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单一评价指标体系对区域的分析不够全面,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更受学者们青睐。学者们依据对区域创新能力概念不同的理解,建立了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这些指标没有太大差别,只是相同指标的不同组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创新为主导的经济逐渐代替了以资源为主导的经济,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一个区域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创新的水平直接决定着这个区域现在和未来的经发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并用来评估区域的创新水平,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本文介绍了区域创新能力理论的形成,着重分析了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现状,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一、什么是区域创新能力
关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概念,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理解。Cook认为通过企业与大学或科研机构互动,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互动,与区域资源、文化、社会资本相结合,形成特定的区域创新能力。柳卸林(2002,2005)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一个地区生产出与商业相关的创新流的潜能,是一个地区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
由于分析的角度不同,不同的学者提出的概念差异较大,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但是大多定义主要是从区域性、主体构成、投入产出、创新过程等角度出发,来界定区域创新能力。
二、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有关研究
有关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二是评价方法的选择。
(一)评价指标体系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指标体系到综合指标体系的发展历程。
1.单一指标评价体系。以单一指标体系评价区域创新能力,往往是从区域创新能力的某个角度来分析。詹湘东(2008)从知识基础、知识创造、知识扩散、知识共享、知识应用和创新环境6个维度提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2.综合指标评价体系。仅用单一指标体系(如专利、发表论文、知识等)来衡量区域创新能力难免有失偏薄,很多的学者开始引入区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指标体系是目前学术界比较认可的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1993年,纳尔逊设计了一套由科技研究经费来源、科技研究经费配置、大学的作用、政府政策等组成的综合指标体系。2004年,Furman & Hayes设计的创新评价综合指标包括创新基础设施、产业集群企业创新环境、研究与企业船业部门联系的程度。
在国内,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通过分析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内涵,并构建了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综合指标。一般主要从行为主体的创新能力、区域创新自身资源、区域创新成果三个角度来构建指标体系。在众多评价指标体系中,最具权威性的是由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发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建立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区域创新能力由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技术创新的经济绩效能力区部分组成。由此,该小组构建了由知识创造、知识流动、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技术创新的经济绩效5个二级指标,145个三级指标构成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国科技发展小组采用此指标体系,从2000年起每年出版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为各区域的决策者提供创新能力评估信息。之后的评价体系大多是这个评价标准体系的简化版。
对于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单一评价指标体系对区域的分析不够全面,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更受学者们青睐。学者们依据对区域创新能力概念不同的理解,建立了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众多的指标体系无非是相似指标层指标的不同组合。不同专家提出了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但是这些指标体系分解到最基层的指标时,都出现了“雷同”的现象。也就是说,在不同的理论框架下建立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分解到最基本的指标时,这些最基本的指标往往是大同小异的,只是相同最基本指标的不同组合。
二是有些指标虽然很有新意,提出了前人没有提出的评价指标,但是这样的指标可能不容易收集数据,如“企业间的技术合作程度”。
三是有些指标是可以量化的,能从相关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中获得信息,但是有些指标只能通过专家咨询建议的方式给出数据,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如“政府决策的透明度”。
四是大部分方法只是各个指标单独分析以后的加总得出评价结果,并没有反映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
五是为了反映创新对区域的经济方面的影响,很多指标体系引进了“经济绩效”这个指标。但是“经济绩效”往往受多种因素影响,不一定能很好的反映区域创新能力。
(二)评价的具体方法
目前,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主要方法有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熵值法、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TOPSIS法聚类分析法。
1.专家咨询法。专家咨询法是通过聘请专家对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打分来确定指标的权重,再用各个区域的每个指标数值乘以指标的权重,再求和并可等到每个区域的得分,从而完成区域之间创新能力的比较。罗守贵等(2000)用德尔菲尔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对江苏省13个地市创新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
2.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学者A·L.萨坦(A.L.Saaty)最早提出的一种多目标评价决策方法,它对复杂系统的评价决策思维过程数学化,基本思路是决策人通过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每一层次又由若干要素组成,然后对同一层次各要素以上一层次的要素为准则进行两两比较、判断和计算,以获得各要素的权重,从而为选择最优方案提供决策依据。侯仁勇等(2009)运用主成分和层次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市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
3.熵值法。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法,其根据各项指标观测值所
提供的信息的大小来确定指标权重。熵值法是根据各项指标指标值的变异程度来确定指标权数的,这是一种客观赋权法,避免了人为因素带来的偏差,因此,不少学者在区域创新能力指标赋权数是也用这种方法。但由于忽略了指标本身重要程度,有时确定的指标权数会与预期的结果相差甚远,同时熵值法不能减少评价指标的维数。
4.主成分法。主成分分析法确定的权数是基于数据分析而得到的指标之间的内在结构关系,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得到的主成分之间彼此独立,减少信息的交叉,使得分析评价结果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宫晓华等(2007)运用主成分分析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进行分析评价。
5.因子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是它通过研究众多变量之间的内部依赖关系,探索观测数据中的基本结构,并用少数几个假想变量来表示基本的数据结构。王宗军等(2011)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中部地区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进一步对中部6省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比较分析。
6.TOPSIS法。TOPSIS法是一种解决多属性决策问题的常用方法。其原理就是通过计算备选方案与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相对距离来进行排序优选。徐永智等(2007)应用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用TOPSIS对中国东部各省市区域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7.聚类分析法。聚类分析是对所研究的事物作分类的统计方法,它是依据一种能客观反映事物之间亲疏关系的统计量将事物分成若干类,使同一类中的事物具有相似或相近的特征或性质,不同的事物
具有不同的特征或性质。甑峰等(2000)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沿海10个主要省市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估和比较。
从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方法主要是为了解决以下问题:一是赋予指标权重的问题,如专家咨询法、熵值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法、因子分析法,这些方法都能从主观或客观的角度给各指标赋予权重;二是计算区域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如层次分析法、主成分法、因子分析法等;三是按区域创新能力对区域分类,如聚类分析法。
三、总结
从学者们提出的区域创新的概念可以看出,由于分析的角度不同,不同的学者提出的概念差异较大,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大多定义主要是从区域性、主体构成、投入产出、创新过程等角度出发,来界定区域创新能力。
对于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单一评价指标体系对区域的分析不够全面,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更受学者们青睐。学者们依据对区域创新能力概念不同的理解,建立了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这些指标没有太大差别,只是相同指标的不同组合。
从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方法主要是为了解决以下问题:一是赋予指标权重的问题;二是计算区域创新能力综合得分;三是按区域创新能力对区域分类。
参考文献
[1]Cooke P.The New Wave of Regional Innovation Networks:
Analysis,Characteristics and Strategy[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1996,8(2):159-171.
[2]柳卸林,胡志坚.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分布与成因[J].科学学研究,2002(05).
[3]詹湘东.基于知识管理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4).
[4]罗守贵,甄峰.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南京经济学院院报,2000(3).
[5]徐永智,华惠川.基于改进的TOPSIS法的东部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9(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