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伤寒论》对胃肠道病症的辨证论治

《伤寒论》对胃肠道病症的辨证论治

2021-12-05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伤寒论》对胃肠道病症的辨证论治

作者: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马文辉里部病证,包括阳明病和太阴病,它们是胃肠道中两种性质不同的症候群。阳明机能亢奋,太阴机能衰减,故阳明为实为热,太阴为虚为寒。第一节 阳明病类证一、 阳明病[主证]胃家实,发潮热,自汗出,大便难。 第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胃家”系指肠胃而言。“实”指病体为实,实有其物,并有一系列之实热症状,故“胃家实”是本病的核心症状。“发潮热”是实有其物(包括食、水、痰、血)积而不去,其中会有热源物质,经肠粘膜吸收入血液后,引起刺激性发热。“自汗出”,是内部郁热,热蒸皮肤,腠理开泄,津液外泄的表现。汗出伤津,致使大便干结不下,而出现“大便难”。这些症状,均导源于“胃家实”,是胃家实的必然结果。故将“胃家实”列为核心症。[治疗原则]急下存阴。[主方及主药]主方:大承气汤阳明病是内热致实,实则气机不畅,故有热,有食,有气相互掺杂,治疗则必须针锋相对:一要凉药清热;二是排除蓄积之物;三要照顾机体健康。此作用只有大承气汤担之得当,故以大承气汤做主方。大黄性寒味苦,苦寒可以泄热,它具有较强的攻下作用,可以“荡涤肠胃,推陈致新”,泻实,泻热。所以它可以担当起阳明病必须排的作用,这是其一。其二,大黄是苦寒药,

它又能担负起阳明病必须泻热的作用。其三,本品经抗菌试验证明,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肺炎双球菌等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肠道病则多由致病菌引起,故用之更妥。大黄泻下之力虽大,然对于阳明病来说,泻下不仅需要肠管收缩之力,而且又需要大量的液体稀释蓄积物,此则大黄就嫌不足,必须有芒硝来帮助。芒硝含有硫酸钠、钙、钾等成分,它们是不易肠壁吸收的物质,在肠内可形成高渗盐溶液,使肠道保持大量水分,以软坚排便,助大黄泻热。枳实,厚朴为佐药,肠内容物蓄积,易发酵产气,故用其消胀除满。枳实主要成分是橙叶香油等,能增强肠胃节律蠕动,平痉挛健胃,厚朴含厚朴酚,挥发油等,可以排气消胀。[鉴别证治]阳明病为里热实证。它是由于消化道内有四种异源同性的有形物质障碍,而发热致实的,那么里热实证是其共性,而异源同性的水、血、痰、食则是个性。因此,在临床治疗上,必须在注意共性治疗的基础上,注重研究每个有形物质致病的个性,只有掌握了共性,又细察了个性,治疗才能单刀直入,针锋相对,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大承气汤证 1、大承气汤主证 原文: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澉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208) 大黄四两(酒

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2、大承气汤重证 原文: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潮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212) 诠释:“潮热”是阳明病的热型,“手足澉然汗出”是大便硬的外证。“汗出不恶寒”是太阳病表解入里的指征。“脉迟”为阳明病大承气汤证之脉。吴人驹说:“一腹之中,上中下邪气皆盛,证之全实者,其脉单沉伏,不可生疑畏,惟下之而脉自渐出也。(《医宗金鉴》) 3、大承气汤适应证 (1)潮热,谵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 原文: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220) 诠释: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四证是大承气汤四大适应证,标志着燥屎已经形成。只要胃家有燥屎则可使用大承气汤。 原文: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胃中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215) 诠释:“胃中”只是体表定位,燥屎不在胃而在横结肠。阳明病只要燥屎不升至模结肠,不影响饮食,同时也不会出现

腹胀痛。 (2)汗出,潮热,谵语,大便难 原文:汗出谵语,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217) 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240) 诠释:大承气汤证的“汗出,日晡所发热”与54条“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之桂枝汤证有相似之处,故仲景特以“脉实”“脉浮虚”以资鉴别。同时汗出特点也不相同,参182条,阳明病外证为“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3)心中懊恼而烦,腹满而痛,不大便 原文: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恼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238)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而痛者,此有燥屎,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也。(241) 正误补缺:阳明病,下之后,六七日不大便,心中懊恼而烦,腹满而痛者,此有燥屎,所以然者,以新病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而成宿食故也,可攻,宜大承气汤,损谷则愈。若下后,腹微满,初头碍,后必溏,不可攻之,宜栀子厚朴汤。 诠释: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203) 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新病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

解,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398) 上述阳明病大承气汤证的形成为伤寒下后胃气尚弱,食谷不化,形成燥屎。故民俗有“饿死的伤寒,撑死的痢疾”之说。 (4)小便不利,大便难,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 原文: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242) 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能食,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251) 诠释:参203条“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本条讲述了小便与大便的关系。《内经·经脉别论》说:“食入于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饮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精并行。”再看179条“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由此可知,阳明病的形成与水液代谢有密切关系,小便不利,水走胃肠燥屎不能形成。小便自利,水走膀胱,不能回流胃肠,大便则硬。 (5)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大便难,身微热 原文: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

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承气汤。(252) 诠释:“目中不了了,睛不和”为里实影响神经系统后引起的病证,为越部证,只要攻除里实,病变即可自解,故曰:“无表里证”即非半表半里证。 (6)发热,汗多,不大便 原文: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者,宜大承气汤。(253) 诠释:本证为大汗伤阴,燥屎内结之证,须急下之,否则很快形成212条大承气汤重证。 (7)腹满痛,不大便 原文: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254) 诠解:“腹满痛”是燥屎升至模结肠的标志,为阳明病急证,故须急下之,否则形成肠梗阻。 (8)口燥咽干,脉沉迟 原文: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320) 正误补缺:阳明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脉沉迟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诠释:“脉沉迟”为阳明病的大承气汤证常脉,为燥屎内结,邪伏于里之象,如不识此,误以为少阴病,则大错特错。 (9)自利清水,色纯青,口干燥,脉沉迟 原文: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321) 正误补缺:阳明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脉沉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诠释:本证为燥屎内结,热结旁流之证,多为伤寒四五十天,不吃饭,只饮水,水伴胆汁沿燥屎间隙而下,故而形成自利

清水,色纯青。内结之势更盛,故须急下之。 (10)腹胀,不大便,脉沉迟 原文: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急下之,宜大承气汤。(322) 正误补缺:阳明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脉沉迟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诠释:燥屎内结,腑气不通,病情危急,故宜急下之。 4、大承气汤禁忌证 (1)表未解,不可攻下,先解表,后攻里。 原文: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44) ……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208) ……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乃可攻之。(106) 诠释:表证未解,攻下则引邪入里。 (2)太阴虚寒,胃中冷者,不可攻下 原文: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194) 正误补缺:太阴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 原文: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204) ……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208) 诠释:呕,腹大满皆为太阴虚证,治疗必须兼顾虚实两个面,方不至误。“满”与“胀”的区别在于满为患者自觉症状,腹部柔软,喜按。胀为他觉症状,腹部硬而拒按。 二、调胃承气汤证1、调胃承气汤主证 原文: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

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以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之,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105)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248) 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213) 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29)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甘草二两(炙),芒硝半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正误补缺:阳明病,谵语,汗出,蒸蒸发热,大便硬者,调胃承气汤主之。 诠释:213条“小承气汤主之”为错简,参29条“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70)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207)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改为调胃承气汤)和之。(250) 诠释:阳性病,汗清不解,燥屎还未完全形成,表现为胃气不和时,使用调胃承气汤。 三、桃核承气汤证 原文: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106) 桃仁五十个

(去皮尖),大黄四两,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芒硝二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诠释:“热结膀胱”与“胃中有燥屎五六枚”表述方法相同。膀胱,胃中都不是指脏腑本身,只是在体表投射区,代表病位,膀胱即下焦小腹部位。 关于“热结膀胱”的问题,历代争论很大。认为是太阳病不解,遂经瘀热,结于膀胱,形成膀胱蓄血。这是六经立论的依据,但事实并非如此。这里的血不是蓄于膀胱,而是蓄于大肠,与桃核承气汤作用部位是一致的。 出血为热迫血行,同时也是泄热自救。参46条在上可衄,本条在下可便。血出热泄后,在里形成蓄血证,出现少腹急结,病机仍然是阳明里实证。 四、抵当汤与抵当丸证 原文: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124) 水蛭(熬),虻虫各三十个(去翅足,熬),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洗)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 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126) 水蛭二十个(熬),虻虫二十个(去翅足,熬),桃仁五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

上四味,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卒时当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正误补缺:伤寒有热,表解已,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其人发狂,脉微而沉者,为有血也,下血乃愈,抵当汤主之。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 诠释:124、126两条,是完全相同的两个证,故把126条抵当丸改为抵当汤,合为一条。“太阳随经,瘀热在里”说明了经络参与了病邪传变,但必须指出的是经络并非是太阳膀胱经,血也不是蓄在膀胱腑,而是蓄于大肠。 原文: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237) 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125) 正误补缺:阳明证,其人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本有久瘀血也,若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血证谛也,抵当丸主之。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 诠释:两条皆改为抵当丸主之,是因为喜忘,身黄非短期所能形成,皆久瘀血。“丸者缓也,汤者荡也“,新病速取,久病缓攻。小便不利者,为无血。 五、大陷胸汤证 1、大陷胸汤主证 原文: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135) ……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

陷胸汤主之。(149) 大黄六两(去皮),芒硝一升,甘遂一钱匕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两沸,内甘遂煮,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诠释:本证为水热互结于胸胁,参136条:“伤寒十余日,……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证属阳明病。“结胸热实”既说出了病位,也指明了病机,同时也含有“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三大主证。 2、大陷胸汤证与大柴胡汤证的鉴别 原文: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136) 诠释:大柴胡汤证为小柴胡汤证与小承气汤证的合证,病位涉及半表半里与里部,主证为发热或往来寒热,呕不止,下利,心下急,心中痞硬,郁郁微烦,但头汗出。与大陷胸汤证在病位与病证上都有相象之处,所不同的为大柴胡汤证为热结在里,心下急,心中痞硬,但不痛。大陷胸汤证为水结在胸胁,为结胸热实,心下痛,按之石硬。参条文103、165条大柴胡汤证。 3、大陷胸汤适应证 原文: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者,大陷胸汤主之。(137) 诠释:本证为大陷胸汤证与调胃承气汤证合证,即水食互结。由于大陷胸汤本身是具备泻水,泻食的

双重作用,故水食互结仍然使用大陷胸汤。 如果二证单一出现是不可混淆的,如尤在泾所言:“大陷胸与大承气,其用有心下与胃中之分,以愚观之,仲景所云心下者,正胃之谓,所云胃中者 ,正大小肠之谓也。胃为都会,水谷并居,清浊未分,邪气入之,夹痰夹食,相结不解,则成结胸。大小肠者,精华已去,糟粕独居,邪气入之,但与秽物结成燥粪而已。大承气专主肠中燥粪,大陷胸并主心下水食……大承气先煮枳朴后纳大黄,大陷胸先煮大黄而后纳诸药。夫治上者制以缓,治下者治宜急,而大黄生则行速,熟则行迟,盖即一物而其用又不同如此。”(《伤寒贯珠集·太阳篇下》) 4、大陷胸汤禁忌证 原文:结胸证,其脉浮大者 ,不可下,下之则死。 诠释:阳明病脉常沉伏而迟,出现浮大数疾之脉皆胃气衰败之象,慎用攻下之法。如吴人驹说:“一腹之中,上下邪气皆盛,证之全实者,其脉常沉伏,不可生疑畏,惟下之而脉自渐出也。”(《医宗金鉴》) 六、大陷胸丸证 原文: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131) 大黄半斤,葶苈子半升(熬),芒硝半升,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 上四味,捣筛两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另捣甘遂沫一钱匕,白密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禁如药法。 正误补缺:阳明病,结胸热

实,脉沉而紧,项亦强,如柔痉状,喘鸣迫塞,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宜大陷胸丸。 诠释:大陷胸丸证为大陷胸汤证与葶苈大枣泻肺汤合证。参《金匮要略》补入喘鸣迫塞。本证较大陷胸汤证病重而久,故以丸剂缓图。 七、十枣汤证 原文: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152) 芫花(熬),甘遂,大戟 上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大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正误补缺:大青龙汤证,表解后,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诠释:本条“太阳中风”非12条之桂枝汤

证而是38条之大青龙汤证。“下利呕逆”与本证不符,去掉。 本证为皮水证与里水证合证,表解里未和的阳明病,“汗出不恶寒”是表解的标志。“头痛”为越部证,由水气上犯所致。 张隐庵说:“头痛,表证也,然亦有在里者”。如“伤寒不大便五六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 诠释:本方服后,副作用很大,上吐下泻,丢钾严重,容易导致心衰,故凡见数、涩脉者,皆不能使用。 八、蜜

煎导方 原文: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233) 食蜜七合 上一味,于铜器内,微火煎,当须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者。欲可丸,并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当热时急作,冷则硬。以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方去之。疑非仲景意,己试甚良。又大猪胆一枚,泻汁,和少许法醋,以灌谷道内,如一食顷,当大便出宿食恶物,甚效。 诠释:本证为麻子仁丸重证,津液内竭,不可用攻下法,当因势利导,故曰导法。 九、瓜蒂散证 原文: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166) 瓜蒂一分(熬黄),赤小豆一分 上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家,不可与瓜蒂散。 诠释:“胸中有寒”汉朝时没有痰字,借用寒字。痰饮停于胃中,因势利导,吐而越之。第二节 太阴病类证[主证]腹满,或吐或利,时腹冷痛。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这一条是太阴病原有的提纲。太阴本质属寒。其主要病理是肠胃功能降低,致水液滞留于肠胃,

故出现腹满,这是一个代表性的症状,是核心证。胃肠道水液潴留,就是中医称之的湿,湿重,则脾为湿困,粘液水分化之不以,留之不去,泛溢于上,就要产生呕吐;若濡滑于下,就要出现下利。且由于太阴虚寒,故常有“时腹冷痛”。[治疗原则]温里健中。[主方及主药]主方:苍术汤(即《金匮》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伤寒论》叙述太阴病者共有八条,除第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之外,没有提出方子来。《金匮·五脏风寒积聚病脉症并治》云:“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腰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苍术建中燥湿:太阴病以虚寒为中心,由于吸收功能降低而水湿积留,治当首先建中燥湿,建中燥湿以白术、苍术为好,尤以苍术之力最大,故将原方之白术改为苍术(古代苍白二术不分)做为主药。苍术芳香燥湿,长于建中燥湿,它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肠道对水液的吸收功能,并借着茯苓的作用,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苍术虽温,但由于太阴病属寒,而且常有吐利,使阳更虚,故仅用苍术之温是不够的,必须配干姜以加强温热之力量。干姜温中之力最强,故用之为副主药。茯苓渗湿利水:茯苓含茯苓酸,β-茯苓糖等。它能抑制曲细尿管再吸收作用,并可阻止蛋白之排出,是最理想的渗湿药。[鉴别证治]太阴病

虽本质属寒,而且呈现出一系列的消化吸收功能减退的现象,这一点是肯定的。但是同一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以及发病的部位不同,所表现的形式还是有差别的。所以,在临床上,不但要掌握总的原则 ,而且要分清病位、病证,分而治之。

一、理中汤证 1、理中汤主证 原文: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386) 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三两 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正误补缺:霍乱,头痛,身疼痛,自利不渴者,理中丸主之。 诠释:本证为里部虚寒证,属太阴病。以下利为主证。参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四逆辈。” 2、理中汤适应证 原文: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396)

人参,白术,甘草(炙),干姜各三两 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服。 诠释:本证病久证轻,以丸药缓图之。“胸上有寒”为一症状,即食道发凉,为胃中虚寒所致。参159条“理中者,理中焦”病情加重则发展为吴茱芋汤证,“干呕,吐涎沫”。参378条。 二、桂枝加芍药汤证 原文: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279)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生姜三两(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正误补缺:本桂枝证,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诠释:表虚误下,卫阳受伤,胃气被伐,而致太阴虚寒证。桂枝汤中桂枝芍药等量时,方剂作用在表,调和营卫。芍药倍桂枝时,引药入里,主治太阴。 三、小建中汤证 1、小建中汤主证 原文: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100)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胶饴一升 上六味,以水

七升,煮取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诠释:本方为桂枝加芍药汤加饴糖而成。饴糖能延缓药物作用时间,增强止痛效果。 2、小建中汤适应证

原文: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102) 诠释:“心中悸而烦”为少阴证。三阴之寒不分家,以小建中汤治少阴病轻重,虽针对性不强,但大法不谬。 四、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 原文: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66) 厚朴半斤(炙,去皮),生姜半斤(切),半夏半升(洗),甘草二两,人参一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正误补缺:太阴病,吐利,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诠释:本证为太阴病偏重于虚,主证为腹胀满。 五、五苓散证 1、五苓散主证 原文: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156)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71) 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 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七,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诠释:本证为太阴病,水液代谢失常,水饮内停,不能转输而致。主证有:心下痞,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 五苓散证的形成与饮水有密切关系,太阳病,发汗后,脱水伤津,胃中干出现烦躁不得眠,口渴欲饮。这时只需少少与

饮之,使胃气得和,津液得充,则口渴,烦躁得解。如果大量饮水,由于病初愈,胃肠吸收功能较差,水不但不能被吸收输布,反而更加抑制其吸水功能,造成蓄水证,加剧口渴,形成恶性循环。 “微热消渴,小便不利”的病机为:肠道蓄水,吸水功能被遏制,水不能被吸收利用,造成组织间缺水,刺激饮水中枢,形成口渴证,严重者则烦渴或消渴,口渴则饮水自救,引水越多,则越压制胃物吸水功能,口渴愈甚,口渴越甚,大脑垂利分泌抗利尿素越多,抑制排尿,形成小便不利。组织间缺水,产热增高,出现微热脉浮等假象。 2、五苓散重证 原文: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即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74) 伤寒,汗出而渴,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73) 正误补缺:伤寒发热,汗出,六七日不解而烦,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小便不利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口不渴,心下悸者,有表里证,茯苓甘草汤主之。 诠释:水逆证是五苓散证重证,如发热汗出,六七日不解而烦,心下悸,小便不利,此为心阳虚,水湿不能输布而成。“表里证”为半表半里证代名词,在《伤寒论》中有七处提到。参252、93、153、163、168、257,不是少阳病,便是少阴病。 3、五苓散适应证 (1)霍乱病形成五苓散证 原文:霍乱,头痛有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

(386) (2)太阳病形成五苓散证 原文: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72)(3)阳明病形成五苓散证原文: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244) 六、桂枝去桂加在茯苓白术汤证 原文: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28)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切),白术,茯苓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本云:桂枝汤,今去桂加茯苓白术。 正误补缺: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大便难,此必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诠释:服桂枝汤,或下之病仍不解,可知本证非桂枝证和阳明病。参照238条“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可知,本证使用下法为误治,但必有大便难,故补入“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再参照174条“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桂枝对直肠部位有兴奋作用,促进吸水,今太阴病,大便难,初头硬,后必溏,桂枝虽对太阴有利,但对排便不利,故去桂加茯苓白

术。头项强痛,翕翕发热为越部证。 七、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 原文: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67)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去皮),白术,甘草各二两(炙)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诠释:本证为太阴病里虚寒证,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为浊气上逆而致。身为振振摇由发汗伤阳,经脉失养所致。参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润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病机是一致的。皆发汗伤及经筋所致。《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八、旋复代赭汤证原文: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161) 旋复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代赭一两,甘草三两(炙),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诠释:本证为太阴病,胃气上逆,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证。 九、吴茱萸汤证 1、吴茱萸汤主证 原文: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243)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378) 吴茱萸一升(洗),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正误补缺:太阴病,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食谷欲呕者,属太阴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小柴胡汤主之。 诠释:本证为里寒太阴病。参352条“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头痛”为越部证,由浊阴上犯而致。病在上焦,得汤反剧者,为小柴胡汤证,参266条“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2、吴茱萸汤适应证 原文: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309) 正误补缺:太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诠释:里部阴寒极盛,影响表部则手足逆冷,影响半表半里部则烦躁欲死,皆为越部证。 十、桃花汤证 原文: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306) 少阴病,二三日到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307)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干姜一两,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内赤石脂方寸七,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正误补缺:太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诠释:本证属太阴病虚寒证,病位在里部。参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真武汤主之”307条为错

简,桃花汤证无腹痛,小便不利,故去掉。 十一、赤石脂禹余粮汤证 原文: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159) 赤石脂一斤,太一禹余粮一斤(碎)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诠释:本证为太阴病下焦虚寒证,门户失约,滑脱不止,主证为下利不止,心下痞硬。第三节 里部部证根据《伤寒论》第175条:“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似阳明病。“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似太阴病,但又似是而非,寒热虚实均不分明,难分阳明太阴,故为里部部病,里部的生姜泻心汤证实为一个寒热虚实错综的病证,阳明之热积于胃,留而不去,胃气上逆则现于干噫食臭此为实热作崇。胃中瘀热不除,而使脾不运化,脾气不升,水饮不得四布而停于胁下,而见胁下有水气,水阻气道,气机不畅则腹中雷鸣;水湿下泄而见下利,皆太阴虚寒之候也,寒热分居,虚实相隔,使里部消化功能出现紊乱,必须健脾以和中,使脾气得健,水饮得行,气机畅达,脾气上升而水消利止,胃气得降则食积可去,积聚之食去,胃气下降则心下痞硬方解,干噫食臭得消,所选之方,非寒热并用,清补并举不得治愈。 方用生姜泻心汤作主方,生姜半夏以温胃散寒、燥湿降逆,使胃气得降,积聚之食可消,黄连、

黄芩苦寒以治胃脘之势,使瘀积之热得泄,人参、大枣健脾补气,使脾气上升,下利可止,水气得输,以治太阳之虚,干姜、甘草温运胃阳,和调于中,使太阴之寒得温,八药并举,四面为用,寒热虚实混杂之证,尽得消、清、温、补,温清并用,消补相济,建健脾和中之功。[鉴别证治] 一、生姜泻心汤证 原文: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157) 生姜四两(切),甘草三两(炙),人参三两,干姜一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洗),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本云:理中人参黄芩汤去桂枝术加黄连。 诠释:本证为里部寒热错杂,虚实并见的部证,以干噫食臭,心下痞硬,腹中雷鸣,下利为主证。 二、半夏泻心汤证 原文: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它药下之,柴胡汤证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心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149) 半夏半升(洗),黄芩,干

姜,人参,甘草(炙)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正误补缺:伤寒五六日,呕而下利,

腹中雷鸣,心下痞硬满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诠释:参《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故补入。本证为生姜泻心汤类证,不同点在于一为干噫食臭,一为呕而不食。 三、甘草泻心汤证 原文: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158) 甘草四两(炙),黄芩三两,干姜三两,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黄连一两 上六味,以水一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正误补缺: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此为胃中不和,胃气虚,客气上逆,甘草泻心汤主之。 诠释:本证之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为胃肠蠕动加快,食物下行过速所致,其味秽臭,与四逆汤证之下利清谷不同。 四、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 原文: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359)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正误补缺:本自寒下,若食入口即吐,此为胃中不和,寒热格拒,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诠释:格则吐逆,格者吐逆之病名也。

丹波元坚说:“然大旨不过本是胃虚膈热,医误吐下,故热搏于上,而冷甚于下也。”本证为里部寒热格拒之证。 五、黄连汤证 原文: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173) 黄连三两,甘草三两(炙),干姜三两,桂枝三两(去皮),人参二两,半夏半升(洗),大枣十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昼三夜二,疑非仲景方。 正误补缺:伤寒解之后,胸中烦热,胃中不和,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诠释:本证为生姜泻心汤类证。参157条“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两方只一味之差,桂枝易生姜。第四节 里部单、兼、合证 一、白头翁汤证 原文: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371) 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373) 白头翁二两,黄柏三两,黄连三两,秦皮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诠释:本证为阳明热痢。 二、葛根黄芩黄连汤证 原文: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34) 葛根半斤,甘草二两(炙)黄芩三两,黄连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

温再服。 正误补缺: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下利,若汗出而喘者,表未解也,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之。表解已,利下不止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诠释:本证为表热里热合证,参照163条“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本条与163条错简。桂枝证误下形成桂枝人参汤证,麻杏甘石汤证误下协热下利,形成葛根黄芩黄连汤证。三、黄芩汤证和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证 原文: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172) 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半夏半升(洗),生姜一两半(一方三两,切) 正误补缺:热利,腹中痛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诠释:本证为里部阳明热利证,参358条“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补入腹中痛。 四、小承气汤证 1、小承气汤主证 原文:阳明病,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214)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249)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

此外欲解,可攻里也……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208)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二两(炙,去皮),枳实三枚(大者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诠释:大承气汤证脉为迟脉,如阳明病出现数疾之脉,为胃气衰败的表现。正如方有执所说:“滑疾有不宁之象,不可不知。”249条为错简,参213条“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两条方证恰好相反,故修正。小承气汤证为阳明病兼太阴虚证,故尔小承气汤多用于阳明病转太阴虚的中间过程。或胃气本虚而形成阳明证者。 2、小承气汤适应证 (1)探试法 原文:……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与大承气汤;若不转矢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与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与五苓散;若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矢气者,慎不可攻也。(209) 诠释:小承气汤为一中介方,属阳明热与太阴虚合证方,仲景辨不清是阳明引起的不大便,还是太阴引起的不大便时,则以小承气汤测试,使用小承气汤后,转矢气者为阳明病,不转矢气者为太阴病。什么为“转矢气”

呢?一般认为有气从肛门排出即放屁。资料表明,转是还,返回的意思。209条“腹中转矢气”腹中怎能放屁呢?实际上是服小承气汤后,肠蠕动增强,推动肠中浊气欲以肛门排出,行至燥屎处,阻塞不得出,复还腹中,移时再作,肠鸣有声,如果是太阴病,肠中无燥屎形成,就没有转矢气形成,服后则泄。 (2)慎用法 原文: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 诠释:阳明病出现脉弱,烦躁,心下硬说明明兼有太阴虚的成份,攻下时,要十分慎重。 五、麻子仁丸证 原文: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气之。(247) 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枳实半斤(炙),大黄一斤(去皮),厚朴一只(炙,去皮),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别作脂) 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正误补缺:趺阳脉浮而涩,此为胃气强,脾为约,小便数,大便则硬,麻子仁丸主之。 诠释:胃强脾约,胃热肠燥,津液受伤,脾不为胃行其津浪,津液不能定期入胃中,大便则硬。参203条“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278条“伤寒

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由此两条可以看出,脾主水液代谢,“脾家”是一个系统,如胃家。功能正常,津液自还胃中,失常则不能还入胃中,形成大便硬。第五节 里部的合并病一、茵陈蒿汤证原文: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236)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擘 ,大黄二两,去皮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煎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渣,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满,黄从小便去也。诠释:阳明病黄疸证,临床多见于黄疸型肝炎。二、大柴胡汤证, 1、大柴胡汤主证 原文:伤寒发汗,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145)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103) 柴胡半斤,黄苓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洗) 生姜五两(切),枳实四枚(炙),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为大柴胡汤。诠释:小柴胡汤证兼里热者,为大柴

胡汤证。《宋本》无大黄,《金匮要略》《时后方》《千金方》《外台秘要》皆有大黄,从方剂来看,本方的主要作用在于治疗半表半里证与阳明合病,当加大黄。枳实、芍药、大黄三味药配合,泻下作用极强,每日可达十五六次,缺一不可,可见中药配伍的重要性。临床多见于胆囊炎、胰腺炎。 2、大柴胡汤适应证原文: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136)诠释:本证为阳明病影响半表半里者。全方和解表里,通下里实。三部六病调胃汤即有本方化裁而来,临床只要有聚关脉和阴明实即可使用,其泻下作用不亚于大承气汤。 三、柴胡加芒硝汤证 原文: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104) 柴胡二两十六铢,黄芩一两,人参一两,甘草一两(炙),生姜一两(切),半夏二十铢(本云,五枚,洗),大枣四枚(擘),芒硝二两 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煮微沸,分温再服,不解,更作。诠释:本证为小柴胡汤证兼里实证。潮热为阳明热型,为燥屎内结的外证,本证较大柴胡汤证轻,大柴胡汤为二阳合证,本方证为先表后里。临床多见于胆石症。本文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u/19190437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