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德宏,傣剧之乡
摘要:傣剧在德宏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傣剧的根在德宏。本文梳理了傣剧的发展脉络,对傣剧的表演形式、表演特色及剧目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对傣剧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期望对傣剧的深度研究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傣剧;德宏;表演形式;表演特色;剧目
傣剧与白剧,壮剧,彝剧并称为云南四大剧种。最初傣剧只是一种民间性质的庆典活动,为了娱乐而进行的,但是现在逐渐变成一种舞台表演艺术,且其中最具权威性的专业傣剧团体就是德宏州傣剧团,2012年5月,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后,傣剧团变更为德宏州傣剧传承保护展演中心,属于国家二类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现在位于德宏潞西市芒市营建路22号。那么,傣剧是什么样的呢?它以什么样的内容和形式呈现呢?
一、傣剧源流及基本情况1
傣剧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传的地区有: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盈江、瑞丽、陇川、梁河等县、保山市部分傣族聚居区。傣剧是德宏地区(包括缅甸掸邦)的傣族群众最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在德宏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清末,盈江干崖土司署组织了德宏历史上第一个傣戏班。不久,傣剧流传到德宏其他地区,德宏十个土司衙门先后建立傣戏班,建造戏楼。与此同时,傣剧从土司衙门扩散到民间,涌现出大量民间傣剧表演组织。若追溯其源流,不能不联系到“喊班涛”、“冒少对唱”、“少散朗”、“布腾拉”和“十二马”。歌手们把眼前事物和生活中的感受编成唱词,即兴演唱,唱出来的调子就是“喊班涛”。用山歌找对象,是傣族地区一种习俗,青年男女们在试探对方、倾听爱慕时一唱一答,便产生了“冒少对唱”。以后,艺人们改变腔调,加上动作,发展成表现人物的“布腾拉”。“布腾拉”已有说有唱,有歌有舞,还有纸糊人跳的道具--牛,表现爷爷和孙子犁田,奶奶送饭,三人对唱。
后來,艺人们又创造出一种诗、歌舞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十二马”。“十二马”可以说是傣戏产生的基础。如《牙圣西》、《高罕》等作品,虽然还幼稚、粗糙,但可以说是傣戏的雏形。大约1880年,盈江土司刀盈廷将汉族的京剧、川剧、滇剧剧本让傣族知识分子翻译成傣语,搬上舞台。1910年左右,刀盈廷的儿子刀安仁从日本留学回乡,组建了第一个傣剧专业剧团。
新中国建立后,傣剧有了新的发展。1960年第一个专业演出团体潞西县傣剧团成立,1962年扩建为德宏州傣剧团。而在此时,傣族艺人开始用新艺术眼光改革傣剧,重新创作剧目、建立导演制、舞台表演更加规范和唱腔更加丰富,成功地演出《娥并与桑洛》。1980年傣剧恢复演出时,重在纠正傣剧演出中的汉族戏曲化的倾向(如完全套用滇剧的锣鼓和戏装)、注重突出傣剧的民族特色,
使傣剧成为傣族节日集会中的一朵鲜艳瑰丽的民族 之花。1987年傣剧第一次走出了国门到缅甸演出。每场演出中观众过万人、盛况空前。1992年第一批傣剧学员到北京戏校学习,时下这批毕业的演员已成为傣剧艺术的接班人。他们根据《盗仙草》改编演出了《热西姆洛》,使原本只有歌、舞形式的傣剧又增加了打斗场面。在汉族传统戏曲演出不景气的情况下,傣剧在德宏的演出却渗透到了每一个角落,无处不受到傣族人民的欢迎。
2006年5月20日,傣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为止,傣剧团在各大文艺类演出团体中较为活跃,而且外出缅甸进行巡回展演,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进行国内外文化交流起到重要作用。
二、傣剧表演形式2
1.老傣戏
老傣戏的表演形式较为简单,主要可以归纳为:摩整(戏师)、三步和条纲戏三种表演模式。
一是摩整:摩整是指在戏剧表演中,舞台靠后的位置专设一桌一椅,为表演者提供唱词和动作,傣语称之为“摩整”,意思是唱戏的老师(戏师)。“摩整”是整出戏的关键,灵魂人物,缺少了他,这出戏就演不下去。一般来说,“摩整”是剧本的编剧,他熟知每一段唱词,熟悉每一个角色,他不仅要懂得祭祀戏神、村神、寨神的整套祭祀程序,还要掌握戏剧的编撰、排演规律。在传统的戏剧表演中,除“摩整”是专业人士外,演员都是业余的。这些演员不必要花时间记住唱词、动作、台位,傣剧开演上下场,开唱、开打进退起落等环节,都靠“摩整”提醒。传统的傣剧仅仅是面向观众讲述故事内容,演员不花心思塑造人物,刻画人物,早期的傣剧也就显得单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专业傣剧团的成立,傣剧进一步得到规范发展,但在农村业余剧团里,“摩整”题词的形式依然存在,业余剧团的演员大都是农民,他们没时间集中排演,因文化水平偏低记不住唱词,打斗道具简陋,动作不规范。这样一来为排演一出戏,依旧离不开“摩整”的提醒和指导。尽管演员水平不如专业团体,但这种表演形式很受当地观众的欢迎,因为演员都是乡里乡亲,亲戚朋友,台上忘词还能为舞台添乐,在这种民间乡土文化的表现中,“摩整”依然发挥重要作用。
二是三步:三步是传统傣剧程序化的表演动作前三步、进三步的简称。就是演员候场时,听到“摩整”的提示后,在锣鼓伴奏下,向舞台前方迈三步后演唱,唱毕转身走三步后,蹉步再转身,回到“摩整”身边候场,听取下一段唱词。这是当时的一种固定演唱表演模式,男女角色通用,把“提词”和“三步”结合起来,共同完成傣剧表演。早期的傣剧动作套路看似简单,但它毕竟开创了傣剧表演的先河,它借用了花灯剧中的崴步,滇剧的蹉步,垫步等表演动作,直接嫁接到傣剧表演中,使之融为一体,形成独有的动作套路程式。
三是条纲戏:条纲戏对演员的演唱技巧有很高的要求,分为“点戏”和“分发”。“点戏”就是戏班让点戏师根据故事内容编出情节,分好饰演角色,并将个人演唱
内容,规定的曲调,舞台变化等情况写在纸条上,分发给演员们,这样进行简单排练后就可登台演出,如果时间紧未能排练的话,那就在台上见分晓这种方法对演员的要求更高,很考演员的功力。舞台上演员完全凭借纸条展示的内容表演,可谓各显神通。这样的演唱一般只在土司署戏班里出现,只有编剧能力强的“贺整”(意为戏剧领袖)和“萨拉整”(意为戏剧大师)才能驾驭这样即兴演唱的局面。
2.新傣剧
新傣剧就是我们现在舞台中所看到的这种表演形式,自皮影戏和滇剧进入德宏傣族地区后,傣剧艺人开始学习了分行当的戏曲表演方式和一些行当表演程式,并应用到傣剧表演中,初步有了生、旦、净、丑行当之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傣剧专业团体的成立,由于傣剧剧目以表现本民族生活题材为主,注重傣剧特点和审美情趣,因此,把民族歌舞、民族风俗傣族武术及奘方礼仪与戏曲程式相结合后,大量运用到傣剧表演中,如:“孔雀步”、“孔雀手眼”、“孔雀身法”(含丑孔雀舞)、“象征身法舞”、“三道弯”、“见面礼手”、“拜佛手”、“大鹏鸟身法”、“蜡条舞蹈”、“鱼舞”等二十多种身段和表演程式,来丰富傣剧表演的手法。经过傣剧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和改革,傣剧已规范的创编出一套相对完善的表演体系,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表演风格。
三、傣剧表演特色1
动作:傣剧的表演,傳统剧目多以唱为主,喜、怒、哀、乐,有简单的表演动作,或进三步,退三步,马、打斗、行船等,也有一些表演程式。新中国建立后,由于有了专业剧团,加强了各方面的艺术人才的培养训练,无论剧本创作、导演、表演、音乐、服装、化妆等方面,都比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
唱腔:唱腔以傣族民歌演变而成的“戏调”为主。可分为羽调式和徵调式两大类。前者为男角专用,后者为女角专用,后又演变出小生腔、老生腔、草王腔(净腔)和女悲腔。羽调式主要流行盈江、梁河、陇川一带;徵调式主要流行于潞西。演唱为徒歌形式,只有打击乐伴奏舞蹈和烘托气氛。成立潞西县傣剧团之后,又进一步吸收芒市城子山歌和芒市坝子山歌、瑞丽山歌、孔雀歌、朗诵调等傣族民间曲调,使唱腔更加丰富3。
伴奏:传统傣剧只用打击乐伴奏,多由堂鼓(领奏乐器)和大锣、大钹、碗锣(即滇剧中之咚字锣)等组成,也有采用滇剧打击乐与象脚鼓、锣等傣族民间乐器混合组成。潞西县傣剧团开始试用丝竹乐,以板胡领奏并配以葫芦琴等傣族乐器可是当下多数演出团体仍只用打击乐。
题材:傣剧的表演是在提炼本民族各种舞蹈的基础上,吸收了汉族戏曲的表演技巧而发展丰富起来的,具有较鲜明的民族特色。傣剧的剧目,内容较丰富,题材也较广泛。有直接反映傣族人民生活、风俗的歌舞小戏,有根据傣族民间传说、叙事诗改编的剧目,有上百出根据汉放章回小说改编或移植汉族戏曲的剧目,新中国成立后,创作上演了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如《婚期》、《国境线上》、
《金湖缘》等。
音乐:傣剧音乐是傣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傣剧被誉为东南亚明珠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民族特色浓郁,充满阴柔之美,典雅之美和人情之美,几乎完全不受其他剧种音乐的影响。傣族笃信佛教,僧侣为教徒诵经时,是以朗诵性较强的唱诗形式进行的。这种僧诵的形式,由于诗文优美,押韵动听,演唱悦耳,故受到教徒的普遍欢迎。久而久之,演唱的曲调相对稳定下来,出现了“喊火令”、“喊数端”和“候达拉”等常用曲调。这些曲调,与支那山歌融合衍化,于19世纪四十年代在盈江形成傣剧基本曲调(戏调)的雏型4。
四、傣剧剧目
1.传统剧目
傣剧传统剧目有的源自傣族民间故事、叙事长诗或佛经故事,如《相勐》、《朗推罕》等;有的翻译移植自汉族剧目,如《庄子试妻》、《甘露寺》、《杨门女将》等。20世纪60年代以来,傣剧整理改编和创作演出了《娥并与桑洛》、《海罕》、《竹楼情深》等一大批剧目。1962年,《娥并与桑洛》参加西南区少数民族戏剧观摩演出引起轰动,被誉为“东南亚的明珠”。根据傣族民间传说和民间叙事诗改编的傣剧还有《帕罕》、《红莲宝》、《阿暖海东》、《郎金布》、《七姐妹》、《思南王》等;根据汉族戏曲和小说演义改编的《三圣归天》、《王莽篡位》、《三下河东》、《穆柯寨》、《花果山》、《大闹蟠桃会》等,有按历史故事、传说编演的《沐英第一次征南》、《张四姐》等;新创作的现代戏有《波岩三回头》、《波过石的婚礼》、《金湖缘》、《国境线上》、《三丑会》等。较有影响的剧目有《布屯腊》、《陶和生》、《娥并与桑洛》、《岩佐弄》等。
2.神话剧目
神话剧的代表是《千瓣莲花》。大概讲述的是有一国王出游,乘坐的大象不慎被青年农民岩昆用石伤了象脚。国王要杀岩昆,后因大臣求情,国王罚他去寻千瓣莲花用以赎罪。岩昆在水中仙人的指点下,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了千瓣莲花,原来千瓣莲花是天上飞来的七仙女。七仙女见岩昆不畏艰辛而且诚实善良,答应去见国王。不料国王见到美丽的七仙女后,竟翻脸不认账,不但要杀岩昆,而且要强娶七仙女。七仙女施展仙法,使国王昏倒后死去。臣民一致推举诚实勇敢而且本领超人的岩昆做了新国王,从此地方太平,人民生活越过越好;还有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神话剧是傣族民间故事《召树屯》,此部剧中有七位孔雀公主,她们轻轻地落在金湖上,像七朵莲花漂浮在水面上。而召树屯王子所钟情的女南女若娜就是最小的七公主。
3.改编剧目
光绪时,干崖土司刀盈廷编写过傣剧《沐英征南》;另一位干崖土司刀安仁也组织编写过傣剧《朗画帖》、《龙宫保 》、《朗高罕》等剧本;傣剧在接受皮影戏、京剧、滇剧影响过程中,也很自然地把汉族戏曲剧目移植过来演唱,如三国
戏、水浒戏、薛家戏以及《白蛇传》、《柳荫记》等。第一个尝试移植的是清道光绪年间土司署官员刀如安,他把《封神榜》有关的皮影剧目翻译成傣语,用演员代替皮影表演。借鉴移植其他剧种而形成自己的傣剧剧目,这对傣剧建设和表演艺术的进步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结语
傣剧是傣族人民的艺术荟萃,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它表现出了傣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发展到今天成为一种舞台表演艺术,且被收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说明它不仅是傣族的智慧结晶,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代表性遗产。
参考文献
[1] 德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傣剧教程[M].德宏:民族出版社、德宏民族出版社.2013年4月第一版,5—21页.
[2] 来源于傣剧传承保护展演中心访谈.2017年8月10日.德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傣剧教程[M].253页.
[3] 德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傣剧教程[M].德宏:民族出版社、德宏民族出版社.2013年4月第一版,93页.
[4] 德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傣剧教程[M].德宏:民族出版社、德宏民族出版社.2013年4月第一版,228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