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天游峰的扫路人》 篇4

《天游峰的扫路人》 篇4

2024-07-18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采用辩论、表演等方法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感悟老人是一位热爱生活、自信豁达的人。学习天游峰的扫路人的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体会有关句子中“我”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播放有关武夷山的图片或录象

  精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天游峰的景色美丽吗?课文中作者对天游峰的描写十分精彩,请你自由朗读第一、二小节,看看天游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用一两个字概括出天游峰给你的印象)

  2看看哪些地方特别能让你感受到天游峰的高和险?

  从“第一险峰”、“九百多级”、“一根银丝”、“抛”、“仿佛要断掉”、“飘飘悠悠”、(好不得意)等词看出天游峰的险峻。(师板书:高、险)

  “一根银丝”指什么(指的是武夷山第一险峰天游峰的九百多级石梯,远远望去他仿佛是从空中抛下来的,多么险峻)

  理解“好不得意”在这里的作用。(从作者的得意可以看出天游峰确实很险。)

  3既然是写扫路人,为什么用了整整一段话来写天游峰的险?这样就引发学生进行深入地思考,真正领悟写作的技巧。

  4指导朗读。

  武夷山的天游峰是那么险峻,你能读出这种险势来吗?作者登上了险峰时是多么喜悦,你能从朗读中体现出这种心情吗?

  5自由练读,指名朗读。

  精读第二部分(第一层)

  1作者在登天游峰的途中遇到了一位扫路人,读一读第三自然段,这位扫路人是什么样的?他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学生边读边画重点字词,细读体会。

  出示相关语句:

  我循声迎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登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

  3师生交流讨论:

  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我觉得这是一位非常朴素的老人。)

  从哪里看出?

  (因为他穿了一套褪色的衣服,说明衣服已穿了很多年了,已经很旧了;而且人是精瘦的,说明他生活条件也不好。)

  生活条件好的人都得是胖子?

  (不一定。)

  再往深处想一想,从“褪色的衣服”、“精瘦”两个词还能体会到什么?可以讨论讨论。

  (从“精瘦”可以看出,老人是在辛勤地劳动,因为整天劳动就不容易发胖,而且整天在山上风吹日晒的也容易变瘦。)

  “褪色的衣服”不但说明老人艰苦朴素,也看出这是老人长期在外劳动造成的,风吹日晒才会褪色的。

  老师,“运动鞋”也说明了老人是扫路人,穿运动鞋干起活来才能方便。

  (可见,无论是“褪色”、“运动鞋”还是“精瘦”,都非常准确地反映出老人是扫路人这一身份。你看只有一句话,作者用词多么准确!多么恰当!)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5最先吸引我的是老人扫路时的“哗——哗——”声,作者是运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笔法。以后我们在写作文时也可以运用这一方法。

  第二层

  过渡:当我们看到一个人时,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人的外貌衣着,要进一步了解这个人,必须与他交流。

  1师读课文第四节,在这里作者为什么要写茶?(作者把老人的热情比作了热茶。茶热,情更热;茶浓,情更浓,茶香,情更真!“一杯热茶”把老人的热情写活了!)2指名读5—12自然段对话,出示讨论题:老人扫天游峰的台阶到底累还是不累?

  3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观点:

  观点1:我觉得老人扫天游峰的台阶累。

  观点2:我觉得老人扫天游峰的台阶不累。

  观点3:我觉得老人又累又不累。

  4分成三大组,再读课文,把有利于自己的论据划下来,进行交流讨论。

  观点1:我觉得老人扫天游峰的台阶累。

  (1) 游客多,公德差。

  (2)台阶多达一千八百多级 ,游客只是游玩就气喘吁吁。(出示第七节)

  (3)联系第二自然段,体会天游峰的险。(出示图,体会比喻的精妙----像银丝从空中抛下来)

  (4)老人70岁。

  观点2:我觉得老人扫天游峰的台阶不累。

  (1)“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2)……悠然地说:“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

  老人生活在美丽的山中,他爱这儿的山,爱这儿的水,爱这儿的生活。他仿佛就是这山中的一员。他已经与武夷山的天游峰融为一体,以苦为乐,热爱生活,即使自己到了70岁高龄,依然对扫天游峰乐此不彼,悠然自在。

  观点3:我觉得老人又累又不累。

  两者结合,觉得老人虽然体力上的感觉是累,但是内心却一点儿也不累。

  说得多好啊!一颗爱心!一颗无怨无悔、甘于奉献的爱心!因为有了这颗火热的爱心,再大的工作量,他也不觉得累;再危险的工作环境,他也不动摇;再艰苦的生活条件,他却怡然自乐。扫路人的这种乐观、开朗、攀登不止的精神令作者敬佩。让我们通过读来体会。

  5分角色朗读8—12自然段。

  6想一想,为什么课文最后说伴随我回到住地的仅仅是老人的笑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对老人的崇敬之情从内心升起,被老人的精神所折服)

  还有那些文字能看出作者对这位扫路的老人怀有深深的敬意?

  (“紧紧抓住”说明作者感情深挚,握手表示友好,“紧紧地抓住”抓得更紧了,说明他们两个人的心*得越来越近了。

  “再”就是又一次。下山后他还要回来,30年以后还要来,这么长的时间都没忘记这位扫路人,可见扫路人在“我”心中位置很重。

  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驻地。“一直伴随”表示时间很长很久,说明扫路人对“我”的影响太深了,一辈子都忘不了。)

  7师小结:正因为老人这种豁达开朗的心胸,他才会在这武夷山的第一险峰上风里来,雨里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辛勤劳作。正是这种平凡而又伟大的品质深深地打动了作者的心,也让我们接受了一次难忘的心灵的洗礼。我想到了这样几句话:知足者常乐!还有一句是一个工厂的宣传语:“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预约30年后

  30年以后,“我”又来到天游峰……

  1续编故事,形式不定

  2交流

  3自由组合,由一人当导演,一人演老人,一人演作者。

  1 人物的外貌描写。

  2 把采访记写下来。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中体会天游峰扫路人乐观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板书课题(课题中“峰、人”两个字用红笔写,且写得很大)

  二、引导质疑

  师:看到老师写的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为什么把“峰”和“人”写得那么大?“ 峰”和“人”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三、自读感悟关于天游峰的语句。

  1、多媒体显示学习要求1:

  画出课文中描写天游峰的句子,再读一读,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小组交流。

  4、班内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关于峰:

  “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

  ——天游峰高、险

  “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

  “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琳,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

  ——山高而险、石阶多、上去不容易。

  (边谈体会边练习感情朗读)

  过渡:作者终于顺着这根银丝上了天游峰,心里好不得意,可他的收获却远远不止这些,他还在游览天游峰的过程认识了一位让他深受启发的老人。

  三、自读感悟关于天游峰的语句。

  1、多媒体显示学习要求2:

  找出课文中描写扫路人的句子,仔细读读,从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老人?在课文中空白的地方作批注。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小组交流。

  4、班内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关于人:

  “……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穿一套褪色的衣服……”

  “……为我沏了一杯浓茶……”

  “‘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 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 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他皮肤黝黑,淡淡的眉毛下……炯炯有神。”

  “……悠然地说‘……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 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做伴,我能舍得走吗?’”

  “‘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说罢,老人朗声大笑。”

  ——老人健康、不怕累、能吃苦、开朗自信、豁达

  (边谈体会边练习感情朗读。)

  2.教师点拨(引导深入体会老人乐观的生活态度):

  多媒体显示描写山险而高的句子、描写游人的表现句子、老人说的话,让学生对比着读,谈一谈从中体会出什么。

  (在枯燥的生活中找到乐趣;乐观)

  练习感情朗读。

  四、拓展想象,体会人物性格。

  1、多媒体出示学习要求3:

  联系课文展开想象:

  三十年后,作者章武先生又来到天游峰,会是什么情形呢?

  2、学生自由练习说。

  3、讨论交流。

  4、完成小练笔。

  附板书:

  天游峰         高而险  台阶多  难攀登

  离不开

  扫路人         健康  不怕累  能吃苦  自信乐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