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1.1编写的目的
随着世界经济的急速发展,互联网也越来越普及。同时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互联网已经和我们生活的分不开了。由于图书馆书籍繁多,人工管理较为困难,难免会出现一些书籍遗漏的信息。为了保障同学借书方便,管理员管理方便,因此开发了一个可以实现图书的添加查询和存储和更新的管理系统。
1.2背景
待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名称:图书管理系统;
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陈锦辉
本想任务的开发者:陈锦辉
用户:学校师生及图书管理员
实现该软件的计算中心或计算机网络是:xju_5.8G。
1.2定义
借书管理:包括借书的学生信息
图书信息:包括所有书籍的信息
图书查询:通过学生借书的信息查询所借书籍的详细信息
SQL:结构化查询语言。
1.4参考资料
[1]《软件工程概论》(第三版)郑人杰马素霞等编著.
[2] Java2实用教程(题库+微课视频版)耿祥义张跃平编著.
[3]可行性研究报告(GB8567——88)
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2.1要求
功能:登记学生借书的信息,还书信息、查询书籍。
性能:图书管理员可以查看学生借书的情况。
输出:输出信息。
输入:学生信息、书籍信息;
在安全与保密方面的要求:学生的信息只有图书管理员才有查询和修改的权限;
完成期限:30天
2.2目标
减少物力与财力。
减少借书的繁琐。
提高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效率。
提高学生对图书馆的满意程度。
2.3条件、假定和限制
a.所建议系统的运行寿命的最小值:4年;
b.经费来源:学校资助;
c.硬件条件:4303的机房设备和网络设备;
d.运行环境:Windows7以上系统;
e.开发环境:intellij IDEA;
f.可利用的信息和资源:书籍信息管理系统;
g.系统投入使用的最晚时间:20xx.10.9。
2.4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本次可行性研究主要通过调查研究法、分析法。通过学生在图书馆看书借书的情况进行调查,然后在进行研究分析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去解决问题,从而从根本上减少财力与物力的消耗。
2.5评价尺度
开发费用:开发经费预定在5000元左右;
各项功能的优先次序:满足图书管理员和一般用户的使用;
开发时间:在20天之内完成开发和测试工作;
使用中的难易程度:尽量从简,方便使用。
3.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3.1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现需要每人准备一台电脑
给每个人分配任务
每个人完成相应的任务
在viso上画出相应的数据流程图以及系统开发的总体框架。
3.2工作负荷
减少一些没必要的工作量
提前做好计划,解决一些设备与软件问题的一些事情
3.3费用开支
开发整个系统所发费的工资大概是五千元左右。
3.4人员
部分学生
3.5设备
准备一台系统是win7以上的电脑
3.6局限性
处理时间赶不上需要,响应不及时,数据存储的能力不足,处理功能不够没有一个专业的系统管理来维护日常使用,使得图书管理员工作比较困难和复杂,人力物力消耗大,资源浪费严重。
4.所建议的系统
4.1对所建议系统的说明
图书管理系统是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计算机管理学生平常借书的信息与书籍信息,通过强大的查询和更新、删除来提高办事效率。编程软件:IDEA
4.2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登记借书信息、查询、还书、添加书籍、添加用户、删除书籍、删除用户、查询书籍、修改书籍。
4.3改进之处
a.实时更新书籍的信息,提高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效率;
b.加强学生账户安全管理。
c.实时增加新书籍提高学生借书的效率
4.4影响
4.4.1对设备的影响
开发时间久可能会对一些设备有一些危害
4.4.2对软件的影响
必须保证操作系统在Windows7以上版本的电脑上运行,以适应图管理员的管理系统的需求。
同时不要在一台电脑上进行多次反复的操作,可能会导致软件卡顿。
4.4.3对用户单位机构的影响
图书管理员需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
4.4.4对系统运行过程的影响
用户的操作规程:提供个人信息;
运行中心的操作规程:通过借出书籍等各种途径来查询学生的信息;
运行中心与用户之间的关系:通过学生借书的信息可以查询学生的详细信息;
源数据的处理:源数据保存在数据库中,可随机进行查询;
对数据保存的要求,对数据存储、恢复的处理:安全性、完整性、正确性;
输出报告的处理过程、存储媒体和调度方法:每周打印报表图书管理人员进行核验检查;
系统失效的后果及恢复的处理办法:重启系统。
4.4.5对开发的影响
用户需进行的工作:输入一般用户信息;
为了建立一个数据库所要求的数据资源:使用IDEA完成对数据库的建设、更新、查询与删除工作;
为了开发和测验所建议系统而需要的计算机资源:系统打包,能够异地发布,完成在系统Windows7以上的电脑上进行测试工作;
所涉及的保密与安全问题:系统对图书管理员权限进行相应的设置,防止非法登录。
4.4.6对地点和设施的影响
对于一些个人的电脑网速有一定的影响。
可能对学校的教学机房有一定的影响。
4.4.7对经费开支的影响
软件的开发成本并不大,其他的投入也只是电脑。由于学校的电脑已经普及,所运行已经达到了要求,无需重新开发建设,所以系统开发、运行所需的费用是比较低的。
4.5局限性
由于第一次做比较正规的开发,所以难免还有些地方有所遗漏。
4.6技术条件方面的可行性
利用现有的技术,该系统的功能够实现;
对开发人员都已经过将近两年的学习,拥有一定的经验和基础;
在规定的期限内,本系统的开发能够完成。
5.可选择的其他系统方案
可选择的系统方案1
6投资及效益分析
6.1支出
对于所选择的方案,说明所需的费用。如果已有一个现存系统,则包括该系统继续运行期间所需的费用。
6.1.1基本建设投资
计算机一台:4000元;
数据通讯设备:1500元;
安全与保密设备:1000元。
6.1.2其他一次性支出
研究(需求的研究和设计的研究):1000元;
开发计划与测量基准的研究:450元;
数据库的建立:500元;
培训费、旅差费以及开发安装人员所需要的一次性支出:1000元。
6.1.3非一次性支出
设备的租金和维护费用:600元/年;
软件的租金和维护费用:800元/年;
数据通讯方面的租金和维护费用:600/年;
房屋、空间的使用开支;800元/年;
公用设施方面的开支:800元/年;
保密安全方面的开支:600元/年;
其他经常性的支出:400元/年。
6.2收益
6.2.1一次性收益
系统研究费用:400;
系统开发费用:300;
6.2.2非一次性收益
节约了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大大提升宿舍管理效率。
6.2.3不可定量的收益
由于图书管理系统服务使用方便,大量用户使用网上操作,平均每天收益30元,每年收益大概10950元。
6.3收益/投资比
由于在图书管理系统正式投入运行之前,没有做具体的统计,但是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巨大,管理起来很不方便。图书管理系统投入运行之后,预期会带来可观的收益,在管理上也会带来极大的便利,会节约许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6.4投资回收周期
根据投资和收益的分析,两年内便可以收回投入成本,剩下两年年大概收益20000元。
6.5敏感性分析
a.该系统的使用寿命为:4年;
b.该系统的工作负荷量:6台计算机;
c.设备和软件的配置等待变化时,对开发和收益的影响最多不超过5000元。
7社会因素方面的可行性
7.1法律方面的可行性
本系统作为软件工程这门课程的课程设计,没有签订任何合同,不存在合同责任。所用的东西都是自己的或者公共的,也没有挪用别人的成果,不存在侵犯专利权版权等问题。
7.2使用方面的可行性
使用可行性来看,我们设计的图书管理系统可以应用,对此,我们认为,该系统具有相当的可行性,大大方便了登记、查询等操作。学生、图书管理人员都可以使用,软件界面简洁,清晰明了。
8结论
总和各方面的因素来分析,该系统是可行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