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种获取知识、提升素养的途径。斜倚在书店的一角,默默地读书,天黑了都不知道——这是传统的阅读方式。如今,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浅阅读,正迅速流行开来。
传统的阅读方式用时长、用心专,不妨称之为深阅读。
经典著作需要我们用心地深阅读。深阅读时,我们一门心思扎进书中,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品味钻研的快乐。不深阅读,怎能读懂《道德经》“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辩证思考?不深阅读,怎能品出《红楼梦》“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其中味”?不深阅读,怎能辨出《等待戈多》荒诞背后的讽刺?深阅读使我们变得智慧、深刻、丰富。深阅读时,仿佛世界缩小了,只有自己和书籍。轻轻翻动纸页,耳边隐约听到哲人的呓语、诗人的吟叹,眼前似乎看到青山碧水、黄昏草月。深阅读为人创造一个静谧的环境,引起人无尽的想象与联想,使人获得远大于书籍本身带来的乐趣。深阅读中,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陶冶。
然而,现如今,激烈的社会竞争、快速的生活节奏,使深阅读变得越来越困难和奢侈,书籍的沉重仿佛加重了生活的重担,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于是,人们开始了“浅阅读”。
浅阅读就是阅读时不多加思考而跳跃式地“扫读”。所谓囫囵吞枣、一目十行,它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里的怡悦。在公共汽车、地铁等嘈杂的公共场所,处处能看到一些人拿着手机、电子书津津有味地进行着浅阅读。
浅阅读作为一种适应现代生活而出现的阅读方式,为阅读带来便利。身心疲惫的上班族在工作之余,不妨浏览一下网页,跟上时尚潮流,整天钻研书本知识的学生们在闲暇之时,也不妨翻翻报纸,涉猎一下最近的新闻动向,与时代接轨。浅阅读不比深阅读的内涵丰富,却以其方便快捷受到人们的追捧。
深浅阅读虽然泾渭分明,但两者并不相克。有大把闲暇时光则捧本经典进行深阅读,时间紧张就选择浅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说:“很多东西,不必细读,浏览一下就行了。所有的东西都关乎于时间,你要学会最大限度地使用它。”的确,经典名著切忌浅阅读,但新闻逸事只用浅读就足够了。
阅读,终究还是一个取悦自己的过程。阅读方式的选择是自由的,应视情况而定。或深或浅,在于自己的心态与要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