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实践心得

社会实践心得

2024-07-18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社会实践心得

  前几日去了福利院。

  福利院地方不算好找,但也不难找。从外面看倒也比较干净。金色的门牌侧挂在大门边上,长长的两排字让近视近200度的我只遥遥认出了福利院三个大字。

  然后我们一行人提着大包小包(我仔细数过,三箱牛奶,一箱饼干,还有好几大包的旧衣服),大人们在于院长还是负责人之类的人攀谈,我们几个小孩打打闹闹,却都在注意着不碰到那些大包小包。

  我们停车处的右侧是颐养园,有很多老人在里面走来走去,见我们来了,微笑着朝我们摆摆手,我们也微笑着向他们挥挥手(那时觉得自己像是高贵而了不得的什么人物似的,因为他们看向我们的眼中有太多的渴望与梦想)。

  老人们被一根根拇指粗的铁栏杆隔开我们,牢笼一般。

  我想不只是我,站在那儿的所有人都有一阵心酸酸的,因为我们都想起了自己的爷爷奶奶。

  同来的堂弟和他的朋友眼尖看见了半开的门锁,我想要上前拉住两人,不想门锁已经被他们轻松取下。

  “你们出来吗?”他们这么说了。

  老人眼中闪过光芒,却又瞬间熄灭,他摇摇头微笑着锁紧了那门锁,我看着两人失望的表情,无奈的拉开他们与大门的距离,微笑着对着一位近六十的老太太点了点头。

  “奶奶您好,我们是来看望你们的。”

  老人微笑着点点头,我们相互招手,然后我拿了一大袋子衣服,跟随大人们从侧门进入。远远的,我看见老人们也慢慢散去。

  也许这些爷爷奶奶们内心是想出来的吧,他们也有亲人,也一定想着能和自己的亲人团聚,可是他们都是孤寡老人,他们无处可去,若是独自生活,连什么时候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人世,怕也是无人知晓的吧。

  这样想着,我忍不住又难过起来。

  好在接下来还有别的事需要我做,我放下手中的衣物,走到了同行的记者阿姨身边,很快便转移了注意力。

  接下来我需要带着院子里同行的朋友们给福利院里的孩子们上课。

  可这又是一段让人觉得揪心的回忆。

  穿过几个大大小小的房间,我们来到了孩子们平时玩耍的客厅,这里静悄悄的,大约有一个客厅那么大,刚好能容下一个七十人的班级上课,客厅的边缘是一扇又一扇的门,木质材料,看上去用了七八年了。可是让我觉得不解的却是门上方的牌子。

  第一个门上的牌子写着“华盛顿”,第二个是“纽约”,第三个是“悉尼”,还有第四个第五个……都是世界著名的大都市的名字。

  没过多久,这个疑惑便自然解开了。

  像是听到了外面的响动,这些门一扇扇地打开,从里面走出一群孩子,看上去大多数都还不到十二岁。他们身后的房间被修饰成一间间寝室的模样。

  我立马便明白了过来。

  这些福利院里的孩子,大多都是父母不要的,有智力障碍的孩子,以他们的情况来看,很有可能一辈子都无法见到这些举世闻名的大城市里的车水马龙,灯红酒绿。对于他们来说,只要一份陪伴,人生就已经足够。

  我和这些孩子们呆了很久,教他们画乌龟,和同去的朋友一起念故事给孩子们听,看着他们简单而又稚气的笑容,不知为何,内心也一下子变得柔软起来。

  我从小就不是善于沟通的人,朋友也不多,可是那天当我看到这群睁着一双双夹杂着好奇、沉默、渴望、孤独……种种情绪交织的孩子,心里竟涌上一股似曾相识的亲切感。

  尽管他们与我们是这样的不同,可是难道我们要因为这些不同,而剥夺这些孩子像正常的孩子一般学习、成长、认知自我的权力吗?我为他们感到难过,却不知该如何帮助他们,只能尽自己的努力,认真地给他们讲述我听过的每一个故事(因为听说他们最喜欢上课和听故事)。

  离开的时候我仍有些不舍,但天色已晚,也只能随着大部队归去。记者们因为拍摄到的素材而高兴不已,我则盯着车窗外濛濛的细雨,无言。

  海德格尔曾说过:‘向死而生的含义是:当你无限地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到生的意义。’

  而那时我的内心也有相似的感觉,虽不至生死的地步,但我同样因此而有所悟。

  我感受到福利院的人们心中的无奈,却也因此令我获得了一颗慈悲的心,使我获得一份责任的担当,使我更加倍地努力,为改善这样的现状而努力。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