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海南省农垦中学高三第九次月考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为试题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2、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东汉时期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
A.礼制观念淡化 B.儒法两家结合加深
C.崇尚法家思想 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
2. 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名号,分别隶属于
郡。这样的诏令当出自
A.汉高祖 B.汉景帝 C.汉武帝 D.汉光武帝
3. 使职,就是代表朝廷衔命出使四方完成特定任务的官员。从唐睿宗起,三省长官相权旁
落,不专机务,六部职能废弛,各种使职大量产生,为数众多。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A.君主专制的强化 B. 宦官专权的出现 C.三省六部的职能被打破 D. 君主专制的削弱
4.下表是《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一书中关于近代中国城市化比率统计表(单位:%)
对上表解读不正确的是。 中国北部 1843年 4.2 1893年 4.8 中国西北 4.9 5.4 长江上游 4.1 4.7 长江中游 4.5 5.2 长江下游 7.4 10.6 东南沿海 5.8 6.4 两广地区 7.0 8.7 云贵地区 4.0 4.5 5.1 6.0 平均 A.中国城市化整体上发展缓慢 ’ B.长江下游,两广地区城市化比率最高 C.城市化的主因是商品经济发展 D.手工工场的兴办吸纳了大量劳动力
5. 《隋书》记:“梁初,……交州、广州之城全以金银为货。”又记:“(北)周时,河西诸
郡,或用西域金银之钱,而官不禁,”据此推断,下列理解最为恰当的是
A.五代时期,中国金银产量可观 B.南北朝时期,中国金银产量可观 C.五代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发达 D.南北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发达
6. 宋代某些地区的租佃制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土地所有者和耕种者之间出现了二地主阶层。
大土地所有者将土地整体出租给包佃主,再由包佃主分散转租给租佃户,从而表现出土地所有权、占佃权和使用权的分离.二地主或包佃主的出现 A.限制了土地兼并 B.推动了生产发展 C.改变了地租形态 D. 废除了人身依附关系
7. 元朝行省的权力很大,基本掌握着地方的军政大权,与宋代以来地方权力逐渐削弱的趋
势形成鲜明对比。这主要是由于元朝 A.行省逐渐成为军政合一的地方统治核心 B.巩固地方统治比加强中央集权更加迫切 C.最高统治者不了解藩镇割据的危害性 D.中书省总领国家权力制约着行省
8.中医用药讲究“君臣佐使”,“君药”分量最多且起主要疗效.“臣药”次之,“佐药”又
次之,“使药”再次之。唐代某太医令为皇帝病状之需,配药时没有拘泥这一原则,擅自加了三味药,被判绞刑。据此可以推知
A.理学观念主导古代司法 B.专制体制影响医学发展 C.中医临床固守辨证施治 D.传统科技遵循自然和谐
9. 《全球通史》认为:“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
性而不是基于习俗。”这里的“理性”当指罗马法 A.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C.崇尚自由平等思想 D.服务社会现实发展需要
10. 1492年,哥伦布抵达美洲,他为新大陆带去了启蒙思想和天主教,也带去了麻疹、破
伤风、伤寒、白喉、天花等疾病,造成了数以千万计的土著人口死亡,此段话的错误之处是
A.时间 B.地点 C.人物 D.影响
11.“较为保守的人士徒劳无益的抱怨,没有什么是神圣的了;上帝自己也受到审查了,《圣
经》被要求在理性的法庭上提交自己的证明材料。”这种质疑一切的情形当发生在 A.伯里克利时代 B.文艺复兴时期 C.宗教改革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12. 意大利学者奇波拉说,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在漫不经心的观察考看来,仅仅
是经济和技术问题,实际上它是可一|自的非常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大变动问题”.文中“可怕的……大变动”当指 A.产业结构变化 B.政治体制革命 C.社会形态变革 D.科学技术发展
13. 某位美国总统在就职时演说“即便合众国不是个名符其实的政府,而是仅具契约性质的
各州联合;但就算是一个契约,难道它可不经全体缔约者的同意,就被取消吗?……没有一个州可仅依自己的想法就合法脱离联邦;……从宪法和法律的观点,联邦是不可分裂的。”这位总统是
A.华盛顿 B.林肯 C.威尔逊 D.罗斯福
14.据统计,1904年全国学堂总数为4222所,在校学生人数为92169人;1909年学堂总数
猛增至52436所,学生达156万。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维新变法的实施 C.清末新政的推行 D.中华民国的建立
15. 越南近代爱国志士潘佩珠评价当时某次革命:“革命成功以后,中华政府绝非如旧时之
腐败,必能继日本之大强,苟中日两国皆注全力于西欧,则不惟我越南,而印度、菲律宾亦且同时独立矣。”材料中的“革命”是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十月革命 D.护国运动
16. 孙中山说:“中国的各省在历史上向来都是统一的,不是分裂的不是不能统属的。而且
统一之时就是治,不统一之时就是乱。美国之所以富强,不是由于各邦之独立自治,还是由于各邦联合后的进化所成的一个统一国家。所以美国的富强,是各邦统一的结果,不是各邦分裂的结果。中国原来既是统一的,便不应该把各省再来分开。”材料表明孙中山的主要观点是
A.建立美国式的联邦茫和国 B.反对各省自治和实行联邦制度 C.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主张民族独立
17. 20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共产党曾作出决议称,国民党是一种民族解放之特别的旗帜,
中国共产党现在不应该让出这个旗帜。1927年9月,中国共产党又提出建立苏维埃的口号。上述材料表明了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A.坚持革命统一战线中的独立性 B.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C.团结北伐以维护国共合作大局 D.调整了中国革命的斗争策略
18.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十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十美国的技术
和托拉斯组织十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这表明 A.列宁突破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理论 B.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C.列宁已经认识到了计划和市场的本质 D.列宁意识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
19. 马歇尔计划正式实施后,英、法等l 6国成立了“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与美国的经
济合作署对口,负责分配和使用美国提供的援助,其成员国保证要在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方面互相合作。1950年9月,西欧国家成立欧洲支付同盟(EPC),其宗旨是促进贸易和支付自由化。这种情况表明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A.为美国控制西欧奠定了基础 B.成为欧洲一体化的根本保证 C.加强了西欧各国的经济联系 D. 推动了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确立 20. 以下在歌词中出现的变化,最有可能发生在哪次会议召开后?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1.口号带有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按照流行的先后秩序,排在第二位的
A. “三年超英,五年赶美” B.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 “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 D. “贫雇中农团结紧,消灭地主阶级做主人”
22. 1953年,东北行政委员会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为东北农村编写了《农民速成识字课本》,
课文采用类似《三字经》的韵文体:“日月光,照四方,天上明,地下亮,毛主席,共产党,领导咱,有力量……”.这说明新中国初期的扫盲教育 A.强调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 B.注重对公民的政治思想教育 C.奠定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基础 D.激发广大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23. 1956年,中共领导人展开了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刘少奇指出,“我们国家有百分之九十几的社会主义,有百分之几的资本主义,我看不可怕,它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补
充嘛!”这表明当时中国
A.深受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影响 B.尚未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C.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灵话务实 D.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24. 二战后70年代,美国有些经济学家倡导“既然危机如同人体感冒发烧一样,感冒本来
是排毒,是人体的自然调整,感冒一来就上抗生素,表面上看好了,但深层次的矛盾却被掩盖了……正是说明面对危机不能反应过度”。下列主张与该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A.增大自由经济比率,削减国有化比重 B.充分发挥计划杠杆,收缩市场调节 C.完善福利国家制度,缩减社会贫富差 D.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25. 日本外务省扶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
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表明日本的企图是
A.不愿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B.与美欧进行军事抗衡 C.谋求成为破治大国 D.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6题一第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9题至3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选一道题做答,共50分。 26. (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忽有漳通西洋番舶为风飘至彼岛(日本),回易得利,妇告其党.转相传语.于是,漳泉始通倭,异时贩西洋恶少无赖,不事产业,今虽富家子及良民靡不奔走;异时维漳缘海居民,习奸阑出物,虽往仅什二三得返,犹几幸少利,今虽山居谷汲,闻风争至;农亩之夫,辍耒不耕,赍贷子母钱,往市者,握筹而算,可坐至富也,于是中国有倭银,人摇倭奴之扇,市习倭奴之语,甚豪者佩倭奴之刀” 材料二 然而,对日本的海上走私贸易引发了倭寇的发生,倭寇向题使明朝下决心在沿海实行针对日本的海禁,同时,为了满足沿海民众对外贸易的需求,明朝又开放漳州月港,允许当地商人到东南亚国家贸易。凡是去南洋的商船都是在秋冬季节乘东北风发船,而去日本的商船必须在春夏东南风季节出发,因此,他们严格控制商船出发的时间,并严格验收商舶回航的期限。这就使福建商船无法直航日本贸易。
——以上均摘自《晚明对日本市场的开拓与限制》徐晓望
请回答:
(l)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明朝福建沿海“通倭”浪潮的背景.(6分) (2)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明朝海禁政策对中日两国的影响.(7分) 27.(13分)研究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既要了解近代政府的经济政策,还要细察外因和潜在
的内变因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中国工商业获得前所来有的发展机会,同时日本在华企业亦获得同样侵略机会,中国的民族经济仍不易与之抗衡,以致归于失败。……中国民族经济之不能前进,以致渐趋衰退,不当尽归咎于外来压力。国内情况之日益恶化,亦为重大因素。政府之无扶植诚意,自然有关,战乱不止,兵额激增,尤为致命打击。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二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经济管理办法一览表(局部)
——据陈雷《国民政府战时统制经济研究》编制
请回答:
(l)据材料一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族经济”归于失败“的外因,材料一.认为“政府之无扶植诚意”,你是否赞同?请阐述理由。(7分)
(2)据材料二,分析国民政府统制经济政策产生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近代中国工业化历程的认识。(6分)
28.(12分)国家结构形式是指一个国家的整体和其组成部分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相互
关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理论上,我们可以把1787年宪法想象成定义一些封闭的“权力圈子”。对于各州权力,这些“圈子”规定了限制范围:在圈内的权力是被禁止使用的,所有在圈外的权力则被假设允许使用。对于联邦政府,这些“圈子”则规定了授权范围:只有在圈子内的权力是被允许使用的,凡是在圈外的权力都被假设为无效而受到禁止。
——张干帆《西方宪政体系》
材料二 新帝国由22个邦和3个自由市组成,……最大的邦是普鲁士王国,占帝国全部面积的55%和人口的61%;……当时有人讽刺说.这是一个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联邦。新帝国形式上是作为一个联邦组织起来,参加帝国的各邦表面上并未失去各自的原有地位,但是统治权属于普鲁士控制的帝国政府,而不属于备邦。
—一丁建宏《德国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二,分别概括美德两国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其形成的历史背景。(8分)
(2)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导致各国国家结构形式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分) 请考生在第29、30、31、32、33五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29.(12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南朝刘裕改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对当世和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一 晋自中兴以来,治纲大弛,权门并兼,强弱相凌,百姓流离,不得保其产业。恒玄颇欲厘改,竟不能行。公既作辅,大示轨则,豪强肃然,远近知禁。至是,会稽余姚庾亮复藏匿亡命千余人,公诛亮,免会稽内史司马休之。
——引自《宋书·武帝本纪》
材料二 太祖幼而宽仁,入纂大业,及难兴陕方,六戎薄伐,命将动师,经略司、兖,费由府实役不及民.自此区宇宴宇,方内无事,三十年问,氓庶蕃息,奉上供徭,止于岁赋,晨出莫归,自事而已. ……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歌谣舞蹈,触处成群,盖宋世之极盛也.
——引自‘宋书·良吏传》
(l)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裕改革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裕时期出现“宋世之极盛”的原因,并概括刘 裕改革的影响.(6分)
30.(12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人们不但拒绝了主政体,还拒绝了作为君主政体基础的等级制。……公共权力是以人们为了共同利益而结成的契约为基础的。……政府权力如果离开公众的监督和控制,必将不断扩张,进而损害人民的自由。……那又如何保证政治秩序呢?……是通过
公民们的自我约束,特别是公民自愿把公共利益置于私人之上的行动实现的.
——摘犏自加里·纳什《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
材料二 制宪双方都承认人民主权的“有限性”,……他们认为一个强大的政府权力不但不是自由的威胁,反而是自由的保证,而一个国家若没有全国性政府是可怕而怪异的.……况且人们所寄望的那种公民德行在当时已经衰落了,……不足以支掉起一个完善的制度.现实政治中利益与派系的分歧与对立,似乎必须多依赖于制度的制衡.”
——摘编自庞金友、刘影硕《美国制宪会议时期人民主权观念的冲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独立之初的建国思想. (6分)
(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两个时期美国处理政治与人民之间关系的异同. (6分) 31.(12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当今最大的国际恐怖组织“伊黎”的前身是“基地”组织2004年设在伊拉克的分支,招收逊尼派原教旨主义极端分子。2011年,随着美国撤军伊拉克和叙利亚内乱的爆发,“伊拉克伊斯兰国”开始在伊拉克攻城掠地,并进军叙利亚,2013年,与叙利亚一反对派武装组织联合成立“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家”(简称“伊黎”),其头目巴格达迪自称哈里发,宣称对于穆斯林世界(包括历史上阿拉伯帝国曾统治的地区)拥有权威地位。不久,在尼日利亚、利比亚出现了拥护“伊黎”的地方政权,全世界还有数十个极端组织宣誓效忠“伊黎”。“伊黎”及其支持者制造了一系列针对平民、异教徒和民航客机的恐怖袭击事件,还运用现代媒体在世界范围内招收“圣战一成员。
——摘编自刘中民《国际反恐形势进入新历史阶段》
材料二 2014年9月,美国联合西方盟国和沙特等地区盟国组建国际反恐联盟,并支持叙利亚的反政府武装组织,借以打击亲俄罗斯的巴沙尔政权和以什叶派为主的伊朗,俄罗斯认为美国反恐不力,出兵重刨了叙利亚境内的“伊黎”。沙特、卡塔尔等国由同叙利亚政权存在教派对立等原因,在打击“伊黎”的同时,也支持叙利亚的反政府组织。伊朗则公开支持巴沙尔政权。法国继续执行对中东事变积极干预的政策.但法国未对《沙尔利周刊》恐怖事件后国内存在的严重经济社会问题,以及宗教、族群矛盾予以深刻反思和积极应对,这或许是此次巴黎遭恐怖袭击后法国必须正视和反思的问题。
——摘编自百度《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
(l)根据材料一,归纳当今国际恐怖主义的主要特征。(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国际反恐斗争呈现复杂性的主要原因。(6分) 32. (12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1843年,在罗孝全的帮助下,洪秀全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宗教思想,借用、吸收西方宗教中的平等、互助的思想,创立了拜上帝教,……进展顺利的革命形势,使得洪秀全相当乐观。他继续颁准施行一系列激进的文化政策,如“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也,否则问罪”,从而掀起了一场焚烧典籍、扫除偶像的高潮.……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做过一些调整与改动,如停止焚书,增设删书衙,不再扫荡庙宇神像等。
材料二在泛览百家的基础上,他(曾国藩)感到“周末诸子各有极致之诣,……若游心能如老、庄之虚静,治身能如墨翟之勤俭,齐民能以管、商之严整,而持之以不自是之心,偏者载之,缺者补之,则诸子皆可师也,不可弃也”。……在曾国藩眼里.中学不仅存在弊端,而且应该因时加以更新。“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以学做炸炮、学造轮舟等具为下手功夫。”
——成晓军、彭小舟《洪秀全与曾国藩文化观之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洪秀全和曾国藩对待传统文化态度的异同。(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洪秀全和曾国藩的传统文化观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6分)
33.(12分)【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材料一 平遥古城以贯通南北的大街为中轴线,左城隍庙,右县衙署;左文庙,右武庙;左道观,右寺院,这种中轴对称、“上下有序”的礼制程式,很好地体现了儒家思想。把庙宇和县衙有机地统一在一起,体现了“神人共治”,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思想。
材料二 丽江古城的纳西名称叫“巩本知”,“巩本”为仓廪,“知”即集市。城中无规矩的道路网,无森严的城墙,古城布局中的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中的兰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中“经络”设置和“曲、幽、窄、达”的风格;建筑物的依山就水、错落有致的设计艺术在中国现存古城中是极为罕见的.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与平遥古城相比,丽江古城在规划布局上呈现出怎样的特点?体现了怎样的建筑理念?(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平遥古城和丽江古城的价值所在。(8分)
26.(1)背景:明朝政府与日本进行朝贡贸易;倭寇问题的产生;走私贸易的兴起;日本银矿
的开发;白银成为当时中国的主要流通货币;(5分)
(2)影响:给日本带来严重经济问题,物价上涨;促使同本武力解决,加剧东南沿海地区局势紧张;福建沿海商人控制中日走私贸易;使明朝取得对日贸易的优势;(8分) 27.(13分)
(1)外因:日本加紧经济侵略;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4分)
赞同:中央政府力量的削弱;北洋军阀割据混战。(3分)(或反对:北洋政府加强经济立法;奖励发展实业。)
(2)影响:为抗战胜利准备了物质基础;推动西部地区工业化;导致官僚资本膨胀,借此控制经济命脉;民族资本日益萎缩。(4分)
认识:政府要担当起近代化的领导重任;工业发展需要民族独立的环境。(2分) 28.(12分)
(1)特点:美: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德:普鲁士在帝国联邦中占主导地位。 背景:美:松散的邦联体制不能巩固革命成果,促进美国发展。德:普鲁士主导了德意志的统一与帝国的建立。 (8分) (2)因素:历史传统;基本国情等。(4分) 29. (12分)
(1)东晋政治统治腐朽,士族地主的势力膨胀;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庶族地主的势力上升。(6分)
(2)原因:统治者注重节俭并推行了有效的改革措施;北民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技术;南方民族融合加强,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南方相对安定,为南方经济的开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每点2分,共3分)
影响:铲除封建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南方的统一;促进南方经济发展,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南方各民族的融合。(3分) 30. (12分)
(l)思想:建立共和政体;强调社会契约和公共意志;限制政府权利,维护公民权利和自由;强调公民的道德约束。(6分,回答其中3点即可)
(2)相同点:都坚持以人民主权为前提。(2分)
不同点:美国独立之初主要以限制政府权力保证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制宪会议时期通过加强政府权力保证公民的民主自由;美国独立之初强调通过公民道德约束维持政治稳定,制宪会议时期强调通过制度建设来实现政治平衡。(4分) 31.(12分)
(1)发展速度快速化;发展程度国家化和本土化;发展手段现代化(信息化);发展成员年轻化。(6分,回答l点得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2)美国、俄罗斯等大国之间存在国家利益冲突影响到反恐;欧美大国的地区干涉主义行为影响;阿拉伯国家内部存在教派之争;欧洲和中东地区存在着产生恐怖主义的温床。(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32.(12分)
(1)同:借鉴西方文化。(2分)
异;前者先全面否定,后有所调整;后者在肯定的基础上加以维护,并因时更新。(4分)
(2)洪秀全:对传统文化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统治的基础;(3分)
曾国藩:推动了“中体西用”思潮的产生,有利于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开展。(3分) 33.(12分)
(1)特点:依山傍水,错落有致,曲径通幽。(2分) 理念:崇尚自然(天人合一)、追求实效、兼容性强。(2分)
(2)平遥古城:至今保存着大量完好的明清时期具有民族特色的古民居;对研究晚清时期我国汉族城市建筑有重要价值。(2分)明清时期晋商的主要发源地和我国早期银行(票号)的发祥地,对研究晚清时期商业金融具有重要价值(2分)。建筑布局体现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礼制;(双林寺)保存了大量佛教彩塑,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2分)
丽江古城: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融合汉族、纳西族等各民族建筑精华,是研究人类城市建设史和民族发展史的宝贵资料。(2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