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3年级家长会发言稿

3年级家长会发言稿

2021-09-11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各位家长:

  大家好,我是一年级(1)班的班主任兼语文教师,我姓丘。首先,我代表各位任课教师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感谢各位家长对我校的信任和厚爱——把你们的孩子交到我们的手中。我们知道,那每一张灿烂可爱的笑脸都承载着各位家长的殷切希望和美好憧憬,这需要我们老师的努力,也需要您的配合与支持。

  这次家长会我主要说四句话。

  第一句:让好习惯陪伴孩子一生

  我的工作思想是:先教学生做人,后教学生做文。送一个好习惯,的确强过送一个好成绩!送一个好习惯,就是送孩子一个好明天!好习惯使人受益终生。为什么有的学生会成为所谓的“差生”,其根本原因是态度、习惯问题。在一年级第一学期,我们着重抓哪方面的习惯呢?家长又该如何配合呢?

  学习方面

  1、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旷课,有事能事先请假。

  要按时到校,不能迟到,学校要求学生7:50以前到校,而且要养成在家吃早餐的习惯;

  2、听到上课铃响后能进教室,做好课前准备。(课本、学习用具的准备和摆放)

  希望家长能够每天抽出点时间,对孩子是否完成老师交待的事情进行指导,具体做法:一次提醒,一次检查 ,一次表扬,例如:下学接孩子的时候,问问他“今天老师让你们回家做什么呀”,孩子做完了,家长要检查签字,完成的好,别忘了要肯定孩子,完成的不好或者没完成,也需要家长帮助孩子找出原因,鼓励孩子在努力。有过几次经验以后,孩子就会明白,记住老师交待的任务是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完成,这样他在听老师讲话和记事方面都会认真许多。

  3、正确的读书、写字、执笔姿势。(身正、肩平、臂开、足安,“三个一”)

  4、认真听课、全神贯注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他们的注意力最长只能坚持10—15分钟左右。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注意力,我们在家中要求孩子做事要认真,不要在孩子做事的中途叫孩子做什么,而要让她专注的完成每一样事后才做另一件事。如孩子写作业前,要让他喝水、撒尿等都做完了,才写作来,而且尽量一气呵成。在孩子做作业时,家长请不要打扰。

  凡是注意力持久和注意力集中的孩子往往都会成为班级中优秀的学习者,在我们课堂中,为了让孩子们专心地听课,我们教师会通过各种激励的手段来组织学生专心听讲,所以在低年级的课堂上我们会通常采用一些游戏、律动、小儿歌来组织。而专心致志在课堂上则表现在小眼睛跟着老师转,密切关注老师的一言一行,小耳朵专注的听老师和同学的发言,并能举手发言。

  生活方面:

  1、培养自己的东西由自己保管的意识

  上学以后,需要自己保管的东西一下子多了许多,孩子以前并没有这样的经验,有些孩子几乎每天都在丢文具,根据这种现象要求每种文具都用圆珠笔在纸上写上名字,用胶条粘下来帖在文具上,让他自己认识自己的东西,有些父母对这些现象并不重视,觉得一支铅笔没有多少钱,丢了再买就可以了,但自己的东西自己保管好是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另一方面,给每个同学准备一个资料夹,让学生将老师下发的课程表、卷子等资料,分类整理在文件夹里面,交给他自己保管,逐步培养他管理好自己东西的意识。

  2、教会孩子每天按着课程表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文具,以便能带齐学习用品。

  最初,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和文具盒,他可能会手忙脚乱,丢三落四,家长要有耐心,从旁多加指点,可先给孩子做示范,再让他学着做。现在的孩子在智力因素上没有太大差别,这种差异主要是习惯培养造成的,竞争的是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而良好的习惯是要有一个养成过程的,需要家长、孩子及学校共同配合。好习惯终生受益,坏习惯有害终生。孩子的表现取决于父母的投入,而父母在对待孩子入学这件事上常存在一些误区。家长不够尽责。有的家长认为给孩子找一所好学校、一个好班级或一个好老师,就万事大吉了。尤其是一些双职工的父母,两人工作都很忙,没时间顾及孩子的学习,认为由老师全权代劳就行了,平时也不与老师沟通。一旦孩子出了问题就急了,再打骂孩子,如此教育往往适得其反。

  3、日常行为方面家长应配合做好以下教育

  (1)孩子的礼仪教育。在家尊重长辈与父母(来去要打招呼);教育他们看见老师、同学养成招呼的习惯。让我们的孩子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学校和老师。

  (2)孩子的合群教育。有时小伙伴之间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如碰撞伤了,孩子之间你打打我,我招招你,拿了自己喜欢的物品等等,家长决不能为一些小事斤斤计较,发现情况,及时与老师联系。

  (3)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的教育。课间游戏、午间休息做到文明安全;放学后,要家长接送回家,家长晚来接孩子,要告诉孩子不乱跑,在校门卫等候。

  (4)孩子的纪律卫生观念 。有事不能到校要请假。不随便丢纸屑。不带零食进校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