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抓一日常规,促班级建设
一年级新生入学之初,对小学中的种种规范和要求还未适应,表现为活泼好动,自由散漫,自我约束力较差,并因此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于是,帮助他们及早适应小学生活成了当务之急。
回忆起开学第一个月的情形,的确相当辛苦。每天如“老母鸡”一般“孵”在班中。从坐、站、举手、排队、吃点心、用餐等一一教起。这样的努力是有成效的,一个星期之后,学生渐渐地知道了每天何时当做何事。于是,再利用每周五的班务课,结合班中实际进行评比,树立榜样,要求学生一天一个样,一周大变样。
一个月后,学生的行为规范大有进步,已基本上适应了学校生活。学生的兴趣需要有新鲜事物加以维持。我结合小红星儿童团入团教育,通过“啄木鸟”行动,找差距,明目标,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再上一个台阶。应该说,我班学生的行为规范已经有了较大的起色,相信经过师生共同努力,定会不断进步。
二、广开言路,家校沟通,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人的天性与本能。作为寄宿制学校的家长,他们将子女送入我校学习,虽然原因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相信我校能把他们的孩子培养成材。一年级的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是否适应寄宿生活,最关心孩子是否开心,生活得怎样?如吃饭、睡觉、作息等。他们急于了解孩子在校的一切情况。每周一送孩子来校,在门口等待张望,迟迟不肯离去,总要对孩子再三叮咛,对老师再三嘱托,其心情可以理解。当然,学校有正常的教学秩序,有必需的规章制度。于是,我想方设法“广开言路”。
比如,将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及作息时间告诉每位家长,便于及时联络和沟通。还和家人讲好,只要有家长电话,一定要留言或记下姓名,以便及时回电。虽然增加了麻烦,但能让家长们有一个和老师交流沟通的途径,也是十分必要和切实可行的。让家长了解学校,了解老师,赢得了家长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于是,为美化班级环境出力,双休日送孩子参加演出,愿意为学校教育提供各种方便。
三、关心学生,事无巨细
关心学生的生活,不仅是生活老师的事情,也是班主任应尽的义务。每天早晨接班时,做到“一看、二摸、三问”。“一看”——孩子们是否到齐,身体、精神、情绪是否正常?“二摸”——衣服是否穿得适当?小手是否冰凉?“三问”——昨晚睡得是否安稳?有无危险苗子?凡此种种,俱要当心。
我班有几位学生开学时极不适应寄宿制生活。每周一早上来校成了家长的心烦事。在校门口哭哭啼啼,拉拉扯扯,弄得家长心烦意乱,束手无策。小w妈妈几次找我,言谈中对自己的择校问题提出质疑,甚至想到了转学。我一方面安慰家长,一方面做孩子的工作,找小w谈心,了解她为什么不喜欢寄宿的原因。
原来,除了学生常有的对家庭、对父母的依赖以外,还真的别有原因:小w是长沙人,开学前刚来上海。陌生的城市,陌生的语言,使她很不习惯。我细心观察了她下课时的情景。果然,每到下课,她总是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几乎不与其他孩子玩,甚至很少走出教室到操场上活动。小z的情况更特殊。还在婴儿时期,不慎摔下床来造成残疾。又遭遇家庭变故,母亲远在日本,家中只有外公外婆和一位太婆婆。三老伴一少,出于对孩子的怜惜,长期以来养成了她任性的坏脾气。对这两位同学,光是晓之以理是不够的,还需心理辅导。我与心理辅导老师联系,为她俩作心理辅导。一段时间以后,情况有所好转。12月4日是红星儿童团入团的日子。我鼓励她,只要星期一早上高高兴兴上学,就能戴上绿领巾。这一招还真管用,小z果然高兴而来,并和外婆道别。外婆惊喜至极。
四、团结合作,形成合力
教师工作千头万绪,有时难免顾此失彼。而且要建设好一个班级,光*班主任一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好在我有两位极好的搭档——负责生活养育的陈礼洁老师和副班主任徐晶老师。他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充满师爱的拳拳之心,深深地感染着我。工作中我们互相扶持,遇到问题,彼此沟通商量。
每天早晚两次与陈老师交接班,总要对学生情况一一交待清楚,一同做学生的教育工作;我每周两次外出学习,徐老师进班代理班主任工作,认真而细致。我班学生取得的进步,这两位老师功不可没。在此,我要说一声“谢谢,辛苦了!”
除了与搭班老师通力合作,我还与年级组老师、任课老师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我经常与李杰、韦卫老师一起分析学生的情况,研究对策,并打破班级界限,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在迎接区拼音验收的日子里,在参加区演出的准备工作中,无不是依*团队精神,才能完成任务,取得佳绩的。
五、明确目标,再创新高
虽然我班学生在这学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仍有不少问题。如:学生的集体意识还需加强,要把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紧密联系起来。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表现为:上课不专心,作业拖拉、双休日不肯用心复习等;还有个别学生在与同学交往中不能与人和睦相处,有打人或损坏同学物品的现象。下学期,我将力争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集体主义精神及纠正不良行为等方面多做工作,逐渐形成爱学、团结的学风和班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