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价值和基本策略

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价值和基本策略

2022-05-10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第28卷第1期 邢台学院学报 J0URNAL 0F XINGTAI UNIVERSITY V0l_28.No.1 Mar.2013 2013年03月 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价值和基本策略 郭臻琦,王(邢台学院,河北邢台欣 054001) 摘要:中小学学科教学作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 力、健全学生的人格。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为保证学科教学渗透的效果,必须坚持 自然、适度和灵活的基本策略原则。 关键词:学科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实践价值;基本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658(2013)01—0182 03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上世纪80年 代初,迄今只有30年的时间。30年来,我国中小 学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了调查呼吁、尝试起步、探索 发展、推进繁荣四个基本阶段。期间,中小学心理 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蓬勃发展,师资队伍建设也 得到不断加强。但与此同时,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 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中小学心理 健康教育还主要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学生 心理档案,开展心理问题咨询与指导等形式实施, 存在着效能表层化和渠道单一化的弊端。中小学心 理健康教育的阵地建设和过程建设亟待加强和深化, 而有效整合、开发和利用中小学学科教学的心理健 康教育资源,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是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因应 一、背景 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中小 学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自觉地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 通过系统化的教学设计,教育、弓I导学生在学科知 识学习中提高认知、情感和行为水平,从而达到心 理健康教育目的的教育活动。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 看,学科教学不仅是各类知识教授的过程,同时也 是学生心理成长发展的过程;从教学设计理论的角 度看,学科教学的目标、内容和过程都蕴含着丰富 的显性或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因此,在中小 学学科教学中,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和教学设计原 理,挖掘学科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素,有 利于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心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学 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交往能 力和自制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个性品质, 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学科教学目标是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重 要推动力量 根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 学的观点,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 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三个方面。其中,认知领域 目标和动作技能领域目标的实现,需要学生一般智 力即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的参与;而情 感领域的目标则包含了更多的心理学概念,包括情 绪、情感、态度、兴趣、价值观等的形成和发展。 因此,布鲁姆认为这些以学生心理品质培养和心理 发展教育为目标的学科内容是“隐性课程”,它为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 基础。 (二)学科教学内容是中小学生心理成长的重 要原生土壤 在学科教学中,不同分类的学科内容均蕴含着 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社会科学类课程涉及大 量的观察、想象、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推理 等认知能力,同时包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其中,思 想品德课直接蕴含着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对语文教 材中人物形象的认知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情感;历史 学科中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地理学科中的自然 国情可以激发学生的各种高级社会情感。自然科学 类课程的学习需要注意、记忆、想象等心理过程的 参与,也需要各种心理品质的支持,并有助于培养 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如数学课中对抽象概 念、定理的认知和运用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发展; 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中的演示和实验,蕴含着 观察、想象、判断和推理等认知心理方面的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与渗透也有利于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耐心踏实的性格。艺术 文体类课程对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更为显性 的作用。如音乐课有利于促进认知,改善学生的情 绪状态;美术作品的鉴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观; 体育课有利于调节学生的消极情绪,磨练学生的意 志,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 (三)学科教学过程是中小学生心理品质的重 要养成途经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 [收稿日期]2o12一ll一13 [基金项日]2008年度邢台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0910122: 2OlO年度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10010553 [作者简介]郭臻琦(1969一),男,河北曲周县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教育学、心理学教学研究及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邢台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 183 在这一过程中,教学氛围的营造、教师学生观的确 立、师生关系的建立、课堂教学观的形成、教师对 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与评价方式等,都会对学生的 心理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和谐、活跃 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民主、平等 的师生关系,互动、协作的课堂教学观,以及实时 性、发展性的评价方式更有利于引发学生积极的心 理活动状态,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二、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 育作为一门课程讲授和考试,繁多名词、概念的记 忆不仅没有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反而增加了学生 的心理负担和压力。二是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即 片面追求心理咨询室的建设,盲目使用各种量表,用 测量结果给学生贴标签,偏离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 育的主题方向。以上两个倾向导致学科教师认为中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心理教师或心理咨询师的事 情,与己无关,与教学无关,这成为制约中小学心 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的瓶颈之一。由于缺少了学科 教学的协同教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 价值 (一)学科教学的中心地位决定了中小学学科 教学应该肩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重担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主要有两项:一是 对全体中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正确认 识自我,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 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二是对少数有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 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其尽快摆脱困境,调解 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这两项任务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完成,而不能仅仅依 靠单纯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建立心理咨询室。 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在时空资源、心 理健康教育资源和师资人力资源的占有度上具有无 可比拟的优越性,把握住学科教学就占据了学校心 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 康教育应该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之一。 (二)专业师资的奇缺现状提出了中小学学科 教学应该承担起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目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 设基本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师资短缺特别是专业化 师资的严重缺失,是制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 的关键问题。从数量上看,目前我国每所中小学校 配有卜2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远不足以服 务全校几千名学生;从质量上看,:有相当一部分心 理健康教育教师由行政部门或其他学科老师“挂 职”,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专业化程度低,难以 保证教育效果。鉴此,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科教 学成为必然选择。这是因为:第一..学科教师占学 校教师的绝大比例,他们如果在学科教学中自觉渗 透心理健康教育,将会使多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得到保障;第二,学科教师一般都; 有教育心理学 的知识背景,便于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第三, 学科教师队伍相对稳定。  -(三)运行效能的错位发展指出了中小学学科 教学应该履行好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 30年来,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从无到有、发 展迅速,但实际运行状况与总体需求差距较大。主 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即 片面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将心理健康教 果大打折扣和流于形式。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 学科教学,让每一位学科教师都承担起应有的育人 职责成为当务之急。 (四)国家政策的高位重视体现了中小学学科 教学应该确立起心理健康教育的诉求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国家教育政策的 指导和支持下发展起来的。199 3年2月,中共中 央、国务院颁布的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 出,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标准之 一。1994年8月,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 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中更明确指出,要 “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 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 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1999年8月,教 育部发布 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 见 ,对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主 要任务、实施途径、师资队伍建设、组织领导以及 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2002年8 月,教育部印发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 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与任务、主要内容、 途径和方法、组织实施等方面,对中小学心理健康 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些教育政策体现了国家对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度重视,成为中小学学科教 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依据。 三、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 策略 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 中小学教育教学规律和中小学生身心成长发展规律, 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坚持自然、适度和 灵活的基本策略原则。 (一)自然原则 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 学内容及其蕴含的可利用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进行 渗透,合理选择渗透点,切忌只为渗透而渗透。学 科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贵在自然、贴切。学 科教学蕴含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并不意味着 任何内容、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 透。有效的学科渗透必然基于顺其自然的起点,是 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 (二)适度原则 184 邢台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 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遵循适度原 则,即要做到“适时”和“有度”。所谓“适时”, 是指在一节课的时间内,用于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 时间不宜过长。学科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辅 目标”,学科课程本身才是“主目标”,如果学科 教学中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过长,则会偏离 “主目标”,从而改变课程的性质。所谓“有度”, 是指学科教学渗透要有高度、梯度和效度,即渗透 目标的高度要适中;渗透中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 和个别差异,且渗透过程要循序渐进;同时,教师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渗透策略,保证 渗透的效果。 (三)灵活原则 来看,有分散式与集中式、集体式与个别式、讨论 式与写作式等。从渗透方法来看,有移情体验法、 角色扮演法、认知矫正法、游戏法等。在学科教学 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教学设计 取向,灵活选择渗透形式和渗透方法。 参考文献: [1]万晓冬,邓志军.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渗透与融合『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35. [2]刘建营.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ydz[J]冲国石油大学 胜利学院学报,2008,(1):91. [3】张艳.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的渗透[J]l西 北成人教育学报,2012,(2):74. [4]王培华.学科教学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福建教育学院 教无定法,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同 学报,2004,(1 1):56. 样。从教学设计取向来看,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 [5]傅文第.谈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条件及主要方法 教育可以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心理发展;可以 [J].心理健康教育,2001,(7):26. 6]叶一舵.我国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二十年Ⅲ.福建师范大 以问题为切入点,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可以以 [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f6):148. 活动为载体,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也可以以 7]宿正丈.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J].教育探讨,2003, 鼓励为重点,实施建设性的心理暗示;还可以以榜 【(21:88. 样为动力,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感染。从渗透形式 ( ̄4i- ̄177页)摆脱父母的管制,像大人一样自己 [2】修巧燕琼庭中亲子关系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简述 几位精神分析学家的思想 .山东教育科研,2002,(9):46 做主,他们很容易冲动,又缺乏经验,很容易好心 31Y-美萍.青少年期亲子关系研究的回顾与启示[J].山东师 办坏事,父母不能因为怕孩子出错,就一味限制他 [范大学学报,2002,f2):99. 的活动,限制的结果只会导致孩子的逆反和亲子关 4]Y-丽萍.青春期阶段亲子关系面,临的各种压力及对青少年 系的僵化。父母要大胆地放手,允许他犯错,因为 『发展的影响lJ1.山东教育科研,2002,(4):53. 犯错——改错,孩子就是在这样的磨练中成长的。 参考文献: [1]N-g'4,昌,史清敏,黄希庭.影响初中生自我价值感形成的诸 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0,(4):40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