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产后抑郁对泌乳与产后流血影响的研究

产后抑郁对泌乳与产后流血影响的研究

2024-02-25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产后抑郁对泌乳与产后流血影响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1-05-27T11:05:23.5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8期 作者: 韩蓓[导读] 目的 探讨产妇抑郁对泌乳与产后流血的影响。

韩蓓(内蒙古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 014000)

【中图分类号】R714.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8-0038-02

【摘要】 目的 探讨产妇抑郁对泌乳与产后流血的影响。方法 对728 例产妇采用自评抑郁量表评分,分成产妇抑郁组和对照组,测评泌乳指标、产后流血的差异。结果 产妇抑郁组泌乳始动时间迟,产后24小时泌乳者仅31例,泌乳量少;产后72小时泌乳量多者仅31例; 产妇抑郁组产后流血量多,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产妇抑郁对泌乳与产后流血有不利影响,应加强对产妇进行心理健康指导。 【关键词】 产后抑郁 产妇抑郁 泌乳 产后流血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Quality of Healthcare Service and Fully Ensure Safety of Patients

【Abstract】 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maternity blues on lactation and postpartum bleeding.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of SDS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cut-off point=50), 728 parturients were divided into maternity blues group (n=297) and control group(n=431). Lactation index and postpartum bleeding were recorded. Result: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lactation in the maternity bluegroup was delayed, only 31 cases lactated with 24 hours of delivery , and only 31 had enough lactating with 72 hours of delivery.

Parturients with maternity blues had more bleeding after delivery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Maternity blues had negative effecton lactation and postpartum bleeding. It is necessary to prevent maternity blues.

【Key words】 Postpartum depression maternity blues lactation postpartum bleeding

妊娠虽然是孕龄妇女的一种正常、自然的生理现象,但对孕产妇来说,毕竟是一次巨大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应激过程。她们在经历怀孕分娩、产后恢复及哺乳等一系列生理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心理、生理改变,一旦某些改变的程度和性质超越了正常界限,则成为病理性的改变。

产后抑郁症也叫产后忧郁症,是妇女在生产孩子之后由于心理和生理因素造成的抑郁症,症状有紧张、疑虑、内疚、恐惧等,极少数严重的会有绝望、离家出走、伤害孩子或自杀的想法和行动。多数产后抑郁症发生在产后第4天~第4周,三个月以内发病的产后抑郁症占90%以上;并且产后抑郁症在产后4~6周症状明显,使用EPDS量表国外调查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10%~15%[1]。产后产妇各器官的复旧及泌乳时间等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其心理状态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2]。因此,了解孕产妇围产期的心理,有利于更好地贯彻实施围产期保健工作[3]。本研究对728例初产妇进行调查,探讨了产妇抑郁对泌乳及产后流血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2010年1月至2010年11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初产妇 728例,(顺产382例,胎头吸引101例,剖宫产245例),排除产前精神病史及躯体疾病。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4]对728例产妇产后 1周内进行自评。评分≥50分的产妇297例,为产妇抑郁组,(顺产148例,胎头吸引50例,剖宫产99例);评分≤50分的产妇431例为对照组(顺产233例,胎头吸引49例,剖宫产149例)。两组年龄、文化程度、孕产次、产妇时孕周、分娩方式、产后并发症、产妇体重、新生儿性别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泌乳指标的观察:泌乳始动时间指新生儿娩出后至乳汁首次自乳房溢出的时间。泌乳量以能满足新生儿需要而定。乳量少:不能满足新生儿需要;乳量中:能满足新生儿需要;乳量多:除能满足新生儿需要外,哺乳后乳汁仍有剩余。

1.2.2 产后流血指标的观察:产后24小时内的阴道流血量。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 1.2.3 计数资料用SPSS11.5统计软件χ2检验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泌乳始动时间的比较

由表1可见,产妇抑郁组的泌乳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表1 两组泌乳始动时间的比较(例) 注:χ2=146.89,P<0.01 2.2 泌乳量的比较

由表2提示产妇抑郁组的泌乳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表2 两组产后泌乳量的比较(例) 注:χ2=511.78,P<0.01

2.3 产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的比较

从表3可见,产妇抑郁组阴道出血量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表3 产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比较(例)

组别

例数

<100ml

100~300ml

>300ml

产妇抑郁组对照组

29742137118

43119120832

注:χ2=139.25,P<0.01 3 讨论

妇女从妊娠到分娩是经历一次非常突出的身体变化和情感体验,也是一次强烈的心理、生理应激过程。易引起产妇产后出现情绪不稳定、失落感等表现,即产褥期精神障碍[5]。这些继发于生理功能改变的心理障碍,不仅影响产妇自身的健康,也延及其婚姻、家庭和后代的健康[6]。产褥期妇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产后是发生抑郁症的最大风险阶段。国外调查的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为3.5%~33%,国内报道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7.3%~17.3%[7-10]。近年来国内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各国和国内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社会状况及诊断标准不同,其发病率也有所差异。

泌乳过程是一个复杂而且有多种内分泌激素参与的生理过程。催乳素在泌乳的起动维持乳汁分泌中起重要作用,频繁吸吮乳头及乳房排空亦起重要作用[11]。本研究结果显示,产妇抑郁组泌乳始动时间迟,长于对照组;产后泌乳量少,少于对照组。产妇抑郁组产后神经内分泌显著变化,情绪低落,易疲乏,饮食和睡眠欠佳,自认为乳汁分泌不足,不积极吸吮、按需哺乳,以致更加忧郁,形成恶性循环。 据王风兰报道[12],我国1990年孕产妇病死率为94.7/10万,其中49.1%死于产后出血。目前,产后出血为产妇重要死亡原因之一,在我国目前居首位。本研究结果证实,产妇抑郁组产后流血量多,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产妇过度焦虑和抑郁可导致一系列生理、病理反应 (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以及其他内分泌激素的改变),可导致子宫收缩减弱,出血增多,进一步加重产妇的焦虑、不安情绪,造成恶性循环。

因此,对产后抑郁症应给予充分的重视。我们不仅要重视围产期母儿的生理、生长发育的变化,还应十分关注产妇的个性特征,分娩前后心理状态的变化。根据不同情况运用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知识,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以解除致病的心理因素,减轻心理负担和躯体症状。对具有抑郁倾向的妇女实施孕期干预,可明显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

本研究表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高于国内平均水平,可能是由于样本量不足够大,本地区生活水平低,生活压力大,产妇文化水平差等原因造成,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 考 文 献

[1] 翟书涛.妇女精神卫生[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192-196. [2] 孙新艳,段淑芬.产后临床与心理初步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9,13(2):119. [3] 梅清海,孙兴华.医学心理学.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153-210.[4]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 1993, 34-38.

[5] Josefs son A, Berg G, Nordin C, et al.Prevalence of depressive symptoms in late pregnancy and postpartum. Acta Obs tet GynecoScand 2001,80(3):251-255.

[6] Charatan F. Mother who drowned her five children is granted a retrial after witness gave false evidence.BMJ 2005;330(7483):112. [7] 潘晓放,卢旨明,肖娟等.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及其心理社会因素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4,19(9):20. [8] 徐凤森,刘建新,张淑萍等.干预措施对产后抑郁症发病的影响 [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12):724. [9] 谢日华,雷俊,廖顺平.产后抑郁症及其产科因素相关性探讨[J].实用预防医学,2005,12(6):1284. [10] 李荣萍,单晋平,石英 等.产后抑郁症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4):463. [11] 李娟,杨慎启.母婴同室对母婴的近期影响.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7,13(2):84-86.

[12] 王风兰.依靠党和政府的领导把我国妇幼卫生事业推向新的水平, 中国卫生管理杂志,1991:7(10):49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