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了近20xx年党费,交“特殊党费”还是头一次。
时光回放到8年前。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纷纷行动起来,向灾区人民伸出援手,捐款捐物,派出救援人员、医疗小分队和志愿者。
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更是身先士卒,第一时间行动起来。记得那是20xx年5月13日上午,初夏的山城十分燠热。单位号召全体党员作表率,组织员工为灾区捐款。作为一名从事党建工作多年的党员,我和公司其他党员、职工一道,把在手心里攥得热乎乎的钱庄重地投进红色的捐款箱。
没有想到,短短一个上午,就收到捐款近两万元。几天之内,公司系统十多家企业上万名在职员工和离退休人员汇集的近两百万元捐款陆续交给了市里和区县的红十字会、慈善总会。虽然自己捐献的数目并不多,但想着灾区人民能用这笔钱,买到几瓶水、几包方便面、一些药物,缓解暂时的困难,度过震后的难关,心里感到一丝欣慰。
不久,上级来了通知,要求共产党员通过交纳“特殊党费”的方式,向灾区人民献爱心。公司党委迅速组织,号召各支部党员立即行动,交纳“特殊党费”支援地震灾区。党员们二话没说,你二百元,他五百元,慷慨解囊,积少成多。有的老党员拿出节衣缩食的生活费用,一次交纳一千元“特殊党费”,体现了老党员心系灾区、甘于奉献的良好风尚。有一位参加过解放战争的86岁离休老党员,常年卧病在床,听说要交纳“特殊党费”,硬是撑着下床,拄着双拐,在家人搀扶下,把“特殊党费”交到离退休支部书记手里,在场的人都感动得热泪盈眶……
我交纳的200元“特殊党费”,有一点特别之处,那就是,是从我的稿费中取出来的。这次能把自己辛勤笔耕收入的一小部分,作为“特殊党费”,捐给灾区,对自己来说,无疑具有一种特殊的意义。
时隔不到两年,在党和全国人民的帮助支持下,灾区得到重建,旧貌换新颜,灾区人民过上了新的生活。回想起那段时间,通过报纸、电视、广播关于汶川大地震的报道,常常被那些坚强不屈的伤员、舍生忘死的救援人员的事迹深深感动,噙着泪水写下一篇篇文稿,分别被几家报刊社选用。20xx年4月,青海玉树地震后,公司再次组织捐款,我又从稿费中拿出200元,捐给灾区人民,献上我的一点点心意。
如今,每当我看到那张红色的“特殊党费”收据时,内心总涌起一丝凝重和喜悦。凝重的是,在无情的灾难中,那么多人失去了无辜的生命,失去了幸福的家庭;喜悦的是,虽然自己不能为灾区人民做更多事情,但能在自己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尽己之力,为灾区交纳一份“特殊党费”,献出一份爱心,不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吗?
“特殊党费”、“特殊团费”、“特殊会费”,每一次捐款,都是一次爱心传递行动,一次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集体精神的体现。