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单元教学总览
【教材分析】
1.单元主题:
本单元围绕“祖国河山”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古诗三首安排了《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三首古诗,描写了祖国山水的美景,表现了祖国河山的美丽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富饶的西沙群岛》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美丽的景色和富饶的物产,表达了对祖国海江的热爱与赞美之情;《海滨小城》主要描写了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海滨小城的热爱之情;《美丽的小兴安岭》以季节变换的顺序,介绍了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本单元课文旨在引领学生领略祖国各地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篇章页上呈现了诗歌形式的人文导语“祖国,我爱你。我爱你每一寸土地,我爱你壮美的山河。”饱含着对祖国无限的赞美与深厚的感情,配合表现祖国壮美景色的插图,能引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
2.单元重点:
(1)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中的泡泡语“我发现这段话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提示学生关注关键语句,了解总分的构段形式。《海滨小城》的课后题引导学生从段落中找出关键语句,启发学生根据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重点讨论、梳理关键语句在段落中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鼓励学生在习作的时候也学着这样写;“词句段运用”安排了围绕一个句子说一段话的练习,引导学生在运用中了解关键语句的位置和作用。
(2)学习书面表达,体会运用关键语句。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习作的时候,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这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这一阅读方法在习作中的运用,形成了“由读到写”的语文教学中的大循环。 【学情分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绝不仅仅是教材中的课文,而应该指向未来生活,注重学生阅读情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培养。他们需要掌握的是喜欢阅读的态度和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是点拨、启发、激励学生,重点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阅读方法比知道阅读答案更加的重要。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可以使阅读更有效,教师应该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总结归纳。 【教法建议】
1. 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本单元课本中,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都有一幅或几幅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形式不同,风格各异,既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更是帮助教师和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辅助材料。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图文对照地阅读,
引导学生适时借助文中的插图,鼓励学生对照插图理解段落的意思,效果相当明显。
2. 阅读与习作相结合。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学生围绕一个意思写一处身边的美景,与本单元课文的阅读教学关联非常紧密,因此,要在课文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领悟围绕关键语句把一段话写具体的表达方法,在课堂上相机指导学生进行口头表达或小练笔,并在习作教学时,以课文的典型段落作为范例进行引路,使学生有章可循、有例可依,降低习作难度,提高习作质量。
3. 培养修改习作的习惯。教材中对习作的修改和交流提出了具体建议,在改正错别字时引导学生继续使用学会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提高学生运用修改符号和发现、改正错别字的能力。把习作读给同学们听,分享各自描写的美景,目的是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习作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4.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篇章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 【课时安排】 分类 课文 内容 17.古诗三首 18.富饶的西沙群岛 19.海滨小城 20.美丽的小兴安岭 习作 语文园地 合计
17古诗三首(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亦、宜”等五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磨”,会写“断、楚”等十三个生字。正确读写诗句中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望天门山》。
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词的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祖国河山的美丽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望天门山》。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词的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祖国河山的美丽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难点】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词的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关键能力必备品格
课时 2-3 2 2 2 2 2 12-13 这儿真美 交流平台 识字加油站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课时目标】
1.学会会认字和会写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反复朗读、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大意,背诵古诗。(重点) 3.通过诵读和想象来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内 容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了解背景,导入诗题。 教师口述:同学们,请欣赏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图片。图片展示的是张家界永定区的一座海拔最高的山,古称云梦山、嵩梁山,北距城区8公里,因自然奇观天门洞而得名,最早被记入史册的名山。主峰1518.6米,1992年7月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素有湘西第一神山的美誉,千百年来,“天门洞开、天门翻水、天门转向、野拂藏宝、鬼谷显影、天门瑞兽”六个难解之谜的相继涌现,更为这里增添了灵异的奇趣。 展示图片: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天门山) 课件页码 (2) (3) (4) 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图上的景色?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过渡:这么美的风景,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中去领略一下吧! 写作背景:李白是中国唐代一位非常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贺知章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诗风雄奇豪放。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且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漫游中度过的。25岁的时候就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离开了家乡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地乘船顺江东下,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被眼前雄奇秀美的景色吸引住了,于是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望天门山》。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望天门山》。(板书:望天门山)学生齐读课题。 理解题目:“望”,看。“天门山”,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因自然奇观天门洞而得名,也因天门洞而蜚声世界,被誉为“湘西第一神山”、“武陵之魂”和“张家界之魂”。 【设计意图:课件播放图片,让学生观看天门山美景,给学生带来直观形象
的感受,使学生进入文本所描写的情景中,从而初步感受意境。】 二、介绍作者,了解天门山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贺知章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诗风雄奇豪放。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且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天门山: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因自然奇观天门洞而得名,也因天门洞而蜚声世界,被誉为“湘西第一神山”、“武陵之魂”和“张家界之魂”。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2)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中断】 指江水流向在这里有一个转折。 【开】 相互对峙,出,突出。 【至此会】 从中间被断开。 【相对出】 孤独的一叶小舟。 【孤帆】 冲开。 (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四、学习“会写字” 加彩字需重点指导。建议用课件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 (5) (6) (7) (8) (9) (10) 断 楚 至 孤 帆 1.学生字: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形近字辨析:“孤—瓜”“帆—凡”“至—到”。 加一加:“子+瓜=孤 巾+凡=帆”。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孤”:“子”作偏旁时,中间的横画变成提。“孤”字的右边是“瓜”, 不要写成“爪”。“孤、帆”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断”是左右结构, 左右基本同宽。)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楚、至”和左右结构的字“孤、帆”, 学生练写。 断:左边的竖折,竖长折短;“米”稍小。 (11-15
楚:上边“林”要扁,两个捺都变为点;下边的横带钩,“人”撇短捺要长。 ) 至:第二笔撇折转折时下笔要重,然后渐轻,第三笔是点;“土”下横要长。 孤:“子”要窄,横变为提;“瓜”中间是竖提, 竖长提短, 提末端有一 点。 帆:左右要匀称。“巾”要窄,横折要带钩;“凡”上窄下宽,里面不要忘 了一点。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运用积累的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 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有效提高了学生识字的能力。对重难点生字的书写 指导,培养学生书写汉字的兴趣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课件出示: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学生熟读课文:开火车读、赛读、小组读、同桌读。 3.借助注释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碧绿的长江水向东边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向北流去。两岸边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我乘着一叶孤舟从旭日东升的远处慢慢驶来。 六、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一)初解诗意。 1.大家喜欢这首诗吗?那就赶快自己读一读吧,注意读准字音,待会儿老师检查,看谁读得好。(指名多个学生读,师生评议。) 2.同学们们刚才的表现也激起了老师的表现欲,我也要读一读。(师范读古诗。)现在你们是否也想读?你觉得我哪里读得不错,欣赏我的,你可以学习我的,如果你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你就读出你自己的感觉。 3.指名读,大家注意听他字音读准了没有?指名点评。教师评议,相机指导学生读准停顿。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男生来读读。女生来读读。全班一起读。 5.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如果说这首诗就是一幅画,那画里都画了些什么呢?再去读读、找找、划划。 6.学生发言,教师小结:天门、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 (二)探究前两句诗。 1.指名读一读前两句。 2.引导想象: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流经古 (16)
代楚国的这一段叫楚江,终点在天门山,天门山以东是吴国,流经吴国的长江段, 叫吴江。天门山高、俊秀、险,诗人写到天门山犹如被江水冲击而隔断似的。 3.探究“碧水东流至此回”。 (1)“碧水东流——至此回”,教师一边读一边用动作演示。 (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种情景。 (3)从这两句我们可以体会出江水怎么样?(江水碧绿、水势湍急、激荡回旋)(板书:楚江 碧绿) 4.你觉得诗人在这两句诗里哪些字词用得好?为什么? (1)小组交流。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3)教师评议,相机小结:诗的前两句中“断、开、流、回”用的很好,“开”展现了楚江不可阻挡的气势;“回”既映衬出山势的险峻,又展示了江流的雄姿。由“开”到“回”,互相映衬,互相补充,把长江流经天门时的壮观景象生动逼真、绘声绘色地表现了出来。作者站在船上看到了碧绿的江水、青色的大山、红色的太阳。这首诗借景抒情的古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色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感。 5.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1)指名读,学生点评优点或缺点。 (2)教师范读,学生听老师读,注意哪里有停顿,哪些词是重读的。 (3)学生练习,再指名读。 (4)女生读、男生读、齐读。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关注词义句意的理解,强化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印象,让学生在品味词句和想象中体会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 (三)探究后两句诗。 1.谈话过渡:这么壮美的景色,诗人是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诗人是在船上看到的:两岸青山------相对出)(板书:青山 青色) 2.引导学生观看课文插图,感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畅谈感受。(指示学生看顺流而下的小船,站在船头的诗人。) (17) 4.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这首诗的后两句,“孤帆一片日边来”点出“望”(18) 的立脚点。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而是站在从“日边来” 的“一片孤帆”上望的。“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 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板书:孤帆 白色 太 阳 红色) 5.这青山仿佛是要出来迎接自己一样,诗人的心情怎样呢?(高兴、激动、 自豪) 6.指导朗读:李白在高大的天门山面前,丝毫没有感到自己的渺小,自己虽 从遥远的天边来,却有这青山专程相迎,这又是多么豪迈呀!让我们齐读后两句。 (四)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老师朗读的节奏和停顿。 2.指名朗读。学生自由评议。
3.教师小结:读古诗应该抑扬顿挫,还应有感情。 4.教师再次范读,指名读,指名领读,学生齐读。 5.自由读,练习背诵。 (五)再读悟情。 1.《望天门山》作者望到了哪些景物,是怎么望的?(《望天门山》描写了: 楚江、青山、碧水、白帆和红日,作者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描写的。)(板书:(19) 近看 远看) 2.同学们都有一双慧眼,你们看,青的山、绿的水、白白的帆、红红的太阳, 构成了一幅多么精美的图画呀!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作者在诗中还用了六个动词,使得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同学们再读读古诗,看作者用了哪六个动词?(课件出示)(断、开、流、回、出、来) 4.同学们,诗歌感动人心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写景如画,更在于借景抒情,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呢?(板书:喜爱天门山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5.请同学们带着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满腔热爱一起朗诵。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创设了一系列的情景,有利于学生 展开丰富的想象,领会意境与情感,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和陶冶,并与作者产生情 感的共鸣。】 (六)诗句积累。 1.谁还了解诗人李白的哪些诗句,说给大家听听。 2.李白写山水的诗句还有哪些?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七、课文主旨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望天门山》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乐观豪迈的感情。 八、课堂小结 《望天门山》重在抒情,融情于景,诗中有画。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通过描绘长江流经天门山时的壮观景象及内心体验,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感。 九、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十、课后作业 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中的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望 近看:楚江 碧绿 天 青山:青色 喜爱天门山 门 远看 孤帆:白色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20) (22) (23) (24-25)
山 太阳:红色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由欣赏天门山图片和了解天门山引出今天要学的诗,然后,安排自学,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自由发挥的空间,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鼓励学生查阅工具书、查阅资料理解诗意。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读永远都是语文学习的主要手段,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先自由读,再分节奏读,再试着用气势雄伟的语气读前两句,用高兴的心情读后两句,接着让学生比赛读,齐读,背诵。学生很自然地掌握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熟读成诵。
不足之处:课件的运用较少。在这首诗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件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让学生进入诗所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去看、去听、去想、去悟,效果会更好。例如,引导学生理解第一句诗句的意思时,课件出示长江动感的视频及配乐的解说,这样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了解长江水的特点。当学生理解第二句时,继续播放长江水击打天门山的声音的音频,让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了解天门山的高,陡峭的特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会写生字。
2.反复朗读、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大意,背诵古诗。 (重点) 3.通过诵读和想象来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内 容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导入类型:了解作者,激发兴趣。 教师口述:同学们一定非常喜欢苏轼的诗,谁能把自己读过的苏轼的诗句朗诵给大家听?(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课件页码
导入课题:学们,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们把杭州西湖比作人间天堂,是因为那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所以从古至今有好多的文人墨客吟诗作画来赞美它。今天我们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描写西湖的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板书课题:饮湖上初晴后雨)学生齐读课题。
苏轼特别喜欢西湖,他第一次来到杭州就觉得这里特别熟悉,几乎成为了他的第二故乡,他在杭州两次做官,像爱自己的家一样治理杭州,西湖在当时也会遇到污染的问题,他在西湖兴修水利,建起了“苏堤”和“三潭映月”两道独特的景观。
二、了解作者,介绍西湖。
1.了解作者: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1057年(嘉祐二年),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唐宋八大家之一。《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描写西湖的古诗中无人能超越的。
2.介绍西湖: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是中国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也是中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西湖三面环山,面积约6.39平方千米,东西宽约2.8千米,南北长约3.2千米,绕湖一周近15千米。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苏堤、白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人工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设计意图:通过对西湖的介绍,让学生对西湖的美有了初步的感受,拉近了学生与西湖的空间距离,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 (4)
(5)
(6) (7)
2.学生初读:同学们,首先请你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用你们平时学会的学
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交流,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边读边记下自己读懂
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
课件出示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 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4. 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检查交流情况。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8—9)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雨亦奇 淡妆浓抹 相宜
②你认为诗中哪些字词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2)理解词语: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互相交流对古诗中词语的理解。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10) 【潋滟】 饮酒。饮湖上的意思是在湖上饮酒。 【方好】 显得很美。 【空濛】 总是很合适。 【亦】 想。 【欲】 云雾迷茫的样子。 (11) 【总相宜】 也。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3)学习字词,明确节奏。 ①大诗人苏轼笔下的西湖到底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把朗诵诗句, 借助拼音学会诗中的生字,把生字读正确。 ②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 ③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④指导对准生字: 潋滟(liàn yàn):指名读,教师领读,提示读音——这两个生字都是前鼻 音。指导识记——说说这两个字跟水有关,左右结构,部首是三点水。 宜(yí):指名读,教师领读,提示读音——整体认读音节。指导识记—— 上下结构,部首是宝盖。 ⑤再把整首诗连起来读一读,根据学习古诗的经验在课本上标出这首诗的节 奏。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饮湖上初晴后雨 北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5.指名读,提示要读出诗的节奏、韵律。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4)检查自学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 顺。 加彩字需重点指导。建议用课件 四、学习“会写字” 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 饮 初 1.学生字: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1)熟字加偏旁:“饣+欠”是“饮”,“衤+刀”是“初”。 (2)换一换:“吹”把“口”换成“饣”,变成“饮”。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 (12-13(2)老师范写,指导书写,学生练写。 ) 饮:右边横钩比左边的稍长,左边的竖提要在撇的上边止笔。 【饮】 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
初:衤上点靠右,横撇起笔稍向上拉、撇要长,右边中间有短撇和点并相连。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五、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课件出示: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学生熟读课文:开火车读、赛读、小组读、同桌读。
3.鼓励交流,理解诗题。
(1)学生齐读诗题。
(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通过读题目,你读懂了什么呢?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教师小结:
①通过读题目,知道了天气:先是晴天,后来下雨了。(“初晴后雨”)
②通过读题目,知道了地点:西湖的小舟上。(“湖”)
③通过读题目,知道了诗人在做什么:饮酒聊天,欣赏美景。(“饮”)
4.谈话激趣:诗人苏轼曾经在杭州做过地方官员,他非常喜欢西湖,经常到
西湖来观赏美景,有一天,他和朋友乘坐游船荡漾在西湖上,一边饮酒聊天,一
边欣赏西湖美景,刚开始的时候是阳光明媚,后来忽然下起了雨。看到这奇妙的
景象,苏轼诗兴大发写下了这一首千古流传的美妙诗篇——《饮湖上初晴后雨》。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解题并与了解诗人、了解诗的写作背景巧妙融合在
一起,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诗句的内容,感悟作者的情感。】
5.品读诗句,理解大意。
(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积累的学习古诗的方法。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看课本注释、看课本插图、读古
诗题目、读古诗诗句、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搜集资料……
(3)引导理解:
①诗人在这首诗中写了西湖怎样的美景?
②在这首诗中,晴、雨时的西湖有什么不同的景象?
③欣赏晴雨时的西湖美景,诗人有怎样不同的感受?
6.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阅读理解古诗,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
的意思。
(14)
7.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
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
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晴天的西湖就如浓妆
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设计意图:在探究交流中调动学生了已有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使学习本诗
有法可循,化难为易,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六、品读欣赏,整体感知。 (一)赏读“水光潋滟晴方好”。 1.学生齐读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 2.小组交流:“潋滟”是什么意思?(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你是怎么
知道的?(看课本中的注释知道的。) 3.理解了“潋滟”的意思,你想到了哪些有关的词语?(微波粼粼、波光粼 粼、波光闪闪、波光闪动、湖水荡漾、浮光跃金、湖水耀金……)(板书:波光) 4.是什么让西湖水面出现“潋滟”的景象?(是阳光和微风让西湖水面出现 “潋滟”的景象。)这也让我们了解到当时的天气是怎样的?(板书:晴天) 5.面对“水光潋滟晴方好”这样美丽的西湖美景,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抒发自 己对西湖美景的赞叹吗?(美好、美妙、奇妙……)诗人苏轼是怎么表达自己的 感情的?(方好。) 6.“方”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正当,恰好。)你是怎么知道的?(看课本 中的注释知道的。)“晴方好”又是什么意思?(方好:正好,正显得美。) 7.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水光潋滟晴方好”这个句子的意思?(西湖晴天的 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特别美。) 8.鼓励学生感情朗读,读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二)赏读“山色空蒙雨亦奇。” 1.正当诗人和朋友陶醉在这阳光明媚鲜艳中水光山色的西湖美景中时,忽然 天气发生了变化,用诗句中的一个词语说说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雨天) 2.谁能用上课文中的词语说说,雨中的景色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山色空 蒙。)(板书:山色) 3.“空蒙”是什么意思?(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你是怎么知道的?(看 课本中的注释知道的。) 4.理解了“空蒙”的意思,你想到了哪些有关的词语?(朦朦胧胧、云雾迷 漫、隐隐约约、若隐若现……) 5.面对这样美丽的西湖美景,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抒发自己心中的赞叹吗? (奇特、奇妙、奇异……)诗人苏轼是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情的?(亦奇。) 6.“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也。)你是怎么知道的?(看课文注释。) “亦奇”又是什么意思?(亦奇:也显得非常奇妙。) 7.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山色空蒙雨亦奇”这个句子的意思?(雨天的山色 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8.鼓励学生感情朗读,读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整理出难以理解的词语,这些词语如何 理解?学生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下,理解到了诗意,突破了难点,真正地体验到了 古诗的意境。】 (三)个性赏读——晴雨西湖。 1.晴天时西湖很美,雨天时西湖也美。我们怎样才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晴雨时 西湖不同的美呢?(注意停顿、重音、有感情……) 2.学生自由练习感情朗读。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1)为了表现不同情况下的美把“水光潋滟”和“山色空蒙”读重音。 (2)因为是晴天和雨天两种不同的天气造成了西湖两种不同的美,所以把 “晴”和“雨”读重一点。 (3)把“方好”和“亦奇”读得重,读出作者的感受。 4.指名朗读,师生评议,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学生齐读。
(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说说读了这首诗的前两句自己有什么感受?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15) 样美法,恐怕没人说得清。如果具体地描绘景物,可能会有个别精彩之句,但总 失之太实、太具体,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作者选择了晴天和雨天两 处特色,将“西湖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同时,这两句 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四)赏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谈话过渡:晴天的西湖,阳光照耀下,水波粼粼,波光艳丽;雨天的西湖, 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面对这么奇妙的景色,你要用什么词语来比喻它呢? (美丽的画卷、人间仙境等。) 2.诗人苏轼是用什么来比喻西湖的?(西子)你从怎么知道的?(欲把西湖 比西子。) 3.了解西子:西子指西施,它是春秋时期越过的美女。与王昭君、貂蝉、杨 玉环并称四大美人。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传说西施在河边洗衣, 鱼儿看到西施的美貌以后都忘记了游动,沉了下去。 4.诗人苏轼是怎样赞美西施的?(淡妆浓抹总相宜) (20) 5.“淡妆”是什么意思?(素淡的妆容。)“浓抹”是什么意思?(浓重华 丽的打扮。)“相宜”什么意思?(合适)“总相宜”是什么意思?(都非常合 适。) 6.作者写这句诗只是为了赞美西施吗?(不是,是在借西施来赞美西湖。意 思是说西湖的晴天就如同西施浓抹,雨天就如西施淡妆,不管晴天雨天的西湖景 色都很美。) 7.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若把西湖当作是美女西施,淡妆 浓抹都是那么合适,美妙多娇。) 9.诗句赏析。 (16) (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说说读了这首诗的后两句自己有什么感受?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 宜”是一个比喻句,作者把西湖比作西施。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 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采用 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写,不知要节约多少笔墨,而它的寓意却丰富深刻得 多。 (五)熟读成诵。 (17) 1. 《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了西湖上的几处画面,各是什么样的?(《饮 湖上初晴后雨》晴天时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雨天时,远处 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 2.学生自由体会读。 3.小组比赛读,男女生比赛读。 4.全班同学齐读。 5.指名背诵。 6.多元吟诵,古诗新唱。 8.指导朗读:读出作者对西湖的赞叹和喜爱之情。(板书:热爱西湖) 5.诗句赏析。
欣赏“新学堂歌——古诗新唱”:“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诵读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了古诗语言的优美,同时还引入古诗新唱的方式,真正做到“创意地教古诗,快乐地学古诗”。】 七、课文主旨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饮湖上初晴后雨》抓住了夏季西湖时晴时雨的风光,以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惟妙惟肖地勾画了西湖的美景。 (19) 八、课堂小结 (20) 《饮湖上初晴后雨》以生动传神的笔墨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 风姿。让我们在诵读过程中激发了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板书: 喜爱祖国山山水水) (21-22九、当堂检测 ) (建议使用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十、课后作业 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中的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晴天:水面 波光 饮湖上初晴后雨 喜爱西湖喜爱祖国山山水水 雨天:山色 雨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课堂一开始,我就引导学生通过哟欧关系户的资料对西湖的美有了一定的感受,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教学中,从诗的题目入手,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交流理解题意,使学生在情感轮廓上有个大致的方向。随后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指导后,引导学生交流读懂诗的内容。在突破诗歌的教学难点时,主要抓住“潋滟”、“空蒙”、“方好”这几个重点词,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晴天时阳光照耀下的西湖色彩明丽、波光粼粼;而雨中西湖隐隐约约,朦胧、神秘。想象画面,用语言描绘,感受这首古诗蕴含的美妙的意境。这不仅为后两句“欲把西湖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理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很好地把诗歌的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对学生想象能力的提高也是有帮助的。在这一堂课中,采用了多种朗读形式,有范读、个别读、齐读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朗读活动的开展,学生渐渐体悟到了诗人的情感。
不足之处:在教学中教师引导过多,没有大胆放手学生去独力地想象、探究、交流,有的环节时间过于仓促,效果较差 。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会写生字。
2.反复朗读、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大意,背诵古诗。 (重点) 3.通过诵读和想象来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内 容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谈话导入,营造诗境。 教师口述:同学们已经读过很多古诗,现在老师想请大家来背一背自己最喜欢的古诗。 学生自愿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师生评议。 总结导题:刚才同学们背诵了很多古诗。同学们背诵的古诗中有写人的,有有位诗人经过洞庭湖,洞庭的美景令他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诗歌佳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来学习的《望洞庭》,这位诗人就是唐代的著名的诗人刘禹锡。(板书:望洞庭)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利用学生的表现欲强烈的特点,让学生背诵古诗导入课题,借助诗文营造意境,创造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老师的课件页码 写事的,有写物的,我发现大多数同学喜欢写景的古诗。一千年前的一个秋天, (2) 引导下提高学生的阅读期待,为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古诗奠定了基础。】 二、介绍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 洛阳 ,(4)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同学们,首先请你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用你们平时学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交流,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边读边边记下自己读懂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 课件出示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检查交流情况。 指名读生字词语:洞庭 镜未磨 白银盘(重点指导:“庭”是后鼻音;“盘”是前鼻音。) 3.检查初读情况 理解词语: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互相交流对古诗中词语的理解。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5) (6) (7)
【和】 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 【镜未磨】 指君山岛。 【遥望】 和谐;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青螺】 远远地望去。 4.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四、学习“会写字” 加彩字需重点指导。建议用课件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 (8) (9) 镜 未 磨 遥 银 盘 1.学生字: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形近字辨析:“镜—境”“未—末” 加一加:“钅+竟=镜”“舟+皿=盘” 2.指导书写 半包围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学生练写。 镜:两边都要写窄,竟字三部分都要扁,中间是日不是口。 未:两横位置靠上、下横要长,中竖贯穿两横,撇和捺要舒展。 磨:整体要写紧凑,广字要宽,下边的林和石要写扁。 遥:右上边四笔要小、写紧凑,下边的午和山中间一竖是一笔。 银:右上边横框要窄、里面有一短横,竖提的竖要长,捺上边有一短撇。 盘:舟字首撇要短,第二笔是竖撇要长,中间一横稍长,上下各有一点。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3.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1)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洞庭 镜未磨 白银盘 (2)学习多音字。 ①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磨(mó mò) mó 1>摩擦,如磨刀、磨墨、磨练、磨砺(摩擦使锐利,喻经受磨练)、磨合、研磨、磨漆画;阻碍,困难,如磨难(nàn)、好事多磨;2>消耗,消灭,如磨损、磨耗、磨灭;3>拖延,耗时间,如磨缠、磨功夫。 mò 1>粉碎粮食的工具,如石磨、电磨、磨盘、磨坊(亦作“磨房”)、推磨;2>用磨将粮食加工成所需的状态,如磨面、磨米、磨豆腐;3>掉转,如这个胡同太窄,磨不过车来。 ②读一读:小马历经磨(mó)难,终于来到磨(mò)坊,帮助妈妈磨好了面(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镜、银”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磨” (10-15)
粉。 (3)你认为诗中哪些字词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4)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五、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课件出示: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2.学生熟读课文:开火车读、赛读、小组读、同桌读。 3.借助注释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秋夜,皎洁明月的清光与清澈明净的洞庭湖的水色交相辉映,融为一体。因为没有风,湖面平静的像一面未经磨平的镜子,没有一丝波纹。月光下,洞庭山显得更加青翠,洞庭湖显得更加清澈远远望去,如同一只晶莹剔透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六、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一)探究交流:湖光秋月两相和。 1.学生齐读“湖光秋月两相和”,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你从这句诗中读出了什么? (1)从这句诗中读出时间:秋天的夜晚。 (2)从这句诗中读出了当时作者眼前见到的景物: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天上明月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板书:湖光 秋月) (3)从这句诗中读出了“两相和”中的“两”是指:湖光和秋月。“和”是指水月澄洁,一片宁静的氛围,一派和谐的美。第一句中的“和”字用的非常巧妙,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色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合画面。 2.全班同学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 3.指导朗读,读出宁静与和谐的氛围。 【设计意图:为了突破难点,设计时紧扣“和”字展开教学,从“色调”方面来引导学生想象秋夜中洞庭湖水色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合画面。】 (二)探究交流:潭面无风镜未磨。 1.学生齐读“潭面无风镜未磨”,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从这句诗中读出了什么? (1)从这句诗中读出湖面的样子:风平浪静。 (2)从这句诗中读出了月光下作者眼前见到的景物:一是月光下不真切;二是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板书:潭面) (3)从这句诗中读出了精确的比喻:把“潭面”比作“铜镜”。 2.全班同学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 (16) (17)
3.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二)探究交流: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1.学生自由朗读“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1)遥望:远望。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 (2)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3)最后一句是比喻句,作者把洞庭湖比作银盘,把君山岛比作青螺。(板书:洞庭湖 君山岛) 3.自由朗读,想象诗人描绘的景象。 作者从“望”字入手,近望到“水月交融”、“湖平如镜”;远望到“洞庭山水”、“犹如青螺”。近景美妙、别致;远景迷潆、奇丽。 4.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三)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1.《望洞庭》作者望到了哪些景物,又是怎么望的? 《望洞庭》作者站在远处看到了:湖光、秋月、洞庭湖、君山岛,是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看的。(板书:近处 远处) 2.我们一起学习了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七绝《望洞庭》。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首句描写湖水与素月交相辉映的景象,第二句描绘无风时湖面平静的情状,第三、四句集中描写湖中的君山。全诗极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通过对洞庭湖高旷清超的描写,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采,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板书:喜爱洞庭湖) (四)指导全文朗读。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老师朗读的节奏和停顿。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2.指名读,师生评议,学生齐读。 3.配乐读。 4.指导背诵古诗。 5.抽取学生检查背诵,学生一起背诵。 【设计意图:以评促读,引导学生读出韵味,逐步提升读的质量。】 七、课文主旨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望洞庭》描写了秋夜皎洁明月下的洞庭湖的波光与月色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八、交流技巧 1.借助资料理解古诗。 概念:借景抒情(诗人写景物是为了把自己的想法、感情表达出来)是古诗的主要写法,由于古诗离我们的生活已经很遥远了,要想准确把握古诗所要表达 (18) (18) (20)
的情感,借助作者写诗时的背景资料,会容易很多。
运用:比如《望洞庭》这首诗的情感把握,就要读一读洞庭湖的有关资料,才会把握得准确。
2.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1)想象是我们写好作文的一种必备能力,读词语想画面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2)举例:比如读古诗《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看到“湖光秋月” 脑海中就出现这样的画面: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
再如读古诗《望洞庭》“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脑海中就出
现这样的画面: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 爱。
(3)练一练:感情朗读,并试着背诵。 九、课堂小结
《望洞庭》是一首描写秋夜景色的七言古诗。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让我们感受到洞庭湖的美。在体会古诗感情的同时,我还学习了借助注释、看图、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词语,进而理解古诗文的方法。
十、拓展延伸
《望天门山》《望洞庭》都是作者从不同视角描写天门山和洞庭湖的,查阅资料,了解两位诗人的写作风格,说说它们有什么区别?
两首诗都是作者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观察的,《望天门山》格调高绝,气象阔大,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表现了李白对祖国山川无限热爱的情感。《望洞庭》诗人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板书: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十一、推荐阅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思考: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21) (22) (23-24)
(25-27)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思考: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是怎么写的? 十二、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十三、课后作业 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中的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湖光 近看 望洞庭 望洞庭 秋月 潭面 喜爱洞庭湖 洞庭湖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远看 君山岛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在理解诗意思时,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形象思维,根据诗句的意思,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已经学过的课文,开展合理的想象,或者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或者通过画面顶活动方式,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意境,没有停留在简单的意译层面上。重视诗词的朗读指导,采用多种形式的训练学生朗读。在课堂上避免单纯的朗读技巧的指导,紧密联系诗词的内容和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启发学生的思考,把握诗中的感情基础。
不足之处:老师在课堂上讲得过多,对学生难以理解的部分,老师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将学生难以理解的部分自己讲了出来,有点将老师的思维强加给学生的味道,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知识就是机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我们对什么事情都不应该像“过眼云烟”。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爱因斯坦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
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好比吃饭一样,要嚼得烂,方好消化,才会对人体有益。——陶铸
研卷知古今;藏书教子孙。——《对联集锦》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来的光泽。——泰戈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