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实践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实践

2020-01-29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广1 94 东化工 2017年第20期 第44卷总第358期 WWW.gdchem.tom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实践 郭晓娜,黄涛,闰春生 (黄河科技学院,河南郑州450063) [摘要】通过明确医学人才培养的理念、培养目标、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伍和文化建设、创新教学管理等方法,探讨应用型I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 参考。 队 的 [关键间】五年制临床医学: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865(2017)20—0194—02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Training Mode of Five-year Clinical Medicine Pr0fessionals Guo Xiaona,Huang Tao,Yan Chunsheng (Huang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Zhengzhou 450063,China) Abstract:By defining the concept of medical personnel training and training objectives,reforming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teaching contents,improv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evaluation methods.optimizing th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strengthening the teaching staff and methods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innovating teaching management as well as exploring practical clinical medicine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mining mode,so as to the improve the training work for clinical medical talents in our country and pl‘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Keywords:tile five—year clinical medicine:training mode:teaching refonn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入,医疗卫生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但足一些新的变化也随之而来,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我国 现行医学教育模式受到严峻的挑战f1-2]。为适应地区医药卫生事业 发展对医学人才的需要,加强医学教育与卫生需求的结合,促进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重大战略目标的实现,医学院立足 本地医疗卫生资源和学校厚实的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教育资源, 审时度势,科学定位,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思路、培养 方案、管理与运行机制等多方面创新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了一批“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下得去、用得 上”、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Il备床医学专业人才。 1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1医学敦育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急需大批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 才 医学敦育是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卫生人力资源在 总量增加、结构变化和素质提高的同时,存在着不能适应广大人 民群众对卫生服务需求的问题。一是卫生人力资源总量不足、整 体素质不高;二是卫生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布局不平衡,卫生 人力资源过度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三是卫生人才素质差异较 大,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四是卫生人力 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衡,东部与中、西部以及城乡之间卫生人力 资源差距较大。卫生事业的发展,要求医学教育不仅要造就一批 高水平的卫生领域学科拔尖人才,更需要培养千千万万具有适宜 医学知识和技术的应用型卫生人才。 1.2医学教育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对临床医学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 要求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医学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 医学正面临着3个转变,即“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一 理一 社会医学模式”[3-4】,医疗服务单纯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 中心”,医生的角色由“诊断~治疗”型转变为“预防一诊断..治疗一 康复”型。这些转变为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全球医学敦育基本要求和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一临床医学专 业(试行)》提出,医学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正确的职业价 值、行为、态度和伦理观以及结构合理的临床、预防、康复、保 健等知识和技能,还应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实 l_3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 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农村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为 农村培养、培洲卫生人才是医学院校的重要任务,也是医药卫生 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高等医学院校要加大为农村培养适宜卫生 人才力度,鼓励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和边远地区、贫困地 区服务。采取定向免费培养等多种方式,为贫困地区农村培养实 用的医疗卫生人才。医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按有关规定享 受相关优惠政策”。20l4年l 1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实施基层卫生人才工程的意见》中,明确了“大力实施基层卫生人 才工程,用6年时间建立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选才、育才、 留才工作机制”。指出:到2020年县级医院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比 例达到35%以上,乡镇卫生院专科以上学历人员比例达到50%以 上。由此可见,我省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需要更多的本科层次 人才补充进去,推动我省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2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根据临床医学的培养目标,凝练了“德术并重”的教育理念, 并以《医学教育国际标准》为参照,以《中国医学教育本科标准》 为依据,在广泛调研和深入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临床医学专业人 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的思路和定位:以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 式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为核心,以创新教学模式为重点,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 思路、培养方案、管理与运行机制等多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培 养方案的修订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主要体现了基础医学理论与实 验、临床医学理论与实践、医学人文与职业态度、科研素养与创 新精神培养4方面内容的贯通。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 强能力”的培养模式,培养方案着重突出“职业素质好、基础知识 牢、临床技能强”的实用特色。 f1)在教育理念上,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人才培 养模式受教育理念指导,决定教学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的 思路,反映学校对社会的服务方向 1。开展学分制改革,设立创 新学分,为学生提供更多自由选择和个性化培养的机会,调动其 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2)在培养目标上,紧扣地方经济发展对医学人才的需求。紧 密结合中部地区经济落后、医疗欠发达、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医学 人才有非常迫切需求的实际以及面向基层的办学定位.突出培养 服务于基层的基础知识牢、临床技能精、创新意识强、适应能力 快、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目标。 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和判断能力,沟通技 能和 队合作能力等。因此,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除具备医学知识 和技能外,还必须具有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素养和集“预防一 诊断一治疗一康复”为一体的大医学观的创新型医学人才。 州芟稿日期】2017・08—05 [基金项目】 郑州地方高校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工程第一 ̄N(ZZJG—A7003,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实践)。黄河科技学院 201 7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JGYB2017008以综合能力为培养为核一tb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作者简介] 郭晓娜(1981一),女,郑州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医学教育及f岛床研究。} 2017年第2O期 广东化工 195 第44卷总第358期 WWW.gdchem.com (3)在培养思路上,遵循“整体优化、学科交叉、协调发展、 质量为本”的原则。对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进行整 体优化,以多学科交叉融合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知识、 能力、素质的综合协调发展,坚持质量为本,以优良的师资、坚 实的学科基础、良好的教学条件,使学生在学习的全过程中接受 全面的优质教育和实现个性培养.培养具备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高尚医德医风的合格毕业生 (41在培养模式上,精心设计,构建创新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 方案课程模块和课程群。为达到培养创新型临床医学人才这一目 标,课题组梳理课程体系,调整课程设置。如,压缩必修课总课 时,增设选修课,特别是人文、自然科学类选修课程,促进学生 的个性化发展f6】;压缩理论课课时,增加实验实践课课时。课程 设置设计6个课程模块,17个课程群。 人文社科模块(含3个课程群):①思想政治课程群:思想道 德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与政策、井冈山精神。②医 学人文课程群:医学导论、社会医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 医患沟通学。③人文素质课程群:大学语文、人文科学知识基础。 公共基础模块(含4个课程群):①数理化课程群:高等数学、 医用化学、医用物理学。②英语课程群:英语。⑧信息技术课程 群: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④军事和体育课程群:军事理论、大 学体育。 结构和功能模块(含3个课程群):①结构学课程群:系统解 剖学、局部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②功能学课程群: 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⑧病因 学课程群:微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医学遗传学。 技能模块(含2个课程群):①基础医学技能课程群:机能实 验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形态学实验(组织学、病 原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等)。②临床医学技能课程群:实验诊 断学、手术学基础、物理诊断学f体格检查、病史采集)。 临床专业课模块(含3个课程群):①辅助诊断类课程群:实 验诊断、放射诊断学、心电图、核医学、物理诊断学。②临床核 心类课程群: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 践、医学人文与职业态度的培养;4) ̄t1识强化提升阶段(第l0学 期),学生返校后通过课程学习、专题讲座、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培 训等形式,综合、升华、强化专业知识与技能。 (6) ̄11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 师资队伍建设,是此项工作 页利开展的重要基础,以精品课程建 设、立体化教材建设和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建设为契机,优化教学 内容,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者到主动学习者的角色转换。大力开 展案例教学、PBL教学和研究型学习.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 为主导”的教学新模式,实现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优化。 (7)在评价方式上,注重形成性评价机制和临床实践考核体系 的重要性。改革传统的笔试、口试等侧重于知识掌握情况的终结 性评价方法,开展侧重于能力和表现的形成性评价。引入客观结 构化临床技能考试、计算机网络考试等,从知识、技能、态度等 方面全方位、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始终坚持“实习前强化 训练考核一实习期间出科考核一实习末期临床技能多站式综合考 核一毕业前综合考试”的临床实践能力考核体系。 (8)在教学管理上,创新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创造良好育人 环境。实行附属医院与临床医学系“院系合一”的管理体制,实行 学分制管理,建立导师制,为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 创造良好条件。巩固教学的中心地位,强化临床医生的教学意识, 改善医学教育管理结构,使资源分配更趋合理,为医学教育和医 学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 (9)在文化建设上,建立校园文化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坚持育人为本,以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 精神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建立校园文化体系, 优化育人环境。文娱活动、科技学术讲座、论文报告会、社会医 疗服务实践、科研资助项目等活动,可对学生学术修养和文化品 味的提高、人格的完善、能力的锻炼起到积极的作用,也可促进 学生全面发展【 。 总之,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深化人才培养 模式改革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8- 。这项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 工程,贯穿高等医学教育各环节,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 ③临床拓宽课程群:中医学、耳鼻喉科学、眼科学、精神医学、 传染病学、口腔医学、皮肤性病学急诊医学、危重病医学、康复 医学、全科医学。 预防医学和科研素质模块(含2个课程群):①预防类课程群: 预防医学、临床营养学。②科研素质课程群:科技文献检索、医 学统计学、科研方法、循证医学。 特点:①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着力培养学生文化底蕴; ②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构建;⑧重视医学基础实践课程的开设:④ 强化对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⑤在课程体系上,实出医学通 识教育,体现学科交叉,强化基础与临床的整合。 (51积极探索,构建“四段式”教学模式。传统医学教学多采用 “8+2”模式,即前8个学期在学校完成理论教学,后2个学期到医 院临床实习。该模式的理论基础是“生物一医学”模式,以灌输式 教学为主、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体系,存在严重的基础与临床脱 节、缺乏逻辑连贯性等不足,已不能适应医学模式从“生物一医学 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趋势。针对该问题,课 题组进行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初步建立了“基础学习-.JI伍床学 习、见习一临床实习一知识强化”4段式教学模式。具体安排:1) 基础学习阶段(1~5学期),增设医学导论课程,增加综合性、探 宄性实验,让学生尽早了解医学和接触临床,激发学习热情,强 化科研素养与创新精神的培养:2)临床课程学习阶段(6~7学期), 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增加临床病例讨论分析、循证医学课程学 习和临床集中见习及临床技能集中训练,强化临床思维和实践能 力的培养;3)1 ̄1床实习阶段(8~9学期)。强化临床医学理论与实 参考文献 [1]蒋讳,陈俊国.论我国医学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建立fJ1.中国社 会医学杂志,2010,I 1(1):l8—19. [2】孙宝志.世界医学课程模式改革百年历程与借鉴『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2,30(1):1-7. 【3]李国熊,施岚.围绕“医学教育中国标准”,积极推进医学教育改革fJ].健 康研究,2009,29(4):313-316 【4]胡蓉.关于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演变轨迹及发展趋势初探 .中国 高教研究,2008,(4):25—27. [5】肖纯凌.地方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明.中国高等医学教 育,2007(9)."33-34. 【6】赵玉虹,孙宝志.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中现存问题的调查分析 叭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30(1):13.15. [7]达建.深化医学课程体系改革,全面体现高等教育价值观fJ].医学与哲 学,2013,36(4):88—91. [8]t伟廉.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J1.中国高等教育,2009, 4(8):24—26. [9】王伟廉.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教育研究, 2009,36(12、:30—34. (本文文献格式:郭晓娜,黄涛,闰春生.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 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实践[J].广东化工,201 7,44(20):194—19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