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苏教版小学语文《夹竹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夹竹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024-08-15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苏教版小学语文《夹竹桃》教学设计及教

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夹竹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材简析:

《夹竹桃》是国标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以淳朴恬淡的语言、比衬的手法,描绘了在万紫千红的花季里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花影的有趣动人,全文流淌着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文本感受夹竹桃的韧性,体会作者喜爱夹竹桃的原因。

3.透过文字,补充资料,感受学界泰斗季老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品读语言文字,从字里行间感受夹竹桃的特点,以及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季老对夹竹桃特殊的情感,感受季老的人格魅力夹竹桃精神。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一起读课题 夹竹桃,总是静静地绽放,开得潇潇洒洒,充满生机。虽然它在百花中并非美丽,更谈不上名贵,但对季羡林老先生说来,它却是(生说)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夹竹桃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它太平凡了,毫不起眼,可季羡林先生却着重笔墨描写,而且这篇《夹竹桃》还成了经典名篇,是什么让季老对普通的夹竹桃情有独钟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轻声读课文,并找出季羡林爱上夹竹桃的原因。

【设计意图: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在深入学习前进行质疑,也就是课堂上学生自己生成的学习目标,然后放手让学生去读,进行自我研读解决问题。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师:哪一个自然段点明了作者爱夹竹桃的原因?(第六自然段)

师:请你读一读。

师:原来作者喜欢的就是夹竹桃的韧性和引起的幻想。(板书:韧性 幻想)一起读。

【设计意图:我紧紧抓住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以作者的感情为主线,以最后一个自然段为突破口夹竹桃的韧性是作者爱上夹竹桃的原因之一,直奔中心。】

二、细品夹竹桃之韧性美

师:夹竹桃这样平常的花,因为它的韧性,以及能引起作者许多的幻想,所以在作者心中占有了不可替代的位置。让我们先来感受夹竹桃的韧性。课文哪一自然段直接写了夹竹桃的韧性?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来。

生:第四自然段直接写了夹竹桃的韧性。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用心去读一读这一段,画出最能体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写自己的读书体会。 学生自读,师巡视。

【设计意图:文本是主体感悟的语言材料,对文本语言的感悟首先要由读来完成,深刻的感悟是建立在深入阅读、积极思考的基础之上的。语文新课标也注重了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读。在教学稳重第四自然段时,我就注重让学生自读自悟请同学们用心读读此段,画出最能体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并写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在交流时,学生能根据自己对

文本的理解,挑选自己熟悉、喜爱的句子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这样让学生对夹竹桃的韧性有自己的认识,不用老师再去强硬灌输给学生他们不能理解的东西。】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彼此的阅读收获。生交流。 预设:

1.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师:哪一个字最能表现夹竹桃的韧性?(又) 师:最细微处最见精神。这里的两个又字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夹竹桃的韧性。

学生谈体会,相机请学生韧劲读出来

师:夹竹桃就是这样悄悄地,一声不响,静静绽放。所以季羡林先生说生:(齐)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2. 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无日不迎风吐艳。 学生谈体会

师:你真会读书!抓住了两个看不出。读出了夹竹桃的默默无闻。来,就请你再读读这句话。 师:这里哪一句话最让人感动?

生:无日不迎风吐艳,(让我觉得夹竹桃很有韧性。) 师:无日不迎风吐艳就是(没有哪一天不是迎风吐艳的)。一年三季,天天如此,由此,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师:一年三季,无论是季节的变更,还是气候的变化,夹竹桃始终如一。难怪,季羡林先生感慨地说 生:(齐)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3.师: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夹竹桃无不奉陪。就这句话,你们又读出了什么?

学生谈体会。

师:小院里其他的花开了又败,总是匆匆忙忙,而夹竹桃开放的身影却始终陪伴,这就叫(无不奉陪) 来,读一读这句话。

师:一年三季,无不奉陪,要做到这一点,容易吗?所以季羡林先生说生:(齐)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设计意图:这课的教学中,我的追求目标是让学生在情境中品读语言,欣赏语言。不仅要让学生领略到夹竹桃的美,更要让学生领略到语言的美。因此在这部分指导学生朗读时,我注重让学生抓住重点的词语,重点体会,提高朗读效果。让学生读出环境的变化,读出

夹竹桃旺盛的生命力。】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夹竹桃陪伴了哪些花呢?让我们一起去季老的小院看一看吧!(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教师配乐朗读。) 师:我们再请三位同学分季节来读一读,谁愿意的?(春天、夏天、秋天)这一段的首尾两句大家一起读。 师:快,数一数,这儿一共介绍了多少种花?(14种)

师:课文题目为夹竹桃,著名的语言学家、散文家季羡林先生为何洋洋洒洒用了200来字,一口气介绍了14种夹竹桃以外的花,是浪费笔墨?还是离题万里? 生:写院子里的其它花可以衬托出夹竹桃的韧性。 师:其它的花只能开(一季),而夹竹桃却洋洋洒洒开了(三季)

师:原来写其他的花是为了对比,衬托出夹竹桃的可贵韧性(板书:对比衬托)。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季老院子开得热热闹闹的花儿们。能用第三自然段中的词语来形容一下吗? 出示:花团锦簇 满院生辉 五彩缤纷 美不胜收 花开花落 万紫千红

师:季老家的小院里,一年三季,读(齐读词语)我不禁要问,夹竹桃在哪呢?

出示: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师:再读一读这些词语和句子,对比一下,你又有什么发现?(写其他花的词语都很美丽,写夹竹桃的语言很朴实。)

师:你看,这一嘟噜还是地方方言,季羡林老先生对比的不仅是夹竹桃独特的韧性。我们还发现,作者在语言的运用上也形成了对比,写夹竹桃的语言是那样的朴实,更衬托出夹竹桃的平凡与韧性。

师:同学们,在和煦的春风里,人们赞美迎春花是春天的使者,人们赞美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意,夹竹桃也开花了,但是它张扬了吗?它仍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 生:(齐)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师:在盛夏的骄阳下,暴雨里,凤仙花、石竹花五彩缤纷,令人赞叹,夹竹桃自卑了吗?它仍在那里 生:(齐)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师:在深秋的清冷里,许多花都收敛了笑容,人们往往只是记住了菊花能傲视风霜,夹竹桃抱怨了吗?它仍在那里

生:(齐)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

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师:难怪季羡林感慨地说

生:(齐)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师:夹竹桃有着如此可贵的韧性,怎么不让人喜爱呢?就请用你的朗读来表达这份喜爱与敬意。(指名两人读)

【设计意图:抓住三四小节的花期长短的对比,关注到迎春花等花的炫耀张扬和夹竹桃默默无闻的对比,花开花落,唯有夹竹桃始终默默开放的对比,通过朗读训练,读出夹竹桃的品格,体会课文的人文性。把课文的表达分解成直观形象的内容。以此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四.感知人:背景链接,激活思维

1.师:同学们,王冕爱梅花只留清气满乾坤,于谦爱石灰要留清白在人间,季羡林先生为何对夹竹桃的韧性情有独钟呢?从他的经历或许能找到原因。(出示季羡林的生平视频)

2.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呢? 生交流。。3-4名

3.师: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的第4自然段,让每

一字,每一个字背后的故事印刻在我们的心间。 。 4.师:同学们,正是夹竹桃般的韧性,支撑着季羡林先生一步步走向成功。从这平凡的夹竹桃身上,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想借夹竹桃道出自己的情怀。(板书:状物咏怀)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通过季羡林的生平视频的播放,使得学生被这位大师所震惊、感动,同时也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季老喜爱夹竹桃的深层缘由。引领他们感受夹竹桃充满情趣景象的同时,感受其中蕴含的人格魅力。感受到夹竹桃 摇摇儿女花,挺挺君子操的妙趣横生的景象和坚韧的品格正是季老的一生写照。季老也兼具了竹的高风亮节与桃的灼灼其华。这才是季老喜欢夹竹桃的真正原因。】

5. 花似人,人似花,文章不是无情物,而是作者精神的寄托,人格的象征啊。想到自己的坎坷经历,看着这充满韧性的夹竹桃,季老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一起读课件出示第一段。 五.小结

1.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品读了季老先生笔下的优美文字,感悟了夹竹桃的可贵韧性,更认识了有着夹竹桃一样品质的季羡林老先生。2006年季羡林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给予他的颁奖词是课件播放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季羡林获得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现场的视频,在理解了季老喜欢夹竹桃的深层原因后,汲取季羡林身上的优秀品格,熏陶坚韧不拔的人格精神,感受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拓展本文的教学目标深华本课的人文素养。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完美地统一起来。】

2.花开花落,斯人已去。老师希望你们在今后人生的道路上始终有夹竹桃的陪伴,学会坚强面对、坚韧不拔。 其实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月光下的夹竹桃还能引起作者许多的幻想,那是作者爱上夹竹桃的又一个原因,我们下节课再来一起好好品味。 板书设计: 19 夹竹桃

对比衬托 韧性 状物咏怀 幻想 教学反思: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夹竹桃》一文节选自季羡林先生的散文《夹竹桃》。朴实的语言,严谨的结构,厚重的神韵,一如先生之品格。反复阅读此文,更有一种人即是文,文即是人的通

感。文中对于夹竹桃韧性特征的描写,可谓是状物言志类课文中的精品段落。这节课我把引导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夹竹桃可贵的韧性,并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作为学习的目标。

教学伊始,我紧紧抓住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以作者的感情为主线,以最后一个自然段为突破口夹竹桃的韧性是我爱上夹竹桃的原因之一,直奔中心。紧接着讲读第四自然段。第四自然段主要讲的就是夹竹桃可贵的韧性。这一自然段的教学,我以读为主,力求通过个性阅读,引导学生读中学文,读中生悟,由悟生情。第四自然段中的两个双重否定句是最能体现夹竹桃的韧性的,我让学生朗读、谈感受、说体会,结果学生谈得面面俱到,过于细化,冲淡了对夹竹桃的韧性的理解和认识,也冲淡了两个双重否定句的作用。 第三自然段对于第四自然段而言,所起的是对比衬托的作用。这一自然段无需过多讲解,可以通过对比朗读的方式,将春、夏、秋三季的花与夹竹桃进行对比朗读,学生就不难体会到夹竹桃默默无闻、可贵的韧性,也就不难体会第三自然段所起的对比衬托作用。回顾我的课堂教学,学生虽也能产生以上认识,但印象一定不及对比朗读的方式来得深刻。

课堂上,我把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至始至终贯穿

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状物言志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课前请学生搜集了大量季羡林的资料,缩短了学生与季羡林先生之间的距离。当学生一次又一次地触摸文本,走进文本,感悟语言文字时,学生思维的火花被激活了,学生的情感也得到了提升。季羡林与夹竹桃是何等的相似,先生正是借夹竹桃道出了自己的情怀,至此学生对于状物咏怀真正有所理解,这四个字不是以标签的形式灌输给学生,而是学生在读书,对比的过程中自己有所发现,有所顿悟。

可见语言文字的赏析课并不是单纯的工具性教育,而是把工具性和人文性自然地结合起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