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由于出国访学,课程由原先的每周2课改为每周3课,十二周上完,所以又临近期末了。因为课时的调整,教学内容也相应做了些调整。翻译基础课程是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实践占很大比重。我喜欢将上课比喻为放羊,教师是牧羊人,学生是羊群。在电脑和网络还有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智能的情况下,教师再也不是教室中唯一掌握知识资源的人。教学应该不仅是教师讲授的过程,而是一个分享和交流的过程,教师和同学都得为这项课堂交流贡献力量。基于此,本人设计了12周的教学活动。201x级本二五个班级参与了这学期的教学活动。就授课情况来看,班级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
翻译122班和外贸122班同学对于课后作业的积极性最高,每次都主动交作业,课前学习委员还会问老师如何预习。外贸122班的同学字都写得很漂亮,让老师看了很舒服。师范121班小组presentation做得比较好,可能是专业优势,无论是PPT还是陈述者都是表现比较出色。翻译121班和外贸121班相对而言对于课后作业的态度不如其他三个班,但每个班都有几个有突出表现学生,时不时有佳译出现,让老师惊喜。每个班都有几个好苗子,稍加培养成为好的译者不成问题。师生之间有时候是需要互相鼓励的,刚开学的时候大家都积极性很高,想认真学习或者教授这门课程。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积极性会降低,如果没有相互的鼓励很难坚持下去。如何相互鼓励?表现在学生对教师布置的任务和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批改与反馈上。如果对于学生的作业,不认真批改,或者带着明显的偏见打分,那学生下次的作业就不愿意认真做。如果学生对于老师的作业胡差事,没有真正动脑实践,直接从网上下载黏贴,老师批了同样会有挫败感。产生这样的念头:我何苦好好备课,认真批改作业?皇帝不急,太监急了何用?相反,如果大家都认真对待自己所做的事情(学习与工作),那就是一个良性循环:老师越上越有劲,学生也越学越有趣,教学效果当然会好。
经过一个学期的积累,有三项作业在此供五个班的大伙儿分享:一是课上的佳译,二是旅游单元的城市介绍PPT,三是以文体类型分组的每组同学的presentationPPT.一直想着开发一个网络教学平台,可以直接把大家课堂内外的译文上传上去,并且老师和其他同学可以跟帖评论。由于本人电脑技术不过关,加上琐事一大堆一直没有能成行,期待在下届同学中实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