].沈阳:辽 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5]呼世斌,黄蔷蕾.无机及分析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1. 糖可以提高该菌对苯酚的降解速率,而葡萄糖浓度 高于0.5 g/L时c1菌株的苯酚降解能力明显下降。 nian soil samples[J].Arch.Mierobio1.,2000.174:346—352. [4]肖利萍,李喜林,于洋,等.优势降酚菌株生长条件的研究 [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20(1):3314—3318. 参考文献 l 1 JD.Kotresha,G.M.Vidyasagar.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henol-degrading Pseudomonas aeruginosa MTCC 4996 [5]刘桂萍,刘长风,全桂静.一株苯酚降解菌的分离及降解特 性[J].化工进展,2008,27(2):279—284. [6]李江,白涛,饶军,等.苯酚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和降解特性 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07,34(3):492-495. World J Microbial Biotechnol[J].2008,24:541—547. 1 2 JBandyopadhyay K.,Das D.,Maiti B.R.Kinetics of phenol [7]张月澜,刘桂萍,刘长风.苯酚降解菌NTZH一1的分离筛选 及其降解特性研究[J].2007,27(3):179—181. [8]国家环境保护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 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408-410. [9]东秀珠,蔡妙英.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M].北京:科学 出版社,2001:162—171,62—65. degradation using pseudomonas putida MTCC 1194[J].Bio— process Engineering,1998,1 8:373-377. 【3 JArtur Eduardo R B,David H M,Antonio Rossi,et a1.Salt—tol erant phenol——degrading microorganisms isolated from Amazo——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