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
一、总论
统计是指对与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的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的活动。一般理解为三个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统计工作是指利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关于社会经济现象数量资料的工作的总称。统计资料是指通过统计工作取得的、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据资料的总称。统计学是指研究如何对统计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三者的关系:联系:1、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过程与活动成果的关系。2、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3、统计工作是先于统计学而发展起来的。
(一)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P4 1、总体与总体单位
(1)总体:凡是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就是统计总体,简称总体。(2)总体单位: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总体单位。
一个统计总体中所包括的单位数如果是有限的,称为有限总体;如果是无限的,则称为无限总体。
对无限总体不能进行全面调查,只能调查其中一小部分,据以推算总体;对有限总体既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也可以只调查其中的一部分单位。总体是由总体单位构成的,但是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随
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和总体单位也会由所不同。
2、指标与标志
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指标还可以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具体数量。都能用数值表示。如:GDP、人口数等。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可分为: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如性别、民族等;数量标志,可以数值表示,如年龄、工资等。指标与标志的区别: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2、标志可以分为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两种;而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没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指标。联系:1、有许多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2、指标与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
3、变异与变量P6
标志在同一总体不同总体单位之间的差别就称变异。可分不变标志和变异标志。不变标志是指对总体单位都有完全相同是具体表现的标志;变异标志是指在总体单位之间具有不同标志表现的标志。
数量变异标志称为变量。数量变异标志的表现形式是具体的数值,称为变量值。变异标志有品质便标志和数量变异标志之分。
4、总体单位基本特征: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数量变异标志称为变量。数量变异标志的表现形式
是具体的数值,称为变量值。按变量值的连续性可把变量分为连续变量与离散变量两种。连续变量的数值是连续不断的,相邻的两个值之间可作无限分割,即可取无限个值。离散变量的两个变量值之间只能取有限个变量值。在社会经济统计中,一般表现为只能取整数的变量为离散变量。
(二)统计的工作过程P8-9
我国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统计的工作过程划分为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阶段。
1、统计设计是统计工作第一阶段,是保证统计工作质量的重要前提。2、统计调查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3、统计整理 统计整理处于统计工作的中间环节,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4、统计分析是统计获得成果的阶段。
统计的认识过程是:从定性认识(统计设计)到定量认识(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再到定量认识与定性认识相结合(统计分析)。这种质一量一质的认识过程是统计的完整过程,虽然每个阶段有各自的独立性,但他们又是相互连接的统计过程,缺点哪个环节都会出现偏差。 二、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是按照预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客观实际搜
集统计资料的过程。原始资料指向调查单位搜集的尚待汇总整理的个体资料,这些个体资料需要通过汇总、整理,形成反映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它是统计活动所取得的初级统计资料,是原始的统计信息。次级资料是已经经过加工整理的资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总体现象。是经过加工整理的二手资料。
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准确性、及时性、以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
统计调查的种类:1、按调查对象的范围不同,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全面调查是对构成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逐一的、无一遗漏的调查,包括全面统计报表和普查。非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中的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包括非全面统计报表、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非典型调查方法都叫抽样调查。2、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连续调查是为了观察总体现象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内)的数量变化,它要求随着调查对象的发展变化,连续地进行调查登记。不连续调查是间隔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通过是一年以上)所作的调查,一般是为对总体现象在一定时点上的状态进行研究。3、按调查组织方式的不同,分为统计报表调查和专门调查。统计报表是按照国家统一规定表示要求,自下而上地逐级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专门调查是为了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某种情况或某项问题而专门组织的调查。专门调查包括普
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等。
(一)调查方案一般有以下五个方面内容:1、确定调查目的和任务;2、明确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3、制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4、选择调查方式和方法;5、规定调查地点、时间、组织计划等。
1、确定调查目的:确定调查的目的就是明确在调查中要解决那些问题,通过调查要取得什么样的资料,取得这些资料有什么用途等。
2、明确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调查对象是根据调查目的、任务确定的调查的范围,即所要调查的总体,它是由某些性质上相同的许多调查单位所组成的。调查单位是所要调查的现象总体中的个体,即调查对象中的一个一个具体单位,它是调查中要调查登记的各个调查项目的承担着。报告单位是负责向统计调查机关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
3、制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调查项目是指对调查单位所要调查的主要内容,也就是调查单位的各个标志的名称。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有时是一致的。
(三)统计调查的方式。定期的统计报表。是我国统计工作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它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自下而上的逐级按照统一要求提供基本统计资料的一种报告制度。
1、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或时期内的现象的总量。是一次性的,
全面性的,周期性的。普查的组织方式:一是组织专门的普查机构;二是由被调查单位填报。在组织普查工作时,要遵守以下几点:第一,确定普查的标准时间。第二,普查的登记工作应整个普查范围内同时进行,以保证普查资料的时效行、准确性,避免资料的搜集工作拖得太久。第三,同类普查的内容和时间在历次普查中应尽可能保持连贯性。
2、重点调查P17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对所要调查的总体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重点调查能以较少的投入、较快的速度取得某些现象主要标志的基本情况或变动趋势。
非全面调查、重点单位。 3、抽样调查P17
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按随机原则从调查总体中选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用以推算总体参数的调查方式。
特点: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根据样本的资料推断总体的数值。
应用范围:1、对一些不可能进行全面调查的现象,必须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取得资料。2、对一些难于进行全面调查而又必须取得全面调查的社会现象。3、对一些不要的进行全面调查的社会现象。4、对普查等全面等调查资料的质量进行检验,可利用抽样调查方法。它的不足之处,只能提供宏观数据或某些微观数据,不能提供地
方各级领导机关所需要的某些数据。
4、典型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在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调查。这种调查由于受“有意识地选出若干有代表性的单位”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们主管认识的影响。
5、结合运用。在《统计法》中规定:统计调查应当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以必要的统计报表、重点调查、综合分析等为补充,搜集、整理基本统计资料。
(四)统计资料搜集的方法
统计调查包括搜集原始资料和搜集次级资料,次级资料来源与原始资料。
原始记录:是按照统计、会计和业务三种核算的要求,通过一定的表格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所作的最初的直接的数字或文字记载。最初性、直接性。
初级资料搜集方法: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面谈访问法、邮寄访问法、电话访问法和互联网访问法(CATI)。面谈访问法分入户访问法和街上拦截访问法。
企业事业单位统计资料的搜集1、原始记录。是按照统计、会计和业务三种核算的要求,通过一定的表格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所作的最初性、直接性。它是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真实记载或证明。
2、统计台帐的特点和分类,统计台帐是根据编制统计报
表、满足经营管理需要而设置,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登记、汇总或积累资料的账册。其特点:按照时间的顺序对统计资料进行的登记。随着时间的进程不断循序地汇总或积累资料。统计台帐一般分为进度台帐和历史台帐。在企业中,厂部、车间、班组都负担有分级管理的责任。3、企业的内部报表,企业内部报表是指为满足企业各级领导和业务指挥生产、管理企业和填制国家统计报表的需要而设立企业内部统计报表。4、报送形式:传统的报送方式,包括邮寄报送、电话报送、磁介质报送等方式。计算机数据处理和远程传输。其他报送方式。 统计调查误差,是指调查所得的统计数据与调查总体真值的差别。统计调查误差分为登记误差和代表性误差。登记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个有关环节上的工作不准确而产生的误差。代表性误差,是指用部分总体单位的指标估计总体指标时,估计结果同总体实际指标之间的差别。
控制登记误差的方法:首先要制定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案,使调查人员或填报人员能够明确执行,不致产生误解。其次,要抓好调查方案的贯彻执行工作。控制代表性误差的方法,在抽样调查中,要严格遵守随机原则,通过调查样本容量、改进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等,从而达到控制代表性误差的目的。 三、统计整理
(一)统计资料整理的内容和方法
统计资料整理是统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与要求,对调查所取得的各种原始资料,进行审核、分组、汇总,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从而得到反映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的过程。
统计整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P26-27
1、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与检查,如果发现被调查单位的资料不齐全或有差错,要及时查询订正。2、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汇总,并按调查和分析目的的要求进行各种分组,汇总出各组单位数和各项指标的总数。3、将汇总的结果编制成统计表与分析表,以便进一步分析和应用。4、对统计资料进行系统积累。
统计整理的基本方法:是分组、汇总和编制统计图表。
(二)统计分组概念:是根据研究的任务和对象的特点,按照某种分组标志将统计总体分为若干组成部分。注意三点:对象是总体;应有分组标志;对总体总体而言是“分”,对总体单位而言是“合”。
作用:1、发现社会经济现象的特点和规律。2、将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划分为性质不同的各种类型。3、分析总体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情况。4、揭示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方法: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分组标志与划分各组界限。选择分组标志的原则:1、应根据研究目的与任务
选择分组标志。2、要选用能反映事物本质或主要特征的标志。3、要根据现象所处的历史条件及经济条件来选择标志。
1、分组方法:P30-31确定分组标志后,进行具体分组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按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分组 。按品质标志分组就是反映事物的属性、性质的标志分组,它可以将总体单位划分为若干类型。按数量标志分组是用事物数量的多少作为标志来进行分组。
(2)按主要标志与辅助标志分组
2、统计分组体系:P31统计分组体系是根据统计分组的要求,对同一总计进行多种不同分组而形成的体系。1、简单分组与平行分组体系。将总体按一个标志分组称为简单分组。将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分别进行独立的简单分组,就形成平行分组体系。平行分组体系的特点是:每一个分组固定一个分组标志的差异,以反映总体内部的分布情况,所有分组都是独立进行的,各分组之间是平行并列的关系。
2、复合分组与复合分组体系。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重叠起来进行分组,叫复合分组。多个复合分组组成的分组体系就是复合分组体系。
3、统计工作中常用的分组。按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分组。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组。按单位隶属关系分组。按地区分组。
次数分布的概念:将按某一标志进行分组后的总体再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归并排列,形成总体单位数在各组间的分布,称为次数分布或变量分布、统计分布。
根据分组标志的不同,分配数列可分为品质(属性)数列和变量数列。按照变量是否离散变量或连续变量,变量数列又可分为离散变量数列和连续变量数列。连续变量数列,一般是组距式的,每个组包含若干变量值;对于离散变量数列,如果变量值数目不多,可编成单项式,即以一个变量值作为一个组(或每个组只包含一个变量值),如果变量值很多,应编制成组距式。
在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时,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要素:1、组距与组数。组距是指每个组变量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一般把最大值叫该组的上限,最小值叫该组的下限。组距等于上限或下限之差,即:组距=上限-下限。2、等距数列与异距数列。在组距数列中,各组组距都相等的数列,叫等距数列;各组组距不相等的数列,叫异距数列(或不等距数列)。对于标志值的变动幅度在各组之间相等的分组,即为等距分组,否则为不等距分组。3、组限与组中值。组限是指每个组的两端标志值,每一组的起点值为下限(或最小值),终点值为上限(或最大值)。每个组上限与下限的中点值叫组中值,
即:组中值=(上限+下限)÷2。
划分组限时,相邻组的上下限可以不重叠,也可以重叠。在后一种情况,与上限相等的标志值应该计入一
组,即“上限不在组内”。
首组开口组的下限=首组上限—邻组组距 末组开口的上限=末组下限+邻组组距
首组开口组的组中值=首组上限—邻组组距÷2 末组开口组的组中值=末组上限+邻组组距÷2
4、频数,是指分配数列中各组的单位数,也称次数。频数实际上是各组标志值的加权,用以衡量各组作用的大小。
次数分布的表示方法组要有列表法和图示法。图示法形式:直方图、折线图、曲线图、饼图。
5、正太分布。次数分布是统计描述社会经济现象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其中,以标志变量的平均值为中心,沿对称轴向两边发展,越接近中心,分配的次数越多,离中心越远,分配的次数越少,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钟形分布曲线,叫正态分布或钟形分布。
运用电子计算机汇总,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编制程序2、编码3、数据录入4、数据编辑5、计算与制表。整个汇总工作成败的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做好登记与审查工作。2、控制录入质量3、利用计算机进行审查。
单项式变量数列的编制方法(计算)P34
1、将所有变量值按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分别汇总出每一变量值所对应的数量。
(四)统计表概念:是应用得最广泛的形式,它以纵横交叉的线条所绘制的表格来表现统计资料。广义上统计表包括统计工作各个阶段中所用的一切表格;狭义上的统计表则是指统计整理与分布研究阶段所使用的表格。统计表是表现统计资料的一种形式,它的主要作用有:1、阅读方面,一目了然。比较直观,可在短时间内给人以明确的概念;2、通过合理、科学地排列统计资料,便于读者进行对照比较,从而发现现象之间的规律;3、便于汇总和审查;便于计算和分析。
分类:按作用不同分类:1、调查表;汇总表或整理表;分析表。按主词加工方法不同分类:1、简单表2、简单分组表3、复合分组表。
四、统计指标 统计指标的含义:统计指标是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基本概念及其具体数值的总称。
统计指标包含的三个要素,即:指标名称、计量单位、计算方法。
统计指标的特点与作用:两个特点:1、同质事物的可量性。2、量的综合性。作用:1、从知识的角度讲,它是记录社会经济现象变化发展情况的工具,同时,又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数量规律的手段。2、从社会管理和科学研究的角度讲,它提供以数量表现的事实,是进行社会管理和科学研究的基本依据。
(一)统计指标的种类P50-51
1、按统计指标说明的总体现象内容的不同,可分为
数量指标(外延指标)和质量(内涵指标)指标。数量指标是说明总体外延规模的指标,反映总体绝对数量的多少,它用绝对数的形式表示,并有计量单位。数量指标又称为总量指标,可表现为总体单位总量,也可表现为总体标志总量。质量指标是说明总体内部数量关系和总体单位水平的指标,它通过以相对数和平均数的形式来表示。 2、统计指标按作用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标志变异指标四类,分别反映 的规模、水平、结构、比例、集中分散程度等数量特征。
总量指标是反映总体规模的统计指标,表明现象总体发展的结果。
相对指标是两个有联系的总量指标相比较的结果。 平均指标是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
标志变异指标是表明总体各个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离散程度)的指标。
3、统计指标还可以从其他角度进行分类:
按指标的时间标准不同可分为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按指标的报告次序和准确性不同可分为预计指标和终期指标;
按指标的用途不同可分为观察指标和考核指标。
(二)总量指标P52
1、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P52-53
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志总量指标。总体单位总量指标是总体单位数的总和,它说明总体本身规模的大小。
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分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是反映总体在某一段时期内累计规模的总量指标。
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在某一时刻状态上规模的总量指标。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区别在于:
(1)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成正比,时间越长,时期指标数值越大,反之则越小;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间的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
(2)时期指标的各期数值可以相加表示现象在更长时期内发生的总量;时点指标的数值不能相加,因为相加的数值没有实际意义。
相对指标的概念:就是应用对比的方法,将两个相互联系的指标数值加以对比计算的一种比值。
属于同一总体内部之比的相对指标有: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计划执行进度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等。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检查分析方法,一种叫做累计法,一种叫做水平法。
(三)平均指标P61
平均指标的概念及特点:平均指标是将一个总体内各个单位在某个数量标志上的差异抽象化,以反映总体的一般水平的综合指标。
平均指标具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它是一个代表性的指标,代表总体各个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一般水平。它代表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集中趋势。二是它把总体各个单位某一标志数值的差异抵消掉,而反映总体的综合特征。
平均指标的作用:1、可以消除因总体规模不同而带来的总体数量差异,从而使不同规模的总体具有可比性。2、可以反映同以总体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趋势。3、可以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4、可以进行数量上的推断和预测。5、对总量指标进行补充说明。
平均指标的分类:按计算方法分为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
加权算术平均数:概念:是在总体经过分组形成变量数列(包括单项数列和组据数列),有变量值和次数的情况下,将各组变量值分别与其次数相乘后加总求得标志总量,再除以总体单位数(即次数总和)而求得的数值。计算公式:加权算术平均数=
(四)标志变异指标。常用的标志变异指标有全距、平均差、标准差(均方差)、离散系数等四种。
1、全距是总体中单位标志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距,说明标志值变动的最大范围。2、平均差是指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与平均数离差绝对值的算术平均数。在统计中,把总体各单位的每一种变量值与平均数之差(x-x)叫做离差.
公式两种:① ②
标准差(计算)P70
标准差是总体各单位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的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
计算公式:(见书)
根据未分组资料求标准差,其计算公式为:
根据分组资料求标准差,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 为标准差; 为平均数;xi为变量值;n为总体单位数;k为分组数;fi为组的频数或权数。
五、时间数列
(一)时间数列概念和种类P73-74
将同一统计指标的数值按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数列称为时间数列。时间数列也称为动态数列或时间序列。
时间数列的种类:按其排列的统计指标不同,可分为:总量指标时间数列、相对指标时间数列和平均指标
时间数列三种。
1、总量指标时间数列
(1)时期数列。当时间数列中所包含的总量指标都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时,这种总量指标时间数列就称为时期数列。
(2)时点数列。当时间数列中所包含的总量指标都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瞬间上所达到的水平时,这种总量指标时间数列就称为时点数列。
2、相对指标时间数列
将同一相对指标的数值按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数列叫做相对指标时间数列。
3、平均指标时间数列
将同一平均指标的数值按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数列叫做平均指标时间数列。
(二)时间数列的特征P74
1、长期趋势。是指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相当长时期内呈现出向上发展变化的趋势或向下发展变化的趋势或稳定的水平趋势。2、季度变动:是指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年内由于受季节性改变而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动。3、循环变动:是指社会经济现象围绕长期趋势而呈现的一种波浪性或震荡式的变动,也称周期性变动。4、不规则变动:是指社会经济现象由于受某些偶然的、不规则的、孤立的因素影响而发生的持续时间很短、无一定规则分辨不出是什么形式的变动。
(三)时间数列的编制原则P74
保证时间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具有可比性是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受的基本原则。
1、指标数值所属的时期长短或时间间隔应该一致;2、指标数值所属的总体范围应该一致;
3、指标的经济涵义应该相同;4、指标数值的计算方法、计算价格和计量单位应该一致。
(四)平均发展速度
序时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
1、根据总量指标时间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2、根据相对指标时间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80
根据相对指标时间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就是先计算构成相对指标时间数列的分子与分母数列的序时平均数,然后再将这两个序时平均数进行对比。 举例:见P81例8
3、增长量是用类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所增长的绝对数量的指标,它是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反映报告期比基期增长的水平。又可分为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两种。
4、平均增长量是用来说明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期增长的数量的指标,它也是一种序时平均数。公式:
(五)时间数列的速度指标包括: 1、发展速度
①定基发展速度是指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通常是最初水平)之比,表明这种社会经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总的发展速度,因此也叫“总速度”。②环比发展速度是指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比,表明这种社会经济现象逐期的发展速度。如果计算的单位时期为一年,那么这个指标也称为“年速度”。③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将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相除,即可求得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2、增长速度P84
增长速度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增长程度的相对指标,它是根据增长量与其基础水平对比求得,说明报告期水平比基期水平增加了几倍或百分之几。
增长速度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可分为定基增长速度和环比增长速度。
年距增长速度=年距增长量/去年同期发展水平=年距发展水平-1
3、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85平均发展速度是一种根据环比发展速度计算的序时平均数它表明社会经济现象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逐期平均发展变化的程度。
平均增长速度表明社会经济现象逐期平均增长变化的程度。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六、统计指数(一)概念P88
统计指数可简称指数。是指某一经济现象在某一时
期内的数值和同一现象在另一个作为比较标准的时期内的数值的比数。指数是表明经济现象变动的程度。
总指数是反映多种项目或变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 总指数的计算方法有两种:综合指数法、平均指数法
综合指数是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而形成的指数。综合指数是总指数的表现形式。
分类:1、个体指数和总指数。个体指数是反映某一项目或变量变动的相对数。总指数是反映多种项目或变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2、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数量指标指数用于测定数量指标的变动,反映现象总规模或总水平的变动程度。质量指标指数用于测定质量指标的变动,反映现象的相对水平、平均水平或工作质量的变动程度。3、动态指数(时间性指数)是反映现象数量方面在时间上的变动程度。动态指数又是分为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静态指数(区域性指数)是反映同类现象的数量在相同时间内不同空间(地方和单位等)的差异程度。
(二)统计指数的作用P89-90
1、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
2、分析经济发展变化中各种因素的影响方向和程度。
3、研究现象的长期变动趋势。
4、对经济现象进行综合评价和测定。 (三)编制综合指数(计算)P90-
综合指数是总指数的一种形式,在所研究的总量指标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将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指标固定下来,仅考察其中一个因素的变动,这样编制出来的总指数叫综合指数。分两种:1、指数化指标是编制综合指数所要测定的因素。
同度量因素是指媒介因素。借助媒介因素,可把不能直接加总或直接对比的因素过度到可以加总和对比。
公式为:(1)销售量指数为:
∑(报告期销售量X基期单价) =—————————————X100% ∑(基期销售量X基期单价)
编制原则:应将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
(2)商品零售价指数为:
∑(报告期单价X报告期销售量) =——————————————X100%
∑(基期期单价X报告期销售量)
编制原则:应将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
(3)总成本指数为:
∑(报告期单位成本X报告期产量) =————————————— X100%
∑(基期单位成本X基期产量)
绝对差价=∑(报告期单位成本X报告期产量)-∑(基期单位成本X基期产量)
(4) 成本总指数为:
∑(报告期单位成本X报告期产量) =————————————— X100% ∑(基期单位成本X报告产量)
绝对差额=∑(报告期单位成本X报告期产量)-∑(基期单位成本X报告期产量)
(5)产量总指数为:
∑(报告期产量X基期单位成本) =————————————— X100% ∑(基期产量X基期单位成本) 绝对差额=∑(报告期产量X基期单位成本)-∑(基期产量X基期单位成本)
(6).固定权数加权算术平均指数公式: K=
平均指数:是编制总指数的另一种常用的形式,它是以个体指数为基础,通过对个体指数加权平均计算的总指数。分为加权算术平均指数、加权调和平均指数两种。
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1、在解决复杂总体不能直接同度量问题上,二者思想不同。
综合指数是指通过引进同度量因素,先计算出总体总量,然后进行对比,即“先综合,后对比。”而平均指数是在个体指数的基础上计算总指数,即“先对比,后平均”。所谓“先对比”是指先通过对比计算个体指数:kq=q1 / q0或kp=p1 / p0;;所谓“后平均”则是将个体指数赋予适当的权数q1 q0或p1 p0,加以平均得到总指数。
2、运用资料的条件不同
综合指数需要研究总体的全面资料,对起综合作业的同度量因素的资料要求也比较严格,一般应采用与指数化指标有明确经济联系的指标,且应有一一对应的全面实际资料,而平均指数则既适用于全面的资料,也适用于非全面的资料。例如,根据一部分代表规格品的价格资料,使可用平均指数形式计算价格总指数。对于起综合作用的权数资料,只要在正确评价各要素重要性的前提下,对资料的要求比较灵活,不一定要全面。
3、在经济分析中的作用有区别
综合指数的资料是总体的有明确经济内容的总量指标,因此,总指数除可表明复杂总体的变动方向和程度外,还可以从指数化指标变动的绝对效果上进行因素分析。平均指数除作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加以应用外,一般只能通过总指数表明复杂总体的变动方向和程度,而不能用于对现象进行因素分析。
联系: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的联系主要表现为在一定的权数条件下,两类指数间有转换关系,由于这种关系的
存在,当掌握的资料不能直接用综合指数形式计算时,则可用它转换的平均指数形式计算。这种条件下的平均指数和与其对应的综合指数具有完全相同的经济意义和计算结果。
指数体系:从狭义上讲,指数体系是指经济上具有一定联系,且具有一定的数量对等关系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指数所构成的一个整体。
指数体系的作用:1、可以进行指数间的互相推算。2、可以测定各因素的变动对总变动的影响,进行因素分析
抽样调查:是从研究的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并根据这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以达到认识总体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抽样调查又称为概率抽样或称为随机抽样。
抽样调查的特点:
1、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这个原则要求总体中每个单位都有同等抽样的机会,这牙膏就能保持样本的结构近似于总体的结构,使样本对于总体具有代表性。
2、根据样本的资料推断总体的数值。这种推断虽然存在一定的抽样误差,但误差的范围是可以计算和加以控制的,使推断结果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3、费用低。普查需要对总体的所有单元进行调查,因而所需的费用很大,而采用抽样调查,对于单位数较多的总体来说,可以利用单位数相对较少的样本来获得
所需的总体的重要信息,从而可以节省大量的调查经费。
4、时效性强,通常情况下,需要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完成数据收集,处理和结果发布。比如,电视节目收视率调查,时效性要求高,不可能采用普查的方法,而只能采用抽样调查。
5、抽样调查有时是唯一的选择。对一些产品进行破坏试验以检验总体的性能时,只能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比如检验一批灯泡的寿命,需进行破坏性试验,这时不可能将所有的灯泡都拿下来进行试验,而只能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检验。
概率抽样:在抽取样本时不带有任何倾向性,它通过从总体中随机抽选单位来避免这种偏差,因而对总体的推断更具代表性。 常用的抽样组织方式:
1、简单随机抽样 4、整群随机抽样 2、系统随机抽样 5、对阶抽样
3、分层随机抽样6、与大小成比例的抽样
七、抽样调查
(一)分层随机抽样P104分层随机抽样又称为类型随机抽样、分类抽样。它是按照某一标志,先将总体分成若干组(类),其中每一组(类)称为一层,再在层内按简单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抽样。
(二)抽样误差P107 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
1、样本单位数目。 2、总体标志变动程度。 3、抽样方法。 4、抽样组织方式。
总体:包括调查对象所有单位的全体,它是由具有某种共同性的许多单位组成的。
样 本:从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出来的部分单位所组成的集合体就成为样本
总体指标:是指根据总体各单位标志值计算的综合指标。 样本指标:是指根据样本各单位标志值计算的综合指标。代表性误差:是指在抽样调查中,用部分样本推断总体时,由于样本各单位的结构情况不足以代表总体的状况而产生的误差。
代表性误差有两种即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1、样本单位数目2、总体标志变动程度3、抽样方法4、抽样方式 影响样本单位数的几个主要因素:
1、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 2、总体标志的变异程度 3、极限误差的大小,即 :数值的大小。 4、抽样方法与组织方式的不同 5、人力、物理和财力的可能条件。 统计分析的程序:
1、确定分析课题 2、拟定分析提纲 3、收集、整理统计资料 4、编制统计分析表、5、进行系统分析6、攥写统计分析报告
常用的统计分析包括:对比分析法、比例分析法、速度分析法、动态分析法、弹性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相关
分析法、模型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等 比例分析法:又名“比率分析法”,是用倍数或百分比表示的分数形式,即通过计算相关指标之间的相对比值,来揭示和对比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事物的水平和效益的还坏,或分析部分和整体之间比例关系的分析方法。
因素分析法:是用来考察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某种事物,在其总变动中各个因素的影响方向程度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综合评价分析法:是指对多个指标、多个单位同时进行评价和比较的统计分析方法。
根据调查项目的不同,统计报表制度分为国家统计报表制度、部门统计报表制度和地方统计报表制度三大类
国家统计报表制度是各级政府统计部门实施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的业务工作方案,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者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制定。
现行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分为周期性普查制度,经常性调查制度和非经常性调查制度 周期性普查制度:是国家统计报表制度的一个类型,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状况,由国务院组织,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普查的统计调查制度
调整后的朴昌项目包括经济普查、农业普查和人口普查三个项目
经济普查每10年进行两次,分别逢3、8的年份实施。
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逢6的年份实施。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逢0的年份实施。
经济性调查制度:是国家统计报表制度的一个类型,是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由国家统计局与国务院其他部门共同制定,进行年度和定期(半年、季度、月度等)经常性统计的统计调查制度。
现行性的国际统计调查报表制度共30项。
非经常性调查制度:是国家统计报表制度的一个类型,是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由国家统计局与国务院其他部门共同制定,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实施或一次性实施的专项调查、试点调查等临时性统计调查制度。
在其中一定时期内持续开展并相对稳定的非经常性调查制度主要有《中国农村贫困检测统计调查制度》等。
部门统计报表制度:由国家统计局以外的其他部门制定,是各级政府部门实施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工作业务方案。
地方统计报表制度:是指省以下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部门和其他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部门,为满足地方行政管理和行业管理需要而实施的各类统计调查方案。
地方统计报表制度按调查频率分,可分为经常性统计报表制度和非经常性统计报表制度;按调查方法分,可分为全面调查统计报表制度和非全面调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等)统计报表制度;按调查内容分,可分为综合统计报表制度和专业统计报表制度等。
国家统计局负责管理和协调国家统计调查制度和部门统计调查制度。
统计调查报表的法定标识:1、表号 2、制表机关 3、批准机关/备案机关4、批准文号/备案文号 5、有效期截止时间
普查的数据处理工作由县级以上各级普查机构组织实施。
国务院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普查数据的质量抽查工作,抽查的结果将作为评估全国及各地区普查数据质量的主要依据。
所谓“条”:即利用同级各有关业务部门(系统)已有的统计渠道、统计资料和行政记录,按统计报表制度的要求,由各有关业务部门(系统)组织调查或进行资料整理,形成各系统统计报表或数据。
所谓“块”:即地方政府统计部门根据统计报表制度的要求,对那些没有主管部门或有主管部门,但其主管部门没有统计基础的统计调查单位,直接组织调查,取得统计资料。
统计分类标准化作用:
1、统计分类标准化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统计分类标准化是统计分组的规范3、统计分类标准化是进行数据自动化处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4、统计分类标准化有利于加强统计资料的国际对比 统计分类标准化的特点:1、科学性与系统2、统一性与
强制性 3、通用性与稳定性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其目的是使国家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社会团体等组织机构均获得一个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以适应对各类单位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的需要,单位代码是一个无关标识代码,由八位无属性的数字和一位校验码组成,其本身没有任何含义,不反映单位的行业类别、隶属关系等任何标识。单位代码由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登记主管机构赋予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社会团体,并颁发由技术监督部门制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
行政区划代码,用六位阿拉伯数字分层次代表我国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市、州、盟)、县(区、市、旗)的名称。规定了表示乡、镇(街道办事处)一级行政区域划分的三位代码。国家统计局又补充了三位表示居委会、村委会的代码。我国从省、地、县、乡一直到居委会和村委会都有了统一的代码,一共由12位数字组成。
行业分类是依据经济活动的同质性原则,对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体从业人员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或其他社会经济活动的类别进行的标准分类。
划分原则,行业分类最理想的基本单位是产业活动单位,但由于统计目的和核算对象的不同,行业分类的基本单位也可以采用法人单位。行业分类标准共分为20个门类、95个大类、396个中类、913个小类
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三个门类合并,就是我国习惯上所称的工业。 三次产业的范围是:
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建筑业。第三产业包括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以我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登记注册的实际类型为基础,将全部企业划分为3各大类,16各中类,部分中类下又设若干小类。
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具体划分以下几种:内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
《关于统计上公有和非公有控股经济的分类办法》以法人企业为对象,根据企业实收资本中某中经济成分的出资人出资情况进行分类,并按出资人对企业的控股程度,分为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
控股经济分为代码为:100公有控股经济110国有控股120集体控股200非公有控股经济220港澳台商控股230外商控股 《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基础,以民政部门确认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为最小划分对象,以实际建设为划分依据,将我国的地域划分为城镇和乡村。
《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以法人企
业划分规模的对象,以从业人员数销售额和资产总额三项指标为划分大中小型企业的依据。
基本单位:是指我国境内除住户以外拥有一定活动场所并从事一定生产活动的社会经济单位。
我国的基本单位按其作用和性质的不同划分为两种,一种叫法人单位,另一种叫产业活动单位。 法人单位条件:1、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2、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3、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产业活动的单位的条件:1、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2、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业务活动3、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法人单位:由产业活动单位组成,一个法人单位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产业活动单位。
并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经济活动,这类法人单位本身就是一个产业活动单位,即单产业法人单位。这种两个或两个以上产业活动单位组成的法人单位称为多产业法人单位
基本单位统计的主要内容:
1、单位代码:指根据国家标准《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由组织机构代码登记主管部门颁发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始终不变的代码。
2、单位名称:指经有关部门批准正式使用的单位全称。
单位名称与单位公章一致。
3、法定代表人(单位负责人)指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形式职权负责人。产业活动单位填写本单位主要负责人。
4、单位所在地及行政区:指本单位实际所处的详细地址以及行政区划分代码
5、联系方式:包括电话号码、邮政编码、电子信箱和网址
6、行业登记:指根据单位从事的经济活动性质对各类单位进行的分类。
7、登记注册(或批准情况):指办理注册登记手续的机关(或批准成立的机关)名称和登记注册号码。
8、登记注册类型:指各类法人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具体类型。
9、控股情况:依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关于统计上对公有合肥公有控股经济的分类办法》企业控股经济情况分为公有控股和非公有控股经济。
10、执行会计师制度类别:分为企业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其他四种。
11、机构类型:指经济普查划分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其他组织机构等六种机构类型。
12、产业活动单位数:指法人单位所拥有的产业活动的个数。
13、从业人员数:指在各级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企业、事业单位中工作并取得的劳动报酬的年末实有人数。
14、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包括企业全年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和资产总计等。
在经济普查年份,基本单位统计的调查方法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在非经济普查年份,国家统计局对调查方法为做统一规定,一般采用重点调查的方法。
基本单位名录库对于我国顺利实施统计调查具有重要意义。
增加值:也称追加价值,是所有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之和,即追加到中间投入上的价值。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增加值之和就是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标。增加值可以按生产法计算,也可以按收入法计算。
生产法增加值:是从生产角度计算的增加值公式生产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总产出:是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生产单位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反映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生产活动的总规模。
中间投入(也称中间产品或者中间消耗):是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在生产或提供货物与服务活动过程中,消耗和转换的所有非固定资产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中间投入一般按购买者价格计算。
中间投入的计算一般遵循以下两个原则:1、范围一致的原则。2、实际消耗掉和外单位提供的原则
中间投入一般是外单位的劳动成果
收入法增加值:是从生产要素收入的角度计算的增加值。
收入法增加值由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四个部分组成。
收入法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固定资产折旧:是一定时期内为补偿生产过程中所损耗的固定资产而从成本费用中提取的价值。劳动者报酬:是劳动者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生产税净额:是各生产单位应向政府交纳的生产税与政府向各生产单位支付的生产补贴相抵后的差额。营业盈余:是企事业单位从生产经营总收入中扣除成本、费用、税金后的剩余。
国民经济各行业总产出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农林牧渔总产出一般采用“产品”进行计算
工业总产出包括:成品生产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期初末差额价值。
工业总产出一般采用:工厂法计算
建筑总产出(自行完成施工产出)是以货币表现的建筑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建筑业产品和服务的总和。建筑总产出包括建筑工程产出、安装工程产出和其他产
出三个部分。
其他产出:建筑业总产出中除建筑工程、安装工程以外的产出。包括房屋构筑物修理产出、非标准设备制造产出、总包企业向分包企业收取的管理费以及不能明确划分的施工活动所完成的产出。
建筑业总产出的计算方法:按照一定时期实际完成的实物工程量乘以单价,加上一定比率的见解费率,所得的结果再加上一定比率的计划利润率和税率。 原则上按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结算价格计算
运输业总产出:指各类运输企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从事旅客和货物运输、装卸作业、货物堆存、外轮代理、通用航空、地面服务、管道输油气等方式完成的运输总量的货币表现,反映运输业生产活动的总成果。运输业总产出是运营收入和服务收入的总和。
批发和零售业总产除:指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单位一定时期内从事商品的购进、保管、整理、包装、及销售等服务活动总量的价值。它表现为通过商品购销活动追加到商品上的价值,也就是商品销售收入减去商品进价所得的差额(即毛利)。需要扣除外购的运费和装卸运费(这部分是运输业活动)
盈利服务业单位产出:具体可包括以下行业的企业或单位: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住宿业以及从事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 非营利性服务业单位产出:一般没有营业收入,或虽有
收入但也不抵补不了支出。
非营利性服务业单位的总产出是按本期内提供服务的总费用计算的,包括本单位经常性的工资支出、办公费用的支出和虚拟固定资产折旧费,但不包括不属于经常性支出的设备购置费、人民助学金、零星土建工程费用等。
增加值率:就是一定时期内增加值占总产出的比重。 工业产品销售率:是工业销售产值与工业总产出的比率。工业产品销售率在某一时期可能高于100%,一般来说,工业产品销售率的理论值为100%(大量统计而言),但实际统计总往往都不低于这个值。
能源统计指标按其不同的属性和计量单位分为价值量指标和实物量指标。目前能源统计指标以实物量指标为主。
能源经销企业能源购进量:指能源经销企业在报告期内购入的、用于销售的各种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能源使用企业能源购进量:指能源使用单位在报告期内外购的、用于本企业消费的各种一次性能源和二次能源。能源使用企业能源购进量由能源使用企业填报。 计算购进量的能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以实际到达本单位 2、经过验收、检验 3、办理完入库手续
下述情况不能计算在购进量内 1、供货单位已发货,但尚未运到本单位,即使已经付款。
2、货已运到本单位,但尚未办理验收、入库手续的 3、经验收发现的亏吨(按验收后的实际数量计算购进量)
4、借入的,自产自用的,车间、工地上年领用今年退回的,以及加工来料(作价的除外)
能源消费量是指能源使用单位在报告期内实际消费的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的数量。 能源消费量统计的原则是: 1、谁消费、谁统计
2、何时投入使用,何时计算消费量 3、消费量只能计算一次
4消耗工质(水、氧气、压缩空气等)不论是外购的还是自产自用的,均不统计在能源消费中,(计算单位产品能耗时应根据具体的指标规定将某些耗能工质包括在内) 工业企业能源消耗量:工业企业的能源消耗量包括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作为燃料、动力、原料、辅助材料使用的能源以及工艺用能源、非生产用能源。 具体包括:
1、用于本企业产品生产、工业性作业和其他生产型活动的能源
2、用于技更新改造措施、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试剂以及科学实验等方面的能源
3、用于经营维修、建筑及设备大修理、机电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等方面的能源
4、用于劳动保护的能源
5、生产交通运输工具的企业(如造船厂、汽车制造厂)向成品轮船、汽车添加动力用油,应算作企业的能源消费,但不作为工业生产消费,应作为非工业生产消费和交通运输工具消费 6、其他生产消费能源
工业生产能源消费是指工业企业为进行工业生产活动所消费的能源。
交通运输工具用能是指在厂区内、外进行交通运输活动的交通运输工具所消费的能源。
如果工业企业所属的车队是独立核算的企业,气消费的能源既不能包括在“工业企业能源消费”中,业不能包括在“交通运输工具用能”中,他的消费应为交通运输业企业消费。
能源加工、转换:是指为了特定的用途,将一种能源(一般为一次能源),经过一定的工艺,加工或转换成为另外一种能源(二次能源)。能源的加工与转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能源加工:是能源物理形态的变化,能源转换,是能量形态以及物质化学形态的变化。
综合能源消费量:指报告期内工业企业在工业生产活动中实际消费的各种能源的综合净值。
根据生产活动的性质,综合能源消费量在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生产消费的能源合计-加工转换产出能源合计-回收利用能源合计
能源库存量:他是企业在报告期的某时间点所拥有的各种能源数量。
能源库存量的核算原则是:
1、时点性原则 2、实际数量原则 3、库存量的核算4、能源生产企业产成品库存和能源经销企业(批发、零售企业)用于经营销售的库存按照能源的所有权原则统计。能源使用企业用于消费的库存按照能源的使用权原则统计。(建筑业能源库存按照“谁管理、谁统计”的原则统计)。
批发零售企业用于经营销售的库存主要包括:1、购进的、经验收办理完入库手续的商品 2、寄存在外单位的商品
3、已销售、但按提货制度要求还没有办理完货款结算手续,按送货制要求还没有办理完承运手续的商品
4、设在外地的仓库和中转仓库中的商品 5、盘点中的账外产品
财务统计是连续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的桥梁 企业财务统计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企业资产负债财务统计。主要反映企业拥有的资产、承担的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状况,是进行国民经济核算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基础资料。
2、企业损益财务统计。这样反映企业收入、成本、
费用、利润及分配情况,是考核企业经济效益和计算企业增加值的基础资料。
3、工资、福利、增值税财务统计
主要反映企业从业人员收入和增值税缴纳情况,是企业损益及分配的补充指标,为计算企业增加值提供相应的基础资料。
企业资产负债财务统计反映了企业在月末、年末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方面的状况,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资产总计: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资产按其流动性(即资产的变现能力和支付能力)可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和递延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企业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无形资产: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无形资产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
认无形资产。
可辨认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
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指商誉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1、负债合计:指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将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按偿还期长短可认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2、流动负债:指企业债务的偿还期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的短期借款,应付和预收款项、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股利、应付税金等。
3、长期负债:是指企业债务的偿还期在一年以上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
1、所有者权益合计:指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企业净资产的企业全部资产扣除全部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末分配利润等
2、实收资本: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包括货币、实物、无形资产等各种形式的投入。
3、实收资本按投资主体分为国家资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和外商资本
企业损益财务统计反映了企业在本年度内收入、费用、利润形成及分配的情况,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收入-费用=利润(亏损)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1、主营业收入:指企业从事主要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营业收入
2、其他业务收入:指企业除主营业务收入外的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收入
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消耗。
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1、主营业务成本:指企业从事主管业务活动所发生的各种消耗
2、营业税金及附加:指企业从事主管业务活动按规定应由主管业务收入负担的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为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
3、营业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
职工工资及福利费、业务费等经营费用。
4、管理诶用: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费用,包括行政管理部门的职工工资和福利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用和差旅费等,还包括工会经费、各类保险、咨询费、诉讼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无形资产摊销、职工教育经费、研究与开发费、排污费、存货盘亏或盘盈、计提的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等。
5、财务费用: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应作为期间费用的利息净支出(利益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净损失(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手续费等。
利润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最终财务成果的货币表现形式。
1、主营业务利润:指企业从事某种主要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成果。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2、其他业务利润指企业从事主营业务以外的业务活动所取得的成果。
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3、营业利润:指企业从事所有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全部成果。
4、收益利润:指企业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扣除发生的投资损失和计提的投资减值准备后的净额。
5、补贴收入:指企业按国家规定实际收到的各种补贴,包括退还的增值税,对有关销量、工作量等按期给予的补贴,国家政策扶持领域而给予的其他形式的补贴等。 6、利润总额: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是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净收入的总和,反映企业最终的财务成果。
利润=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7、应交所得税:
增值税:是以法定增值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计税依据是纳税人销售货物的销售额和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应税劳务的营业额,税率分为4%、6%、13%、17%
1、应交增值税:指企业按税法规定从事货物销售或提供劳务等增加货物价值的活动,本期应缴纳的税金。 2、进项税额:指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而支出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
3、销项税额:指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收取的增值税额。
年末资产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债权、和其他利益。
固定资产原价是:指使用年限在 一年 以上,单位价
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等。
上年结余: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上年结转本年的经常性结余、专项结余及经营亏损。
本年收入合计: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从事各种渠道获得的收入,包括财政拨款、行政单位预算外资金、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收支结余:是指行政(事业)结余和经营收支结余的合计项。行政(事业)结余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年度各项事业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经营收支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年度各种经营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
经营税是:指事业单位提供劳务或销售产品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附加费等。
劳动是进行社会生产的基本要数,劳动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劳动经济现象。
从业人员是指从事一定社会经济活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
单位从业人员是指现行国家劳动统计报表制度规定的,在各级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企业、事业单位中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
单位从业人员包括在岗职工和再就业的离退休人
员、民办教师、以及在单位中工作的外方人员和港澳台方人员、借用的外单位人员、兼职人员、从事第二职业的人员等单位其他从业人员。
单位从业人员统计中暂不包括人员: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参加单位生产劳动的军工和勤工俭学的在校学生,以及大中专、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的实习生。
在岗职工:是指本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以及有工作岗位,但由于学习,病伤产假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
各单位在计算从业人员时,应按“谁支付劳动报酬谁统计”的原则进行统计.期末人数是指报告期最后一天的实有人数.平均人数是指报告期内平均每天拥有的人数。月平均人数:指报告月内平均每天实有人数。
计算公式:月平均人数=报告月每天实有人数之和/报告月日历日数
根据岗位职工使用期限的长短,将全部在岗职工分为(长期职工)和(临时职工)
按工作岗位分为工人、学徒、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和其他人员6中从业人员变动统计:从减少的方面看分为离休、退休退职、开除、除名、辞退、终止和解除合同、调出人员和其他减少人员。
就业人员指:子一定年龄以上,有劳动能力,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
失业人员:是指在一定年龄以上,有劳动能力,在调查期间无工作,当前有就业的可能并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员。在城镇劳动力调查中对城镇16岁以上 城镇失业率是指城镇失业人员数与城镇就业人数与城镇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公式
城镇失业率=城镇失业人员/城镇就业人员+城镇失业人员*100%
失业率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趋势的先行指标。发达国家把它与国家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通货膨胀并列为反映市场经济运行的三大指标。
单位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是指现行国家劳动统计制度规定的,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从业人员的工作性补偿。包括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和其他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两部分。
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在岗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工资总额构成包括六部分: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其他工资。
计时工资是:指按计时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劳动报酬。包括已做工作按计时工资标准支付的工资,新参加工作职工的见习工资(学徒的生活费)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因病、工伤、产假、计划生育假、婚伤假、事假、探亲假、定期休假、停工学习、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等原因按计时工资标准或计时工资
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资,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技能工资和岗位(职务)工资;合同制职工按规定的比例缴纳的退休养老基金、职工受处分期间的工资,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岗位工资、各种专业技术等级(职务)工资,体育基础津贴等。
计件工资是指: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
奖金:是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
津贴和补贴是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的津贴,以及为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上涨或变动影响而支付的物价补贴。
加班加点工资:是指对法定节假日和公休假日工作的职工,以及在正常工作日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职工按规定支付的加班和加点工资。
其他工资:指其他根据国家规定支付的工资,如附加工资、保留工资、调整补发的上半年工资等。 平均工资=报告期工资总额/报告期平均人数
平均实际工资是指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后平均的实际工资。
平均实际工资=报告期平均工资/报告期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平均实际工作指数:是指平均工资指数与城市居民消费
价格指数之比。
平均实际工资指数=报告期平均工资指数/报告期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固定资产:使用前现在规定年限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实物形态的资产。 固定资产投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对固定资产进行的跟新、改建、扩建、新建活动都属于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凡属于大修理、养护、维护性质的工程(如设备大修、建筑物的翻修和加固、农田水利工程和提防、水库的岁修、铁路大修等)对不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管理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
投资完成额的构成包括:
1、建筑工程 2、安装工程 3、 设备、工具、器具购置 4、 其他费用
投资完成额的技术按方法是一定时期完成的实物量乘以相应的价格。
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完成额的计算方法:建筑安装工程投资额是根据已经完成的实物工作量乘以预算单价计算。实际工作中主要采用单价法和部位进度法 新增固定资产:(又称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是指通过投资活动所形成的新的固定资产的价值。包括已经建成投
入生产或交付使用的工程投资和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设备、工具、器具的投资以及有关的应摊入的费用。
计算新增固定资产的工程是已经建成投产的工程,变现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设计文件或计划方案中规定的形成能够生产能力所必需的主题工程和相应的辅助工程(包括主机和配套辅机)均已建成,形成产品生产作业线,具备生产设计规定的产品条件。2、经过负荷试运行,并由有关部门验收鉴定合格,或经负荷试运行,证明具备正常生产(或运转)条件,并正式移交生产部门
3、设计规定配套建设的三废治理和环境保护工程同时建成并移交使用。
新增固定资产的计算方法:凡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的单项工程,在建成投产或交付使用后,即可计算工程的新增固定资产。
新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指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活动而增加的设计能力。
主要指标:1、本年新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 2、建设规模 3、本年施工规模:报告期内施工的单项工程的设计能力(或工程效益)即全部建设规模中在本年正式施工的部分。4、自开始建设累计新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
房屋建筑面积统计主要指标是:
1、施工房屋面积:本期竣工和本期施工后又缓建的房
屋,其建筑面积仍计入本期施工房屋面积 2、房屋新开工面积 3、竣工房屋面积
4、竣工房屋价值:包括作为房屋建筑组成部分而列入房屋建筑工程预算内的设备(如电梯、通风设备等)的购置和安装费用。
固定资产投资经济效益:是指固定资产投资活动中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投入表现为在固定资产建造和购置过程中消耗的人工、建筑材料及有关的货币支出,产出则表现为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的新增固定资产,新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以及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新增加的产值(如国内生产总值)利润和税金等,固定资产投资经效益指标就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活动中的投入与产出之间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指标。
单位生产能力投资=投产项目(或单项工程)全部投资完成额/该项目(或单项工程)新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 生产能力利用率=报告期实际产量/设计生产能力*100% 投资回收年限=建设项目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额/建设项目投产平均年利税额
投资回收率=建设项目投产后平均利税额/建设项目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额*100%
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报告期新增固定资产/报告期实际完成投资*100%
房地产开发投资不包括单纯的土地交易活动
为进行开发的工程、只进行单纯的土地交易活动不作为土地开发投资统计。
发地产投资按工程用途,分为住宅、办公楼、商业营业用房、其他
商品住宅按照用途可以划分为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别墅、高档公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