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24分) 1.(12分)默写古诗文。
(1)青青子衿, 。纵我不往, ?(《诗经•子衿》)
(2)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3)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 , 。(杜甫《望岳》)
(4)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渔家傲》) (5) ?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满江红》)
(6)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 ”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2.(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kuì zuò 。
(2)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个qiān xǐ 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3)设计者和匠师们yīn dì zhì yí ,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4)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yǎo wén jiáo zì ,而要
第1页(共23页)
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南粤大地,全民阅读的氛围一天比一天厚重,越来越多的人..捧起了书本。
B.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
C.鲁迅先生的笔,犹如一把尖利无比的刻刀,将真实的人性刻画得入木三分。 ....
D.叶老师上古典诗词鉴赏课,各种典故信手拈来,旁征博引,使....人受益匪浅。
4.(2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方面,中国始终是贡献者、参与者、引领者。(“贡献者”“参与者”互换位置)
B.电视节目《国家宝藏》以文化为内核、以综艺为外壳,融合了多种创作手法,遭受了观众的好评。(把“遭受”改为“赢得”) C.长期吃外卖快餐的人容易生病,主要是因为油盐摄入过度以及饮食结构不合理而造成的。(在“容易”前加上“之所以”) D.粤剧《白蛇传•情》郑州演出终场谢幕时,随着掌声经久不息,反映了中原地区观众对岭南传统文化的接纳与欣赏。(删掉“随着”) 5.(2分)如图书法作品的内容是一首古诗,请把它完整地抄写在横线上,并加上标点符号。
第2页(共23页)
6.(2分)从题材看,下列诗歌与如图古诗相同的一项是( )
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B.《使至塞上》(王维) C.《黄鹤楼》(崔颢) D.《游山西村》(陆游) 二、阅读(46分)
7.(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
第3页(共23页)
以信。”对曰:“小信未孚,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肉食者鄙 .②忠之属也 .③公将驰之 .④惧有伏焉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②彼竭我盈,故克之。
【乙】
诸军初至石头,即欲决战,陶侃曰:“贼众方盛,难与争锋,..当以岁月,监军部将李根请筑白石垒,侃从之。夜筑垒至晓而成闻.峻军严声诸将成惧其来攻。孔坦曰:“不然。若峻攻垒,必须东北.风急,令我水军不得往救,贼必不来。所以严者,必遣军出江乘,
第4页(共23页)
峻帅步骑万余四面攻之,不克。
(节选自《资治通鉴》)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诸军初至石头/至霸上及棘门军 ..B.贼众方盛/方七百里 ..C.侃从之/隶而从者 ..D.若峻攻垒/仿佛若有光 ..
(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夜筑垒至晓而成闻峻军严声诸将咸惧其来攻 (5)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①曹刿与陶侃在指挥作战方面有哪些共同点? ②李根和孔坦在战事中各自发挥了什么作用? 8.(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曾经,博物馆是有围墙的,展览以实物形式进行。”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说,‘云端’观展成为常态,展览借助科技走到不同城市,博物馆真正实现了无处不在。” 材料二:
走进改造升级后的三星堆博物馆综合馆,生动、丰富的多媒体技术更全面、更深入地表达了三星堆文化内涵。序厅里,多媒体“三星堆之眼”展现三星堆发现发掘关键节点,L型视频墙用逼真的三维动画呈现了三星堆古城形成过程,吸引不少观众驻足观
第5页(共23页)
看。
三五好友相聚,赏花品茗,抚琴对弈……打开湖南省博物馆网上展厅,伴着古琴乐曲,宋朝文人雅士的生活场景徐徐展开。该展览运用AR、VR、三维影像制作等技术,全方位立体式呈现了80余件文物。
去年9月,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互联网+中华文明”数字体验展,处处给人惊喜:拨动加入交互密码的“古琴”;和着观众的动作,一袭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衣”翩翩起舞……一名带着孩子来观展的退休教师说:“科技与文化结合使展览寓教于乐 材料三:
近年来,许多博物馆都展开了三维数字化采集工作。数据采集过程乍看并不复杂: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高清相机等设备收集文物数据,再利用这些数据建起文物的三维模型。然而要还原文物的历史容貌,因体型庞大,技术人员将几十块残件分段扫描再拼接,数据处理就用了半年。在虚拟复原时,高精度的数据往往能做到高度复原文物的每一块残件乃至细节
再以湖南省博物馆的古琴“飞泉”为例,古琴的形制和漆色断纹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其修复需要最小干预和有效保护。修复师运用扫描的三维数据,然后进行虚拟修复,再修复实物 材料四:
如今,文物展品与数字技术的关系,早在考古发掘现场就已经形成了。走进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的现代化大棚,排开多
第6页(共23页)
个考古实验室。旁边的会议室里、占据整面墙的大屏幕实时显示考古大棚内的情况。每个发掘坑都设有24小时不间断拍摄系统,记录的数据是后期考古研究的珍贵资料。
目前正在进行的三星堆遗址发掘,无论是发掘技术还是多学科研究,都站在了世界考古的前沿。在实验室里,这是为新发现的青铜尊量身定制的3D打印“防护服”。青铜尊器型大,采取传统的石膏固定提取,先用3D扫描仪采集数据,再在3D打印出的模型上制作好硅胶保护套
此次考古还首次应用了高光谱数据采集与分析的技术,来识别文物的物质构成。对发掘坑表面进行光谱扫描,就可以预判文物的材质。比如青铜、象牙和丝织物的光谱表现就不一样,在高光谱成像仪的扫描下能一目了然。
(上述材料均选自2021年5月18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二使用生动形象的文学性语言介绍网上展厅和数字体验展,增强了可读性。
B.采集数据、建立三维模型、还原文物的历史容貌并不复杂,如青铜神树的修复。
C.修复师运用扫描的三维数据对缺失部分的结构进行三维重建,有助于古琴的修复。
D.三星堆遗址的发掘技术已站在世界考古的前沿,如使用3D打印、高光谱数据采集等。
第7页(共23页)
(2)数字化给博物馆的展览带来了哪些改变?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简要概括。
(3)某地发现了一个宋窑遗址,其中部分珍稀瓷器已经破碎。如何运用数字技术让这些瓷器完整地呈现在大众面前?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
9.(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望北哨所 石钟山
①这是她第一次来望北哨所。
②望北,她已经很熟悉了。他军校毕业,分配到部队后的第一封来信,再加上哨所,她莫名地会想到某些古诗词,陡峭的山石,呼啸的山风
③自从他去了望北哨所,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有手机却没有信号,他们只能通过信件联系。冬天,到了春天,她会一口气收到他写给她的几十封信。读信的顺序只能依据邮戳的时间,她只能随机拆开一封信。这样读信,让她有种时光倒流之感:前一封信他还在描述哨所上看到的夕阳、界碑、边境线,混沌一片了。几十封信,让她恍若在不同的世界里穿梭着。
④最近一次见到他,是他探亲休假。他变黑了变瘦了,说话也惜字如金。他解释说,消息又闭塞,信息少,话语自然就少了。在他休假这段日子里,他们见面时话很少。分开时,就像他们又回到了两地。似乎在这时,他才又恢复到了以前的样子:风趣、幽默、刚毅……
第8页(共23页)
⑤假期快要结束时,两人计划了他们的人生大事。等春节一过,就是两个人的“本命年”了,甚至整个西藏对她来说都充满诱惑。她还学会了一首歌:坐着火车去拉萨,去看那神奇的布达拉,去看那最美的格桑花呀他们计划好了,就在秋天,藏北最美丽的季节,她去望北哨所,他带她去看神秘的布达拉
⑥她终于来了,先是飞到了日喀则,又坐上了长途运输车。公路在悬崖峭壁间盘绕,像怒放的生命之火。她的心也随之燃烧起来。车队在盘山公路上越驶越高,她感到头疼恶心,拿出氧气袋让她吸,告诉她,思绪似乎清晰了一些。当车行驶到海拔四千多米时,她感觉整个人似乎死过了一回。
⑦两天之后,车队终于行驶到雪山脚下。大雪封锁了他们的去路,到处都是皑皑白雪。老兵失望地告诉她,才是他们上山的时候。山下还是格桑花盛开的季节,望北哨所已经提前进入了冬天。 ⑧她绝望地站在车下,顺着老兵的指引,看到了山顶一排石头房子,一起向山下招手。她知道,他一定在人群中。可是她分不清哪个是他。她想起了,每人一条。春节后,她写信提醒他把红腰带系上,冲着山上挥舞着。在大雪皑皑中,那条红绸带是那么醒目鲜艳。突然,那一定就是他了……
⑨她再次得到他的消息时,雪已经融化了,一封电报告诉她 ⑩她终于来到了哨所,只看到了他的墓地。她来了,他却失约了。不,永远在望北哨所等她……
⑪离开望北哨所,她把那条红绸带留在了山上。下山走了好久,她
第9页(共23页)
回望哨所时,似乎唯有那条红绸带仍在风中飘舞,似乎是他在为她送行。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越来越醒目。
(有删改)
(1)结合选文,简要分析第②段“她”对望北已经很熟悉的原因。 (2)第⑤段写“她”还学会了一首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选文简要回答。
(3)你认为选文的主人公是谁,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 (4)“她”为什么把红绸带留在山上?请结合选文,以“她”的身份(用第一人称)回答。 三、作文(50分)
10.(50分)请以“这才是少年应有的模样”为结尾,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 (2)文体自选; (3)不少于5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四、附加题(10分)
11.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说着,汤相公走了进来,作揖坐下,便说道:“表叔那房子,我因这半年没有钱用,家里也要吃用、没奈何卖了,又老远的路来告诉我做啥?”汤相公道:“我拆了房子,所以来同表叔商量,借些银子去当几间屋住。”虞博士又点头道:“是了,明日与你拿去典几间屋住也好。”汤相公就不言语了。杜少卿吃完了酒,告别了去。
第10页(共23页)
那两人还坐着,伊昭问道:“老师与杜少卿是甚么的相与?”虞博士道:“他是我们世交,是个极有才情的。”伊昭道:“门生也不好说。南京人都知道他本来是个有钱的人,在南京躲着,专好扯谎骗钱。他最没有品行!”虞博士道:“他有甚么没品行?”伊昭道:“他时常同乃眷上酒馆吃酒,俗人怎么得知!”储信道:“这也罢了;倒是老师下次有甚么有钱的诗文,做出来的东西,好也有限,老师托他们做,又不要钱,是人人知道的,做出来的诗文,我还沾他的光。就如今日这银子是一百两,我还留下二十两给我表侄。”两人不言语了
(节选自《儒林外史》)
(1)下列有关虞博士的四件事,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答应给汤相公银子去典屋住 ②主祭泰伯祠 ③补南京国子监博士 ④救助落水的庄农人家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②① D.④③①②
(2)吴敬梓320周年诞辰之际,某校文学社刊物开设“《儒林外史》‘真儒’风采”栏目,请结合原著
第11页(共23页)
“真儒”推荐表
推荐人物 1
推荐理由
虞博士 他中进士后如实上报年龄,为遭污蔑的杜少卿
辩解,可见他是光明磊落、仗义执言的真儒。
2
说明:推荐的人物不得重复。
(3)讽刺是《儒林外史》突出的艺术特色,请以伊昭或原著中另一个人物为例,简要分析作品如何通过对人物的刻画达到讽刺效果。
第12页(共23页)
答案
一、积累运用(24分) 1.答案:
(1)悠悠我心 子宁不嗣音(注意“悠悠”“嗣”的书写) (2)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注意“汉”的书写)
(3)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一览众山小 (注意“眦”“绝”的书写)
(4)星河欲转千帆舞(注意“转”的书写) (5)俗子胸襟谁识我
(6)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点拨: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2.答案: (1)愧怍 (2)迁徙 (3)因地制宜 (4)咬文嚼字
第13页(共23页)
点拨: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3.【解答】ABD.正确。
C.有误,入木三分:形容书法极有笔力。对象错误。 故选:C。
点拨: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是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汉语词语有许多是多义的,但是到了具体语境中,每个词就只能有一个确定的意义。 4.【解答】ABD.正确;
C.有误,本句语病为句式杂糅; 故选:C。
点拨:做好本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2)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找到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错误。(3)析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找到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等错误。 5.答案: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不破楼兰终不还。
点拨:做本题时,注意正楷书法要笔划平正,结体整齐,工妙于点画,神韵于结体。标点符号各占一格。
第14页(共23页)
6.【解答】阅读题干诗句可知此诗是王昌龄的《从军行》,属于边塞诗。 故选:B。
点拨: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对诗歌进行积累,并了解其内容,分清诗歌题材。 二、阅读(46分)
7.【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①句意:当权的人目光短浅。鄙:目光短浅。 ②句意: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属:职分。 ③句意:鲁庄公要下令追击齐军。驰:追击。 ④句意: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伏:伏兵。 (2)本题考查语句翻译。
①句中重点词语:惠,恩惠。遍。从,跟从,老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
②句中重点词语:竭,枯竭。盈。克,战胜,所以才战胜了他们。 (3)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含义辨析。 A.均为“到“的意思; B.正/方圆; C.听从/跟从; D.如果/好像; 故选:A。
(4)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根据语意及古汉语句式特点。
第15页(共23页)
本句大意为“连夜筑垒,至天明即成,众将都惧怕他们前来攻击”。 (5)本题考查文本内容。
①分析曹刿与陶侃在指挥作战方面的共同点。
齐军逃跑后,鲁庄公马上要下令追击。曹刿下了战车,又登上战车。这才同意追击,就想和敌人决战,认为“应当待以时日。由此可见二人都“头脑冷静;曹刿总结阻止鲁庄公进攻的理由“彼竭我盈;陶侃阻止诸位将领的理由是“叛贼气势正盛。由此可见二人都“重视敌我双方的士气”。
②分析李根和孔坦在战事中各自发挥了怎样的作用。首先要分析战争形式,最后阐述其作用。
李根,在久攻不下,建议修筑白石垒;孔坦,冷静分析当前形势,从而稳定了军心。 答案:
(1)①目光短浅;②职分;④伏兵。
(2)①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 ②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 (3)A
(4)夜筑垒/至晓而成/闻峻军严声/诸将咸惧其来攻 (5)①共同点:头脑冷静,善于把握作战时机。
②在久攻不下,无所建树的情况下,起到了稳固防守阵营的作用,非常恐惧的时候,稳定了军心。 点拨:“之”的用法:
第16页(共23页)
①旁人皆为之感怆(之:代词)
②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 ③与民同游观之乐(之:的)
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⑤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补充音节) ⑥孔子云:“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⑦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8.【解答】(1)这是一道选择题,在理解材料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仔细地分析比对。 ACD.正确。
B.有误,因体型庞大,单扫描就用时一个多月、建立三维模型,如青铜神树的修复”说法错误。 故选:B。
(2)解答此题学生要了解材料,并对每则材料进行提炼总结,‘云端’观展成为常态,数字化让博物馆的边界变得模糊了、丰富的多媒体技术更全面,全方位立体式呈现”“科技与文化结合使展览寓教于乐。
(3)根据“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高清相机等设备收集文物数据,容易破碎,先用3D扫描仪采集数据,给文物穿上后再提取”可知,对于完整的瓷器,给瓷器穿上后再提取,来识别文物的物质构成,就可以预判文物的材质”“修复师运用扫描的三维数据,然后进行
第17页(共23页)
虚拟修复,以此提高修复的精准度”等语句可知,用高光谱数据采集与分析的技术来识别其物质的构成,对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再进行实物修复。 答案: (1)B
(2)①由实物形式展览变成“云端”观展,突破空间限制; ②能更生动、深入地表达文物的文化内涵,科技与文化结合,更具吸引力。
(3)①先用3D扫描仪对这些瓷器进行数据采集,对于完整的瓷器,给瓷器穿上后再提取,用高光谱数据采集与分析的技术来识别其物质的构成,对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再进行实物修复。 点拨:材料阅读题给出一组材料,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简洁、流畅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9.【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根据“他军校毕业,地址就写着望北”可知,所以让她记忆深刻,陡峭的山石,洋洋洒洒的落雪……”可知;根据“他们计划好了,藏北最美丽的季节,她去望北哨所,开启他们的新婚之旅”可知,她为此准备了许多;根据“两天之后。大雪封锁了他们的去路。老兵失望地告诉她,她此前曾亲自前往望北哨所却在山下折回。
(2)本题考查句段作用分析。“她还学会了一首歌:坐着火车去拉
第18页(共23页)
萨,去看那最美的格桑花呀,使文章富有文采、格桑花,她希望到那时可以和爱人相会,美好的憧憬,就在秋天,雪山脚下开遍了格桑花,他带她去看神秘的布达拉,只看到了他的墓地,他却失约了。不,永远在望北哨所等她……”悲惨的结局形成对比、为国牺牲的爱国军人的赞美之情,寄予了作者对她们凄婉爱情的深切同情。 (3)本题考查文章主人公分析。选文的主人公是在哨所牺牲的军人(他),分配到部队后的第一封来信,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最近一次见到他。他变黑了变瘦了,雪已经融化了,他在巡逻路上……”等句可知,也是故事能够一直发展下去的关键人物,雪已经融化了,他在巡逻路……”她终于来到了哨所。她来了。不,他在履行自己的约定,本文运用了大量的侧面描写、为国奉献牺牲的哨所执勤人物形象,说话也惜字如金”“司机是个老兵,告诉她,望北哨所已经提前进入了冬天”等句可知。
(4)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理解。全文描述了一个坚守岗位、为国牺牲的哨所执勤人物的形象,就是两个人的‘本命年’了,开启他们的新婚之旅”可知,渴望了很久;根据原文“她想起了,每人一条,她写信提醒他把红腰带系上、成功,当初买的两条红腰带是为了代替自己可以随时陪伴在“你”身边、成功,也因为红色代表着我们海誓山盟的爱情,“你”每次穿衣服的时候都能想起“我”,“你”已长眠地下,带着“我”的念想。 答案:
(1)①她的爱人军校分配的第一个哨所就是望北哨所,让她记忆
第19页(共23页)
深刻;③她和他约定在望北哨所完成终身大事,望北哨所在她心中地位独特。
(2)①引用歌词,使文章富有文采,她希望到那时可以和爱人相会;③以想象中的美好和下文悲惨的结局形成对比、为国牺牲的爱国军人的赞美之情,寄予了作者对她们凄婉爱情的深切同情。 (3)我认为选文的主人公是在哨所牺牲的军人(他)。原因:①他是故事里反复提到的人物。②本文运用了大量的侧面描写、为国奉献牺牲的哨所执勤人物形象。
(4)示例:爱人啊,我等了那么久,就是希望能在格桑花盛开的季节和你相约雪山下厮守一生。记得上次你回来,作为陪物,不仅仅是因为红色代表着喜庆、忠勇和正义,我总希望,但现在你已长眠地下,带着我的念想。
点拨: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作文(50分) 10.【解答】
少年与远方
老师说,要有诗与远方。
第20页(共23页)
小时候住在乡下,我与小伙伴们经常玩各种游戏。这片天地。树叶的沙沙声、大家的嬉笑声。我们互相帮助爬上不知名的大树。我们每天以不同的方式探索大自然。
傍晚,我们的活动更丰富了。我们偷偷溜到河边,女孩子们围在一起说话,大家一致同意。山中的夜色是缥缈的、朦胧的,女生们手紧紧牵着手,簇拥着走在后面。
寂静的大山更寂静了,夜晚给它戴上神秘的面纱,我们缓慢挪动脚步,不时环顾四周,凄厉的声音令人心头一紧,我们脑海中浮现出鬼故事,正疑惑时。“咔嚓”,我们心跳加速。“咔嚓”,带头的男孩猛地拔腿就往回跑,发疯般地冲出寂静的大山。
跑到山下,我们大口大口喘着气,心还在怦怦乱跳,洒在我们冰凉却汗津津的身上。
长大后才明白,小时候听到的鬼怪故事,但童年的欢声笑语却在记忆中闪闪发光。
如今,旅游景点越来越多,我们却很少走进真正的自然。每件事、每个生命都值得探索。文字带给我们想象的空间,却是另一种震撼,那是远方的呼唤。
少年不去远方,谁去远方,谁去追寻,迎着雨,挂着月,意气风发去丈量远方!
点拨:“诗与远方”,哪里是远方?儿时探险的大山是远方;如今我们学习的知识,令人震撼的现实,都是远方。远方是少年永不衰老的好奇心,这颗心,充满活力且永不放弃。小作者积极向上的蓬勃
第21页(共23页)
朝气,透过文字扑面而来,让我们看到了一颗勇敢好奇且“永不停歇”的青春之心整装待发,向未知的远方前进。相信所有少年都会为之感动并跟上这探索的脚步吧! 四、附加题(10分)
11.【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情节的识记。根据平时的阅读积累可知,常熟人,做了系列善举,远村上有一个姓郑的人家请他去看葬坟,虞博士叫了一只小船回来,虞博士吓了一跳忙叫船家把那人救了起来,参加科举考试。天子见到虞博士年岁太大。之后汤相公来找虞博士,把虞博士让他住的房子拆卖了,还另给了银子让他再去租房住,某个监生被人诬告赌博要受责罚,而是善待教化他。因此。 故选:D。
(2)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及情节的识记。结合平时的阅读积累可知,例如王冕、庄绍光等,从中选择一位。例如王冕是一位“真儒”,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不精通,以卖画为生。
(3)本题考查对名著艺术特色的理解。讽刺是用比喻、批评或嘲笑、细节描写,例如范进中举前,被他“一口淬在脸上”,态度横蛮,胡屠户在他回府途中低着头,态度恭敬,对比鲜明。 答案: (1)D
(2)示例:王冕:出身田家,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不精通,以卖画为生。
第22页(共23页)
(3)示例:严监生临终前,因为心疼点着两茎灯草,直到赵氏挑掉一根。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和夸张手法来表现他的极度吝啬,从而使作品产生强烈的讽刺意味。
点拨: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人物及故事,还要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并且及时做笔记,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第23页(共23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