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管育可艟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综述 Summarization on Criteria of Students’Physical Health in China 姜丽莉,梁丽珍 JIANG Li—li,LIANG Li—zhen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颁布实施以来体育理论界有关《学生体质健康 标准》研究的成果进行综述,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研究、贯彻、实施以及改进和完善提供依据。 关键词:学校体育;学生;体质;健康;中国 Abstract:Through using the method of hterature,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concemed about student S physical health criteria since implementation.The main purpose wa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perfecting,implementing and reforming the student S physical healh crtiteria. Key words:school;P、E:student;fitness;health 中图分类号:G80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256(2006)10—0022—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 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国家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于2002年7月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学生 时代和社会进步的体现。 1.2对《标准》测试指标、评分标准的研究 《标准》的测试指标与原《标准》相比,保留了部分身体 素质的测试项目,增加了对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的测试。新 增加的测试项目有: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试验、握力、坐 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 方案)>实施办法》的通知”。因此,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以下简称《标准》)的研究成果进行评析、综述,对《标准》 本身体系的完善,加深人们对《标准》的理解,促进《标准》 的落实,促进学校体育改革,越来越显出其必要性和积极意 义。 位体前屈。对于这些新增加的测试指标,研究者的争议主要 在台阶试验上。学者们从台阶试验的可行性、指标兼容性和 有效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在可行性方面,王林等在“《学生 体质标准(试行方案)》测试指标的可行性分析”(2006,2,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中指出,台阶测试操作难度大,应推行 12min跑。在指标兼容性和有效性方面,季刚等在“对《学生 体质健康标准》中学测试指标的探讨”(2005,1,首都体育学 院学报)中指出:选测指标中1000M/800M跑和台阶试验作为 1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综述与分析 《标准》自颁布实施以来,体育界的专家学者对《标准》 的体系及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收集到的文 献来看,对《标准》的研究主要从下几个方面展开: 反映同一机能状况的两种测试指标,兼容程度较低,台阶试 验反映心肺功能的有效性值得商榷,用耐力跑测试心肺功能 仍然是国际趋势。在其他测试指标的研究上,王林等指出将 握力、坐位体前屈放在同一组备选,缺乏科学性;柔韧素质指 标对于中小学生比较合适,对于大学生意义不大;身体素质 1.1对《标准》的名称与意义的研究 在对《标准》名称的研究方面,王林等在对“《学生体质 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质疑”(2004,3,辽宁体育科技) 中指出:体质与健康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标准》中没有 类指标必须全测,不能选测等。这说明,《标准》在选测指标 的设置上还存在问题。 与健康相关的指标,如果不增加与健康相关的指标,只能称 其为《学生体质状况标准》。在对《标准》意义的研究方面, 王锐、王宗平在“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诠 释与探究”(2004,5,体育学刊)中指出:《标准》的颁布施 在评分标准的研究方面,王林等指出:身体素质类评分 标准有大幅度下降,评分标准过于笼统,有失公平。通过以上 研究可以看出,对评分标准的争议在于,评分标准下降对学 生的体质健康是否有利、怎样使评分更加公平的问题上。因 行,贯彻了“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了与时俱进 的特点。 从以上研究中不难看出,在《标准》的名称确定上仍然 存在学者们提出的问题,但是从《标准》实施的意义上来讲, 作者简介:姜丽莉(1981一),女,辽宁沈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 方向:学校体育。 《标准》的实施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在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 的时代,《标准》的评价指标中增加了以健康为主的评价指 标,说明《标准》是社会需要和学生个体需要的有机结合,是 nn BULLETIN OF SPORT SCIENCE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山西临汾041000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Knfen 041000,Shanxi China. ‘ { TEc悯oGY ; ・ ・ 。・ 2006 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百家蠊此,建立科学、合理、公平的评分标准仍然是研究工作者的首 要任务。 本情况进行汇报、交流;河南省(2004)、浙江省(2003)、等 地,分别对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标准》的具体做法、基本情况 1.3新《标准》与其他相关《标准》的比较研究 这类研究将《标准》与国内外其它《标准》的体系进行 进行了汇报,介绍了实施《标准》所采取的措施。这说明《标 准》正在推广实施之中,并引起高度重视。各地都在交流实施 《标准》的经验与成果。其次,随着《标准》的推广,对其实施 情况的调查研究也变得更加具体和深入,不仅对实施的总体 情况进行汇报交流,研究的对象也更加具体,更有针对性。李 比较。阎智利等在“关于中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比较” (2005,11,体育学刊)中指出:中国《标准》的体质测试项目 缺乏连贯性,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体质状况,选测项目之间 的兼容程度低等问题,日本《标准》的体系更加科学完整,指 出我国的学生体质健康工作与日本相比还有差距,要借鉴重 视日本的经验。彭军武、黄群玲分别在“《大学生体育合格标 宜南等在“北京大学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果分析报 告”(2005,2,体育科学)中指出:体质测试为体育教学服务, 但在组织管理上应剥离于教学;测试工作具有重要科研价 准》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比较研究” (2005,2,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比较研究”(2004,9,北京体育大学 学报)中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进行比较,指出了《学生体质健康标 准》的进步与存在的不足之处,促进体育工作者对标准更好 地理解,为《标准》的修改和完善提供了建议。 学者们普遍认为《标准》的产生符合时代要求,符合“健 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标准》的出台是我国体质健康测试工 作的进步,与旧《标准》相比更加科学合理。但是,《标准》的 体系仍需完善。 1.4《标准》与学校体育改革的研究 《标准》是在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 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的背景下颁布实 施的,其目的已不再是简单地对学生的体育能力进行评价, 而在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 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 平。这不仅仅是学校体育评价方式的重大改革,对于学校体 育指导思想、体育教学、以及学校体育的组织管理形式必然 带来极大的影响。翁永良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高校体育 课改效应的检验指标”(2005,1,湖北体育科技)中指出:体 育课改,不仅要激发和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 性,而且要注重学生体育学习的结果。他指出健康意识的转 变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最根本的改变。张东宇在“论《学生 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对高校体育改革的现实意义” (2003,8,南京体育学院学报)中指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试行方案)》的实施、推广无疑将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测量 与评价工作更趋科学化、简捷化和实用化,有利于重塑高校 体育教育新理念。 从以上研究中不难看出《标准》的颁布施实对推进学校 体育改革的重大意义。可以预见,在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我国 学校体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都将围绕《标准》的贯彻实施而 进行,并且由于《标准》的颁布而引发学校体育更深层次的 变革。 1.5 《标准》实施情况的研究 《标准》的实施情况直接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标 准》贯彻落实得到位,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自然会得到改善。 《标准》实施得不好,不但达不到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作用, 反而会阻碍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因此对于《标准》实施现 状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有关部门对试点地区实施《标准》的具体做法、基 值,测试结果应该科学、严谨、准确等问题。季钢等在“《学生 体制健康标准》在中学实施中的问题研究”(2006,2,北京体 育大学学报)中指出:中学的体质健康教育有待于进一步加 强,中学生的健康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从资料来看,对高校实施《标准》情况的研究要多于对 中小学的研究,这说明《标准》在高校的实施情况要好于中 小学的。可以从侧面反映相对于广大中小学,高校在经费器 材的使用上要好于中小学,《标准》的实施效果也要好于中 小学;另外高校学生的独立性比较强,而中小学学生完全要 在体育教师的监督下进行测试,广大中小学体育师资力量欠 缺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因此,研究者应该把研究的重 点转移到中小学实施《标准》的问题上去。 1.6《标准》智能化的研究 《标准》的实施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每年都会有上 亿名学生的测试数据需要处理工作量非常浩大。因此专家研 制了学生体制健康标准管理软件,使《标准》的统计数据汇 总和上报更加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同时减轻了教师、学 校以及各级各类教育、体育行政部门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 效率。学生体制健康标准管理软件的研制和使用充分体现了 《标准》的智能化。毛竹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管理系统开发详解”(2005,9,四川体育科学)中,根据实施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需要,研制了《普通高 等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管理系统》(湖北省教育厅科研立 项)。通过现代化手段,使得《标准》实施工作科学化、自动化 和网络化。李晓霞等在…智能化学生体质健康评价咨询电 脑’的研制”(2004,2,山东体育科技)中,针对九年义务教 育的中小学生,研制了集学生体质健康评价、咨询、信息反馈 于一体的‘智能化学生体质健康评价咨询电脑’,能及时打 印出评价结果报告单,反馈于教师、家长及学生本人,指导学 生进行科学锻炼,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从资料可以看出,对《标准》智能化的研究,高校依然多 于中小学。这说明在高校实施《标准》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和 INTERNET网为基础,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标准》进行管 理,而广大中小学却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另外,随着社会的进 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在体育评测领域已得到广泛 应用,这说明体育测试与高科技智能系统结合是其日后发展 的必然趋势,体育教师的工作也将越来越轻松。 总的来看,目前,《学生体制健康标准》受到了人们极大 的关注。各省教育部门、各大高校都把实施《标准》放在十分 重要的位置上,这样对标准的实施非常有力。专家学者对《标 准》作了多角度的研究,促进了标准的发展、完善。但是在 《标准》的名称、测试指标、评价标准、及在具体实施中仍然 体育 蔫毫霎 鬻 }第14卷第10期 l 23-V 2006年10月 l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一切皆有可能 存在问题,有待于研究者进一步解决。 参考文献: 2结论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 1.学生体质测评制度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必然随着社 题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M].北京:人民 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及人们对学校体育认识的提高和实践 教育出版社,2002. 经验的积累而发展和完善。 [2]王林,郭翠芳.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质疑[J]. 2.在《标准》的指标体系中,台阶试验的争议最大。选择 辽宁体育科技,2004,6(3):1-2. 台阶试验目的是为了避免“考什么,教什么”的不良现象,使 [3]王锐,王宗平.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诠释与 《标准》真正实现“教测分离”,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 探究[J].体育学刊,2004,5(3):90-92. [4]王林,彭军武,陶伍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测试 的问题非常多。找到既能实现“教测分离”,又能最有效的测 指标的可行性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2):256- 试人体生理机能、符合实际、兼容性好的指标,是《标准》改 258. 进的重点。 [5]季刚,侯令忠,曹森孙,田有惠.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学测 3.《标准》的评分标准相对于前《标准》有所降低,原因是 试指标的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50-51. 前《标准》对学生的要求过高。但降低评分标准后,研究者们 [6]彭军武,王林,陶伍建.《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与《学生体健康 在实践中反映,学生的分数普遍升高,得到优秀成绩变得容 标准(试行方案)》的比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 易,这样反倒会误导学生,不利于学生体质健康。因此,建立科 (2):115-118. 学、合理、公平的评分标准仍然是研究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7]黄群玲.《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比较 4.《标准》的颁布实施使学校体育改革向前迈进了一大 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9):1257-1259. 步。新《课程标准》给了体育教师更大的自由选择空间,但无 [8]翁永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高校体育课改效应的检验指标 论选择何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的体质与健康要达到 [J].湖北体育科技,2005,1(1):124-126. 《标准》规定的要求。《课程标准》与《标准》相辅相成、相互 [9]张东宇.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对高校体育改革 促进,未来的学校体育改革必将围绕这种模式进行。 的现实意义[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4):53-55. 5.对《标准》实施情况的研究高校要多于中小学,尤其是 [1O]李宜南,万平,赫忠慧.北京大学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 果分析报告[J].体育科学,2005,(2):42—44. 试点校。但是试点校的条件无论从智能化、还是经费器材的 [11]毛竹.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管理系统开发详解[J]. 使用上都优于普通高校和广大中小学,其研究成果不具有普 四川体育科学,2005,9(3):98—102. 遍的推广性。解决普通高校和广大中小学在实施《标准》中 [12]李晓霞,刘水之,孙化玉,赵孝彬,姜明,王永青.“智能化学生 存在的问题将成为日后研究的热点。 体质健康评价咨询电脑”的研制[J].山东体育科技,2004, 6.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在体育测 (2):95—96. 评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这说明体育测试与高科技智能系统 结合是其日后发展的必然趋势。(F) (上接第4页) 包括计时记分设备企业、竞赛信息电视信号传输技术服务企 件技术条件,使其还可扩展应用于足球、排球、手球、乒乓球、 业等。作为研发、生产非大众产品的企业,篮球专业设备公司 羽毛球、网球、水球、冰球等多种比赛项目,同时具有支持多 常需要以相当的勇气和实力在维持自身生存的基础上为篮 场地比赛联网操作的功能。 球事业发展作贡献,包括不断创新技术、完善各环节技术,保 为了满足体育行业对信息化、科技化和专业化的要求, 障赛事公开、公平、公正举行。这需要得到篮球运动管理机构 LXD-C2000借助工业控制的单片机智能分析处理和LED显 从战略高度上的认同,甚至采取一些政策措施鼓励、支持企 示屏的完美结合,提供了业界领先的裁判系统。通过若干台 业的创新积极性,有意识协助企业保护其新技术设备的知识 专用裁判控制器与远端的计算机、LED显示屏的配合,构成 产权,使其愿意并有能力不断改进、扩展新技术,服务及帮助 了一套专业级的计时记分系统。LXD-C2000系统具有高的可 促进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 用性、高可靠性等专用设备的特点。所有这些特性均包装在 2003—2004年度,项目组在信息中心领导的支持下在推 一个紧凑的单元箱体内,且安装联接简便、可靠,能够满足体 荐CBA联赛使用先进计时记分设备的同时,以高度的责任 育比赛和体育馆建设的市场需求,可成为体育场馆专用计时 感,义务参与了大量的CBA、WCBA联赛电子信息技术协调、 记分设备,满足体育竞赛工作的需要。 服务工作,这也是应对信息时代协助项目协会改进传统竞赛 技术手段的一种业务拓展尝试,这种尝试对进一步了解信息 参考文献: 技术服务单项运动比赛具有重要价值。 [1]沈嗣昌.数字设计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 LXD-2000计时记分系统设备具有较大的扩展功能和较 [2]王跃庆.新技术革命的中枢:信息技术[M].广东:珠海出版 广的应用领域 社.2002. 新型的LXD-C2000计时记分系统设备是一种专业级的 [3]朱炎.数字奥运[M].北京:文明杂志社,2005. 设备,在应用于篮球比赛的同时,其数字化的环境和内部软 24{ABNUDLLETTEIcNHONF0l SoPGOYRT 眶№ {V0】l4・N。l。・20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